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2 汽化和液化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2 汽化和液化练习,文件包含课时22汽化和液化练习原卷版docx、课时22汽化和液化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答案】B。
【解析】A、给头发吹热风,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表面积,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D不合题意。故选:B。
2.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如图所示)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当水温升得越高时,水面上的水蒸气越多;
B水沸腾前水温不断上升,水沸腾时水温不变;
C开始加热时,杯底及侧壁上有气泡生成;
D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
【答案】A。
【解析】A、水温越高,水蒸发越快,水面上的水蒸气越多,由于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所以看不到;因此A不符合题意。
B、水在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温度不变,这些都可以通过温度计的示数看出,所以B符合题意。
C、开始加热时,烧杯首先受热,温度变高,所以靠近杯底和侧壁的水的温度首先升高,会有气泡产生,所以C说法符合题意。
D、水沸腾时,我们会看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题意逐渐变大。故选A。
3.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汽车窗户玻璃表面,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在冬天,由于车外温度低,车内温度高,车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车窗玻璃,会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车内;在夏天,车外温度较高,车内温度低,车外水蒸气遇冷玻璃会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车外玻璃上。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属于液化现象。故此题正确答案是D。
4.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答案】C。
【解析】A、给湿头发吹热风是从提高液体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
B、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液体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故B不合题意。
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C符合题意。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D不合题意。故选C。
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 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
【答案】A。
【解析】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时,既提高了周围温度又加快了空气流通,属于加快蒸发的例子,故A正确。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限制了空气的流通,不会加快蒸发现象,故B错;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目的就是控制蒸发现象的发生,故C错;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是为了减少渠沟里水的蒸发,节约用水,故D错。正确答案是A。
6.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 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
【答案】A。
【解析】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时,既提高了周围温度又加快了空气流通,属于加快蒸发的例子,故A正确。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限制了空气的流通,不会加快蒸发现象,故B错;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目的就是控制蒸发现象的发生,故C错;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是为了减少渠沟里水的蒸发,节约用水,故D错。正确答案是A。
7.如图是小勇做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后,根据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加热3min后停止了加热;
B.沸腾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
C.AB段水平线表明水沸腾过程吸热而不升温;
D.OA段斜线表明水的实际温度与加热时间成正比
【答案】C。
【解析】由图像可知,给水加热到沸腾用了3分钟时间,继续加热水温不变,维持沸腾过程进行。水的沸点是99℃,不足100℃是因为大气压强较小的原因。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是C。
8.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
【答案】60、不会、60。
【解析】两种液体的混合液体,加热时,其沸点等于沸点低的液体沸点;沸腾时,液体中发生激烈的汽化现象,此时液体的温度不变;如此铁球的温度会和液体温度相同。
所以,此题答案是:60、不会、60。
9.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 时从人体吸热(填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 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 减小而降低。
【答案】汽化、水蒸气、压强。
【解析】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汽化时从人体吸收热量;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压强减小而降低。故,答案为:汽化、水蒸气、压强。
10.小聪按图甲所示的装置组装器材,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
(1)小聪首先回顾了温度计的使用要求:温度计的 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
(2)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根据数据在乙图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
【答案】(1)玻璃泡、持平;(2)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100ºC、不变;(3)热胀冷缩。
【解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持平。
(2)根据数据,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100ºC;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
11.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支撑烧杯的铁圈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应先固定 (选填“铁圈”或“铁杆” )。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 ;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 (选填“水的质量偏大”或“当地气压偏低” 。
【答案】(1)铁圈;(2)液化;(3)98;不变;(4)水的质量偏大。
【解析】(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铁圈的高度;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滴;
(3)由图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所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即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温度的变化较小,其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偏大。
答案为:(1)铁圈;(2)液化;(3)98;不变;(4)水的质量偏大。
二、提升练习
1.(2021·湖北十堰市)今年十堰市部分区域气温高达36℃,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答案】C。
【解析】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会感到凉爽;
电风扇吹出的风,并不能降低气温,也不是风吸收人体的热量,在室内,风也不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2.(2021·福建中考真题)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
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答案】B。
【解析】A.陶罐隔热效果较好,铁导热性好,不适合,故A不符合题意;
B.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利用了水蒸发吸热,使食物的温度降低,故B符合题意;
CD.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或湿热环境内不容易蒸发,所以不适合,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1·北京中考真题)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
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
【答案】D。
【解析】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降低温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减小蔬菜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B不符合题意;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减小农田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提高温度可以使蒸发变快,故D符合题意。故选D。
4.(2021·江苏苏州市)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
B.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
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
【答案】C。
【解析】A.烧瓶内的水会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所以水量会减少,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盘上面放一些冰块,金属盘的温度更低,水蒸气更容易发生液化现象,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错误,故C符合题意;
D.烧瓶内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的温度较高,遇冷的金属盘液化,也可能是高温的水蒸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金属盘的温度升高,则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2021·江苏中考真题)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沸腾时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内的气体主要是______,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要让水持续沸腾,能不能停止加热?______。
【答案】水蒸气;100;不能。
【解析】[1]沸腾时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这些气泡内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2]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示数为100℃。
[3]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要让水持续沸腾,则应使水持续吸热,故不能停止加热。
6.(2021·吉林中考真题)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实验前需要调节铁圈的高度,此时的酒精灯应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图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___。
【答案】点燃;92;不变。
【解析】[1]要根据酒精灯外焰确定铁圈高度,所以此时的酒精灯应点燃。
[2]温度计分度值1℃,所以温度为92℃。
[3]由图,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98℃不变。
7.(2020·四川成都)做“纸杯烧水”实验时,小科用蜡烛火焰加热盛有适量冷水的纸杯,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C,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他把蜡烛移开,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___________热量。
【答案】(1)97.5°C;(2)吸收。
【解析】液体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为液体的沸点;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C,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97.5°C。
液体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把蜡烛移开,水没有热量可以吸收,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吸收热量。
8.(2020·安徽)冬天,从寒冷的室外走到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夏天,从电冰箱里取出一瓶饮料,饮料瓶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都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
【答案】液化。
【解析】冬天室内温度较高,眼镜片温度较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眼镜片发生液化;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温度较低,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故答案为:液化。
9.(2020·江西)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______热量。
【答案】(1)液化;(2)吸收。
【解析】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是冰淇淋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冰淇淋是固态的,在口中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我们吃冰淇淋觉得凉爽。
10.(2020·黑龙江龙东)炎热的夏天,小明从冰箱中拿出冰棒,发现冰棒“冒”“白气”。如图所示,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落?为什么?
【答案】“白气”是向下落的。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
11.(2021·吉林长春市)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说明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___________。
(2)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___________现象。
(3)某小组实验中发现给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较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99;吸热;汽化;水量多。
【解析】(1)[1]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即水的沸点是99℃。
[2]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要保持水的沸腾,需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说明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
(2)[3]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3)[4]某小组实验中发现给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较长,加热时间长,说明水吸收的热量多,由可知,原因可能是水量多。
A
B
C
D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2 汽化和液化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22汽化和液化考点解读原卷版docx、22汽化和液化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2 汽化和液化课时练习,文件包含22汽化和液化专题训练八大题型原卷版docx、22汽化和液化专题训练八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苏科版2.2 汽化和液化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汽化和液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