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1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专题11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docx
    • 学生
      专题11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学生版).docx
    专题11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01
    专题11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02
    专题11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03
    专题11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01
    专题11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02
    专题11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1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1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专题11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docx、专题11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了解诗词鉴赏常见的题型;
    2、了解选择题详见的设误方式。
    知识梳理
    古诗歌鉴赏选择题,其考查落脚点仍是考纲规定的4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只不过变完全由考生来鉴赏的主观题形式为命题者加入相关鉴赏信息(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的选择题形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不仅是降低了诗歌鉴赏题目的整体难度,而且间接降低了诗歌的阅读难度,解决了阅读理解上的部分障碍。
    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的9大设误方式
    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直接抒发了实现夙愿后的喜悦之情。
    B.颔联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然没有出现“水”字,却能让读者感受到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阔大意境,景色的宏伟奇丽。
    C.颔联和颈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颔联以观景所见为主,颈联以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两者的内涵方面是一脉相通的。
    D.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丽,表现手法多样,尤其是尾联运用了抒情写法,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2.杜甫在面对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时“凭轩涕泗流”,请简要分析这泪水中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 行
    王安石 [宋]
    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
    平头均楚制①,长耳②嗣吴吟。
    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注:①“楚制”指儒服,意谓汉人穿的传统服装。②“长耳”即毛驴。
    3.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始两句道出了山行的意图,意欲描写诗人外出和来时景色清浅和苍翠的不同特点。
    B.诗歌描写了诗人的装扮,借此暗喻自己在脱离官场后已俨然是一介平民百姓了。
    C.诗中人着儒服骑毛驴,听着吴越民歌般的驴鸣,看似逍遥实则有掩不住的寂寞凄苦。
    D.诗中“直意”与陶渊明“此中有真意”大抵类同,均可指自然中所包蕴的人生的真谛妙趣。
    4.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寓驿舍①
    陆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
    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
    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①驿舍: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②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尾首呼应,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气氛始终幽暗凄冷。
    B.诗歌颔联运用典故,指出自己重来旧地,亦表明诗人不与世俗同流的归隐之志。
    C.诗人在驿馆数竹量松,抚今追昔,感慨良多,看似悠闲的动作中实含有无穷凄惶。
    D.诗歌收篇运用“i韵”的叠词,意蕴凄凉,《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开篇叠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6.王弼(三国·魏)说:“象生于意,意以象尽,可寻象以观意。”本诗无一字明说“情”,其意象却又处处含有深沉强烈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中夜①
    杜甫
    中夜江山静,危楼望北辰②。
    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
    故国风云气,高堂③战伐尘。
    胡雏④负恩泽,嗟尔太平人。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时杜甫客居夔州西阁。②北辰:指国都长安。③高堂:高大的厅堂,此处指朝廷。④胡雏:对胡人的蔑称,此处实指安禄山,作者认为乱局的根源在于胡人负恩,于是激愤地称之为“胡雏”。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篇点题,写夜半时分江山寂静,作者夜不能寐,倚楼遐思遥望故国。
    B.颔联从时空角度表达了漂泊他乡的愁苦之情,写法与《登高》的颈联相同。
    C.尾联抒发了壮志未酬、无以报国的感慨,与《登岳阳楼》有异曲同工之效。
    D.本诗将叙述、描写、议论有机结合,辅以直抒胸臆,情感深沉,意境雄浑。
    8.这首诗歌的颈联非常精妙,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
    (北宋)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本词是作者在宋神宗元丰六年因讥议边事被贬南方,途经岳阳时所作。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首两句勾画出一幅洞庭叶落、水空迷蒙的秋天景象,渲染了浩渺凄迷的意境。
    B.楼内词人正在把酒,因即将离别远行,侍酒的女子满斟酒杯,显出庄重的颜容。
    C.词人安慰友人不必吟唱《阳关曲》来送别自己,表现了词人对离别的洒脱态度。
    D.词人凭栏远望,遥想南行的艰辛,字里行间也蕴含了人生之路充满艰危的感慨。
    10.本词和杜甫的《登岳阳楼》同为登楼名篇,两个作品分别提到“长安”和“关山北”两地,请简要分析这两地分别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




    六、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小题。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①
    【宋】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②里奏霓裳③,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公元1167年(在宋孝宗乾道三年)张孝祥当时正在知潭州(今湖南长沙市)。后改官离开湖南,乘舟北上,途经洞庭湖畔的黄陵山时,遇风受阻,于是写了这首词。②水晶宫:古代传说水中的宫殿。③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舞名。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写风尚未起时的洞庭风光。“一船秋色”勾勒出时令特征,“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平静宽广。水光山色,交相辉映。
    B.“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写的是天气乍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以幽默的口吻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衬出作者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
    C.“明日风回更好”句,写他期待天气变好,及时登程的心情。“今宵露宿何妨”句表现了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露宿”时的无可奈何,流露出他改官离任的惆怅。
    D.“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听到阵阵波涛声,龙宫歌舞的奇特想象油然而生。龙宫既然奏欢庆之乐,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
    12.本词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




    拓展提升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春词
    【唐】 刘禹锡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
    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
    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注】临江心事违。
    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
    【注】楚客,指屈原,后成为唐宋诗词中的代名词。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昨来迎春”“今日送归”暗含对比,诗句含而不露,情在言外。
    B.颔联采用拟人手法,写出兰花凋零、兰露如泣、柳枝迎风招摇的情状。
    C.颈联对仗工整,典故运用巧妙,不着痕迹,妥帖自然,抒发心中积郁。
    D.尾联时空交织,“一醉尽忘机”意味深长,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态。
    14.“万古至今同此恨”中的“此恨”包含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黄机【注】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黄机,南宋词人,身处中原沦丧时期。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景凄寒,词人夜晚泊舟江上,他伫立在江边,思潮翻滚,不禁仰天长啸。
    B.狂风卷地,巨浪翻腾,水底鱼龙被惊动。一“卷”一“翻”,使诗词气势飞动。
    C.“诗情”两句使全词过渡到下片抒情,作者的情绪由低沉抑郁渐趋激昂慷慨。
    D.“兴亡”是偏义复词,指亡。这句话是对中原沦陷、南宋危殆的命运的感慨。
    16.同样是写“泪”,这首词中的“泪”与“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中的“泪”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③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④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此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漳:漳州。汀:汀州,今属福建。封:封州。连:连州,今属广东。②飐(zhǎn),吹动。③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④文身:身上文刺花绣,古代有些民族有此习俗。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抒情诗情景交融,凄楚动人。首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B.颔联中“惊风乱随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写的是远景,描绘了风急雨骤的景象。
    C.颈联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俯察则江流曲折,景中寓情。
    D.尾联用“共来百越文身地”做铺垫,最后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
    18.请结合全诗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哀郢①(其二)
    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幕,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②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③。
    【注】①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陆游借以为题。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②章华:章华台。公元前535年,楚灵王“举国营之”,修建了一座宏伟宫苑,以豪华富丽夸于诸侯,被誉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台”。③废城:指郢城。荆榛:荆树丛。
    19.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首句写景,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为下句的感叹作铺垫。
    B.首联次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过去的岁月比作下坡的车轮,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C.颔联写得极为沉重,抒发了诗人对仁人志士因天地无常与江湖险恶而贫困潦倒的感慨。
    D.颈联塑造了一位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悲愤苦闷的爱国诗人形象。
    20.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作赏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2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与箫笛不同,吹笙必天暖。首联“闻吹笙”和“东风日暖”分别从听觉和感觉写出了踏青江行的感受——到处是暖洋洋的春意。
    B.花仍在开,柳仍在舒,“无赖”二字用得极好,日本译Charming为爱娇,亦极好,与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有异曲同工之妙。
    C.颈联“万里”、“三年”,表面上是写空间的悬隔,时间的漫长,实际上正是抒写建功立业所必须付出的艰辛及取得的成就。
    D.末联春江水涨,风雨吹打,本是作者主观感情作怪,却说“新滩莫悟”,笔墨至此,字字化工。
    22.《昭昧詹言》曾评价此诗:“五六阔大。收妙出场。起句叙,下三句景,后半情。此诗似杜公。”请简要分析。(6 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夕①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①《春夕》是诗人旅居湘鄂时所作。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
    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春水远流,春花凋谢,起笔便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诗人感叹春光易逝,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
    B.颈联出句写家里的藏书已几年未翻动,暗示自己长期旅居在外,诉说了思乡之苦。
    C.颈联对句写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思家忧国竟生出了满头白发,“唯”字突出了内心愁苦之深。
    D.尾联自慰自嘲,饶有情味,暗用五湖典故,“归”字既是归家,也是归隐田园之意。
    24.这首诗的颔联历来是为人传颂的名句,请赏析该联的艺术特色。




    设误方式
    错项示例
    原 诗
    错用分析
    判别技法
    1.错解词语意思
    第六句“空复情”的意思是满满的思念之情。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 白
    我来竟何事?
    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
    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
    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
    浩荡寄南征。
    “空”的意思是徒劳的、白白的。
    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以求精确理解。
    2.错解诗句意思
    三、四句用“古树”象征着和杜甫的友情像古树一样长青。
    三、四句只是写生活环境,句子理解有误。
    注意诗歌的特殊语言现象,联系语境,梳理诗句间的语意关系。
    3.艺术手法辨析错误
    颈联写了蝉、柳这两种对秋敏感的物象,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以衬托秋天的寂寥。
    池上早秋①
    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
    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
    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
    风干②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③,
    何必更愁悲。
    [注] ①公元前825年(唐宝历元年),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次年作本诗,诗人36岁因病去职,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②风干:柳树经秋,风吹叶落,暗指自己年迈体衰。③潘安32岁鬓生白发,过潘二十岁,应是52岁知天命的年龄。
    “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错,应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本联表面是写蝉、柳,实际暗寓诗人数十年人世的沧桑之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凡是有表达技巧的选项要特别关注,要慢读细读诗句,找到切实的依据,再作判断;切不可脱离诗句而只看选项,以命题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理解,以免被命题人诱导而选错答案。
    4.思想感情分析错误
    尾联的“何必更愁悲”跟刘禹锡《秋词》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在格调上颇为相似。
    “在格调上颇为相似”错,本诗悲凉甚至悲苦,“何必”又添无奈;而刘禹锡的《秋词》则一反前人悲秋的伤感格调,赞颂秋天的美好,两者极为不同。
    找诗歌中的情感词句来确定诗眼,把握诗歌感情的总基调;关注诗歌中的言行描写,体会诗中人物的心理世界,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5.忽视注释致误
    诗歌前六句写景,在结尾抒发了对中唐衰败的惋惜之情,堪称写景诗的典范之作。
    忽视了注释中的“因病去职”“风干”,错解了作者的感情。诗人抒发的是“人生的黄昏将至,命运无法预料,内心忧苦”之情。
    作品的注释,诗前的小序,甚至标题,都是解读作品的重要信息,一定要认真审读,仔细分析,不可忽视。
    6.形象特点(或景物气氛)概括不当
    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清新明亮的意境。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注]
    寻思万户侯,
    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
    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
    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
    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
    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
    何时能不忧。
    [注]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意境特点“清新明亮”概括不当,应为“凄清孤寂”。
    深入体味写景句本身,敏锐感知并精确表达其特点或氛围;联系语境,着眼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切忌孤立理解。
    7.典故分析错误
    “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
    “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虽言”“定自”两个虚词却是重点,虽然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无奈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通过反用典故,表明“愁”之无可消释。
    准确了解典故,是准确理解作品的前提;精读作品,在准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全篇内容,找到典故内容与作品人物、事件的内在联系,找到二者的相似点或者相异点,才能真正理解典故的作用。
    注:生僻的典故一般有注释。
    8.主旨意图理解偏差
    “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
    “不能回国辅政尽忠”无中生有,此时梁已被灭;这里表达的是时光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
    在解读作品时,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浮于表面、主观臆断、无中生有、脱离语境任意阐发、模式化理解,都会使主旨意图的理解出现偏差。
    9.语言风格表述不当
    常将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界定错误,比如将“清新明快”错设为“沉郁委婉”等。
    相关试卷

    专题16 拓展讲义: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的情节-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专题16 拓展讲义: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的情节-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专题16拓展讲义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的情节-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docx、专题16拓展讲义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的情节-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5 拓展讲义: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的形象-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专题15 拓展讲义: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的形象-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专题15拓展讲义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的形象-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docx、专题15拓展讲义小说阅读之鉴赏小说的形象-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4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情感-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专题14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情感-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专题14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情感-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docx、专题14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情感-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11 拓展讲义:诗歌鉴赏之选择题答题技巧-初升高语文暑假衔接(教师版+学生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