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原卷版)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展开考试时间 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 .(2022 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今年我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中,禁止燃放的区域除城区外新增了部分乡镇。下列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图标是()
B.
C.D.
燃烧前常将汽油(含 C8H18 等)喷成雾状,可以()
减少 O2 消耗量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
C.减少 CO2 生成量D.使 C8H18 等分子变得更小
(2022 年百色市中考)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鼓入空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B. 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C. 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无关D. 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4.(2022 湖南湘潭中考)2022 年 6 月 3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风能B. 煤C. 天然气D. 石油
5.(2022 广州中考)下图为我国不同年份的能源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
B. 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C. 天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
D. 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易于贮存和加注
6.(2021·湖南长沙市·中考真题)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某校举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生 7.(2021 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B. 木柴架空增大了氧气浓度
C. 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D. 煤炉火越扇越旺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021 江苏省徐州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区别氯化钙溶液和蒸馏水:取等量试样放人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配制 100g5%的碳酸钙溶液:称取 5.0g 碳酸钙,放入 95mL 水中,充分搅拌
验证酒精中含有氢元素:在 95%的酒精燃烧的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现象 9.燃料对人类社会非常重要,下列有关燃料、能源、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B.使用脱硫煤可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C.煤和石油及其产品只能作为燃料使用 D.温室效应就是含碳燃料燃烧造成的
10.(2021·青海中考真题)资源、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是一种清洁高能燃料 B.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C.废旧金属、纸张、塑料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相应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地球上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96.5%,所以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1.(2021·山东临沂市·中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
12.(2021 江苏盐城)2020 年 10 月,我国建成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
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 H2,③H2 与 CO2 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 CH3O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H2 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 CO2
13.(2021 海南)化学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绿色能源 B.任何条件下都可实现物质或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C.氢气燃烧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探究锌和铜金属活泼性
探究燃烧的条件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5.(2022·山西晋中·统考中考真题)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纸杯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
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纸杯不是可燃物
16.(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燃料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烟头”能引发火灾是因为烟头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镁条可以在氮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17.(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
A.乒乓球碎片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C.铜片导热和滤纸碎片燃烧都是物理变化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18.(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成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A.石油炼制B.太阳能发电C.燃煤脱硫D.酒精作燃料
19.2020 年 6 月 13 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露位置 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采用图 1 装置对可燃性粉尘爆炸进行探究,爆炸的剧烈程度可用产生的最大压力来衡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该实验中若容器无盖,可燃性粉尘也会爆炸 B.该实验中施加给打气筒的压力不同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根据图 2 可知,可燃性粉尘颗粒直径越大,爆炸威力越大
根据图 3 可知,降低可燃物粉尘的浓度可防止爆炸
二、填空题(5 小题,共 34 分)
21.(4 分)(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探究 O2 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物质燃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
②待蜡烛自动熄灭,装置冷却后,在 t1 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
图二是广口瓶内 O2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图二中 0﹣t1 时间内,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2)生石灰的作用是。
(3)盛放在铝盒中的白磷燃烧,说明金属铝具有良好的性。 (4)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填序号)。 A.可燃物燃烧氧气必须充足
白磷燃烧结束后广口瓶内没有 O2 存在
蜡烛燃烧需要 O2 的最低浓度高于白磷燃烧需要 O2 的最低浓度
22.(7 分)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小心洒出,在桌面燃烧起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放入较多的蔬菜。其灭火原理是。
一支烟头会引发一场火灾,从燃烧的条件上讲,烟头的作用。
“釜底抽薪”灭火的化学原理是。
天然气泄漏容易引起爆炸。如果家里天然气泄漏,你的应急措施是(答两点即可):
、。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将其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它们遇到明火,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23.(8 分)化石燃料在当今社会能源中担当“主角”。
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
天然气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其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别充分燃烧1000 g 天然气、煤所产生的CO2 和SO2 气体的质量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则
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的是(填序号)
燃煤取暖改为天然气供暖B.积极植树造林 C.工业废气净化后排放D.焚烧落叶和垃圾
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不仅造成酸雨,还能导致,致使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多发。为减缓全球变暖,应大力开发下列哪些能源。
石油B.地热能C.太阳能D.氢能
24.(6 分) (2022 湖南永州中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制取氧气和燃烧条件探究的创新实验。如图:
查阅资料:
①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②P2O5+6NaOH=2Na3PO4+3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 a 的名称是 。
按图连接好装置,将注射器内简向外拉出一段距离,装置 C(装有水)中导管内立即形成一段水柱,片刻后观察到导管中的水柱不下降,这一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 性。
向装置 A 中分别装入适量 H2O2 溶液和少量 MnO2 粉末,装置 B 中小试管装入一小颗白磷,装置 C
中装入适量 NaOH 溶液,连接好装置,缓慢推送注射器,向锥形瓶内注入 H2O2 溶液,立即观察到锥形瓶
内产生气泡,装置 B 中白磷不燃烧。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向装置 B 的仪器 a 中注入 90℃热水,片刻,可观察到白磷会 (填写实验现象)。
装置 C 的作用是 。
25.(9 分)(2021·安徽中考)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燃烧
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填字母序号)。
A 发光B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放热D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 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1g。
步骤 2:将锥形瓶浸入 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 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 K1,和 K2,从 K1 处缓慢通入约 50mL 氧气,再关闭 K1 和 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2g。
步骤 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 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 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 m3g。
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②m1、m2、m3 的大小关系是。
【任务三】调控燃烧
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条合理的灭火建议。
【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
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 20~30nm 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至少答出 2 点)。
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 5.6g 铁与氧气反应可得 ag 产物,且铁无剩余,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三、实验与探究(2 小题,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8 分)
26.(7 分)某同学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完毕,冷却后进入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
1/5,且产生了淡黄色固体。某兴趣小组对此现象作如下探究。
【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为什么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明显偏大?【资料】镁元素化合物的颜色:
【猜想】
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产物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镁,理由是;
分析资料,小组成员认为淡黄色固体是 Mg3N2,是由镁与空气中的(填化学式)反应生成的,导致进入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 1/5。
【实验】小组成员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组装仪器(如下图,钟罩下端无底)。
②将足量白磷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 1);
③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与钟罩内液面相平;④打开橡皮 塞,将燃着的螺旋状镁条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 2);⑤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观察钟罩内壁及表面皿中出现淡黄色固体。
【分析】
请将步骤①补充完整。
步骤②中将足量白磷在钟罩内燃烧的目的是;钟罩内水
物质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Mg(OH)2
颜色
白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面的变化情况是。
步骤③中加水的目的是为了防止。
【结论】小组同学的猜想正确。
【拓展】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有什么新认识?请写一点。 27.(11 分)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做进一步探究。
甲图中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
写出乙图中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阅资料】
木炭、一氧化碳分别与氧化铜反应也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氧化亚铜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 +H2SO4=Cu+CuSO4 +H2O
据此资料,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两个探究:
将甲图所示实验中的试管冷却后,观察到黑色固体全部变为红色。取 3.6g 红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充分反应,观察到 ,再将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若称得滤渣质量为 时,则得出红色固体是 Cu 和 Cu2O 混合物的结论。
为确定 CO 和 CuO 反应的最佳温度,小组同学利用原位 X 射线粉末衍射仪来测定不同温度下反应
4 小时后的固体物质成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400℃时,反应的固体产物中含有 Cu 和。
②600℃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用 CO 还原 CuO 制取纯净的 Cu,反应温度至少要控制在℃以上。
【拓展延伸】
高温
(5)甲图所示实验中,若发生的反应为:2CuO+C ======= 2Cu+CO2↑ 。下图表示的是一定质量的 CuO 和 C
恰好完全反应过程中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填字母)。
A. t1 表示开始发生反应B. b 可表示试管①中固体的质量
C. d 可表示二氧化碳的质量 D. t1~t2 时间段,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检测)(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检测)(原卷版+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古语道,我国南海海底含大量的“可燃冰”,下列对应的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检测)(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检测)(原卷版+解析版),共16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九单元 溶液(检测)(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九单元 溶液(检测)(原卷版+解析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