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852397/0-17182248969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852397/0-171822489706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852397/0-17182248971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4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9页。
第七单元第三章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陆地B.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成分相比没有氧气和氢气C.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D.米勒实验证明了无机物可以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2.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翼端有爪,这有助于我们推断鸟类的祖先可能是古代的( )A.两栖类 B.鱼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不包括( )A.体型由小到大 B.由简单到复杂C.由低等到高等 D.由水生到陆生4.下列俗名含“鱼”字的动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是( )5.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脊椎动物进化历程的是( )6.关于如图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6题)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而来的C.戊最可能是水生的D.丁的结构比丙复杂7.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已知唯一能生存在人体胃中的细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耐酸的菌体得以保留,不耐酸的菌体被淘汰,此过程属于( )A.生存斗争 B.自然选择 C.遗传现象 D.人工选择8.下列能支持“鲸是从古四足哺乳动物进化而来的”这一猜想的最直接证据是( )(第8题)A.鲸胎生,且具有胎盘这一结构B.鲸的DNA分子与河马的最接近C.发现了具有四肢的早期鲸类化石D.鲸的前肢骨排列与哺乳动物接近9.科学家在某地挖掘到一处未受破坏的沉积岩,在上层发现了物种甲的化石,中层发现了物种乙的化石,下层发现了物种丙的化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生物进化的顺序是丙→乙→甲B.更高等、更复杂的物种是甲C.出现较早的物种是甲D.物种乙比物种丙结构复杂10.如图表示6种生物与人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的差异(差异越小,表明亲缘关系越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第10题)A.酵母菌与人类的相似程度最高B.向日葵和小麦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C.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D.果蝇比马更高等11.如图是植物进化历程,自下而上代表由低等向高等进化。则图中甲、乙位置的植物类群分别是( )(第11题)A.苔藓植物 被子植物B.被子植物 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D.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12.如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图中我们可以推测出( )(第12题)A.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 C.a和e间的亲缘关系较a和b更近D.a一定比c高等1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B.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经常使用比较的方法C.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14.金鱼是世界著名三大观赏鱼类之一,体色有红、黄、蓝、紫、黑、五花色等。这么多金鱼品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环境改变 D.定向变异15.蝽象(一种昆虫)口器上长长的喙可刺穿植物的果皮取食。有关蝽象喙的功能及形成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15题)A.不具有呼吸功能B.有利于蝽象取食C.与遗传和变异都有关D.为刺穿果皮不断伸长的结果16.森林中,某种蛾有三种不同体色的个体。为了解环境对其体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时隔数年的两次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第16题)A.自然选择导致两次调查结果出现差异B.在此期间,白色蛾最不适合在此地生存C.白色蛾可通过改变自身体色适应环境D.这种蛾的不同体色属于相对性状17.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绝大多数生物有过度繁殖的现象B.生物的变异对其生存都是有利的C.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D.生存斗争中不适应环境者被淘汰18.下列有关“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大的彩色布料模拟的是环境的色彩B.具有“保护色”的小纸片都不会被“捕食”C.具有“保护色”的小纸片幸存数量较多D.不具有“保护色”的小纸片被“捕食”的概率较大19.研究表明,螽斯(一种昆虫)能接收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降低被蝙蝠捕食的风险。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A.蝙蝠捕食使螽斯祖先中出现能接收超声波的变异B.能接收超声波的变异对螽斯而言是有利变异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更多D.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进化过程中容易被淘汰20.下表为某座岛上不同种类的地雀喙的形状与其食性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雀喙不同的地雀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B.b雀喙形状在以坚果和种子为食物的环境中属有利变异C.雀喙长而细有利于食昆虫地雀啄开树皮捕食昆虫D.三种雀喙形状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21.(14分)如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在1953年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你分析并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第21题)(1)从I处充入的气体有氢气、氨和甲烷等,这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_。(2)把J中的水煮沸,使________驱动混合气体进入E。(3)E中G处电极放电相当于原始地球上的________,该处模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4)实验后,F处汇集的液体含有原来不存在的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5)此模拟实验的成功能证明生命起源的________确有可能发生;而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进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________确有可能发生。(均填序号)A.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B.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C.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D.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22.(14分)中国古动物博物馆展览的各类群动物的丰富化石清晰地勾勒出了脊椎动物的起源和进化。根据图中各类脊椎动物的化石,回答问题。(第22题)(1)图中化石反映了动物类群由海洋向陆地进化,并不断征服陆地的过程。这些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__________,不断进化。(2)上述动物中,真正开始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是从化石[ ]开始,原因是此类动物的__________不受水的限制。(3)孔子鸟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现代鸟类特征最接近的古鸟类。大部分现代鸟类能够飞行,体现了生物结构与功能的________性。(4)较早出现化石的动物大多数生活在________中,而较晚出现化石的动物大多生活在________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第23题)23.(20分)如图是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杀虫剂1消灭甲虫,效果最好的是第______年,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逐渐________。(2)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以上现象:①甲虫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_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②未使用杀虫剂1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_。③当喷施杀虫剂1时,抗杀虫剂1弱的甲虫逐渐被淘汰,抗杀虫剂1强的个体生存下来,杀虫剂1在决定马铃薯甲虫个体的生存或淘汰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__作用。④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1后的第六年,甲虫中抗杀虫剂1强的个体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形成是____________的结果。当第七年使用杀虫剂2时,害虫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经过再次积累,甲虫中抗杀虫剂2强的个体越来越多,由此可以看出,变异是________(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都是________(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3)对付马铃薯甲虫,除使用杀虫剂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一条即可),与杀虫剂相比,此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同学们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活动中,得到了下表的数据,请你根据此表回答问题(每代个体繁殖2个后代)。(1)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实验所用的布料应该是______色。(2)每经过一代,小纸片的颜色种类就可能减少一种或几种,这是因为小纸片颜色与“生活环境”——背景布料色彩对比造成的结果,反差________的,就越容易被选择出来,反差________的,越容易被保留下来。(3)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说明在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存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现象。生物体存在着各种颜色的变异,只有与________颜色相近的变异个体才容易存活。答案一、1.C 2.C 3.A 4.A 5.B 6.C 读图指导:如图所示。图117.B 8.C 9.C 10.C 11.A 12.A 13.C 14.B 思路点睛: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金鱼品种多种多样的原因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5.D 16.C 17.B 18.B 19.A 20.B二、21.(1)原始大气(2)水蒸气(3)闪电;原始大气(4)氨基酸(5)C;A22.(1)自然选择(2)C;生殖发育(3)适应(4)水;陆地;由水生到陆生23.(1)3;减弱(降低)(2)①繁殖 ②变异 ③定向④自然选择;不定向的;定向的(3)引入甲虫的天敌(或生物防治措施,合理即可);不污染环境24.(1)红(2)越大;越小(3)遗传;变异;环境雀喙形状a喙短而粗b喙长而细c喙大小适中食物来源坚果和种子昆虫种子和昆虫记录第一代 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纸片颜色开始数目幸存者数开始数目幸存者数开始数目幸存者数开始数目幸存者数开始数目幸存者数红1772112361751226625黄174120000000绿1741261839130白17393926130蓝164121300000粉16393939130
第七单元第三章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陆地B.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成分相比没有氧气和氢气C.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D.米勒实验证明了无机物可以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2.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翼端有爪,这有助于我们推断鸟类的祖先可能是古代的( )A.两栖类 B.鱼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不包括( )A.体型由小到大 B.由简单到复杂C.由低等到高等 D.由水生到陆生4.下列俗名含“鱼”字的动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是( )5.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脊椎动物进化历程的是( )6.关于如图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6题)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而来的C.戊最可能是水生的D.丁的结构比丙复杂7.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已知唯一能生存在人体胃中的细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耐酸的菌体得以保留,不耐酸的菌体被淘汰,此过程属于( )A.生存斗争 B.自然选择 C.遗传现象 D.人工选择8.下列能支持“鲸是从古四足哺乳动物进化而来的”这一猜想的最直接证据是( )(第8题)A.鲸胎生,且具有胎盘这一结构B.鲸的DNA分子与河马的最接近C.发现了具有四肢的早期鲸类化石D.鲸的前肢骨排列与哺乳动物接近9.科学家在某地挖掘到一处未受破坏的沉积岩,在上层发现了物种甲的化石,中层发现了物种乙的化石,下层发现了物种丙的化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生物进化的顺序是丙→乙→甲B.更高等、更复杂的物种是甲C.出现较早的物种是甲D.物种乙比物种丙结构复杂10.如图表示6种生物与人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的差异(差异越小,表明亲缘关系越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第10题)A.酵母菌与人类的相似程度最高B.向日葵和小麦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C.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D.果蝇比马更高等11.如图是植物进化历程,自下而上代表由低等向高等进化。则图中甲、乙位置的植物类群分别是( )(第11题)A.苔藓植物 被子植物B.被子植物 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D.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12.如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图中我们可以推测出( )(第12题)A.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B.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 C.a和e间的亲缘关系较a和b更近D.a一定比c高等1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B.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经常使用比较的方法C.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14.金鱼是世界著名三大观赏鱼类之一,体色有红、黄、蓝、紫、黑、五花色等。这么多金鱼品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环境改变 D.定向变异15.蝽象(一种昆虫)口器上长长的喙可刺穿植物的果皮取食。有关蝽象喙的功能及形成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15题)A.不具有呼吸功能B.有利于蝽象取食C.与遗传和变异都有关D.为刺穿果皮不断伸长的结果16.森林中,某种蛾有三种不同体色的个体。为了解环境对其体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时隔数年的两次调查,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第16题)A.自然选择导致两次调查结果出现差异B.在此期间,白色蛾最不适合在此地生存C.白色蛾可通过改变自身体色适应环境D.这种蛾的不同体色属于相对性状17.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绝大多数生物有过度繁殖的现象B.生物的变异对其生存都是有利的C.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D.生存斗争中不适应环境者被淘汰18.下列有关“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大的彩色布料模拟的是环境的色彩B.具有“保护色”的小纸片都不会被“捕食”C.具有“保护色”的小纸片幸存数量较多D.不具有“保护色”的小纸片被“捕食”的概率较大19.研究表明,螽斯(一种昆虫)能接收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降低被蝙蝠捕食的风险。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A.蝙蝠捕食使螽斯祖先中出现能接收超声波的变异B.能接收超声波的变异对螽斯而言是有利变异C.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更多D.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进化过程中容易被淘汰20.下表为某座岛上不同种类的地雀喙的形状与其食性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雀喙不同的地雀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B.b雀喙形状在以坚果和种子为食物的环境中属有利变异C.雀喙长而细有利于食昆虫地雀啄开树皮捕食昆虫D.三种雀喙形状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21.(14分)如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在1953年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你分析并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第21题)(1)从I处充入的气体有氢气、氨和甲烷等,这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_。(2)把J中的水煮沸,使________驱动混合气体进入E。(3)E中G处电极放电相当于原始地球上的________,该处模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4)实验后,F处汇集的液体含有原来不存在的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5)此模拟实验的成功能证明生命起源的________确有可能发生;而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进而证明了生命起源的________确有可能发生。(均填序号)A.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B.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C.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D.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22.(14分)中国古动物博物馆展览的各类群动物的丰富化石清晰地勾勒出了脊椎动物的起源和进化。根据图中各类脊椎动物的化石,回答问题。(第22题)(1)图中化石反映了动物类群由海洋向陆地进化,并不断征服陆地的过程。这些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__________,不断进化。(2)上述动物中,真正开始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是从化石[ ]开始,原因是此类动物的__________不受水的限制。(3)孔子鸟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现代鸟类特征最接近的古鸟类。大部分现代鸟类能够飞行,体现了生物结构与功能的________性。(4)较早出现化石的动物大多数生活在________中,而较晚出现化石的动物大多生活在________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第23题)23.(20分)如图是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杀虫剂1消灭甲虫,效果最好的是第______年,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逐渐________。(2)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以上现象:①甲虫具有很强的____________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②未使用杀虫剂1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_。③当喷施杀虫剂1时,抗杀虫剂1弱的甲虫逐渐被淘汰,抗杀虫剂1强的个体生存下来,杀虫剂1在决定马铃薯甲虫个体的生存或淘汰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__作用。④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1后的第六年,甲虫中抗杀虫剂1强的个体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形成是____________的结果。当第七年使用杀虫剂2时,害虫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经过再次积累,甲虫中抗杀虫剂2强的个体越来越多,由此可以看出,变异是________(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都是________(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3)对付马铃薯甲虫,除使用杀虫剂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一条即可),与杀虫剂相比,此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同学们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活动中,得到了下表的数据,请你根据此表回答问题(每代个体繁殖2个后代)。(1)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实验所用的布料应该是______色。(2)每经过一代,小纸片的颜色种类就可能减少一种或几种,这是因为小纸片颜色与“生活环境”——背景布料色彩对比造成的结果,反差________的,就越容易被选择出来,反差________的,越容易被保留下来。(3)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说明在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存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现象。生物体存在着各种颜色的变异,只有与________颜色相近的变异个体才容易存活。答案一、1.C 2.C 3.A 4.A 5.B 6.C 读图指导:如图所示。图117.B 8.C 9.C 10.C 11.A 12.A 13.C 14.B 思路点睛: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金鱼品种多种多样的原因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5.D 16.C 17.B 18.B 19.A 20.B二、21.(1)原始大气(2)水蒸气(3)闪电;原始大气(4)氨基酸(5)C;A22.(1)自然选择(2)C;生殖发育(3)适应(4)水;陆地;由水生到陆生23.(1)3;减弱(降低)(2)①繁殖 ②变异 ③定向④自然选择;不定向的;定向的(3)引入甲虫的天敌(或生物防治措施,合理即可);不污染环境24.(1)红(2)越大;越小(3)遗传;变异;环境雀喙形状a喙短而粗b喙长而细c喙大小适中食物来源坚果和种子昆虫种子和昆虫记录第一代 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纸片颜色开始数目幸存者数开始数目幸存者数开始数目幸存者数开始数目幸存者数开始数目幸存者数红1772112361751226625黄174120000000绿1741261839130白17393926130蓝164121300000粉16393939130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