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富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贺州市富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含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 冰雪埋忠骨,历史有温度。青山犹在,致敬先辈!电影《长津湖》场景中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长津湖湖水结冰B. 棉衣裁制成单衣C. 战场上战火熊熊D. 铅笔书写绝笔信
2. 下面对镁的叙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镁的熔点是648.8℃B. 镁是银白色固体
C. 镁能在空气中燃烧D. 镁的密度是1.7g/cm3
3. 对着干燥的眼镜片哈气,看到镜片变模糊,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A. 氧气B. 水蒸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
4.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B. 滴加液体
C. 读取液体体积D. 点燃酒精灯
5.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垃圾分类处理B. 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
C. 使用节水龙头D.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6. 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 B. C. D.
7.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氮C. 二氧化硫D. 细颗粒物
8. “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 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 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 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9. 食盐补碘,酱油补铁。这里的碘、铁指的是
A. 分子B. 原子C. 元素D. 单质
10. 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凝胶冰”是混合物B. “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 结成“气凝胶冰”后,分子停止运动D. “气凝胶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11. 我国古代书法家用墨(含炭黑等物质)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其中利用的炭黑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密度较小B. 难溶于水C. 不容易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D. 黑色粉末
12. 高铁上装有烟雾传感器,主体是放有镅(Am)的电离室。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镅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95B. 质子数为148
C. 元素符号是AmD. 相对原子质量为243
1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H2SO4B. Na2CO3C. KClD. H2O
14. 下列关于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表示碳加氧气等于一氧化碳
B. 该反应中,分子、原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
C. 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8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15.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CO2B. Cl2C. O2D. N2
16. 色氨酸(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色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B. 一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C. 色氨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 色氨酸中氢、氧元素质量比6:1
17. 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时会发生爆炸并生成水。若要氢气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混合情况最合理的是
A. B. C. D.
18.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9. 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
A. N2、CO2B. N2C. CO2D. N2、CO2、H2O
20.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离子都是带电微粒,故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B.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二、填空题(本题含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 仿照填空
例
(1)氖气_____。
(2)3个一氧化氮分子_____。
(3)2个铵根离子______。
(4)氯化钠_______。
(5)氯酸钾中氯元素的显+5价_____。
22.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原因是氧气能够___________。
(2)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
(3)清洗餐具的油渍时使用洗洁精,是利用其具有___________作用。
(4)打开盛食醋的瓶子盖,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原因是___________。
(5)中考答题时要求使用2B铅笔,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写物质名称)。
23.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_______?(填“是或否”),依据是_______。
(2)乙图是几个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a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m =___________ ,该原子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______(选填字母)的化学性质相似。
②上述粒子中,属于阴离子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24. 现有发现或人工合成的大多数物质都含有碳元素。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______、______。
(2)石墨烯具有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等特性。图一是通过实验测得的石墨烯层数与导热能力间的关系。分析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碳海绵”是超轻的固体材料(如图二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麦穗上的碳海绵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具有吸附性B. 可重复使用 麦穗上的碳海绵C. 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4)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5.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A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_______。
(2)B中,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说明反应发生,可以再次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3)C中,反应后测得总质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
三、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现阶段我国生活垃圾的组成情况图1所示。
当前我国垃圾处理方式如上图图2所示。其中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厨余垃圾分类后进行堆肥处理,即通过一系列方法将厨余垃圾变成肥料,堆肥过程中温度及氧气含量变化如图3、图4所示。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厌氧消化制沼气,将分类后的厨余垃圾放入沼气池中,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燃料、发电资所用,废渣可以用来制作鱼饲料。这两种处理方式,都可以将厨余垃圾再回收变成资。
垃圾分类一小步,文明习惯一大步。垃圾分类并不难,只需做到了解、行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垃圾分类的意义是_____(写出1条即可)。
(2)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两种主要方式为填埋和 _____。
(3)由图3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4)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空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物
B 生活垃圾中餐余垃圾居首位
C 生活中可通过使用布袋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D 堆肥过程中,氧气含量最高时,温度也为最高
27. 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1)步骤①用光照和催化剂分解水与电解水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
(2)步骤②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该工艺对你的启示是___________。
四、实验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①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收集氧气可以选用C,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可观察到F中的蜡烛___________,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9. 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发现各组石灰水浑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于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因素。
【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1:取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
实验2:利用向饱和石灰水中添加蒸馏水来调节石灰水浓度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1)小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1中a的合理数据是___________。(选填“0.5”或“1.0”或“1.5”)
(3)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_____。
(5)通过对比实验1和2,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CaCO3+CO2+H2O=Ca(HCO3)2。于是他们又补充做了下列一组实验。
实验3:在一支盛有3mL澄清石灰中通缓慢通入CO2气体,记录不同时间后实验现象
(6)向一支盛有3mL澄清石灰中通缓慢通入40s的CO2气体,整个实验中石灰水的现象是____。
(7)由此可以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30. 实验室若用纯度为80%的粗锌6.5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 = ZnSO4+H2↑(粗锌所含的杂质不跟稀硫酸反应)
(1)粗锌中所含杂质的质量___________g。
(2)列式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01g)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含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 冰雪埋忠骨,历史有温度。青山犹在,致敬先辈!电影《长津湖》场景中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长津湖湖水结冰B. 棉衣裁制成单衣C. 战场上战火熊熊D. 铅笔书写绝笔信
【答案】C
【解析】
A、湖水结冰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B、棉衣裁制成单衣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C、战火熊熊涉及燃烧,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
D、铅笔书写绝笔信,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故选C。
2. 下面对镁的叙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镁的熔点是648.8℃B. 镁是银白色固体
C. 镁能在空气中燃烧D. 镁的密度是1.7g/cm3
【答案】C
【解析】
A、熔点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 对着干燥的眼镜片哈气,看到镜片变模糊,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A. 氧气B. 水蒸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
对着干燥的眼镜片哈气,看到镜片变模糊,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冷凝为水滴,故选B。
4.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B. 滴加液体
C. 读取液体体积D. 点燃酒精灯
【答案】B
【解析】
A、闻药品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图示操作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故选B。
5.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垃圾分类处理B. 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
C. 使用节水龙头D.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答案】B
【解析】
A、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减少污染,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B、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木材浪费,加大森林消耗,不利于保护环境;
C、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水资,利于保护环境;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节约资,利于保护环境。
故选:B。
6. 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吸烟”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是禁止吸烟图标; B是禁止放易燃物图标; C是禁止烟火图标; D是禁止燃放鞭炮图标。故选A。
7.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氮C. 二氧化硫D. 细颗粒物
【答案】A
【解析】
A、二氧化碳为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符合题意;
B、二氧化氮会引起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细颗粒物会引起雾霾,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 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 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 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答案】C
【解析】
【分析】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一共有三个:(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A、纸张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纸张的着火点,故选项解释错误;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纸张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水蒸发时吸热,导致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因此纸张不能燃烧,故选项解释正确;
D、纸张与空气充分接触,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纸张的着火点,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C。
9. 食盐补碘,酱油补铁。这里的碘、铁指的是
A. 分子B. 原子C. 元素D. 单质
【答案】C
【解析】
这里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10. 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凝胶冰”是混合物B. “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 结成“气凝胶冰”后,分子停止运动D. “气凝胶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D
【解析】
A、“气凝胶冰”中只含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根据题意,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但条件改变后“气凝胶冰”也会融化,故B错误;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结成“气凝胶冰”后,分子也在不断地运动,故C错误;
D、“气凝胶冰”与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1. 我国古代书法家用墨(含炭黑等物质)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其中利用的炭黑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密度较小B. 难溶于水C. 不容易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D. 黑色粉末
【答案】C
【解析】
A、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不容易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选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
D、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高铁上装有烟雾传感器,主体是放有镅(Am)的电离室。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镅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95B. 质子数为148
C. 元素符号是AmD. 相对原子质量为243
【答案】B
【解析】
A、由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表示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镅元素的原子序数是95,选项A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镅元素的原子序数是95,所以质子数为95,选项B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表示的信息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镅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m,选项C正确;
D、由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表示的信息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选项D正确。
故选:B。
1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H2SO4B. Na2CO3C. KClD. H2O
【答案】D
【解析】
【分析】氧化物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硫酸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酸,不属于氧化物;
B、碳酸钠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盐,不属于氧化物;
C、氯化钾由两种元素组成,但不含氧元素,属于盐,不属于氧化物;
D、水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故选D。
14. 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表示碳加氧气等于一氧化碳
B. 该反应中,分子、原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
C. 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8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D
【解析】
A、该方程表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A错误;
B、该反应中,反应前是氧分子和碳原子,反应后是二氧化碳分子,分子种类改变,但是原子种类不变。B错误;
C、每2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一氧化碳分子,则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2):(16×2)=24:32=3:4。C错误;
D、根据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可知,参加反应的氧分子和生成的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1:2。D正确。
故选D。
15.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CO2B. Cl2C. O2D. N2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回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高氯酸铵中含有氮元素、氢元素、氯元素、氧元素四种元素,没有碳元素,故分解后的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碳元素,故选A。
16. 色氨酸(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色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B. 一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C. 色氨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 色氨酸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1
【答案】D
【解析】
A.色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选项说法正确。
B.一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11+12+2+2=27个原子,选项说法正确。
C.色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分别为:,所以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选项说法正确。
D.色氨酸中氢、氧元素原子个数比为6:1,质量比为,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7. 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时会发生爆炸并生成水。若要氢气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混合情况最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氢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恰好完全反应。
A、该图中氢分子与氧分子个数比为3:6=1:2,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图中氢分子与氧分子个数比为6:2=3:1,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图中氢分子与氧分子个数比为5:5=1:1,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图中氢分子与氧分子个数比为6:3=2:1,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8.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A、过滤能除去水中的泥沙,该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可燃也不助燃,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该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不能复燃,该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D、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能鉴别,该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9. 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
A. N2、CO2B. N2C. CO2D. N2、CO2、H2O
【答案】A
【解析】
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二氧化碳会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2被吸收;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吸收,但生成了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最后剩余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故选A。
20.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故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B.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A、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电子,故选项推理不正确;
B、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推理不正确;
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氖原子和水分子的质子数相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推理不正确;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含5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 仿照填空
例
(1)氖气_____
(2)3个一氧化氮分子_____。
(3)2个铵根离子______。
(4)氯化钠_______。
(5)氯酸钾中氯元素的显+5价_____。
【答案】21. Ne 22. 3NO
23. 2
24. NaCl 25.
【解析】
【小问1】
氖气属于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可表示该物质组成,氖气可表示为Ne,故填:Ne;
【小问2】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一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3NO,故填:3NO;
【小问3】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2,故填:2;
【小问4】
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其化学式为NaCl,故填:NaCl;
【小问5】
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能省略,则氯酸钾中氯元素的显+5价表示为,故填:。
22.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原因是氧气能够___________。
(2)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
(3)清洗餐具的油渍时使用洗洁精,是利用其具有___________作用。
(4)打开盛食醋的瓶子盖,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原因是___________。
(5)中考答题时要求使用2B铅笔,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写物质名称)。
【答案】22. 供给呼吸
23. 调大 24. 乳化
25.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6. 石墨
【解析】
【小问1】
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故填:供给呼吸;
【小问2】
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说明燃气发生不充分燃烧,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故填:调大;
【小问3】
洗洁精能去油污,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填:乳化;
小问4】
打开盛食醋的瓶子盖,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是因为食醋中含有的刺鼻气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刺鼻的气味,故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小问5】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比较软,书写时容易留下痕迹,故填:石墨。
23.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_______?(填“是或否”),依据是_______。
(2)乙图是几个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a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m =___________ ,该原子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______(选填字母)的化学性质相似。
②上述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答案】23. ①. 否 ②. 两种微粒的质子数不同
24. ①. 16 ②. b ③. d
【解析】
【小问1】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两个微粒的质子数不同,故不属于同种元素,故填:否;两种微粒的质子数不同;
【小问2】
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m=2+8+6=16;
该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是6,化学性质相似;
②a、由题干可知,该粒子属于原子;
b、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
c、该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
d、该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
e、该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
故属于阴离子的是d。
24. 现有发现或人工合成的大多数物质都含有碳元素。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______、______。
(2)石墨烯具有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等特性。图一是通过实验测得的石墨烯层数与导热能力间的关系。分析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碳海绵”是超轻的固体材料(如图二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麦穗上的碳海绵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具有吸附性B. 可重复使用 麦穗上的碳海绵C. 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4)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煤 ②. 石油
(2)石墨烯层数在5层以内时,一层时导热能力最好,三层时导热能力最差 (3)ABC
(4)C2H5OH+3O22CO2+3H2O
【解析】
【小问1】
三大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石油;
【小问2】
由图可知,随着石墨烯层数的增加,导热能力先变小后变大;三层石墨烯的导热能力最小,1层石墨烯导热能力最强;
【小问3】
A、碳海绵具有多孔的结构,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所以具有吸附性,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麦穗上的碳海绵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所以可重复使用麦穗上的碳海绵,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所以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BC;
【小问4】
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25.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A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_______。
(2)B中,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说明反应发生,可以再次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3)C中,反应后测得总质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
【答案】(1) ①. 4P+5O22P2O5 ②. 反应结束、冷却后,天平仍然平衡
(2)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装置没有密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未称量
【解析】
【小问1】
A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反应结束、冷却后,最终天平平衡,故填:4P+5O22P2O5;反应结束、冷却后,天平仍然平衡;
【小问2】
B中,由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时,说明反应发生,再次称量观察天平平衡,故填: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小问3】
C中,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测得总质量减少,其原因是装置没有密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未称量,故填:装置没有密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未称量。
三、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现阶段我国生活垃圾的组成情况图1所示。
当前我国垃圾处理方式如上图图2所示。其中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厨余垃圾分类后进行堆肥处理,即通过一系列方法将厨余垃圾变成肥料,堆肥过程中温度及氧气含量变化如图3、图4所示。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厌氧消化制沼气,将分类后的厨余垃圾放入沼气池中,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燃料、发电资所用,废渣可以用来制作鱼饲料。这两种处理方式,都可以将厨余垃圾再回收变成资。
垃圾分类一小步,文明习惯一大步。垃圾分类并不难,只需做到了解、行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垃圾分类的意义是_____(写出1条即可)。
(2)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两种主要方式为填埋和 _____。
(3)由图3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4)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空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物
B 生活垃圾中餐余垃圾居首位
C 生活中可通过使用布袋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D 堆肥过程中,氧气含量最高时,温度也为最高
【答案】 ①. 变废为宝,有效利用资 ②. 焚烧 ③. 在0~14天内,随着天数增加,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 ④. ⑤. ABC
【解析】
(1)垃圾分类的意义是可以变废为宝,有效利用资。
(2)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两种主要方式为填埋和焚烧。
(3)由图3可得到的结论是在0~14天内,随着天数增加,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
(4)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A、空矿泉水瓶属于塑料,属于可回收物,说法正确;
B、生活垃圾中餐余垃圾占59.3%,居首位,说法正确;
C、生活中可通过使用布袋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说法正确;
D、堆肥过程中,第2至第4天范围内温度最高,但氧气含量不是最高,说法错误;
故填:ABC。
27. 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1)步骤①用光照和催化剂分解水与电解水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
(2)步骤②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5)该工艺对你的启示是___________。
【答案】27. 节约能##节约电能
28. CO2+3H2CH3OH+H2O
29. 物理变化 30. 二氧化碳##CO2
31. 化学对于环境治理和合成新能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可以使废料转化为资
【解析】
【小问1】
步骤①用光照和催化剂分解水无需消耗电能,其优点是节约能,故填:节约能或节约电能;
【小问2】
步骤②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甲醇(CH3O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故填:CO2+3H2CH3OH+H2O;
【小问3】
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变化;
【小问4】
二氧化碳参与反应,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因此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或CO2;
【小问5】
该工艺的启示是化学可以使废料转化为资、化学对于环境治理和合成新能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故填:化学对于环境治理和合成新能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或化学可以使废料转化为资。
四、实验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①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收集氧气可以选用C,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可观察到F中的蜡烛___________,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答案】28. 铁架台
29. ①. A ②. 氧气不易溶于水
30. ①. ②. 将燃着的火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满
31. ①. 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②. 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
【小问1】
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
【小问2】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收集氧气可以选用C,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小问3】
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火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满;
【小问4】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观察到F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9. 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发现各组石灰水浑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于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因素。
【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1:取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
实验2:利用向饱和石灰水中添加蒸馏水来调节石灰水浓度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1)小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1中a的合理数据是___________。(选填“0.5”或“1.0”或“1.5”)
(3)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_____。
(5)通过对比实验1和2,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CaCO3+CO2+H2O=Ca(HCO3)2。于是他们又补充做了下列一组实验。
实验3:在一支盛有3mL澄清石灰中通缓慢通入CO2气体,记录不同时间后实验现象
(6)向一支盛有3mL澄清石灰中通缓慢通入40s的CO2气体,整个实验中石灰水的现象是____。
(7)由此可以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
【答案】29. Ca(OH)2+CO2=CaCO3↓+H2O
30. 1.0##1 31. 探究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对浑浊程度的影响
32. 在石灰水体积、通入空气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石灰水浓度越大,浑浊程度越明显
33. 通入空气的体积
34. 先浑浊后澄清 35. 溶于水
【解析】
【小问1】
小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填:Ca(OH)2+CO2=CaCO3↓+H2O;
【小问2】
实验1中,为了进行对比,结合图中数据,a的合理数据是1.0,故填:1.0或1;
【小问3】
通过分析实验1的相关信息可知,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在通入空气体积相同、石灰水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对浑浊程度的影响,故填:探究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对浑浊程度的影响;
【小问4】
通过分析实验2的相关信息可知,实验2的结论是:在石灰水体积、通入空气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石灰水浓度越大,浑浊程度越明显,故填:在石灰水体积、通入空气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石灰水浓度越大,浑浊程度越明显;
【小问5】
通过对比实验1和2,除了加入空气的体积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所以可以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通入空气的体积,故填:通入空气的体积;
【小问6】
由表格可知,整个实验中石灰水的现象是先变浑浊后变澄清,故填:先浑浊后澄清;
【小问7】
由上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时,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溶液变澄清,由此可以推测出碳酸氢钙能溶于水,故填:溶于水。
五、计算题
30. 实验室若用纯度为80%的粗锌6.5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 = ZnSO4+H2↑(粗锌所含的杂质不跟稀硫酸反应)
(1)粗锌中所含杂质的质量___________g。
(2)列式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01g)
【答案】30. 1.3
31. 0.16g
解:设生成的氢气质量为x,
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0.16g。
【解析】
【小问1】
粗锌中所含杂质的质量6.5g×(1-80%)=1.3g,故填:1.3;
【小问2】
见答案。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水和泥沙
过滤
B
证明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C
鉴别空气和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D
鉴别水和双氧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实验序号
1-1
1-2
1-3
1-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a
0.5
缓慢通入2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不明显
明显
非常明显
明显
实验序号
2-1
2-2
2-3
2-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加入蒸馏水体积/mL
0
0.5
1.0
1.5
缓慢通入3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非常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无现象
实验序号
3-1
3-2
3-3
3-4
3-5
缓慢通入CO2时间
第10s
第20s
第25s
第30s
第40s
缓慢通入CO2后的浑浊程度
稍浑浊
浑浊
最浑浊
稍浑浊
澄清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水和泥沙
过滤
B
证明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C
鉴别空气和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D
鉴别水和双氧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实验序号
1-1
1-2
1-3
1-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a
0.5
缓慢通入2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不明显
明显
非常明显
明显
实验序号
2-1
2-2
2-3
2-4
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
2.0
1.5
1.0
0.5
加入蒸馏水体积/mL
0
0.5
1.0
1.5
缓慢通入3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
非常明显
明显
不明显
无现象
实验序号
3-1
3-2
3-3
3-4
3-5
缓慢通入CO2时间
第10s
第20s
第25s
第30s
第40s
缓慢通入CO2后的浑浊程度
稍浑浊
浑浊
最浑浊
稍浑浊
澄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贺州市富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检测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O,图4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