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九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 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甲骨刻字B. 火药爆炸C. 陶罐烧制D. 高粱酿酒
【答案】A
【解析】
【详解】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甲骨刻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在火药爆炸、陶罐烧制、高粱酿酒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验气密性B. 添加酒精
C. 闻气体气味D. 加固体药品
【答案】A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一浸二握三看,即先将导气管的一定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图示正确;
B、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图示错误;
C、闻气体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应用手把气体轻轻的扇过来,图示错误;
D、取用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的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将试管横放,然后将药品放在试管口,最后慢慢的竖立起试管使药品滑落到试管的底部,图示错误。
故选A。
3. 下列化学用语及其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 硫离子:S-B. 两个氢分子:2H2
C. 3个氟元素:3FD.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Si
【答案】B
【解析】
【详解】A、1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硫离子用表示。A不正确;
B、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氢分子用H2表示,两个氢分子即2H2。B正确;
C、元素不讲个数,3F表示3个氟原子。C不正确;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符号Al。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吹灭蜡烛时,会产生一缕白雾
B.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吹灭蜡烛时,会有一缕白烟,白烟为石蜡的固体小颗粒,不是白雾,故A错误;
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会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是黑色固体,故B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的固体,故C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错误;
故选C。
5. 区别下列各组内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态,酒精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态,闻气味能区分二者,不符合题意。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和二氧化碳会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无法区分三者,符合题意。
C、一瓶空气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二氧化碳中倒入等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会变浑浊,能区分二者,不符合题意。
D、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无明显现象,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会产生大量气泡,取样品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能区分二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下列对化学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③含有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PM2.5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⑤氮气、氦气、氖气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做保护气
⑥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⑦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②⑤⑥B. ②⑤⑦
C. ①③⑤⑥D. ②④⑥⑦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包括分子、原子和离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一个氦原子和一个氨分子的质子数都为10,它们不属于同种元素,故①错误;
②带电荷的粒子有质子、电子、原子核、离子等,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故②正确;
③含有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③错误;
④一氧化碳、PM2.5都属于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④错误;
⑤氮气、氦气、氖气由于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做保护气,故⑤正确;
⑥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属于并列关系,故⑥正确;
⑦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例如碳的燃烧,该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甲烷燃烧,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⑦错误。
表述正确的是②⑤⑥,故选:A。
7. 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混合加热室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 氧化室发生的反应中,氮气不是生成物
C. 该流程中KOH可以循环使用
D. 电解室中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混合加热室中是MnO2和KOH 加热融合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主要是物理变化,故A说法正确;
B、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原料中有空气,则氮气是投入的空气中未参加反应的成分,所以氮气不是生成物,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氢氧化钾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故在该流程中KOH可以循环使用 ,故C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是高锰酸钾、氢氧化钾、氢气,则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则反应物不止锰酸钾一种,则该反应不符合一变多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8.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B.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
C.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加热两份等质量氯酸钾,其中一份加入二氧化锰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多,所以集气瓶内气体的质量是逐渐增加。A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由于过氧化氢溶液含有水,故其质量随反应物过氧化氢的不断加入,会不断变大,但不是从0开始。B不符合题意;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装置内减少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C不符合题意;
D、加热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故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加入二氧化锰的一份首先发生分解,没有加入二氧化锰的一份所需温度较高,加热到较高温度才分解。完全反应后,加入二氧化锰的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度快,所需时间较短。因为氯酸钾的质量相同,所以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D。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9. “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
Ⅰ.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Ⅱ.如图表示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氮气和氧气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2)在方框A、C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3)从微观角度看,该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填符号)。
Ⅲ.氘和氚是制造氢弹的原料。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的条件下会聚合成一个氦核,如图所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 该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范畴B. 氘、氦两种原子质子数相同
C. 该变化涉及的元素有三种D. 氘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答案】(1)D (2)C (3)N、O (4)A
【解析】
【小问1详解】
水在空气中放置蒸发,是发生物理变化,分子不改变,分子间间隔变大,故选D。
【小问2详解】
在方框A中含有2种分子,属于混合物,C中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
【小问3详解】
从微观的角度看,图中N2、O2、NO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故该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N、O。
【小问4详解】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改变。该变化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同,故不属于化学变化范畴,故A正确。
B、氚的质子数为1,氦的质子数为2,两种原子的质子数不相同,故B错误。
C、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氘和氚核内均有一个质子,属于同一种元素。该变化涉及元素有两种,故C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上中子数,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故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10.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微粒B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_周期。
(2)B和D组成的物质的构成微粒是_____________(填符号)。
(3)C所示的粒子化学性质与下图中粒子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0. 三##3
11. Na+和Cl-
12. G
【解析】
【小问1详解】
B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故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小问2详解】
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B元素的质子数是11,为钠元素,D元素的质子数是17,为氯元素,钠元素和氯元素形成氯化钠,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小问3详解】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C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2,且原子核外有多层电子;F微粒达到了稳定结构,H微粒最外层电子数是6,而G原子核外是多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选G。
11. 如图中字母代表的物质为目前所学物质,其中Y和Z都是无色液体且含相同的元素,X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表示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试回答:
(1)若A是一种红色粉末,则A为_____________(名称或符号均可)。
(2)X的用途_____________(一种即可)。
(3)若D是黑色固体,则X→D反应表达式(文字或符号均可)为:_____________。
(4)Y与Z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对于A→X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①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②A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③一定需要催化剂 ④一定需要加热 ⑤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1)HgO##氧化汞
(2)供给呼吸(合理即可)
(3)(合理即可)
(4)分子的构成不同 (5)②
【解析】
【分析】Y和Z都是无色液体且含相同元素,Y能产生Z,Z与X能相互转化,X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则Y是过氧化氢,Z是水,X是氧气;A能得到氧气,则A可以是空气、氧化汞、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等。
【小问1详解】
若A是一种红色粉末,则A是氧化汞,化学式是:HgO。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X是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合理即可);
【小问3详解】
若D是黑色固体,则X→D的反应可以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合理即可);
【小问4详解】
结构决定性质;Y是过氧化氢,Z是水,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小问5详解】
对于A→X的转化:①液体空气分离得到氧气,是物理变化,错误;
②X是氧气,得到氧气,则A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
③如果A是高锰酸钾,则不需要催化剂,可以产生氧气,错误;
④工业上如果采取膜分离技术、吸附法制取氧气,则不需要加热,错误;
⑤液体空气分离得到氧气,是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②。
12. 氧气的制备实验对初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与氧气制备有关的问题。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用图1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3)利用图2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请将集气瓶内的玻璃导管补画完整。
(4)如图3,用纯氮气和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一瓶(集气瓶容积为250mL)氧气体积分数为60%的混合气体,气体应从图3装置中的管口_____________(选“a”或“b”)通入,先通入氮气排出80mL水,再通入氧气排出_____________mL水(集气瓶中水可以不全部排出)。
(5)实验室也可选择以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分解制备氧气。为探究二氧化锰粒径大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某同学取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分别加入粒径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然后进行加热和后续实验。
①以上已给出的实验操作中,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
②若以上探究过程中选择用排水法收集和测量氧气的体积,则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答案】(1)锥形瓶 (2)或
(3) (4) ①. b ②. 120
(5) ①. 分别加入粒径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时,没有说明等质量 ②. C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小问2详解】
用图1装置制取氧气,选用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3详解】
利用图2装置进行排向上空气法收集氧气,集气瓶内通入氧气的导管应接近集气瓶底部,排出空气的导管应刚塞过瓶塞即可,由图知,在右侧导管口验满,故应将瓶内左侧导管延长到接近集气瓶底部,如图所示:。
【小问4详解】
用图3装置混制一瓶氮气、氧气的混合气体,气体密度均小于水,所以气体应从图3装置中的管口b通入,故填:b;
混制一瓶氧气体积分数为60%混合气体,则氮气体积分数为40%,先通入氮气排出80mL水后,再通入氧气应排出的水即符合要求。
【小问5详解】
①为探究二氧化锰粒径大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除二氧化锰粒径大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即取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粒径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进行探究,所以以上已给出的实验操作中,不合理之处是分别加入粒径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时,没有说明等质量;
以二氧化锰催化氯酸钾分解制备氧气为例,选择用排水法收集和测量氧气的体积,来探究二氧化锰粒径大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C。
13. 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红磷和白磷,对用不同可燃物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果是否相同展开探究,实验装置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示连接好实验装置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在集气瓶内加入50.0mL水,导管内注满水后夹紧橡皮管。打开并调试好传感器和数显设备,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
用红磷为可燃物实验时,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表示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数据。
(2)cd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X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填“温度”或“氧气浓度”)变化情况。
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4)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0.1%)。
【答案】(1) ①. 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 ()
(2)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且温度逐渐降至室温
(3)温度 (4)14.5%
【解析】
【小问1详解】
有气体参与反应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应检查装置气密性,故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后,接下来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2详解】
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且温度逐渐降至室温,因此cd段气压降低。
【小问3详解】
随着反应进行,氧气减少,氧气浓度变小,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温度升高,因此X曲线表示温度的变化情况。
【小问4详解】
最初瓶内空气总体积为600.0mL-50.0mL=550.0mL,反应后进水量等于反应消耗的氧气体积,为130.0mL-50.0mL=80.0m,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选项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A
水和酒精
取样品闻气味
B
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
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
倒入等量澄清石灰水
D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品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塞上塞子后集气瓶最大可盛装液体体积
集气瓶中最初装入水的体积
反应后集气瓶内水的体积
600.0mL
50.0mL
130.0mL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措施,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2019 中国水周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