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人工智能初步体验 3 智能生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五年级下册 教案 4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人工智能初步体验 4 综合应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五年级下册 教案 3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我的趣味小程序 2 智能出题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五年级下册 教案 2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我的趣味小程序 3 班级点名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五年级下册 教案 3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我的趣味小程序 4 随机抽取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五年级下册 教案 2 次下载
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1节 智能迎宾器教学设计
展开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智能迎宾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掌握Scratch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角色添加、代码块的认识与组合。
- 能够独立编写一个简单的智能迎宾程序,实现当角色检测到鼠标点击或键盘输入时,播放欢迎语并展示动画效果。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问题解决、逻辑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 通过动手实践,增强学生对编程逻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调试程序,学会自我反馈和修正错误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对编程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 通过完成项目,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 强化团队协作意识,认识到合作在完成复杂任务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
- Scratch编程环境的熟悉和基础操作。
- 编写条件判断语句来实现角色的交互响应。
- 创造性地设计欢迎语和角色动画,提升程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 教学难点:
- 理解并应用事件驱动编程的概念(如鼠标点击或键盘输入触发事件)。
- 如何有效组织和调试代码,确保程序逻辑的正确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名称:智能迎宾初体验
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段视频,内容为生活中常见的智能迎宾机器人在商场、酒店等地迎接顾客的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2. 问题引导:提问学生:“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智能迎宾器,你会让它怎样迎接客人?”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3. 目标揭示: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引出本节课的任务——利用Scratch制作一个具有个性化的智能迎宾程序。
(二)新知讲授
1. 认识Scratch界面
- 启动Scratch:首先,教师引导全班同学一起打开Scratch编程环境。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官方网站或直接启动已下载的桌面应用程序。
- 界面构成:
- 舞台区:这里是程序运行显示的地方,所有角色的动作和变化都会在这里实时展现。
- 角色列表:位于舞台下方,用于管理项目中的所有角色。学生可以在这里添加新角色、删除角色或选择角色进行编辑。
- 代码块区域:右侧大面积区域,按照功能分类排列了各种编程积木,如运动、外观、声音、事件等。学生将在这里拖拽代码块来构建程序逻辑。
- 脚本区:紧挨着角色列表,是放置已组合代码块的地方。每块代码都像是拼图一样,可自由组合,形成完整的程序指令。
- 造型和背景编辑器:允许学生编辑角色的外观或更换程序背景,增加项目的视觉效果。
2. 基础编程概念
- 事件(Event):
- 介绍事件驱动编程的基本思想,即程序响应外部或内部发生的事件而执行相应动作。例如,当绿旗被点击时,程序开始运行。
- 实际操作演示,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当绿旗被点击”作为程序的起始事件。
- 控制(Cntrl):
- 重点讲解循环(如重复执行)、条件判断()等控制结构。解释这些结构如何帮助程序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操作。
- 外观(Lks):
- 展示如何改变角色的外观(如大小、颜色、隐藏/显示),以及如何让角色说话或展示表情,以增强迎宾程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 声音(Sund):
- 教授如何为程序添加声音效果或录音,使迎宾角色能发出欢迎语。演示如何导入音频文件和控制播放、停止等操作。
3. 示例程序演示
- 程序设计思路:
- 教师先概述设计思路,明确目标是创建一个当用户点击舞台时,角色会说“欢迎光临!”并伴随挥手动作的迎宾器。
- 逐步编码:
- 步骤1:从事件代码块中拖拽“当绿旗被点击”到脚本区,作为程序的起点。
- 步骤2:添加一个条件判断,比如“如果 鼠标被点击”,这将作为触发迎宾动作的事件。
- 步骤3:在条件判断的“然后”部分,从外观代码块中选择“说 _ 持续秒”代码块,填入“欢迎光临!”。
- 步骤4:接着,在同一“然后”部分,加入“下一个造型”代码块,假设已为角色设计了一个挥手的造型序列。
- 步骤5:最后,为了增加互动性,可以加入声音模块,拖动“播放声音 _ 直到播放完毕”代码块,并选择或录制一个欢迎的音效。
- 运行与调试:
- 教师运行程序,让学生观察角色的反应是否符合预期。如果出现错误,如角色没有正确响应或声音未播放,教师现场演示如何查找问题并修正,如检查代码块的连接是否正确、声音文件是否已加载等。
通过这一系列细致的讲解和演示,学生不仅能够学到具体的编程技能,还能理解编程逻辑和问题解决的方法,为接下来的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操作
活动安排:
1. 分组实践:学生分为两人一组,每组一台电脑,根据教师提供的任务书开始制作自己的智能迎宾器程序。
- 任务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独特的迎宾角色,当检测到特定事件(如点击或按键)时,角色需发出欢迎语,并配合有趣的动画或音效。
2. 教师巡回指导:
-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及时解答疑问,帮助学生克服编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
- 鼓励学生相互帮助,促进小组间的经验分享。
3. 成果展示:
- 选取几组代表展示作品,每组上台演示并简要介绍创作思路。
- 全班同学给予掌声鼓励,教师针对每个作品给出正面评价及改进建议。
(四)归纳总结
总结要点:
-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事件驱动编程和条件语句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收获与不足之处。
- 提醒学生课后可以继续完善自己的迎宾器程序,尝试加入更多创意元素。
(五)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1. 完成未尽的智能迎宾器项目,确保程序运行流畅,增加至少一项额外的交互功能(如通过不同的按键触发不同语言的欢迎语)。
2. 写一篇简短的心得体会,记录学习Scratch编程的感受和在制作迎宾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此教案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旨在通过一个有趣且实用的小项目,引导学生掌握Scratch编程的基本技巧,同时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和创造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所收获。
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的趣味小程序第2节 智能出题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的趣味小程序第2节 智能出题器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任务分析,准备工作,知识探究,分享与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的趣味小程序第2节 智能出题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的趣味小程序第2节 智能出题器教学设计,共6页。
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1节 智能迎宾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1节 智能迎宾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