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说课ppt课件
展开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五色土”
学习目标 观察土壤标本,能够判断不同颜色和质地的土壤并说明判断依据。 运用图文资料,结合观察活动,结合实例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并据此解释家乡的土壤现象。
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土壤肥力:土壤能够供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 发育所需的养分、水、气和热的能力
土壤矿物质颗粒按粒径大小可以分为石砾、砂粒、粉粒、黏粒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成为土壤质地。按照质地可以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
土壤粒径大小:砂土>壤土>黏土
透水性(排水性):砂土>壤土>黏土
保水性:砂土<壤土<黏土
通气性:砂土>壤土>黏土
保肥性:砂土<壤土<黏土
有机层:主要组成为枯枝落叶层和部分分解的有机碎屑层
腐殖质层: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淋溶层: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 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淀积层: 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 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成土母质层: 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
土壤的观察--剖面构造
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
耕作层:又称表土层或熟土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犁底层:又称亚表土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
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土壤与土地是一回事。( )组成土壤的物质都是固体。 ( )黏土的保水性要高于砂土和壤土。( )所有的土壤都有有机层的分布。 ( )生物是岩石风化产物形成土壤的关键因素。 ( )
1.观察图片,云南的土壤大多是什么颜色?2.观察土壤的粒径,并用手指研磨,手感如何? 你判断家乡的土壤是什么质地? 3.用一块纸巾包住一小把土壤,用手攥紧,土壤的体积发生什么变化?纸巾湿了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你的结论是什么?4.将土壤放到漏斗瓶内,倒入适量水(没过土壤),观察土壤的渗水状况。这种现象说明了土壤有什么作用?5.如果我们在烧杯中加热土壤,推测土壤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因为含有有机质,加热后颜色会变浅
红壤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
中国红壤区的年均温为15~25℃﹐≧10℃的积温为4500~6500℃﹐最冷月均温为2~15℃﹐最热月均温28~38℃﹔年雨量为1200~2500毫米﹔冬季温暖干旱﹐夏季炎热潮湿﹐干湿季节明显。
其代表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主要由壳斗科、樟科、茶科、冬青、山矾科、木兰科等构成。
成土母质主要有第四纪红色黏土,第三纪红沙岩、花岗岩、千枚岩、石灰岩、玄武岩等风化物,且较深厚。
山顶/山麓—土壤颗粒粗/细;土层薄/厚?阳坡/阴坡—土壤热量、水分多/少?坡度陡/缓—有机质流失/堆积?
矿物质风化速度物质迁移动植物、微生物活动
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
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 影响土壤的质地。
脱硅富铁铝化过程生物富集作用
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偏红色
土壤发育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合理的耕作,改善土壤结构与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不合理耕作,破坏土壤结构与性状,导致土地退化。
解释导致下列土壤现象出现的主要成因
1.四川盆地有些地方的岩石是紫色的,土壤也呈紫色。
2.对耕作而言,我国东北平原的土壤肥沃,而南方地区的土壤相对贫瘠。
3.山顶土壤的颗粒较粗,山前平原土壤颗粒较细。
东北冷湿的气候,有机质分解慢,土壤肥沃;南方高温有机质分解快,降水多,淋溶作用强,土壤相对贫瘠。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高低取决于两大因素: 有机质的来源:植(动)物残体 有机质的流失:微生物分解作用、淋溶作用、植物吸收。
热带雨林和温带草原相比较,哪个土壤肥力更高?
1.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2.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3.具有蓄水、保水功能;4.人类种植农作物的基础。
形成20cm厚的土壤,大约需要100-1000年时间。 联合国2015年发布的《世界土壤资源状况》报告,世界范围内土壤正面临土壤侵蚀、土壤污染、土壤酸化、土壤盐渍化等多种威胁。
因地制宜:物理、化学、生物修复
高中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说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土壤,成土母质层,淋溶层,淀积层,腐殖质层,土壤分层,基岩坚硬的岩石,②土层特点,土壤发育,土壤的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优秀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土壤,森林土壤剖面,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石漠化,沙漠化,土壤的功能和养护,劣地改良优地养护,因地制宜种养结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文内容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学前预习,知识体系导引,疏松表层,垂直差异,淋溶层,土层厚,物质基础,无机养分,决定性,土壤的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