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济南初中生物会考模拟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一、
1.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相符的是( )
A.海豚捕食大马哈鱼—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人出汗—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海豚捕食大马哈鱼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错误。
B.汗液中含有水分、无机盐和尿素,这些都是细胞代谢的废物,这些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B正确。
C.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体现了生物能进行呼吸,C错误。
D.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错误。
故选B。
2.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实验现象说明干燥的种子没有进行呼吸作用
B.图二在实验前选叶遮光,遮光部分为对照组
C.图三实验装置中,种子1和种子3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
D.取图四中A、B叶片脱色漂洗后染色,都变蓝,有可能是暗处理时间不够
【答案】D
【分析】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可重复实验。
【详解】A.图一实验中:甲瓶蜡烛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消化了大量氧气;乙瓶蜡烛能够燃烧,说明干燥的种子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氧气少,并不能说明干燥的种子没有进行呼吸作用。因此,A错误。
B.图二实验的变量使光,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因此,遮光部分为实验组,见光部分为对照组,B错误。
C.图三实验装置中,种子1和种子3有空气和水分两个变量,不能作为对照,C错误。
D.暗处理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如果暗处理时间不够,叶片内有剩余淀粉,B叶片脱色漂洗后染色,也会变蓝,D正确。
故选D。
3.某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图为该地建设的生态农业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鸭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光能
B.鸭与害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水稻与猪相比,水稻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答案】B
【分析】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生物废弃物利于改善环境。
图为生态农业模式图。
【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因此,该生态农业中鸭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光能,A正确。
B.鸭与害虫都吃水稻和杂草,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鸭以害虫为食,二者之间是捕食关系,B错误。
C.分解者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正确。
D.水稻是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猪是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水稻与猪相比,水稻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正确。
故选B。
4.关于显微镜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光时,显微镜视野太暗,可以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显微镜的目镜10×,物镜40×的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是50×
C.将低倍物镜切换为高倍物镜时,视野范围变大,亮度变亮,观察到的细胞体积变大
D.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8×和40×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是5×,物镜是8×
【答案】D
【分析】(1)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当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2)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因此视野内的细胞数目由多到少,细胞体积由小到大,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通过的光线就少,于是视野变暗。
【详解】A.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所以,对光时,显微镜视野太暗,可以把平面镜换成凹面镜,A错误。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目镜10×表示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40×表示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组合起来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B错误。
C.将低倍物镜切换为高倍物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视野越暗,看到的物体数目就越少,C错误。
D.用显微镜观察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所以,要想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放大倍数应该最小,应选择目镜是5×,物镜是8×这样的组合,D正确。
故选D。
5.鹿茸干细胞能重新形成鹿茸血管、肌肉、骨骼等器官,这一过程的原理主要是( )
A.细胞癌变B.细胞分化C.细胞生长D.细胞成熟
【答案】B
【分析】(1)在动物和人体内,干细胞将分化为各种各样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人体许多疾病或意外伤害,都是组织或器官的损伤。如果保存和培养各种干细胞用于治疗,那么,受到损伤的组织或器官就有修复的可能,患者就有了康复的希望。
(2)干细胞有多种类型。
(3)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详解】 A.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的过程叫做癌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有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A不符合题意。
B.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鹿茸干细胞能重新形成鹿茸血管、肌肉、骨骼等器官,这一过程的原理主要是细胞分化,B符合题意。
C.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C不符合题意。
D.已具有特化细胞类型、能产生特有功能蛋白并行使特殊功能的细胞为成熟细胞,细胞发育为成熟细胞的过程就是细胞成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以下生产、生活实例所应用的生物学原理,不是通过降低呼吸作用来实现的是( )
A.较低温度下,有利于储藏水果、蔬菜
B.夜间降低温室大棚的温度,利于增产
C.将粮食晒干后入库,可延长储藏时间
D.向大棚内通入二氧化碳,可以使农作物增产
【答案】D
【分析】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详解】A.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A不符合题意。
B.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抑制了蔬菜的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这样可以增加产量,B不符合题意。
C.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种子的储存时间,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向大棚内通入二氧化碳,是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进而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达到使农作物增产的目的,这是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D符合题意。
故选D。
7.为研究有机物的积累对苹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B组苹果叶片上下的枝条进行环割处理(如图1所示),A组不作处理。然后在白天不同时间测定两组叶片CO2吸收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割处理破坏了茎的韧皮部,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
B.我们可以通过树皮环割提高苹果产量
C.7点后两曲线变化说明叶片中有机物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D.9~13点两组CO2吸收量降低的原因是:气温过高,保卫细胞通过吸水将气孔关闭
【答案】D
【分析】(1)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包括: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 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2)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详解】A.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因此,环割处理破坏了茎的韧皮部,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A不符合题意。
B.筛管是树皮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树皮环割可暂时性的使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到茎、根部,而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提高坐果率,提高果树的产量,B不符合题意。
C.B组枝条进行环割处理,切断韧皮部,使有机物不能向外输出;A组不进行处理,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时。7时以后,相同时间点时,B组光合作用速率比A组小,说明叶片中积累的有机物越多,光合作用的速率越慢。所以,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叶片中有机物的积累,会抑制叶片光合作用的进行,C不符合题意。
D.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的控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因此,9~13点两组CO2吸收量降低的原因是:气温过高,保卫细胞通过失水将气孔关闭,D符合题意。
故选D。
8.如图为一个豌豆荚,内有6粒豌豆种子。图中a表示豌豆荚,b表示其中的一粒种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B.b由胚珠发育而成
C.豌豆种皮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
D.豌豆种子的子叶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答案】C
【分析】(1)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在开花授粉后发育而来的,主要的功能为保护种子及协助种子的传播。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
(2)图示为一个豌豆荚,其中a表示豌豆荚,b表示其中的一粒种子。
【详解】A.a表示豌豆荚,即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A正确。
B.b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B正确。
C.豌豆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C错误。
D.子房中的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可发育成胚,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幼小的生命体,它能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子叶是胚的一部分,也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D正确。
故选C。
9.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不仅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还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如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当人从暗处到明处时,图中的3会缩小
B.10内的平滑肌可以调节4的曲度
C.结构8含丰富血管,能给7提供营养
D.结构8内有许多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线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答案】C
【分析】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图示中,1是玻璃体,2是角膜,3是瞳孔,4是晶状体,5是虹膜,6是巩膜,7是脉络膜,8是视网膜,9是视神经,10是睫状体。
【详解】A.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因此当人从暗处到明处时,图中的5虹膜会调节3瞳孔缩小,A正确。
B.10睫状体内有平滑肌,4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B正确。
C.结构含7脉络膜含丰富血管,能给8视网膜提供营养,C错误。
D.8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D正确。
故选C。
10.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就像一台设计巧妙的“泵”。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b内流动脉血,将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B.心脏肌肉细胞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由主动脉基部的分支提供
C.当[2]和[4]收缩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打开
D.心脏每跳动一次,指的是心房收缩一次和心室收缩一次
【答案】B
【分析】图示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主动脉、b是肺动脉、c是上腔静脉;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
【详解】A.血管b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将血液运送到肺部毛细血管,故A错误。
B.冠脉循环是给心脏本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的血液循环,是体循环的一部分;心脏肌肉细胞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由主动脉基部的分支冠状动脉提供,故B正确。
C.当[2]右心室和[4]左心室收缩时,动脉瓣打开,房室瓣关闭,故C错误。
D.心脏其实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故D错误。
故选B。
11.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人体生理活动的概念模型,a和c表示血管,b表示相应的结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骨骼肌,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
B.若b为肺,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
C.若b为大脑,则c中的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D.若b为小肠,则餐后半小时c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答案】B
【分析】已知:a和c表示血管,b表示相应的结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根据箭头方向判定:a是动脉血管、b是静脉血管。
【详解】 A.骨骼肌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气,因此若b为骨骼肌,则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A错误。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吸气时,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若b为肺,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B正确。
C.大脑时刻不停地进行生命活动,消耗营养物质和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若b为大脑,则c中的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增多,C错误。
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若b为小肠,则餐后半小时c中的葡萄糖含量明显增多,D错误。
故选B。
12.肺纤维化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肺部疾病,纤维化的肺会失去弹性,不能有效扩张与回缩,若持续进展将导致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该病会直接影响呼吸的哪个过程?(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答案】A
【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详解】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呼出。所以,肺纤维化患者的肺,不能有效扩张与回缩,这会直接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肺纤维化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以及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都有影响,但不是直接影响。故A正确,BCD不正确。
故选A。
13.生物技术在人类生活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植物的杂交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属于有性生殖
B.“试管婴儿”“脱毒土豆”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利用苏云金杆菌制成杀虫剂能杀死菜青虫、棉铃虫等
D.利用微生物制醋、酿酒、生产沼气需要无氧环境
【答案】B
【分析】(1)生物技术作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已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详解】A.杂交育种是将父本与母本杂交,形成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后代,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因此,杂交育种的过程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故A正确。
B.“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脱毒土豆”的生产过程没有出现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误。
C.苏云金杆菌的防虫原理是其菌株可产生内毒素(伴胞晶体)和外毒素两类毒素,使害虫停止取食,害虫均因饥饿、血液败坏和神经中毒而死。利用苏云金杆菌制成杀虫剂能杀死菜青虫、棉铃虫等。故C正确。
D.制醋用到醋酸菌、酿酒需用酵母菌、生产沼气用到的是甲烷菌,这些细菌都属于厌氧菌(大部分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利用微生物制醋、酿酒、生产沼气需要无氧环境。故D正确。
故选B。
14.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霉菌能使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发霉变质,所以霉菌对人类的生活都是有害的
B.细菌在一定的环境下能形成荚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
C.酵母菌是真菌,制作酒精离不开它
D.新形冠状肺炎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在寄主细胞里进行复制增殖
【答案】A
【分析】多数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如制作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细菌,少数细菌对人体是有害的。
【详解】A.霉菌能使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发霉变质,对人类的生活都是有害的;但制作腐乳就用到霉菌,说明霉菌也有对人有利的,A错误。
B.荚膜对细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常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B正确。
C.如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酿酒时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C正确。
D.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通过寄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复制增殖,D正确
故选A。
15.2021年福建发现一个新物种,命名为“郭亮珠步甲”(如下图),下列动物与其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
A.蜘蛛B.沙蚕C.水螅D.涡虫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物种身体分部(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具有三对足,头部有一对触角,据此可判断“郭亮珠步甲”为节肢动物中的昆虫。
【详解】选项中,蜘蛛属于节肢动物、沙蚕属于环节动物、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因此与“郭亮珠步甲”属于同一类群的是蜘蛛。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研究发现,高强度运动时(如快跑、踢足球、打篮球等)肌细胞耗氧量约为安静时的10-20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强度运动时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多
B.肌细胞线粒体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高强度运动时人体呼吸频度加深加快,为肌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
D.高强度运动时摄入的氧气远不能满足身体的消耗
【答案】A
【分析】人体需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来完成生命活动。高强度运动时,能量需求量大,呼吸作用增强,耗氧量增加。
【详解】A.短时间内高强度运动时肌细胞呼吸作用增强,主要通过增加氧含量来加速分解有机物供能,但线粒体数量不会明显增多,故A错误。
B.肌细胞线粒体利用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供能,故B正确。
C.高强度运动时人体氧气需求量增加,通过呼吸频度加深加快,为肌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故C正确。
D.高强度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当氧气供应不足时,肌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故D正确。
故选A。
17.捕蝇草是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一种绿色植物,具有特殊的捕蝇叶,能分泌蜜汁引诱昆虫靠近。当昆虫进入捕蝇叶内部时,叶缘上的刺毛迅速交互咬合,随后捕蝇叶分泌的消化液将昆虫分解,获得氮、磷等元素。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
A.捕蝇草与昆虫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传递
B.捕蝇草的刺毛结构有利于捕获昆虫
C.捕蝇草的生活方式只能自养
D.捕蝇草捕食昆虫有利于其适应环境
【答案】C
【分析】(1)信息交流: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2)自养:利用无机物作为原料,自己制造有机物来养活自己的营养方式。 异养: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营养方式。
【详解】A.捕蝇草是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一种绿色植物,具有特殊的捕蝇叶,能分泌蜜汁引诱昆虫靠近。所以捕蝇叶与昆虫之间存在信息传递,故A不符合题意。
B.捕蝇叶的刺毛结构可以使昆虫进入捕蝇叶内部时,就迅速咬合,成功捕捉到昆虫,有利于其捕食,故B不符合题意。
C.捕蝇草叶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植物;但制造的养料不足,必须捕捉苍蝇等小虫以摄取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又属于异养,故C符合题意。
D.生物适应环境,捕蝇草的刺毛等结构都是为了其捕食,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斑马由原马进化而来,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研究表明,斑纹既可以产生视觉假象迷惑捕食者,也可以比纯色的马更好地抵御蚊虫叮咬。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斑马产生的各种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生活的环境
B.斑纹的产生是为了躲避天敌和虫害而产生的定向变异
C.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
D.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答案】C
【分析】(1)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
(2)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外界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因。生物进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物种多样性是由基因多样性决定的,物种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多样性,每一种生物就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如果某个物种灭绝,就意味着该物种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从地球上消失,该种生物就不可能再出现。
【详解】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在斑马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变异有利于适应生活的环境,而有的变异不利于适应生活的环境,故A错误。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在由原马进化成斑马的过程中,通过变异,既有有斑纹的斑马,也有没有斑纹的斑马,而有斑纹的斑马,能够适应环境,生存了下来;而没有斑纹的斑马,不适应环境,就会被环境所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为了躲避天敌和虫害而产生的定向变异,故B错误。
C.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和内因;外界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界条件,因此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故C正确。
D.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因此,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体现了生物基因多样性,故D错误。
故选C。
19.近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市各县市区均有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系发达、繁殖速度快,和农作物争夺生存空间,若不及时加以清除,将对我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关于这一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
B.植株高大,破坏城市绿化地栽种的绿化灌木景观
C.属于外来物种入侵,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D.引入新生物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库,可大力推广
【答案】D
【分析】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
【详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外来物种,它引入到新环境后,由于它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又缺少天敌,迅速繁殖,争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阳光、水分、空气、养料等,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所以,在引入新生物资源时,一定要慎重,先考察、论证后再引入。因此,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20.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公鸡和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ZZ和ZW。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控制雄性性状的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
B.公鸡提供的精子类型决定小鸡性别
C.未受精鸡蛋的胚盘细胞中没有W染色体
D.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D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鸡的性别遗传图解如下:
【详解】A.根据分析的遗传图解可知,含有W染色体的为母鸡(雌性),所以是控制雌性的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A错误。
B.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子代的性别是由母鸡产生的卵细胞类型决定的,B错误。
C.未受精鸡蛋的胚盘细胞相当于卵细胞,母鸡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为ZW,可能会产生含有Z或W性染色体的卵细胞,所以未受精的鸡蛋的胚盘细胞中可能含有W染色体,C错误。
D.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染色体要比体细胞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精子或卵细胞。所以,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公鸡和母鸡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故精子和卵细胞中也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21.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正确的是( )
A.白酒的生产——发酵技术
B.“试管婴儿”的诞生——克隆技术
C.快速培育无病毒植株——杂交技术
D.将人的乳铁蛋白基因转移到牛体内,从牛乳中获得人乳铁蛋白——嫁接技术
【答案】A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详解】A.酿制白酒要用到酵母菌的发酵,属于微生物的发酵技术,A正确。
B.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不是利用克隆技术获得的,B错误。
C.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离体器官(如根、茎、叶等)分离出来,并在体外进行培养,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植物在传统育种过程中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感染,从而提高植物的品质和产量。可见,快速培育无病毒植株是利用了植物的组织培养,C错误。
D.将人的乳铁蛋白基因转移到牛体内,从而在牛乳中获得了人乳铁蛋白,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D错误。
故选A。
22.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棉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使食虫的鸟类有虫可吃
B.维持棉田的物种多样性
C.维持棉田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D.减缓棉铃虫抗性增加的速度
【答案】D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详解】A.棉田人工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获棉花,不是收获鸟类;因此,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的主要目的不是使食虫鸟有虫可吃,A错误。
B.棉田是人工生态系统,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多的棉花,不需要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维持生物的多样性,B错误。
C.棉田人工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获棉花,应减少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向其他生物,C错误。
D.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因此,棉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供棉铃虫取食,可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从而延缓具有抗性基因的棉铃虫新品种的出现,D正确。
故选D。
23.某项生物学技术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X表示能合成胰岛素的人类细胞
B.该技术是在DNA分子水平上操作的
C.该技术应用了细菌繁殖速度快的特点
D.该技术可以引起可遗传变异
【答案】A
【分析】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详解】A.图中细胞X是由导入人胰岛素的细菌分裂形成的,因此X是能合成胰岛素的细菌细胞群,A错误。
B.通常,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可见,转基因技术是在DNA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技术,B正确。
C.根据题图,转基因技术应用了细菌繁殖能力强,代谢速度快的特点,C正确。
D.因为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同物种间),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转基因技术可以引起可遗传变异,D正确。
故选A。
24.2023年入冬,我市甲型流感猖獗,图中甲同学是甲型流感患者,下列关于流感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型流感是传染病,其特点是流行性、传染性
B.甲同学是传染源,乙同学是易感人群
C.甲同学打喷嚏喷出的飞沫不是传播途径
D.为预防流感乙同学要佩戴口罩,加强体育锻炼
【答案】C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A.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A正确。
B.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甲同学是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乙属于易感人群,B正确。
C.流感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甲同学打喷嚏喷出的飞沫是传播途径,C错误。
D.乙属于易感人群,为预防流感乙同学要佩戴口罩,加强体育锻炼可增强抵抗力,D正确。
故选C。
25.随着城市养狗人士的增多,狗咬人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媒体普遍呼吁养狗人士主动给狗接种狂犬疫苗并在遛狗时牵绳,以预防狂犬病发生和传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注射过狂犬疫苗的狗,被其他疯狗咬伤后体内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
B.致人患病的狂犬病毒属于传染源
C.城管人员杀死、焚烧“疯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狂犬疫苗属于抗体,注射该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A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如病原体等异物。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使其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
【详解】A.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淋巴细胞会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当再次感染该病原体后,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体,以灭杀该病原体。因此注射过狂犬疫苗的狗,被其他疯狗咬伤后体内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故A正确。
B.致人患病的狂犬病毒属于病原体,患病的犬属于传染源,故B错误。
C.城管人员杀死、焚烧“疯狗”,属于控制传染源,故C错误。
D.狂犬疫苗属于抗原,注射该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故D错误。
故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本题共6小题,共50分。
26.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它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图一为显微镜结构图,图二为部分操作步骤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使用显微镜对光时,首先转动[ ] ,使镜筒上升;最后眼睛注视目镜内,转动[ ] ,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
(2)步骤乙操作时要注意使盖玻片的一侧 然后缓缓放平。
(3)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往上方游动,为防止其游出视野,应将装片往 移动。若选用5x目镜和l0x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草履虫(图二丙)体长为10毫米,那么这个草履虫的实际体长为 毫米。
(4)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若观察到的血细胞里没有发现白细胞,可以采取 (选填“重新对光”“转动细准焦螺旋”或“移动涂片”)措施找到。
【答案】 1粗准焦螺旋 5反光镜 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 上 0.2 移动涂片
【分析】观图可知:图一中1粗准焦螺旋,2是细准焦螺旋,3是转换器,4是遮光器,5是反光镜,图二中甲是滴、乙是盖、丙是草履虫、丁是血液,其中6是红细胞、7是白细胞、8血小板、9是血浆,解答即可。
【详解】(1)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因此,使用显微镜对光时,首先转动1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最后眼睛注视目镜内,转动5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
(2)步骤乙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3)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往上方游动,为防止其游出视野,应将装片往上移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若选用5×目镜和l0×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草履虫(图二丙)体长为10毫米,那么这个草履虫的实际体长为10÷(5×10)=0.2(毫米)。
(4)若观察到的血细胞里没有发现白细胞,可以采取移动涂片措施找到,将有白细胞的视野移到视野下,白细胞有细胞核,体积最大,数量最少,具有防御保护和吞噬病菌的作用。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制作用生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计算,观察人体血细胞装片的方法。
27.近年来,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的让农民增收,增加经济收入。图一表示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图二表示密闭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图三中A、B、C表示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
(1)根据图一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2)图二中g点光合作用强度 (选填“>”“=”“<”)呼吸作用强度;根据图二曲线可以判断一天内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间是 .
(3)技术人员移栽幼苗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了植物的图三中[ ] 作用,提高了成活率,该作用能够促进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物质)。绿色植物通过C生理过程,对维持生物圈的 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4)技术人员在甲、乙、丙三个温室中分别移栽了数量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植物幼苗,温室条件情况如表(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①甲、乙温室对照,可探究 对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②乙温室保持恒温,丙温室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实验发现丙温室幼苗比乙温室长势好,是因为丙温室夜间温度低,图三中植物的[] 生理活动减弱,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
【答案】(1)光照强度
(2) > 18
(3) B蒸腾 水 碳——氧
(4) 二氧化碳浓度 A呼吸作用
【分析】(1)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消耗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图三中:A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B产生水蒸气,表示蒸腾作用;C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表示光合作用。
(2)探究实验属于对照实验,即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详解】(1)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强,当光照强度达到饱和后,光照强度即使增加,光合作用也不再增强。根据图一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图二中f→m二氧化碳呈现减少的趋势,其中g点处于这个范围内,因此g点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6点至18点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一直处于积累状态,过了18点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有机物开始减少,所以18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3)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B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绿色植物通过C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一氧平衡。
(4)①甲、乙温室对照,除了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变量是二氧化碳,因此可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②夜晚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弱,分解的有机物越少,有利于提高产量。可见,丙温室夜间温度低,图三中植物的A呼吸作用生理活动减弱,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
28.2023年5月30日09时56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据悉,在太空中航天员体内的新陈代谢会发生些许变化,下图1表示人体部分代谢(呼吸、消化、泌尿、循环)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关系图,字母A、B、C、D代表心脏四个腔,①~⑥表示相关血管,a、b、c、d代表相关物质,1~3表示构成肾单位的相关结构;图2代表人平静呼吸时肺容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曲线。请综合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航天员平日早餐会食用富含营养的鸡蛋、牛奶和面包等食物,其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参与其消化的消化液有 。
(2)图1中,物质a、b进出肺的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小肠处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依次会经过图中心脏的哪些腔及连通的血管 (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最终到达肺并排出体外。
(3)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心脏的活动具有节律性,图1心脏中的C、D同时收缩时,房室瓣处于 (选填“关闭”或“张开”)状态。
(4)图1中b物质进入肺泡的时间恰好是图2中的 段。
(5)图1中①—⑥表示的血管,流动脉血的有 (填数字)。
(6)图1小肠吸收的物质c中,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是 ,而正常人尿液中没有这种物质,这与肾单位中发生的 作用有关。如果某人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可能是肾单位中的结构[ ] 发生了病变,通透性增大所致。
【答案】(1)胃液、肠液、胰液
(2) 呼吸运动 ②→A→D→①
(3)关闭
(4)ac
(5)⑤⑥/⑥⑤
(6) 葡萄糖 肾小管的重吸收 1肾小球
【分析】图1:A右心房、B左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a二氧化碳、b氧气、c能被小肠吸收的物质、d食物残渣;①肺动脉、②上下腔静脉、③肾静脉、④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网、⑤肾动脉、⑥肺静脉;1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管。
图2:abc段肺容量增加,表示吸气;cde段肺容量减少,表示呼气。
【详解】(1)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随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因此参与其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胰液。
(2)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故图1中,物质a、b进出肺的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小肠处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途径是:肠静脉→②下腔静脉→A右心房→D右心室→①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泡→体外(通过呼气排出)。
(3)图1心脏中的C左心室、D右心室同时收缩时,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打开,左心室的血液从主动脉泵出流向全身各处,右心室的血液从肺动脉泵出流向肺部。
(4)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低于外界空气的气体压力,从而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即吸气过程。图2曲线表示人平静呼吸时肺容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其中ac段肺容量增加,表示吸气。因此图1中b物质进入肺泡(吸气过程)的时间在图2中为ac段。
(5)动脉血是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因此图1中①—⑥表示的血管,流动脉血的有⑤肾动脉和⑥肺静脉。
(6)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糖类的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能被小肠吸收,因此图1小肠吸收的物质c中,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是葡萄糖。
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围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里,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正常人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这与肾单位中发生的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如果某人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可能是肾单位中的结构1肾小球发生了病变,通透性增大,导致把不能滤过的大分子蛋白质滤过到肾小囊腔中,而肾小管不能重新吸收大分子蛋白质,从而导致尿液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
29.足球是中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课外活动时间,同学们纷纷来到体育场,尽情的挥洒汗水。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G所指的结构是神经元 集中的地方;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 ,其中,接收神经冲动并做出反应的结构是[Ⅰ] 。
(2)在比赛中,运动员能够看清近处和远处的足球,主要是因为[ ] 曲度可以调节,通过它的调节作用,最终在眼球的[ ] 上形成一个倒立的物像。
(3)比赛中听到队友大喊“传球”后,小明同学立即传球,听觉感受器位于[ ] ,此反射活动属于 ;请用图中的数字、字母及箭头写出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④→⑤→⑥→⑧→ 。
(4)进球后队员们会出现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反应,可见,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 共同调节。
【答案】(1) 细胞体 反射弧 效应器
(2) A 晶状体 B 视网膜
(3) ④耳蜗 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G→H→I
(4)神经系统和激素
【分析】图中:A是晶状体、B是视网膜、C是视神经、D是玻璃体、E是感受器、F是传入神经、G是神经中枢、H是传出神经、I是效应器组成;①是外耳道、②是鼓膜、③是听小骨、④是耳蜗、⑤是听神经、⑥是大脑皮层、⑦是小脑、⑧是脑干,据此回答。
【详解】(1)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的地方,色泽灰暗,叫灰质;在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生理活动的部位,叫做神经中枢。图中G所指的结构是神经元的胞体集中的地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故I是效应器。
(2)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故在比赛中,运动员能够看清近处和远处的足球,主要是因为[ A]晶状体曲度可以调节,通过它的调节作用,最终在眼球的[B]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物像。
(3)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因此,能接收到声音刺激的部位是耳蜗,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比赛中听到队友大喊“传球”后,小明同学立即传球,听觉感受器位于[ ④]耳蜗,该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反射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④→⑤→⑥→⑧→G→H→I。
(4)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进球后队员们会出现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反应”说明人体生命活动到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
30.血友病是由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下图为某家族血友病的遗传图解,Ⅰ、Ⅱ、Ⅲ分别表示祖、父和孙三代人。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遗传图解可知,血友病是一种由 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Ⅰ1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是图中的 。Ⅱ3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Ⅱ3和Ⅱ4表现正常,Ⅲ7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3)若用H、h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Ⅰ1的基因组成是 ,Ⅲ10的基因组成为Hh的机会是 。
(4)Ⅱ6携带致病基因的机会是 ,若Ⅱ5和Ⅱ6再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为正常男孩的机会是 。
(5)Ⅲ9的直系亲属有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Ⅲ8和Ⅲ10不能结婚,其主要原因是 。
温室条件
甲
乙
丙
温度
20℃
20℃
20℃(白天)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答案】(1)隐性
(2) 甲 22条+X或22条+Y 变异
(3) HH或Hh 2/3
(4) 100% 3/8
(5) 1、2、5、6 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几率大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1)根据某家族血友病的遗传图解可知:Ⅱ3和Ⅱ4(或者Ⅱ5和Ⅱ6)均正常,而Ⅲ7或者Ⅲ9患病,表明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Ⅲ7或者Ⅲ9个体的性状表现,可以推断该遗传病为隐性基因遗传病。
(2)Ⅰ1是女性,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由此可以判断出Ⅰ1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是图中的甲。
Ⅱ3是男性。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男性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表示为“22对常染色体+XY”,那么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条+X或22条+Y。
Ⅱ3和Ⅱ4表现正常,Ⅲ7患病,体现了亲子间的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3)若用H、h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由于Ⅱ4和Ⅱ5均正常,所以Ⅰ1的基因组成是HH或Hh。
Ⅲ9患病,其基因组成为hh,分别来自Ⅱ5和Ⅱ6,因此Ⅱ5和Ⅱ6的基因组成均为Hh,遗传图解如下:
已知10号是显性,基因型可能为HH或Hh,其中成为Hh的机会是2/3。
(4)由于Ⅱ4和Ⅱ5均正常,所以Ⅰ1的基因组成是HH或Hh。Ⅲ9患病,其基因组成为hh,分别来自Ⅱ5和Ⅱ6,因此Ⅱ5和Ⅱ6的基因组成均为Hh,所以Ⅱ6携带致病基因的机会是100%。根据第3题的遗传图解可知:Ⅲ若Ⅱ5和Ⅱ6再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为正常的机会是75%。又知生男生女的几率各占50%,因此若Ⅱ5和Ⅱ6再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为正常男孩的机会是:75%×50%=37.5%。
(5)直系血亲的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又称"生育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辈)。因此Ⅲ9的直系亲属有1、2、5、6。
Ⅲ8和Ⅲ10是近亲。血缘关系越近,遗传基因越相近,近亲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婚配容易导致致病基因形成纯合体,使隐性遗传病得以表达,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
31.日本不顾全球反对,于2023年8月24日起多次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核污水。核污水不但会对海洋生态产生污染,还会严重危害周边国家人民健康安全。如图1是某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甲、乙存在捕食关系,饼形图表示它们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2中的[ ] ,图中带鱼处于第 营养级,和中国毛虾是 关系。
(2)图2所示的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绿色植物可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生理过程为[ ] 。图2中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3)经检测某海域被辐射后,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体内有不同放射性活度的碘131(放射性物质),其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如果表中所检测生物恰好对应图1中某食物链,则d代表图1中的 。
(4)科学家预测,日本此次事件造成被污染生态系统环境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有一定的限度。
【答案】(1) C分解者 第三、第四 捕食
(2) 二氧化碳/CO2 ②光合作用 A作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玉筋鱼
(4)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分析】图1食物链有:藻类植物→中国毛虾→日本鳀鱼→黑鲪鱼→大型水鸟、藻类植物→中国毛虾→带鱼、藻类植物→中华哲水蚤→日本鳀鱼→黑鲪鱼→大型水鸟、藻类植物→中华哲水蚤→玉筋鱼→带鱼、藻类植物→中华哲水蚤→玉筋鱼→黑鲪鱼→大型水鸟;图2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②表示光合作用,①③表示呼吸作用,④表示分解作用。
【详解】(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1只有消费者(中国毛虾等动物)和生产者(藻类植物),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C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与带鱼有关的食物链,分别是藻类植物→中国毛虾→带鱼,藻类植物→中华哲水蚤→玉筋鱼→带鱼,因此图中带鱼处于第三、四营养级,带鱼以中国毛虾为食,因此和中国毛虾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2)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被生产者固定进入生物群落,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在生物体内;生物体内的含碳有机物经呼吸作用形成二氧化碳散失到无机环境。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是二氧化碳;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②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由此可知,图2中绿色植物可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生理过程为②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因此图2中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作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从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就可以确定,位于食物链最前端的应是a,往下依次是c、d、b,则此食物链的写法是:a→c→d→b;对应的食物链为:藻类植物→中华哲水蚤→玉筋鱼→带鱼。如果表中所检测生物恰好对应图1中某食物链,则d代表图1中的玉筋鱼。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由此可知,科学家预测,日本此次事件造成被污染生态系统环境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有一定的限度。
检测物
a
b
c
d
碘-131的放射性活度
3000
11444
4300
7600
2024年山东烟台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烟台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烟台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山东烟台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淄博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淄博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淄博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山东淄博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枣庄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枣庄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枣庄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山东枣庄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