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二节 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图片ppt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发展水平,产业政策,产学研,工业遗产,绿色空间,2社会经济条件,鲁尔区衰落的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一、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1.概念:是指区域内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构成及三个产业之间的____关系。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________与发展阶段。2.变化规律:一般来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区域的产业结构重心会由____产业向____产业和____产业逐步转移。
3.影响因素:区域的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原有产业基础与生产传统、区域间的联系与分工等。4.变化的原因:国家________的影响、技术的进步、区域____供应状况、区域主导产业的市场状况等。5.产业结构的调整(1)结果:实现产业结构____。(2)原则: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区域____相适应,统筹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连一连 把三大产业与其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易错提醒] 三大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只能大致说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因为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不仅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还与其他因素相关。例如,美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这与美国的耕地面积广、农业投入较多等有关,但并不能说它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其他国家低。
二、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1.鲁尔区的兴起与衰退(1)鲁尔区的兴起①位置:位于德国____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②兴起:______中叶,曾经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③主要工业部门:煤炭、钢铁、重型机械、基础化工等。④地位:是德国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2)鲁尔区的衰落①时间:20世纪50年代。③衰落的主要原因:单一的产业结构。
2.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1)20世纪50至60年代,传统产业结构调整。(2)20世纪70年代,大力发展新兴产业。(3)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整体规划下重点发展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多样化。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鲁尔区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之上。( )2.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是鲁尔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内部因素。( )提示:1.× 鲁尔区只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铁矿石一是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洛林铁矿进口,二是从海外进口铁矿石到荷兰鹿特丹港,再经莱茵河运到鲁尔区。2.× 鲁尔区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是鲁尔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内部因素。
三、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建立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2)不断更新能源设施。(3)建立起便利快捷、高效运行的现代通信和____设施。
2.重视教育文化发展,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推进产业转型(1)重视____。(2)积极搭建______合作平台。(3)尊重历史,注重________的保护和再利用。3.治理污染,营造绿色空间(1)治理____。(2)实施营造________计划。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微思考 借鉴鲁尔区经验,东北老工业基地应采取哪些发展措施?提示:(1)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2)将生产、学习经验与科学研究相结合;(3)提高生产水平,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4)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地区的环境质量;(5)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探究点1 鲁尔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探究点2 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材料一 德国鲁尔区煤矿与城市的分布图
材料二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犹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德国作家1958年形容鲁尔区
问题1 (区域认知)图中反映了鲁尔区工业发展有哪些区位优势?提示: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问题2 (区域认知)结合图示,推断鲁尔区主导工业部门是什么?工业结构有何特点?提示:主导工业: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特点:产业结构单一。
问题3 (人地协调观)鲁尔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鲁尔区存在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对鲁尔区工业的发展有何影响?提示:环境恶化的原因:鲁尔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随之而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热污染等,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严重的环境污染,加上用地紧张,使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致使鲁尔区的经济衰退。
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1)自然条件
对一个区域开发条件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①地理位置;②资源状况;③交通条件;④市场条件;⑤劳动力及工业基础等。
3.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1.德国鲁尔区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兴盛期—替代能源冲击的衰退期—产业转型的复兴期三个阶段。埃森市是鲁尔区的转型代表,关税同盟矿区为其中最重要的地标,是鲁尔区从兴盛到衰退再到转型的缩影,开创了一条“工业文化之路”,成为世界上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典范。据此完成(1)~(2)题。(1)埃森市产业转型复兴阶段( )A.摒弃传统产业,优化工业布局B.建设商业中心,提高生活质量C.拆除工业厂矿,治理环境污染D.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2)埃森市产业转型中,保留工业遗产,对城市的主要影响是( )A.延续城市文化记忆B.改变城市内部结构C.提高了城市化水平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1)D (2)A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知,埃森市转型复兴阶段主要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优化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D正确;并没有摒弃传统产业,A错误;埃森市转型复兴保留了工业遗产,C错误;建设商业中心,提高生活质量与产业转型关系不大,B错误。第(2)题,鲁尔区埃森市产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保留工业遗产,发展工业遗产文化旅游,可以传承城市的工业文化,有效保护城市的文化脉络,延续市民原有的城市记忆,A正确。]
2023年寒假期间,王纬同学跟随父亲去欧洲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旅游。在德国鲁尔区,王纬和父亲一起在导游的带领下,进行了新奇的工业旅游,参观了铸造博物馆等,旅途中的“名胜古迹”——一家早已停产的大型钢铁厂和一座早已停产的大型化工厂,让人流连忘返。
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问题1 (人地协调观)以重工业著称的鲁尔区为什么会出现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提示:传统工业的衰落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2 (人地协调观)鲁尔区将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改造成为人们游览的“名胜古迹”,体现了鲁尔区怎样的发展方向?提示:尊重历史、注重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2.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是德国鲁尔区独特的开发模式。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鲁尔区杜伊斯堡,原为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生产于一体的大型工业基地,于1985年停产。现在被改造为一个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如下图)。鲁尔区兴盛—衰落—重新崛起的发展过程对我国国企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属于该地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②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下列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的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降低能源消耗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
(3)图示反映该区的整治措施是( )A.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B.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C.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D.在产业布局上采取平衡战略
(1)C (2)D (3)A [第(1)题,为了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政府为投资企业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改善投资环境,②③正确,C正确。第(2)题,鲁尔区传统产业部门没有电子、汽车工业等,新建或迁入这些产业部门,会促进鲁尔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D正确。改造煤炭、化学工业,缩减钢铁、煤炭工业的生产规模及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只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不能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第(3)题,在原有大型工业基地的遗址上建景观公园,吸引游客来此参观,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说明鲁尔区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A正确。]
1.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是什么?2.说出鲁尔区兴起的时间和建立的主要工业部门。3.说出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4.鲁尔区衰落的表现和主要原因是什么?5.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题组1 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1~2题。
1.影响产业结构由M阶段向N阶段演进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政策 C.人才 D.市场2.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 )A.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消失B.新兴工业部门的种类日趋多元化C.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渐降低D.工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攀升
1.C 2.B [第1题,读图可知,产业结构由M阶段向N阶段演进,即主导产业由高精加工工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演进,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因素是人才,故选C。第2题,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不断出现新的工业部门,同时原有的传统工业部门仍然会存在,只是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会降低,新兴工业部门的种类会日趋多元化,A错误,B正确;图中显示不同的经济时代都倚重资源条件,只是倚重的资源类型有所不同,C错误;到后工业经济时代,工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会有所降低,D错误。]
题组2 鲁尔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图,完成3~4题。
3.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铁矿石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4.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相比,在资源方面处于劣势的是( )A.铁矿石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 D.劳动力3.A 4.C [第3题,两工业区都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广阔的市场。第4题,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相比,水资源较缺乏。]
题组3 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20世纪80年代,鲁尔区工业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通过整治,80年代末鲁尔区又重新焕发生机。读1970~1999年鲁尔区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变化图(下图),完成5~6题。
5.鲁尔区产业就业结构变化主要依托于( )A.现代服务业的发展B.现代农业的发展C.新兴工业的发展D.传统工业规模的扩大6.鲁尔区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①新兴产业吸引大量游客 ②制造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③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高 ④规模化种植农场的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A 6.C [第5题,从图中鲁尔区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分析,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明显增加,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基本稳定,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出现下降,所以主要是依托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故选A。第6题,制造服务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是鲁尔区经济振兴的主要措施;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使工业生产用工数量下降。故选C。]
教材P41活动提示:1.(1)20世纪50年代煤炭工业衰落。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新技术使钢铁耗煤量减少,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下降;煤炭开挖深度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使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2)20世纪60年代,钢铁工业衰落。原因:世界上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钢产品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使钢铁需求量减少。(3)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鲁尔区工业企业的传统生产和组织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4)用地紧张,环境污染,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以上为鲁尔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2.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应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如下所示:
教材P41思考提示:调整方向:向新兴产业、产业结构多样化方向发展。20世纪50至60年代,主要关注延长拉伸产业链条。20世纪70年代,主要关注新兴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关注产业结构多样化发展。
教材P46思考提示:原因:失业问题影响鲁尔区的社会安定,造成人才流失,最终影响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把解决失业问题放在首位。措施:(1)德国政府通过支付失业保险金、失业救济金、职业培训补助金等,从经济上尽可能把失业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并最大限度地促进再就业。(2)北威州政府给予优惠条件,吸引企业向鲁尔区煤矿集中的北区投资建厂,以增加就业岗位。(3)鲁尔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推行职业教育,在职培训,尽可能吸引失业人员再就业。
教材P47思考提示:1.气候凉爽,地质结构稳定,电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支持。2.(1)①在农业方面,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种农业数据进行有效地收集、运用和分析,为农民合理安排生产提供支持。②在工业方面,应用大数据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分析贵阳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将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工业生产部门,使其进行合理地设计及生产。③通过大数据可以对第三产业的各种数据进行有效地收集和分析,使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而使运营效益得到提升。
(2)应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升级改造,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教材P48~49作业题提示:1.(1)第一产业就业率下降,第二产业就业率下降,第三产业就业率上升。(2)第二产业就业率变化最大。原因:第一产业鲁尔区:2.4-1.1=1.3,第一产业德国:13.6-2.3=11.3,说明第一产业鲁尔区就业率减少变化较小;第二产业鲁尔区:61.3-27.8=33.5,第二产业德国:47.6-25.6=22,33.5-22=11.5,说明第二产业鲁尔区就业率减少变化较大;第三产业鲁尔区:71.1-36.3=34.8,第三产业德国:72.1-38.8=33.3,34.8-33.3=1.5,说明第三产业鲁尔区就业率增加变化稍大,综合比较可知,与德国相比鲁尔区第二产业就业率变化最大。
2.(1)原重庆钢铁厂在大渡口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产主线搬迁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治理污染,保护环境。(2)完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新兴产业落户;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实现产业转型;尊重历史,注重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发展旅游业;治理污染,营造绿色空间,促进产业转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工人再就业。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6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6页。
这是一份高中中图版 (2019)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二节 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课文配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清单,资源状况,市场状况,区域优势,多样化,立体交通,教育文化,产学研,工业遗产,绿色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