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诗歌鉴赏-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
展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白桃花次乾斋侍读韵①
王丹林
相逢不信武陵村②,合是孤峰旧托根③。流水有情空蘸影,春风无色最销魂。
开当玉洞④谁知路?吹落银墙不见痕。多恐赚⑤他双舞燕,误猜梨院绕重门。
【注释】①乾斋:人名。次韵:古体诗词一种写作方式。②武陵村:《桃花源记》中所写的世外桃源。③合是:应是。孤峰:指杭州西湖的孤山,山上多开白梅花。托根:附着生根。④玉洞:指武陵村之入口处。⑤赚:欺骗。
1.诗中“相逢不信武陵村”中“信”的意思是______。
2.下面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典故,用“武陵村”比喻繁华的都市。
B.颔联中前一句化用俗语“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后一句化用诗意“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C.颈联与《桃花源记》中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都写出了入口的隐秘。
D.诗人通过歌咏白桃花,表达了对白桃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作为咏物诗,此诗的高超之处在于诗句含蓄隽永,不着痕迹,全诗处处写白桃花的“白”,而诗句中不着一个“白”字。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这一高超之处。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村①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③此外更何求?
【注释】①唐诗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在友人的帮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③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4.读这首诗,联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与“抱村流,”写法相同的诗句是“ ”,这样写的妙处是: 。
5.联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想一想,①这两首诗写出了诗人彼时的什么愿望?②作者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之处?(①②两问,任选一问作答)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6.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你从诗歌第三、四两句中体会到的情境。
7.这首诗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在写作目的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归闽
王穀
东南归思切,把酒且留连。
再会知何处,相看共黯然。
猿啼梨岭路,月白建溪船。
莫恋家乡住,酬身在少年。
这是一首送别诗,感情真挚。
8.我从首联中的“ ”“ ”这些词中看出友人的归乡情切和朋友间的依依不舍。
9.诗歌的尾联运用了景物描写,这让我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景物描写:“ ,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暮春浐水送别
韩 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②。
行人莫听宫前水③,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指京城长安。②古今情:思今怀古之情。③官前水:浐水。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绿暗”“红稀”紧扣诗题“暮春”二字,点明送别的季节。
B.第二句写暮云中的楼阁映衬着帝京的繁华,古今之情都在其中。
C.第三句中的“行人”指诗人自己,此句是送别诗人的友人面对宫前水时告诫诗人的话语。
D.这首送别诗不落窠臼,以“古今情”为轴线,写得蕴藉含蓄,凝重深沉。
11.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诗,两者感情有何不同?
12.阅读王维的《渭川田家》,完成小题。
渭川①田家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②,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③麦苗秀,蚕眠④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①渭川:渭水,经陕西,流入黄河。②墟落:村落。③雉雊(gòu):野鸡鸣叫。④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句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气氛,作为全诗总背景。
B.第二句描绘穷巷牛羊暮归图,“穷巷”即“深巷”,“穷”字也透着宁静粗朴的况味。
C.三、四句写人,野老拄着拐杖,倚着柴门,急切地喊着牧童的名字,以声衬寂。
D.五、六句视听结合,野鸡欢叫,麦苗青青,蚕眠叶稀,宁静里透着祥和,悠然中透着满足。
(2)结合下面的诗歌链接,分析《式微》诗中的“归”与《渭川田家》中“归”的意蕴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
淇奥①
《诗经·卫A》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②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③兮僩④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⑤琇莹⑥,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B,绿竹如簧。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⑦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注释】①淇奥(yù):淇水弯曲处。②匪:通“斐”,有文采貌。③瑟:仪容庄重。④僩(xiàn):神态威严。⑤充耳: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至耳,一般用玉石制成。⑥琇(xiù)莹:似玉的美石,宝石。⑦绰:旷达。
13.本诗有两处残缺,请根据《诗经》的性质和特点,将其补充完整。
14.《诗经》中有许多篇章,都提到“淑女”、“君子”的形象。本诗中能体现“君子”在学问上研究十分精湛的诗句是: , 。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早行
刘沧
旅途乘早景,策马独凄凄。
残影郡楼月,一声关树鸡。
听钟烟柳外,问渡水云西。
当自勉行役①,终期功业齐②。
【注】①行役:为服役或公务而奔波在外。②功业齐:功勋与事业双全。
(1)从描写手法角度赏析诗歌颔联。
(2)下列诗句与本诗尾联的情感基调最为接近的一项是(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的选择题处)(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B.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D.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参考答案:
1.相信 2.A 3.找出相应的诗句,并能说出高超之处。
示例1:“吹落银墙不见痕”一句中,洁白如玉的花瓣落在银白的墙面上,几乎不留痕迹,与墙面融为一体,突出桃花之“白”。
示例2:“多恐嫌他双燕舞,误猜梨院绕重门”两句中,燕子看到这片洁白的桃花,还以为是白色的梨花,在园外绕来绕去难以分辨。
4. “八月秋高风怒号”,“风怒号”和“抱村流”均用拟人修辞 前者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后者生动地描绘出溪水紧紧围绕江村的情态,生动形象。 5.①两首诗都写出诗人彼时的愿望,前一首期盼广厦庇护天下寒士,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感;后一首但求故人供禄米,表现难得的安定生活带来的满足感。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愁苦的心境。《江村》中颔联写景物之幽: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近,江村景色的幽静跃然纸上,使诗人惬心快意。
6.忽然在一夜之间,世间的白梅都齐齐绽放,清香四溢,弥漫着整个大地,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春色。 7.两首诗词都是以梅自喻,借梅花的高洁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
8. 归思切 且留连 9.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10.C 11.这首诗描写了暮春时节帝京傍晚的寂寥景象,表现了浓重的沧桑之感和凄凉的年命之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感情,又体现了作者不为儿女情长所牵挂的豁达胸怀。
12.(1)C
(2)《式微》中的“归”表达的是主人公不堪苦役,有家归不得的无奈、愤懑的感伤之情(或:苦于劳役的人发出的怨词,表达了服役之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归的怨愤;或:劳役者的悲歌)。
《渭川田家》透露的“归”具有双重含义:在诗歌前四句中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象,烘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表达的是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人、物都有所归,反衬了诗人自己独无所归,表达了诗人独自彷徨的苦闷伤感,渴望归隐田园的情感。
13. 风 瞻彼淇奥 14.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15.(1)运用动静结合(或“视觉、听觉相结合”)的手法描写诗人早起远行时的寂静凄清的景象,烘托诗人内心的惆怅落寞。
(2)A
课内诗歌鉴赏-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 这是一份课内诗歌鉴赏-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外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 这是一份课外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共10页。
诗歌鉴赏-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 这是一份诗歌鉴赏-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