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
A.脱落酸B.乙烯C.生长素D.甲烷
2.下列物质或微粒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的是( )
A.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B.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
C.和互为同系物
D.和互为同位素
3.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
A.己烷B.乙炔C.丙烯D.丁烷
4.甲烷和乙烯是两种重要的有机物,区分它们的正确方法是( )
A.观察两者的颜色
B.观察两者的状态
C.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D.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5.在反应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将C粉碎
④通气体
⑤加入足量木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全部
6.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虽有不少优点,但质脆,经不起热冲击
B.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虽然克服了传统无机材料的缺点,但强度比较差
C.高温结构材料具有能受高温、不怕氧化、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
D.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特性之一是具有电学特性
7.实验室检验用到以下试剂中的( )
①氯化钡溶液
②盐酸
③澄清的石灰水
A.①B.①③C.①②③D.①②
8.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B.
C.D.
9.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的是( )
A.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时,加入蒸馏水
B.Al在中燃烧生成时,用铝粉替代铝片
C.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时,适当升高温度
D.用固体分解制取时,固体中添加少量
10.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含碳量最大的是( )
A.甲烷B.乙烷C.乙烯D.苯
11.在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B.
C.D.
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反应放热和吸热无关
C.化学反应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与NaOH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13.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反应停止了
B.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为零
C.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
D.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14.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做还原剂,做氧化剂
B.在该反应中只表现出氧化性
C.每生成224LNO有3ml电子转移
D.如果有8ml被还原,则生成了2mlNO
15.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情况一定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
B.
C.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D.每消耗1mlB同时有2mLC生成
16.如图所示装置,若要使装置中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则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是( )
A.植物油B.酒精C.蔗糖溶液D.稀硫酸
17.时,在0.5 L的密闭容器中,气体A与气体B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过程中A、B、C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10 s时反应生成了0.2 ml C
B.该反应进行到10 s时,消耗了0.15 ml A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10 s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
B.橡胶是具有高弹性的高分子
C.化学纤维指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
D.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天然高分子
19.已知C(石墨)=C(金刚石),在该反应进程中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D.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20.下列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
21.Ⅰ.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模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填充模型的是__________(填“甲”、“乙”、“丙”、“丁”或“戊”,下同)。
(2)表示同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
(3)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请写出其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Ⅱ.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下列两个反应都有生成。
①
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类角度来看属于__________。
A、氧化物
B、盐C、碱
D、酸
(2)上述两个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副产物是大气污染物,可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
22.为防止氮的氧化物污染空气,可用活性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回答下列问题:
(1)消除NO污染物,可在一定条件下,用CO与NO反应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为提高此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
C.使用适合催化剂
D.移出
②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2)向两个1L密闭容器中各加入活性炭(足量)和1.0mlNO,发生反应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NO和的物质的量变化如表所示:
①时,0~5min内,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_________。
②时,能确定反应达到最大限度(即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min,此时,容器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ml/L,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③容器中的温度关系为___________(填“>”“<”或“=”)。
三、实验题
23.浓硫酸和木炭在加热的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为检验反应的产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已知: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装有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证明产物中有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该反应体现了浓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B.(1)中固体变蓝,证明产物中有
C.该装置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D.试管(3)和(4)交换位置,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判断
(4)取下试管②,在该试管口套上气球,将无色溶液加热恢复至红色,冷却后,发现溶液颜色再次变浅。解释“无色→红色→颜色变浅”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
(5)将气体和氯气以体积比1∶1同时通入试管②,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脱落酸是一种抑制植物生长的植物激素,能促使叶子脱落,但不能催熟果实,A项错误;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主要由成熟果实产生,成熟的木瓜能够释放乙烯,促进未成熟的红柿成熟,B项正确;生长素能促进茎、芽、根生长,但不能促进果实成熟,C项错误;植物能产生甲烷,但甲烷不能催熟果实,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和的分子式均为,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干冰是,冰是,不是同一种物质,B项错误;和的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原子团,互为同系物,C项正确;和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D项正确。
3.答案:A
解析:常温下己烷是液体,乙炔、丙烯和丁烷均是气体;答案选A。
4.答案:D
解析:A.甲烷和乙烯都是无色气体,不能鉴别,故A错误;
B.常温下都为气体,不能鉴别,故B错误;
C.甲烷和乙烯与氢氧化钠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C错误;
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析:加快反应速率,可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思考,可通过升高温度、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增大压强、增大固体的表面积以及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等。
①反应有气体参加,增大压强,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①正确;
②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故②正确;
③将C粉碎,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③正确;
④通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④正确;
⑤加入足量木炭,碳是固体,改变固体的质量,反应速率不变,故⑤错误,答案选C。
6.答案:B
解析:A.质地较脆、经不起热冲击是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缺点,故A正确;
B.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但克服了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缺点,而且同时还具有如能承受高温、强度较高,具有电学性能等若干优点,故B错误;
C.高温结构材料具有能受高温,不怕氧化、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故C正确;
D.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能承受高温、强度较高、具有电学特性等,故D正确;答案选B。
7.答案:D
解析:检验硫酸根需要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为了排除碳酸根的干扰,加入盐酸,所以用到的试剂是氯化钡和盐酸,即选择①②,故答案选D。
8.答案:C
解析:A.未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A错误;
B.两个电极活动性相同,不能产生电势差,不能形成原电池,B错误;
C.Zn和Cu为活动性不同的电极,番茄汁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Zn与番茄汁能够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且能够形成闭合回路,可以形成原电池,C正确;D.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不能导电,D错误;故选C。
9.答案:A
解析:A.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时,加入蒸馏水,硫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A符合题意;
B.Al在中燃烧生成时,用铝粉替代铝片,增大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B不符合题意;
C.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时,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固体分解制取时,固体中添加少量作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10.答案:D
解析:甲烷的最简式为,C、H原子数目之比为1:4;乙烷的最简式为,C、H原子数目之比为1:3;乙烯的最简式为,C、H原子数目之比为1:2;苯的最简式为CH,C、H原子数目之比为1:1,故苯中C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D。
11.答案:B
解析:A.将v(A)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为用v(B)表示:v(B)===0.25;
B.;
C.将v(C)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为用v(B)表示:v(B)==≈0.27;
D.≈0.027,将v(D)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为用v(B)表示:v(B)===0.0067;
综上分析,B选项v(B)最大,反应速率最快,答案选B。
12.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3.答案:D
解析: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A错误;
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B错误;
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一定相等,与反应物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C错误;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是一个动态平衡状态,D正确;答案选D。
14.答案:A
解析:A、根据图象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正方应是吸热反应,A正确;
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因此焓变不变,B不正确;
C、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因此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不正确;
D、根据图象可知逆反应的活化能()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D不正确;答案选A。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D
解析:根据原电池的条件是必须有电解质溶液,植物油、酒精、蔗糖溶液属于非电解质,硫酸是电解质,故D正确。
17.答案:A
解析:10 s时反应生成气体C的物质的量为,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A项正确,B项错误;0~10 s内,,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项错误;10 s内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D项错误。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D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所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由于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反应中并没有电子的转移,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D。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1)乙、丙
(2)甲、丙
(3)戊;
(1)B
(2)①
(3);
解析:
22.答案:(1)AC;放热反应
(2)0.042;10;0.30;60;<
解析:
23.答案:(1)分液漏斗
(2)③中高锰酸钾溶液不完全褪色,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B
(4)遇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释放,溶液恢复红色;温度降低,溶解,溶液颜色变浅
(5)
解析:(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装有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2)③中高锰酸钾溶液不完全褪色,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物中有;
(3)A.该反应中S化合价降低,只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没有体现其酸性,选项A错误;
B.本身浓硫酸中就存在少量水,也可能是浓硫酸中水挥发使无水硫酸铜变蓝,选项B错误;
C.该装置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应该再加一个NaOH溶液吸收装置,选项C正确;
D.若试管(3)和(4)交换位置,因为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只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只能证明生成,不能证明生成,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判断,选项D错误;答案选B;
(4)取下试管②,在该试管口套上气球,将无色溶液加热恢复至红色,冷却后,发现溶液颜色再次变浅。遇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释放,溶液恢复红色;温度降低,溶解,溶液颜色变浅,故出现“无色→红色→颜色变浅”变化;
(5)将气体和氯气以体积比1∶1同时通入试管②,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是因为发生了离子反应。
实验目的
选用试剂或方法
A
检验溶液是否变质
KSCN溶液
B
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浓
C
鉴别胶体和溶液
丁达尔效应
D
验证的漂白性
品红溶液
物质的量/ml
温度为/℃
温度为/℃
0
5min
9min
10min
12min
0
5min
9min
10min
NO
1.0
0.58
0.42
0.40
0.40
1.0
0.50
0.34
0.34
0
0.21
0.29
0.30
030
0
0.25
0.33
0.33
广东省普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普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2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 Ni5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 Ni5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