[化学][三模]山东省济宁市北湖区2024年中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三模]山东省济宁市北湖区2024年中考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分析与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S-32
第Ⅰ卷(共16分)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4小题各1分,5~10小题各2分,共16分)
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传统工艺或古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 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D.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答案】D
【解析】
【详解】A、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过程中有硫酸亚铁和铜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烈火焚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蜡炬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氧化物:二氧化锰、水、过氧化氢B. 碱:火碱、纯碱、消石灰
C. 混合物:矿泉水、空气、碳酸氢钙D.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铁、钙、碘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锰、水、过氧化氢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故A分类正确;
B、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属于碱,故B分类错误;
C、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碳酸氢钙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C分类错误;
D、铁、碘均属于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故D分类错误;
故选:A。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振荡试管
C. 测定溶液的D. 过滤
【答案】A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晃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4. 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 用稀盐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置换反应
B.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复分解反应
C. 二氧化碳的检验:;复分解反应
D. 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不用铁桶的原因:;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的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
B、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中氢氧化铝、氯化铝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3H2O+AlCl3,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该反应中没有相互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
D、波尔多液中有硫酸铜,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Fe+CuSO4=Cu+FeSO4,不能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故选D。
5. 全球最大“化学链燃烧”碳捕集装置于2023年在四川建成.化学链燃烧技术可以避免空气与燃料的直接接触,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碳捕集方案,某“化学链燃烧”的过程如图所示,该化学链通过作为载氧体将空气中的氧传递给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
B. 空气反应器中与发生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 从空气反应器排出的气体X中的体积分数等于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D. 该方案有利于早日实现碳达峰
【答案】C
【解析】
【详解】A、Cu2O中氧元素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空气反应器中Cu2O与O2发生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u2O+O2=4CuO,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进入空气反应器中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会与Cu2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uO,氮气不会参与反应,则氮气体积不变、氧气体积减小,使得剩余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变大,故从空气反应器排出的气体X中N2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该方案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碳捕集方案,有利于早日实现碳达峰,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t1 ℃时a、c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t2 ℃时,物质a的100 g饱和溶液中含有25 g物质a
C. t2 ℃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 t2 ℃时向50 g水中加入15 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 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t1 ℃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同,二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题干中未注明“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t2 ℃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25 g,100 g水中最多溶解物质a的质量为25 g,所以100 g饱和溶液中含有20 g物质a,故B错误;
C、t2 ℃降温至t1 ℃,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c的质量分数不变;a、b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质量分数减小。故比较t1 ℃时a、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t2℃物质c饱和溶质质量分数即可。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故C错误;
D、t2 ℃时b的溶解度为25 g,即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溶解b 12.5 g,向50 g水中加入15 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 g,故D正确。
故选D。
7. 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不能点燃气体,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A不合理;
B、组内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时,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两次生成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一次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和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HCl溶液,再分别向一次生成白色沉淀的两组实验所得的沉淀中滴加HCl溶液,白色沉淀不消失的原溶液是Ba(NO3)2溶液,白色沉淀消失的原溶液是NaOH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B合理;
C、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合理;
D、氢气和甲烷燃烧均会生成水,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均会出现水雾,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不合理;
故选:B。
8.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稀盐酸溶液中不断滴入水
B. 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
C. 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一定量稀盐酸溶液中不断滴入水,稀盐酸的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但是溶液始终显酸性,pH无限接近于7,不会等于或大于7,故A错误;
B、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少,但是不会减少至0,故B错误;
C、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镁比锌活泼,则镁的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短,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每24份质量的镁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酸过量,等质量的镁和锌中,镁产生的氢气多,故C错误;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D正确;
故选:D。
9. 为了探究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锌粉和银粉混合物a克加到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单质锌
B. 滤液中一定有
C. 滤液可能为蓝色
D. 充分反应后所得滤渣的质量可能大于ag
【答案】B
【解析】
【分析】活动性Zn>H>Cu>Ag。将锌和银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银不反应。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比氢活泼的锌,则锌过量,将硝酸铜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滤液中只有硝酸锌。
【详解】A、滤渣中一定含有Cu(反应生成)、Ag(不反应)、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不符合题意;
B、滤液中含有硝酸锌,所以一定有锌离子。符合题意;
C、滤液中没有硝酸铜,不会为蓝色。不符合题意;
D、根据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反应后滤渣的质量一定小于a g。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甲、乙两相邻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Ag+、Ba2+、Fe3+、Na+、Cl-、、、OH-八种离子中各不相同的四种离子若单独排放会污染环境,如将甲、乙两厂的污水按适当比例充分混合经沉淀后排放出的污水转为无色澄清的硝酸钠溶液,污染程度大大降低。已知,甲工厂污水的pH=11,则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的四种离子是
A. Na+、Cl-、、OH-B. Na+、Cl-、OH-、
C. Na+、Cl-、Ba2+、OH-D. Cl-、、、OH-
【答案】A
【解析】
【详解】已知,甲工厂污水的pH=11,则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离子是氢氧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与银离子、铁离子不共存,说明银离子与铁离子在乙厂污水中,银离子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不共存,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就在甲厂污水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不能共存,钡离子在乙厂污水中,溶液中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故甲厂污水中除了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外还含有钠离子,故选:A。
第Ⅱ卷(共34分)
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17分)
11. 请从H、C、O、S、Cl、Ca、Ba七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一种易挥发性的酸___________;
(2)一种微溶性的碱___________;
(3)可做“钡餐”的盐___________;
(4)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_。
【答案】(1)HCl (2)Ca(OH)2 (3)BaSO4 (4)CH4
【解析】
【小问1详解】
盐酸具有挥发性,且盐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化学式为HCl;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钙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则氢氧化钙是一种微溶性的碱,化学式为Ca(OH)2;
【小问3详解】
硫酸钡是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可作“钡餐”,化学式为BaSO4;
【小问4详解】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化学式为CH4。
12. 室温时,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
(1)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2)c点烧杯内溶液的_____7(填“>” “=”“Cu>Mn
(2)①. Mn+ 2HCl = MnCl2 + H2 ②. 锰片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粉色
(3)方案一
【解析】
【小问1详解】
已知铝比铜活泼,结合已有猜想,可猜想锰的活动性位于铜之后,因此猜想2为Al>Cu>Mn;
【小问2详解】
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MnCl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 2HCl = MnCl2 + H2↑;
根据编号1的实验可知锰比铜活泼,因此D试管中锰能置换出氯化铜溶液中的铜,可观察到锰片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粉色;
【小问3详解】
方案一:先将锰放入稀硫酸中,锰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和氢气,所得溶液为硫酸锰溶液,加入铜,铜与硫酸锰溶液不反应,说明铜不如锰活泼,继续加入铝,铝与硫酸锰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锰,说明铝比锰活泼,综合分析,可知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铝、锰、铜;
方案二:先将铝放入稀硫酸中,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所得溶液为硫酸铝溶液,再加入锰,锰与硫酸铝溶液不反应,说明锰不如铝活泼,继续加入铜,铜与硫酸铝溶液不反应,说明铝比铜活泼,不能确定锰、铜的活动性强弱;
方案三:将铜放入稀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铜排在氢之后,再将铝放入稀硫酸中,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所得溶液为硫酸铝溶液,说明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铝排在氢之前,从而说明铝的活动性强于铜,再加入锰,锰与硫酸铝溶液不反应,说明铝的活动性强于锰,不能确定锰、铜的活动性强弱。
故填:方案一。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欲鉴别失去标签的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现将以上三种溶液任意标记为A、B、C;
【实验探究1】
(1)小明选用紫色石蕊溶液完成了鉴别,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_________溶液;
(2)小燕选用碳酸钠溶液进行鉴别,实验如图:
甲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云将乙试管中溶液和丙试管中上层清液倒入同洁净的烧杯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则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实验探究2】
对上述烧杯中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同学们对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滤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呢?
【猜想与假设】
(4)猜想一:;
猜想二:、________(写化学式);
猜想三:;
【进行实验】
(5)
【反思与评价】
(6)I.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如果只向滤液中加入过量______,也能得出上述结论;
A、稀硫酸溶液 B、氯化钙溶液 C、碳酸钙
Ⅱ.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环境污染,需将废液处理后再排放。
【答案】(1)氢氧化钡或Ba(OH)2
(2)①. 有气泡产生 ②.
(3)BaCO3 (4)Na2CO3
(5)一 (6)A
【解析】
【小问1详解】
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给出溶液中稀盐酸为酸性,氢氧化钡溶液为碱性,氯化钠溶液为中性,所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氢氧化钡溶液。
【小问2详解】
碳酸钠和氯化钠不反应,所以乙中是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丙中是氢氧化钡。则甲中是稀盐酸。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乙中有碳酸钠和氯化钠,丙中上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可能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钡。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白色沉淀是碳酸钡,化学式BaCO3;
【小问4详解】
上述反应后,滤液中一定有不反应的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存在,碳酸钠或氢氧化钡可能有一种剩余。所以猜想二:NaCl、NaOH、Na2CO3;
【小问5详解】
加入过量盐酸后,碳酸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则无碳酸钠。加入碳酸钠后,碳酸钠可以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有沉淀出现,则无氢氧化钡。所以猜想一正确。
【小问6详解】
要证明猜想一正确,则需要说明不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则加入试剂与碳酸钠、氢氧化钡反应且有不同的明显现象。
A、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可得出上述结论。
B、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钡不反应,则只能判断有无碳酸钠,无法判断是否含有氢氧化钡,不能得出上述结论。
C、碳酸钙和碳酸钠、氢氧化钡都不反应,不能得出上述结论。
故选A。
四、分析与计算(每空1分,共6分)
18. 茶叶是人们喜爱的饮品之一,科学研究证实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锌、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请计算:
(1)茶氨酸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答案】(1)3:1 (2)9.6
【解析】
小问1详解】
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乘以相对原子质量的比,由茶氨酸化学式可知,茶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12× 7):(2×14) = 3:1;
【小问2详解】
元素质量=物质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34.8 g茶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
19. 为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某同学向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含和的混合溶液,现取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如表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反应都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该混合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
(3)小彬认为只利用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即可求出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硫酸钠)的质量,请分析正确与否,原因是什么?
【答案】(1)①. ②. Na2SO4、NaOH
(2)据表格可知,20 g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质量=5.88 g-1.96 g=3.92 g。则生成沉淀1.96 g需氢氧化钠溶液10 g。即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50 g。设:该混合溶液中H2SO4的溶质质量为。
答:该混合溶液中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3)正确,因为反应前后钠元素质量守恒,先算出消耗的氢氧化钠中钠元素质量,再除以硫酸钠中钠元素质量分数,即可求得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硫酸钠)的质量。
【解析】
【小问1详解】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反应,所以上述过程中发生的中和反应是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由于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且据表格可知,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以反应都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化学式分别为Na2SO4、NaOH。
故填:;Na2SO4、NaOH。
【小问2详解】
详见答案。
小问3详解】
由于反应前后钠元素质量守恒,先算出消耗的氢氧化钠中钠元素质量,再除以硫酸钠中钠元素质量分数,即可求得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硫酸钠)的质量。所以小彬认为只利用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即可求出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硫酸钠)的质量,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因为反应前后钠元素质量守恒,先算出消耗的氢氧化钠中钠元素质量,再除以硫酸钠中钠元素质量分数,即可求得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硫酸钠)的质量。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点燃气体
B
鉴别四种溶液
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
C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
加入适量的溶液,反应后过滤
D
鉴别和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编号
操作
现象
1
A试管中锰丝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粉色;写出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B试管中一直无明显现象。
2
C试管中铝丝表面有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粉色变为无色.
D试管中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_____正确
b.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溶液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20
40
60
80
100
120
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1.96
5.88
9.8
9.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北湖区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13,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北湖区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