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八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电与磁1.2电生磁第1课时教案(浙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842159/0-171791247716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课件、教案、教学设计全套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电生磁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电生磁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任务及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目标描述及学习重难点分析,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
所选教材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电生磁
一、教学任务及学习者特征分析
电与磁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两种重要的自然现象, 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学生已研究了简单的磁现象,知道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场是有方向性的,并且能使放入其中的磁针发生偏转;对条形磁铁的磁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要尽可能让学生认识到电流及其周围的磁场是同时存在而密不可分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在做奥斯特实验的时候,要让学生亲手做实验,把小磁针放在直导线附近,通过观察导线通电时和断电时小磁针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关系。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因此,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究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方法,再在师生相互交流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得出安培定则。
二、学习目标描述及学习重难点分析
目标: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4.通过奥斯特的图片、事迹介绍,感悟奥斯特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通过体验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形成乐于探索自然界奥秘的习惯。
重点: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并总结得出简单的判断方法。
难点: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并总结得出简单的判断方法。
三、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
【教学流程图】
如何使小磁针转动引入课题──探究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实验,对学生进行物理史教育──由现象设疑,如何增强通电导体的磁场──学生探究活动:缠绕螺线管──学生探究活动:检验螺线管通电后产生磁场──学生探究活动:探究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学生探究活动:探究改变螺线管磁场的方法──师生探讨得出安培定则──学生小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求知欲)
桌子上放一个小磁针,使其静止。问: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小磁针转动?
(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磁力——通电导线可能存在磁场)
二、探究新课,释疑解惑(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相关知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1.探究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
教师提问:我们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呢?
学生回答:看他能否吸引铁屑。利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来检验。
教师:一个电池能吸引铁屑吗?我们怎样做才有可能产生磁呢?
教师: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检验你的猜想?
小组讨论后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所述对该实验进行演示。
学生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向全班交流。
过渡:其实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早在1820年丹麦伟大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就发现了电和磁之间是有联系的。在一百九十四年前(1820年4月)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上课时,无意中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他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 这个现象并没有引起在场其他人的注意,而奥斯特却是个有心人,他非常兴奋,紧紧抓住这个现象,接连三个月深入地研究,反复做了几十次实验。显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如果在直导线附近(导线需要南北放置),放置一枚小磁针,则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将发生偏转。……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
教师:通电导线周围既然存在着磁场,那磁场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和条形磁铁一样?怎么显示磁场?演示实验:通电导线周围磁场分布,得出结论: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学生画出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注意对磁场立体感的培养(用一木棒插在硬纸板中央,然后拉动到任意位置询问此处磁场应该是怎么样的)。将一张纸画两个同心圆放在直导线磁场演示器上,将四个小磁针放在圆上,通电,然后观察小磁针转动,以此判断磁场方向。引出安培定则。
教师提问: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到底有多强呢?我们用一枚大头针试试,看看能不能被吸引?
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提高通电导线的磁性?
3.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探究1:制作螺线管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来将小磁针缠绕到一枚铁钉上,各小组缠绕好后,给其通电,去吸引大头针,观察磁性是否增强。
教师介绍电磁铁和螺线管并板书。
教师: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你还想了解通电螺线管的哪些方面,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2:学生借助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研究方法,讨论研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形状及磁极。根据设计的实验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实验。
教师: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判定的方法呢?
教师给予适当提示:如果我们自己沿着电流方向走,北极在哪一边?你能用右手来概括通电螺线管的北极与电流方向的规律吗?
教师:伟大的物理学家安培通过实践发现在我们的右手上找到了规律,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总结的规律规定为安培定则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并教会学生安培定则歌:右手握,四指流,拇指指向北。出示投影,让学生熟记安培定则。
学生练习:将长直铝导线缠绕在黑色的胶管上,假设电流从螺线管的左流入右流出,应该怎样判断?如果电流从螺线管的右边流入左边流出呢?再改变螺线管的缠绕方向试试看?
教师投影,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三、交流小结、随堂练习、总结评估(帮助巩固知识,让物理走向应用、走向社会)
1.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新的体会。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电生磁
直线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特点: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的特点
环绕导线的同心圆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
电流方向大拇指指向N极四指环绕方向
磁场方向四指环绕方向大拇指指向N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电生磁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教学,电磁铁,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电生磁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 电与磁第2节 电生磁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线电流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