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含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含解析.docx
    • 原卷
      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无答案.docx
    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含解析第3页
    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无答案第1页
    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无答案第2页
    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无答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含解析,文件包含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含解析docx、2024届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考前测试生物学试卷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T4溶菌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但是它在温度较高时容易失去活性。为了提高T4溶菌酶的耐热性,科学家将其肽链中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该半胱氨酸与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使酶的耐热性得到了提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T4溶菌酶是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 T4溶菌酶在高温下失去活性后仍然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C. T4溶菌酶中氨基酸种类的变化造成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D. T4溶菌酶耐热性提高的根本原因是编码该酶的基因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
    2. 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的主要类型为亚高山泥炭沼泽,具有生物多样性、典型性和稀有性。研究人员对大九湖湿地进行了植物群落调查、统计与分析,获得区域内高等植物46科83属98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湿地所有高等植物的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种群基因库
    B. 影响湿地植被分布的因素只有气候和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C. 可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差异来划分群落的类型
    D. 泥炭沼泽能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3. 我国南方某地利用稻田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14%~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稻田中养殖的鱼全部位于第二营养级
    B. 鱼的粪便提供了有机肥,水稻可以利用有机肥中的物质和能量
    C. 通过合理布设生物种类实现结构与功能的协调,主要体现了协调原理
    D. 稻田养鱼可以减少鱼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降低人类生态足迹
    4. 1970年Frye和Edindin将离体培养的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人、鼠杂交细胞,然后用免疫荧光法对细胞膜蛋白进行标记,观察杂交细胞表面荧光分布的变化。实验过程和结果见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荧光标记物由荧光分子和人(鼠)膜蛋白的特异性抗体组成
    B. 红绿荧光标记均匀分布所需的时间就是细胞融合所需的时间
    C. 红绿荧光标记均匀分布所需时间会随着孵育温度的降低而缩短
    D. 该实验证明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都可以发生侧向运动
    5. 存活因子是一类胞外信号分子,可促进其靶细胞内抑制细胞凋亡的蛋白质Bc12的合成。神经系统在发育之初会产生过量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竞争接受由其所接触的细胞所分泌的有限的存活因子,随后部分神经细胞会在发育过程中凋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若神经细胞接受的存活因子足够多,则其细胞凋亡会受到抑制
    B. 存活因子通过胞吞进入神经细胞,进而增强细胞内Bc12的表达
    C. 该发育机制有助于确保所有肌肉细胞都能与神经细胞形成突触
    D. 通过存活因子数量来调节神经细胞数量的机制不属于反馈调节
    6. 高温会造成叶绿体内活性氧(ROS)大量累积,类囊体薄膜的核心蛋白D1对ROS尤为敏感,极易受到破坏。近期我国科学家将编码D1的psbA基因(位于叶绿体基因组)与高温响应的启动子连接,导入水稻细胞的核基因组中,补充了一条由高温响应启动子驱动的D1合成途径,与野生水稻相比,在高温下转基因水稻光能利用能力显著提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研究中高温响应的启动子属于诱导型启动子
    B. 转基因水稻CO2的同化速率较野生型水稻也相应提高
    C. 细胞原有的和补充的D1合成途径的mRNA转录场所相同
    D. 该研究为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粮食高温胁迫提供了解决方案
    7. 农科院为提高温室黄瓜的产量,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下图为7时至17时内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其中净光合速率和Rubisc(固定CO2的酶)活性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7时至17时净光合速率两次降低的限制因素相同
    B. 13时叶绿体内光反应的速率远低于暗反应的速率
    C. 7时至17时黄瓜叶片干重变化也呈“双峰”曲线
    D. 胞间CO2浓度既受光合速率影响又会影响光合速率
    8.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总结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一些以农业谚语的形式流传下来。同学们搜集到了以下的农业谚语:
    ①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②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③豆麦轮流种,十年九不空
    ④棉花不打尖,长来顶破天
    ⑤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⑥今冬麦盖三层被(雪),来年枕着馒头睡
    关于这些谚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谚语①中无机盐只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
    B. 谚语②③体现了种间竞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C. 谚语④说明保留顶芽不利于棉花多开花、多结果
    D. 谚语⑤⑥中高温和低温使作物增产的原因相同
    9. 冬小麦需经春化作用才开花。为研究影响春化作用的因素,研究人员进行了下表实验(+表示开花,-表示不开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温度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影响、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B. ③组不开花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太低使酶失活,细胞代谢受抑制
    C. ③④组说明完成春化作用需要适宜的低温和低温持续时间
    D. 春化作用过程中和完成后,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变化不同
    10. 下图为某二倍体植株单倍体育种的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中各试管苗的核基因组成全部相同
    B. d中获得隐性植株是体细胞诱变育种的理想材料
    C. 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可获得植物全部次生代谢产物
    D. b→c过程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不变
    11. 青霉菌(属真菌)发酵为高耗氧过程,透明颤菌(属细菌)可通过在低氧条件下高表达血红蛋白以促进氧气供应和增强细胞呼吸。下图为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引入青霉菌的方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处理①、②中都可以用溶菌酶去除细胞壁
    B. 处理③可用电融合法或者聚乙二醇融合法
    C. 处理④需将融合细胞接种在缺乏甲硫氨酸和精氨酸的培养基上
    D. 为验证方案是否成功应可在低氧条件下培养杂种菌株并检测其密度
    12. 我国科学家利用细胞工程和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例只有双父亲来源的孤雄小鼠,实现了哺乳动物的同性繁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培养精子以维持培养液的pH
    B. 用促性腺激素对雌性小鼠超数排卵处理以获得大量卵细胞
    C. 对在原肠胚时期的甲进行胚胎分割,可获得多只孤雄小鼠
    D. 不考虑致死,孤雄小鼠的性染色体组成可能为XX、XY、YY
    13. 慢性乙型肝炎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HBV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且含量较高。E肽是HBV的一种外壳蛋白,可作为抗原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并应答。为治疗和预防慢性乙肝,科研人员设计了以下方案,合理的是( )
    A. 输入乙肝康复者的血清可治疗和长期预防乙肝
    B. 将E蛋白重组到腺病毒基因组中可制成乙肝疫苗
    C. 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获得的抗E蛋白抗体,可用于检测乙肝
    D. 将E蛋白对应的mRNA制成疫苗,可刺激机体在血浆中表达出E蛋白
    14. 如图表示在正常情况下及河豚毒素处理后,离体神经纤维上某点接受相同强度刺激时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降低培养液中K+浓度会提高B点的绝对值
    B. 神经纤维膜内K+/Na+比值从B→A时会增加
    C. 河豚毒素可能抑制Na+内流使动作电位无法形成
    D. 临床上可将河豚毒素作为镇定剂或麻醉剂
    15. 上海长征医院联合中科院分子细胞研究中心,利用患者血液PBMC(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重编程为自体iPS细胞,并使用国际首创技术使之转变为内胚层干细胞,国际上首次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糖尿病的病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创造iPS细胞不需要人类胚胎可避免伦理问题
    B. 餐后患者再生胰岛B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会增加
    C. 胰岛素与骨骼肌上受体结合后促进肌糖原合成
    D. 下丘脑分泌激素经体液运输作用于胰岛细胞
    16.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环境因素,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时间、营养物质和温度
    B. B曲线对应的培养条件是10mL培养液中5℃下培养
    C. 试管1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再降低
    D. 温度较低时酵母菌种群几乎不增长,营养缺乏时种群增长缓慢
    17. 某植物野生型植株9号染色体上基因排序为①ABCDEFGHIJ,两种突变体在9号染色体上基因排序分别为②ABCHGFEDIJ、③ABCHGFIDE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A和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②的产生是非同源染色体易位的结果
    C. ③的产生是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结果
    D. 三种基因排序的进化关系可能是①→②→③
    18. 果蝇的翅型、眼色分别由A/a和B/b基因控制。现有一只完全纯合的长翅紫眼雄果蝇(甲)分别与两只雌性果蝇(乙、丙)交配,结果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根据实验一、二可分别判断红眼、长翅为显性
    B. 据实验结果判断,A/a与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甲乙丙三只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Y、BbXAXA、bbXaXa
    D. 取实验一F1中的长翅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紫眼雄果蝇约占1/4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19. 水鸟是全球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分之一。为研究水鸟在湿地生态修复中的生态功能,研究人员在已经成功治理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湿地中,开展了本地植被海三棱藨草种植实验。实验设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研究本地植被海三棱藨草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它在湿地区域内的______等特征(写出2点即可)。
    (2)表格中④组的处理条件是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水鸟能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湿地植被的恢复,机制是______。
    (4)研究还发现水鸟对蟹类存在非致死性的恐吓作用和干扰作用,可抑制蟹类的丰度,据此提出一条有助于湿地生态恢复的措施______。
    20. 水稻、小麦等作物会发生穗发芽现象,即在种子收获前的成熟期如遇连续阴雨不能及时收获,则常出现部分籽粒在穗上发芽的现象。穗发芽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科学家找到了调控水稻、小麦穗发芽问题的两个“开关”——SD6基因和ICE2基因,并分析了这两个基因与脱落酸(ABA)相关基因的关系(见图1),以及温度对这两个基因表达的影响(见图2)。回答下列问题:

    (1)脱落酸可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种子萌发。从脱落酸的角度分析,持续一段时间干热后又遇大雨容易导致穗发芽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据图1和图2分析,水稻、小麦种子在______(填“室温”或“低温”)下更容易萌发,理由是______。
    (3)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植物激素还有______,为抑制穗发芽现象,应选择种植对该植物激素_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的品种。
    21. 牛的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其中一些微生物能分解尿素。回答下列问题:
    (1)从瘤胃分离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时需利用选择培养基,为证明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对照组的操作是______。
    (2)G蛋白参与激活脲酶,且G蛋白激活脲酶依赖于其与E蛋白结合。为探究G蛋白与E蛋白的结合位点,拟采用PCR定点突变的方法,获得第72位组氨酸被替换为丙氨酸的G蛋白,相关过程见图1。
    图1
    注:引物中表示碱基突变位点。可能用到的密码子:起始密码子(AUG)、组氨酸(CAU)、丙氨酸(GCU)。
    为获得点突变G蛋白基因,PCR1需要的引物是______(从图1引物中选择),PCR3反应体系需加入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含Mg2+缓冲液
    B.四种脱氧核苷酸
    C.TaqDNA聚合酶
    D.引物2和5
    E.引物1和6
    F.产物1和2
    (3)据图1可知,G蛋白转录的模板链是______(填“a链”或“b链”),引物4中该突变位点碱基为______(按5′到3′方向)。
    (4)据图2可知,为使点突变G蛋白基因与表达载体高效连接并正确表达,最好选用限制酶______。
    图2
    22. 甘蓝型油菜籽含油量可达37.5%~46.3%,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重要来源,不同花色的甘蓝型油菜还可以与旅游业相结合,提高农民收入。育种工作者采用不同育种方法提高了甘蓝型油菜的营养价值、观赏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甘蓝型油菜是异源四倍体(AACC,A、C表示不同染色体组),是用油菜(AA)和甘蓝(CC)杂交后经过加倍形成的,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有______。研究人员还可以利用______技术实现油菜和甘蓝远缘杂交,获得甘蓝型油菜。
    (2)研究人员利用诱变育种技术获得了一株开桔红花的甘蓝型油菜突变体甲,并利用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①甲与野生型黄花植株杂交,F1全表现为黄花;F1自交,F2中桔红花16株、黄花243株;F2黄花植株自交,部分植株自交后代全为黄花,部分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
    ②为了确定控制甘蓝型油菜黄花/桔红花基因的位置,研究人员分别针对A09、C09号染色体上特异性SSR标记(SSR是染色体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不同染色体的SSR标记存在差异),对不同植株进行了DNA扩增和电泳,电泳结果如图:
    根据结果推测控制甘蓝型油菜黄花/桔红花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
    (3)油酸是油菜籽中最容易被消化吸收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低芥酸可以使人体血浆中DHA保持较高水平,有利于身体健康。研究人员将位于甘蓝型油菜A05号和C05号染色体上的FAD2基因都敲除,筛选出一株稳定遗传的高油酸甘蓝型油菜乙;另将位于甘蓝型油菜A08号和C03染色体上的FAE1基因都敲除,筛选出一株稳定遗传的低芥酸油菜丙。请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杂交方案以获得高油酸、低芥酸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
    ①杂交方案:______
    ②育种时,高油酸、低芥酸的油菜最早在______代出现,所占比例为______。①常温
    -
    ②零上低温处理25天
    +
    ③零下低温处理25天
    -
    ④零上低温处理10天
    -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1
    10

    0.1
    28
    2
    10

    0.1
    5
    3

    10
    0.1
    28
    实验一
    实验二
    亲代P
    (甲)长翅紫眼♂×(乙)长翅红眼♀
    (甲)长翅紫眼♂×(丙)截翅紫眼♀
    子代F1
    长翅红眼♂∶长翅紫眼♂∶长翅红眼♀∶长翅紫眼♀=1∶1∶1∶1
    截翅紫眼♂∶长翅紫眼♀=1∶1
    组别
    处理条件
    海三棱藨草密度

    自然再生
    降低

    按传统方式种植海三棱藨草
    降低

    种植海三棱藨草后,去除蟹类(模拟水鸟高强度捕食)
    升高


    快速降低

    相关试卷

    2024长沙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长沙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重点大学附中高考生物考前热身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重点大学附中高考生物考前热身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