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1章 1.5章末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1章 1.5章末复习(原卷版).docx
    • 解析
      【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1章 1.5章末复习(解析版).docx
    【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1章 1.5章末复习(原卷版+解析版)01
    【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1章 1.5章末复习(原卷版+解析版)02
    【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1章 1.5章末复习(原卷版+解析版)03
    【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1章 1.5章末复习(原卷版+解析版)01
    【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1章 1.5章末复习(原卷版+解析版)02
    【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1章 1.5章末复习(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1章 1.5章末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1章 1.5章末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1章15章末复习原卷版docx、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1章15章末复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梳理
    【答案】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m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刻度尺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平均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位置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路程 = 6 \* GB3 \* MERGEFORMAT ⑥时间 = 7 \* GB3 \* MERGEFORMAT ⑦ = 8 \* GB3 \* MERGEFORMAT ⑧3.6
    = 9 \* GB3 \* MERGEFORMAT ⑨匀速直线 = 10 \* GB3 \* MERGEFORMAT ⑩
    考点一 长度的测量
    例1
    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块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甲刻度尺读数更精确些
    B.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mm
    C.采用乙刻度尺,物块长度应记录为2.80cm
    D.甲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对齐物块的一端,故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答案】C
    【详解】AB.由图可知,甲刻度尺上1cm之间有2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5cm,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1mm,使用乙刻度尺测量较准确,故AB错误;
    C.物块左侧与乙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80cm对齐,所以物块的长度为L=2.80cm,故C正确;
    D.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尺的刻度线要贴紧待测物体,甲刻度尺的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的左段,能够测出物体的长度,方法正确,故D错误。
    故选C。
    变1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答案】 1 3.50
    【详解】[1]刻度尺每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每小格表示1mm,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
    [2]物体左边对齐2.00cm刻度线,右侧对齐5.50cm刻度线,相减为物体的长度读数,为3.50cm。
    变2
    如图,在测铅笔的长度时,两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图。

    【答案】甲
    【详解】读图可知,乙图中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并未与尺面末端刻度垂直,因此乙是错误的,甲是正确的。
    变3
    如图所示,小宇在用刻度尺测量一截铅笔的长度时,首先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特意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读数,发现三种读数结果并不一样。你认为正确的读数角度应该是图中的______(甲/乙/丙)。按正确方法读数时,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
    【答案】 1mm 乙 3.50
    【详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根据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可知,甲和丙读数时视线都没有与刻度线垂直,所以都是错误的,只有乙读数是正确的。
    [3]铅笔左端与0刻线对齐,右端与3.5cm对齐,估读为3.50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
    例2
    (多选)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正确的是( )
    A. 如图中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B. 如图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纪念币的直径为2.0 cm
    C. 如图中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除以纸的张数,可以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D. 如图中把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
    【答案】ACD
    【详解】A.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可以测出,要测量自行车行驶的路程,可以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故A正确;
    B.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纪念币左端与2.00cm对齐,右端与4.00cm对齐,所以纪念币的直径为
    L=4.00cm﹣2.00cm=2.00cm
    故B错误;
    C.一张纸的厚度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准确测量,所以测量纸的厚度时,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故C正确;
    D.细金属丝的直径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准确测量,所以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
    变1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A.由A选项图可知,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不符合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故A错误;
    B.由B选项图可知,铅笔没有紧贴刻度尺的刻度线,不符合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故B错误;
    C.由C选项图可知,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符合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故C正确;
    D.由D选项图可知,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不符合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故D错误。
    故选C。
    变2
    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B.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再乘以车轮的周长
    C.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D.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丝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和圈数,则直径
    【答案】A
    【详解】A.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线一侧要靠紧被测部分,所以无法仅利用刻度尺测量乒乓球的直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可以测出,要测量自行车行驶的路程,可以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再乘以车轮的周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一张纸的厚度太小,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细金属丝的直径太小,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测量,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和圈数,则直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变3
    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C
    【详解】A.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A错误;
    B.应该用三角板的直角边靠在刻度尺上,且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B错误;
    C.因为是圆形的硬币,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硬币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用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中间的长度代替了硬币的直径,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用末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得出硬币的直径.故C正确;
    D.无法测出圆柱体的直径,且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D错误.
    考点二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例1
    小华“五一”乘列车出去游玩,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我们说车厢内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树木B.房屋C.电线杆D.车厢内的座椅
    【答案】D
    【详解】在平稳行驶的列车中,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车厢的座椅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相对于路边的树木、电线杆、房屋和走动的列车员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变1
    小明和家人在瘦西湖同船游览时,他认为座位上的妹妹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垂柳B.他乘坐的船C.河岸D.五亭桥
    【答案】B
    【详解】A.选垂柳为参照物时,他妹妹与垂柳的位置时刻发生变化,则他妹妹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选乘坐的船为参照物时,他妹妹的与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他妹妹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C.选河岸为参照物时,他妹妹与河岸的位置时刻发生变化,则他妹妹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选五亭桥为参照物时,他妹妹与五亭桥的位置时刻发生变化,则他妹妹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变2
    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答案】D
    【详解】以地面为参照物、以步行的人为参照物、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地面、步行的人、停在机场的飞机之间距离变化大致相同,鸟的速度大致相同;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故选D。
    变3
    小丽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时的照片,其中两张是坐在平直行驶车内连续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网友判断小丽乘坐的车正在向东行驶。请你分析网友的判断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答案】 错误 以太原双塔为参照物,车在向西行驶
    【详解】[1][2]以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太原双塔为参照,小丽在靠近太原双塔,相对太原双塔向西运动,故判断车正在向西行驶,所以网友的判断是错误的。
    例2
    如图所示为房顶旗帜的飘扬情况,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甲、乙两只船的运动情况(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可能向左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D.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答案】C
    【详解】图中岸上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旗向右飘,说明此时风向右吹。甲船上旗帜向左,说明它在向右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乙船上的旗子向右,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船可能静止,二是乙船可能向左运动,三是乙船可能向右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
    综上所述,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变1
    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按图中的方向飘扬。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的旗帜处于图中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乙船可能是向左运动的
    ②甲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③乙船可能是静止的
    ④甲船可能是静止的
    ⑤乙船可能是向右运动的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答案】B
    【详解】图中河岸上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小旗向右飘,说明此时有向右吹的风;乙船上旗帜向右,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船静止,风把旗帜刮向右方;二是乙船向左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右运动,把旗帜刮向右方;三是乙船向右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右方;对于甲船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右刮,要使甲船的旗帜向左飘,只有使甲船向右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综上所述,①②③⑤正确,④错误,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变2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在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在匀速下降,则它们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有以下说法:
    ①甲上升; ②乙下降,但比甲快;
    ③乙下降,但比甲慢; ④丙下降,但比甲快;
    ⑤丙上升,但比甲慢; ⑥甲在匀速下降。
    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故①错误,⑥正确;
    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且v乙>v甲,故②正确,③错误;
    甲看到丙匀速下降,说明丙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且v丙>v甲,故④正确,⑤错误。
    综上所述可知,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变3
    如图所示,是国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的情景,呈“口”字形展开的战斗机群, 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甚为壮观。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______(运动/静止);观礼人看到飞机在飞行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
    【答案】 静止 天安门广场
    【详解】[1][2]由题目中队形不变可知,飞机飞行时它们之间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即飞机之间相对静止;观礼人以天安门广场为参照物飞机的位置在不断变化看到飞机在飞行。
    考点三 速度的相关计算
    例1
    行进中的高速列车在3min内通过的路程是7.2km,高速列车长200m,求:
    (1)列车行进的速度;
    (2)列车保持(1)中的速度通过一条长1.4km的隧道的时间;
    (3)列车以(1)中的速度为平均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时2.5h,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答案】(1)40m/s;(2)40s;(3)360km
    【详解】解:(1)列车通过的路程s=7.2km,列车通过7.2km所用时间
    t=3min=0.05h
    根据得列车行进的速度
    (2)列车通过1.4km的隧道时,通过的总路程为隧道长与车长之和,即为
    所用时间
    (3)列车以(1)中的速度为平均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时t=2.5h 甲乙两地的距离为
    答:(1)列车行进的速度是40m/s;
    (2)列车保持(1)中的速度通过一条长1.4km的隧道,需40s;
    (3)列车以(1)中的速度为平均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时2.5h,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60km。
    变1
    一列长300m的火车匀速驶过长15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需要60s。求:
    (1)火车运行的速度。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答案】(1)30m/s;(2)40s
    【详解】解:(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为
    s1=s+s车=1500m+300m=1800m
    则火车行驶的速度为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路程为
    s2=s-s车=1500m﹣300m=1200m
    由得,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时间
    答:(1)火车运行的速度为30m/s;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40s。
    变2
    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头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求:
    (1)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从司机发现紧急情况到汽车静止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1)12.5m;(2)14.5m/s
    【详解】解:(1)由得,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s1=v1t1=25m/s×0.5s=12.5m
    (2)从发现情况到汽车静止,所用的时间为
    t总=t1+t2=0.5s+4.5s=5s
    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s总=s1+s2=12.5m+60m=72.5m
    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答:(1)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12.5m;
    (2)从司机发现紧急情况到汽车静止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14.5m/s。
    变3
    一滑雪运动员沿240m的斜坡下滑后,又在水平面滑行260m才停止。运动员在斜坡和水平面滑行的时间分别是12s和28s,则滑雪运动员在斜坡上下滑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答案】 20 12.5
    【详解】[1][2]滑雪运动员在斜坡上下滑的平均速度
    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
    考点四 运动图象的理解与应用
    例1
    甲、乙两人各自驾车同时同向运动,甲从A地出发,乙从距A地30m处出发,甲的v—t图像和乙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像可知( )

    A.甲追不上乙B.乙的速度为22.5m/s
    C.甲出发12s可追上乙D.乙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详解】BD.由甲、乙的运动图像可知,甲随时间变化,速度不变,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0m/s,乙从30m处运动到45m处,需要2s,则乙的速度
    乙的路程随时间增大而增大,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D不符合题意;
    AC.甲追上乙时,甲、乙运动的时间相同,甲比乙多运动30m,则有
    解得
    t=12s
    所以甲能追上乙,需要的时间为12s,故A错误,C正确。
    故选C。
    变1
    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象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表示物体静止的是______,④表示物体做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 ②③ ① 加速
    【详解】[1][2][3]①的图象是s-t图象,说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②的图象是s-t图象,是一过原点的直线,所以说明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③的图象是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④的图象是v-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②③,表示物体静止的是①,④表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变2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在t0时刻,该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b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在t0时刻,v______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路程 等于
    【详解】[1]图示中,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则由图甲可知,在t0时刻该图象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是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即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路程。
    [2]由图乙可知,在t0时刻,、b两物体速度相等,即va=vb。
    变3
    甲、乙、丙三辆车,从某地同时出发,在平直公路上向东运动,它们的图像和图像如图a、b所示,则0~4s内甲车的速度是______m/s,2s~4s乙车处于______状态;在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甲车和丙车运动______(选填“速度”、“时间”或“路程”)的差值。

    【答案】 4 静止 路程
    【详解】[1] 由a图可知,0~4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s=16m,则甲车的平均速度
    [2] 由a图可知,2s~4s内,乙的s-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乙车处于静止状态。
    [3] b图为甲、丙的v-t图像,阴影部分的面积为,表示的物理量是:甲车和丙车行驶路程的差值。
    考点五 平均速度的测量
    例1
    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A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___运动(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
    (2)根据图中信息,小车在下滑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cm/s;
    (3)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B、C两点都准确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答案】 加速 50.0 偏大
    【详解】(1)[1]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为
    sAB=10.00dm-6.00cm=4.00dm=40.0cm
    AB段的时间为tAB=2s,AB段的平均速度为
    BC段的路程为
    sBC=6.00dm-1.00dm=5.00dm=50.0cm
    BC段的时间为tBC=1s,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
    因为
    vBC>vAB
    所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2)[2]由(1)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50.0cm/s。
    (3)[3]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则计时晚了,时间变短,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大
    变1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______;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3)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s______cm;小车在段的平均速vAC=______m/s;
    (4)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段的平均速度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A. B. C. D.
    【答案】 减小 80.0 0.16 偏大 B
    【详解】(1)[1]实验中先测量小车的路程与时间,再通过算出小车的速度,实验原理是。
    (2)[2]为了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一些,便于准确的测量时间,应使小车缓慢运动,因此应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3)[3][4]由图可知小车从点到点的路程
    所用的时间
    因此小车在段的平均速度
    (4)[5]如果小球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计时会晚一些,测量的时间会偏小一些,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在路程不变时,时间偏小,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5)[6]由图可知
    根据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少,速度越大,因为
    所以小车下滑做加速越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变2
    小林同学在“测量小车在倾斜木板上向下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其测量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应使木板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___;
    (3)从顶端到底端,小车做___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它在B点时的速度比在A点时___________(填“快”或“慢”)。O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
    【答案】 刻度尺 秒表 测量时间 变速 快 0.3
    【详解】(1)[1][2]实验时,利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利用停表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再由得到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停表。
    (2)[3]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小,使小车运动得缓慢,运动时间稍长一些,便于测量时间。
    (3)[4][5]由表格数据可知,OA段路程与AB段路程相同,OA段用时1.4s,AB段用时
    2.0s-1.4s=0.6s
    即AB段用时小于OA段用时,由可知,AB段平均速度大于OA段平均速度,即它在B点时的速度比在A点时快,由上述分析可知,小车从顶端到底端的速度在变化,做变速直线运动。
    [6]由表格可知OB段的路程
    s=60.00cm=0.6000m
    用时t=2.0s,则OB段的平均速度
    变3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正确的是( )

    A.图中金属挡板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B.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AD
    【详解】A.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故A正确;
    B.小车在斜面由静止开始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做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到达B点的速度并不为零,所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等于下半程的时间,故C错误;
    D.小车全程做加速运动,故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AD。
    课后强化
    1、如图,某同学测物体长度时的两种情况,物体长度正确读数是______cm。
    【答案】2.50
    【详解】由题,长度测量读数时视线B是正确的。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0.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2.50cm,物体的长度为2.50cm。
    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答案】B
    【详解】A.使用刻度尺时,必须放正,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测量的始端可以与其他整格刻度线对齐,测量的结果要减去始端对齐的数值,不一定必须从零刻度线处量起,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如图为小亮在做“长度的测量”实验:
    (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______cm;
    (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选填“A”或“B”)。
    A.B.
    【答案】 1.50 B
    【详解】(1)[1]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左侧与1.00 m对齐,右侧与2.50cm对齐,则圆的直径是
    (2)[2]如图可知,纸带绕了n圈的厚度为,因此纸带厚度为。
    4、清晨的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其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所选取的参照物不恰当的是( )
    A.旗杆B.天安门
    C.升旗手D.五星红旗
    【答案】D
    【详解】A.以旗杆为参照物,五星红旗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以天安门为参照物,五星红旗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以升旗手为参照物,五星红旗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判断物体是否运动,不能以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如图所示是各插一面彩旗的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房子为参照物,两车均是运动的,甲向右运动,乙向左运动
    B.以房子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右运动的,乙车一定是静止的
    C.以甲车为参照物,房子一定是向左运动的,乙车可能是静止的
    D.以乙车为参照物,房子可能是向右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答案】D
    【详解】因为房子的炊烟向右,所以风向右吹,而甲车的彩旗向左飘,所以甲车只能向右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对于乙车,乙车的彩旗向右飘,则乙车可能有三种情况:①向左运动,②静止,③向右运动,且车速小于风速。所以
    AB.以房子为参照物,甲车向右运动,乙车可能静止,可能向左运动,也可能向右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
    C.因为甲车只能向右运动,当以甲车为参照物,房子向左运动,乙车可能向左运动,也可能向右运动,故C项不符合题意;
    D.以乙车为参照物,当乙车向左运动时,房子是向右运动的;当乙车静止时,房子是静止的;当乙车向右运动时,房子是向左运动的;故D项符合题意。
    6、一列火车长200m,它以15m/s 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3km的大桥,能用多长时间?若通过一个隧道时用2min,则隧道有多长?
    【答案】火车以15m/s 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3km的大桥,能用100s;若通过一个隧道时用2min,则隧道有1600m
    【详解】试题分析:(1)火车完全通过该桥时行驶的路程为车长与桥长之和,根据公式t=求火车的行驶时间;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行驶的路程为车长与隧道长之和,根据公式s=vt可求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行驶的路程,进而可求隧道的长度.
    解:
    (1)火车完全通过经过大桥时的路程s1=s车+s桥=200m+1300m=1500m;
    由v=得火车行驶的时间:
    t1===100s;
    (2)由v=得火车完全通过经过隧道时的距离:
    s2=vt2=15m/s×2×60s=1800m,
    则隧道的长度:
    s隧道=s2﹣s车=1800m﹣200m=1600m.
    答:火车以15m/s 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3km的大桥,能用100s;若通过一个隧道时用2min,则隧道有1600m.
    7、在“探究小车运动快慢”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下滑,B为AC的中点,C处立有一金属片,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分别如下,则:

    (1)该实验是依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填“大”或“小”),目的是________(填“延长”或“缩短”)运动时间,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________m/s,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4)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________(选填“A”或“B”)处静止释放,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答案】 小 延长 0.2 小于 A
    【详解】(1)[1]“探究小车运动快慢”需要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计算小车运动时所用的时间,故该实验是依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2][3]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能使小车在斜面上速度改变得慢一些,目的是延长运动时间,便于测量时间,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4][5]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时间为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小车通过全程所用时间为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所以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4)[6]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小车的位置
    O
    A
    B
    C
    各点距O点距离s/cm
    0
    30.00
    60.00
    90.00
    小车从O点运动到各点所用的时间题t/s
    0
    1.4
    2.0
    2.4
    相关试卷

    【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2章 2.5章末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2章 2.5章末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2章25章末复习原卷版docx、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2章25章末复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2章 2.3声的利用(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2章 2.3声的利用(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2章23声的利用原卷版docx、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2章23声的利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2章 2.2声音的特性(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2章 2.2声音的特性(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2章22声音的特性原卷版docx、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2章22声音的特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暑假衔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新初二)第1章 1.5章末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