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十次周考测试卷(教师+学生)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32220/1-1717658705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十次周考测试卷(教师+学生)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32220/1-17176587057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十次周考测试卷(教师+学生)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832220/0-17176587043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十次周考测试卷(教师+学生)
展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2023·上海宝山·一模)牛顿第一定律表明( )
A.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B.物体具有惯性
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B
【详解】ABC.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一切物体具有惯性,但没有提出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度量,故AC错误,B正确;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牛顿第三定律得出的,不是牛顿第一定律,故D错。
故选B。
2.(23-24高一上·山东·阶段练习)同一物体在以下几组共点力作用下可能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
A.3 N、5 N、10 NB.4 N、5 N、10 N
C.4 N、5 N、6 ND.6 N、7 N、14 N
【答案】C
【详解】A.3N和5N的合力范围为2N~8N,10N不在其合力范围内,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则物体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4N和5N的合力范围为1N~9N,10N不在其合力范围内,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则物体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4N和5N的合力范围为1N~9N,6N在其合力范围内,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则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故C正确;
D.6N和7N的合力范围为1N~13N,14N不在其合力范围内,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则物体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3.(20-21高一上·贵州黔东南·期末)物体A被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如图所示。关于F1、F2、F3、F4这四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反作用力是F4
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1与F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F3的施力者是物体A
【答案】D
【详解】F1是指弹簧对重物A的拉力,F3是指重物A对弹簧的拉力,F4是指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F2为重物A的重力。
AC.F1的反作用力是F3,AC错误;
B.F2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引力,B错误;
D.F3的施力者是物体A,D正确。
故选D。
4.(23-24高一上·浙江湖州·阶段练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
B.胡克发现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的
C.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
D.牛顿最先建立描述运动的物理量,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
【答案】C
【详解】A.伽利略认为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故A错误;
B.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B错误;
C.伽利略首先采用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的科学方法,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故C正确;
D.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部分选对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12分。)
5.(22-23高一下·甘肃武威·阶段练习)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4N、5N、8N,它们的合力的大小可能为( )
A.0NB.1NC.25ND.27N
【答案】AB
【详解】4N、5N的合力范围为
则4N、5N、8N的合力最小值为零,4N、5N、8N的合力最大值为
故4N、5N、8N的合力大小范围为
故选AB。
6.(22-23高一上·福建龙岩·阶段练习)“电动平衡车”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如图所示,小朋友站在“电动平衡车”上在某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对平衡车压力的大小等于平衡车对人支持力的大小
B.人对平衡车的压力和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对平衡车的压力和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人对平衡车的压力和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答案】AC
【详解】人对平衡车的压力和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故选AC。
三、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7.(18-19高一·全国·课时练习)(10分)一个成人与一个小孩分别在河的两岸拉一条船,船沿河岸前进,成人的拉力为,方向如图所示(未画出小孩的拉力方向),要使船在河流中平行于河岸行驶.求小孩对船施加的最小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200N,方向垂直于河岸
【详解】为使船在河流中平行于河岸行驶,必须使成人与小孩的合力平行于河岸方向,根据三角形定则,将的起点与的“箭头”相连,只要的起点与的“箭头”的连线落在平行于河岸的方向上,、的合力F的方向就与河岸平行,如图所示,
当垂直于河岸时,最小,得
即小孩对船施加的最小力的大小为200N,方向垂直于河岸.
8.(23-24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10分)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6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10kg的建筑材料以1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绳子与定滑轮的摩擦,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绳子对建筑材料的拉力大小;
(2)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答案】(1)110N;(2)490N
【详解】(1)以建筑材料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
解得
(2)对人研究,得
FN+F=Mg
则
FN =Mg-F=49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490N。
四、作图题(本题共8分。)
9.(22-23高一上·宁夏银川·期中)请根据实际情况画出重力G的两个分力和的示意图,保留作图痕迹:实线、虚线、箭头,标出重力与分力的符号。
【答案】见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五次周考测试卷(教师+学生): 这是一份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五次周考测试卷(教师+学生),文件包含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五次周考测试卷教师docx、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五次周考测试卷学生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十一次周考测试卷(教师+学生): 这是一份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十一次周考测试卷(教师+学生),文件包含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十一次周考测试卷教师docx、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十一次周考测试卷学生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六次周考测试卷(教师+学生): 这是一份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六次周考测试卷(教师+学生),文件包含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六次周考测试卷教师docx、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六次周考测试卷学生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