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有着天赐美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美。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柳永的《望海潮》来领略一下这人间天堂的美丽景色。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字耆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
1、词兴于隋唐,成熟于五代,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2、词是诗的一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所以也叫“歌词”,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3、词牌:是与韵律相配合的乐调形式。是填词用的曲调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 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
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代表人物: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姜夔、李煜等。
“闺语”——李清照“情长”—— 柳 永“别恨”—— 晏 殊“愁宗”—— 李 煜
柳永乃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柳永的词凄婉缠绵,儿女情长,但却不靡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以至于“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时人云:“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1.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试,宋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初试落第。愤慨之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不久之后,柳永作词《如鱼水·帝里疏散》,对此次应试的不利,柳永不再介怀。但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2.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参加科举,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柳永愤而离开京师,与情人离别,作词《雨霖铃·寒蝉凄切》,由水路南下,出入娼馆酒楼,填词为生,词名日隆,自号“奉旨填词柳三变”。
3.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亲政,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闻讯,即由鄂州赶赴京师。是年春闱,柳永与其兄柳三接同登进士榜,授睦州团练推官,暮年及第,柳永喜悦不已。二月,柳永由汴京至睦州,途经苏州,时范仲淹知苏州,柳永遂前往拜谒,并作词进献。九月,睦州知州吕蔚爱慕柳永才华,向朝廷举荐,因“未有善状”受阻。4.柳永最终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东南湖山优美,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翠绿的幕帐,房屋参差高低。如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东南形胜(优越、美好),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译文: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 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但很不幸孙何在不久便因病去世,并未提拔他。
望海潮,词牌名。为柳永所创,大约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这首词共107字,属于长调、慢词 。
长调从体制上来说,和体制短小的小令相比,长调的篇幅较大,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二百字。长调的出现改变了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明写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
《望海潮》上片是如何描写杭州的繁华盛况的?
哪两个词语最能概括体现出杭州的特征?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空间上:地理形势优越。胜:美好。风景优美
钱塘(杭州)地处东南,地理形势优越,是三吴地区的都市,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东南”“三吴”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可否把“烟柳”改成“垂柳”?
不可以。“烟”字写出了垂柳颜色鲜嫩润泽、姿态轻柔灵动,望之朦胧迷离、数量上成片成林;改成“垂柳”,则无法体现柳树迷离朦胧的意境。
《望海潮》“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这句话中哪两个字用的巧妙?请简要赏析。
①绕和卷。“绕”是环绕的意思,“卷”是翻卷的意思,茂密如云的林木环绕着沙堤,波涛汹涌像卷起的霜雪,广阔无边的钱塘江是天然的壕沟。化静为动,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②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极力刻画钱塘江雄伟壮丽之景。③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美景的赞美与欣赏之情。
炼字题答题思路:释字义+绘景象+点手法+析情感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此句中哪些字词用得非常精彩?
“列、盈、竞”三个动词写出了商业贸易繁荣、家家户户披罗着锦、竞相豪奢,极力渲染了杭州城经济繁荣、生活富庶。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采用”总分式“结构,表现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对仗工整远近结合视嗅结合
《望海潮》下片是如何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抒发了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这里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图画,写出了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景色宜人,非常清秀美丽。三秋时节桂花飘香,映日荷花绵延十里,芬芳馥郁,令人陶醉。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晴天丽日,处处笛声悠扬;明月照耀下的湖面采菱的歌声不绝于耳。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欢歌笑语,其乐融融。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安乐的盛世景象。
好景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这好景值得他拿回朝廷去夸?
结合背景分析诗人创作诗歌的目的是什么?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赞美杭州的美好景致。2、拜谒孙何,借以赞颂他政绩卓著,赞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3、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并委婉表达希望孙何举荐提拔自己的愿望。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A、工于铺叙,一句一景铺叙: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B、点染艺术手法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位置重要、历史悠久、繁华)
点染◎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点”:抽象的评点(总写)◎“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长亭送别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点染间不能有其它相隔,必须是一气而下,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
《望海潮》中哪些是“点”,哪些是“染”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 ——点
居住环境华美,钱塘景观壮阔,百姓生活富有(分)—染
重湖叠巘清嘉(总) ——点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分)—— 染
有人说《望海潮》这首词描写了都市的繁华景象,拓展了词的题材领域,但作为投赠之作,这一写作目的对于它的内容和表现手法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有歌功颂德之嫌。请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柳永的这首词是歌功颂德之作,因为他的写作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因而难免对对方加以赞扬甚至奉承,使得这首词在最后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
观点二:词中所描写的山水之美和都市的生活景象,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当时的社会面貌。此词虽为投赠之作,却不能简单地说是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作品。
观点三:本词中的确有一些显而易见的阿谀奉承之语,但这并不应被过多计较。柳永的词善于铺叙,一气贯注,首尾完整;即使表达曲折复杂的内容,也自然流转,毫不呆滞,深入细致,清晰明朗,好像说出了人们的心里话,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99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授课ppt课件</a>,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望海湖,干谒诗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99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4.1 *望海潮(东南形胜)课文内容ppt课件</a>,共39页。
高中人教统编版4.1 *望海潮(东南形胜)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a href="/yw/tb_c400199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4.1 *望海潮(东南形胜)备课课件ppt</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