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虹口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默写,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画线句, 根据本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023.6
第一部分阅读(60分)
一、古诗文(25分)
(一)默写与运用(12分)
1. 默写。
(1)____________,寤寐求之。(诗经《关雎》)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____________,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4)今年五一假期,小宇到上海植物园游玩,看到园中树木和藤蔓姿态优美,随风飘忽,不由得用《小石潭记》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
【答案】 ①. 窈窕淑女 ②.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③. 满面尘灰烟火色 ④. 青树翠蔓 ⑤. 蒙络摇缀 ⑥. 参差披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窈窕、庇、俱、满、蔓、络。
(二)(13分)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第5—9题
【甲】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杨氏入山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①,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桑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注释:①陶冶:悠闲和乐的样子。
2. 【甲】文选自我国儒家经典之一《______》,______(人名)作的《桃花源记》一文和【乙】文内容相似。
3.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盗窃乱贼而不作( ) (2)桑麻之属(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画线句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5. 阅读【甲】文,归纳大同社会理想三个方面: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三是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6. 【乙】文中描摹的村落符合【甲】文中所说的火同社会理想,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阐述理由。
【答案】2. ①. 礼记 ②. 陶渊明
3. ①. (1)兴起 ②. (2)类
4. 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5. ①.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②.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6. 示例一:乙文中“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桑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表明村落中所有东西都是共有的、和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天下为公”这一特点相吻合。
示例二:乙文中“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表明村中人人都自食其力,和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人们安居乐业这一特点相吻合。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及其内容积累能力。
①空,依据《大道之行也》可知,本文选自《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据此,本空填写“礼记”。
②空,《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1)句意:盗窃、造反和害人事情不发生。作:兴起。
(2)句意:桑树竹林之类。属:类。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有:
第一个“亲”:以……为亲;第二个“亲”:亲人;第一个“子”:以……为子;第二个“子”:子女。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①空,依据【甲】文中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可知,这说明了理想的大同社会应具有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的特点。
②空,依据“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可知,理想的大同社会应具有人人都能路不拾遗、安居乐业的特点。
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示例一:依据甲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可知,这是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依据乙文中“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桑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的意思可知,这表现了此村落中所有东西都是大家共有、共用的,符合“天下为公”的特点。
示例二:依据甲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可知,这是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依据乙文中“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的意思可知,这表现了此村落中每个人都是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符合“天下为公”的特点。
【点睛】参考译文:
(甲)在大道施行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乙)老人带领姓杨的人来到一个大的山洞,鸡和狗都很开心的样子,人民都在一起住。到了一个人家,老人对(这户人家)说:”这个人想过去住,难够容留他吗?”回答说:“你既然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贤能的人。我们这里只要是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麻)这类东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与众人共亨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你要真的来,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些珍异的东西,(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里是不缺的。只打算给你一些地,用来耕地养蚕,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杨谢了他答应了。又告诫说:“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封着了。”将近夜晚,与老人一起出来。
二、现代文(23分)
(一)(9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机器人时代人类何去何从?
①最近几年,随着美国等国家对机器人产业的大量投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②美国旧金山的动力机械公司曾生产出一款自动制作美味汉堡的机器人,它知道如何烤肉饼,如何把面包切成片,如何加番茄、生菜和奶酪,做好以后还可以通过传送带把美味的汉堡送给顾客。
③除了对简单手工操作的替代,机器人还能替代复杂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如判断医学X光片的机器人,准确率达到98%以上,这已经超过了人的准确率。另外,网上广泛传播的硅谷视频机械狗、无人飞机,这些机器连遥控器都不需要,它们自行判断运动路线,躲避障碍物等。它们无需人类操作,灵活得几乎和生命体一样。
④从全球范围来看,机器人的迅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的科技进步、生产方式的转变都有非常好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隐忧。
⑤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就讲过,人们与其担心机器人会给人类带来毁灭,不如去担心机器人给社会带来的大量失业的压力。吴恩达认为,美国用了200年把一个农业社会转变成现代社会,在这200年里,农民可以继续种地,不慌不忙地慢慢学习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向其他产业转移。但是现在的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要快得多,人们没有200年的时间去做转变,甚至没有20年的时间去做转变,这个转变的时间很短。例如: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已经成熟,在未来的几年里会被广泛使用,无数卡车司机将面临失业。
⑥不仅仅是蓝领工人受到冲击,很多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高技能的白领工作也将受到影响。例如:现在机器人已经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替代律师的工作,看更多的案例,准备更有说服力的案件资料,成本是原来的1/10,而且案件资料的质量更高。那么原来做整理资料工作的律师去哪里就业?
7. 根据本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8. 有人给选文补充了一个例子,内容如下:
同声传译机也是人工智能家族里的成员,随着自然语言的处理技术和声音过滤识别技术的发展,可能在5-10年内翻译人员就会失业。那么各个大学就会争相裁撤外语学院。
这段话应该放在文章的第几自然段?请说明理由。
【答案】7. (1)替代复杂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2)社会隐忧(给社会带来隐忧)(3)给社会带来大量失业
8. 放在第⑥段。补充材料主要内容是随着同声传译机的发展可能会导致翻译人员失业,大学外语学院被裁撤。这与第⑥段所说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导致白领工作将受到影响相吻合。
【解析】
【7题详解】
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第一空,结合③段“除了对简单手工操作的替代,机器人还能替代复杂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概括可得:替代复杂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
第二空,结合④段“从全球范围来看,机器人的迅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的科技进步、生产方式的转变都有非常好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隐忧”概括可得:给社会带来隐忧;
第三空,结合⑤段“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就讲过,人们与其担心机器人会给人类带来毁灭,不如去担心机器人给社会带来的大量失业的压力”概括可得:给社会带来大量失业。
【8题详解】
考查说明材料回归。
结合补充材料“同声传译机也是人工智能家族里的成员,随着自然语言的处理技术和声音过滤识别技术的发展,可能在5-10年内翻译人员就会失业。那么各个大学就会争相裁撤外语学院”可知,补充材料意在说明随着同声传译机的发展可能会导致翻译人员失业,大学外语学院被裁撤。结合选文第⑥段“不仅仅是蓝领工人受到冲击,很多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高技能的白领工作也将受到影响”可知,补充材料与该段所说明内容一致,均在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会给社会带来的大量失业的压力。因此补充材料应放在第⑥段。
(二)(14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蚕豆
曾必荣
①北京我没去过。
②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之《蚕豆》中道:“北京人是不大懂吃新鲜蚕豆的。北京人爱吃扁豆、豇豆,而对蚕豆不赏识。”单从这一点上,我就不羡慕北京人。
③我生在江北边,现居江南岸。江南江北蚕豆好,叫我如何不爱它?我爱吃新鲜蚕豆,尤其是现在。而在小时候,我却偏爱吃老蚕豆。
④小时家贫,零食稀有。逢上年节日,若能装上半裤袋的蚕豆,我就什么都不去想了。这种把晒干的蚕豆,和着“油沙”炒熟,当零食吃的蚕豆,在我的故乡,并没有特别的称谓。蚕豆就叫蚕豆,“站不更名,坐不改姓”,像铁打的汉子,其硬无比。——牙齿不好的人,是难享这口福的。
⑤边吃蚕豆边玩,最是有趣。显富,让伙伴瞧见,必定引来眼巴巴的问:吃么东西,把点我吃吃?
⑥吃没呀。
⑦没吃——?你把嘴张开给我看看。
⑧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
⑨把这一点点?
⑩嫌少,有本事你就不要。等我要缩回手时,伙伴就一把把蚕豆抓走,自言自语地说:少吃多有味,多吃味不高。
⑪还和弟弟比赛,看谁把蚕豆抛得高,并用嘴巴接住。输的一方,进贡蚕豆。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弟弟输急了,拔腿就跑,我紧追不舍。捉住了,就从弟弟的口袋里狠狠地抓上一把,旋即逃之夭夭了。
⑫童年,多像那田间地头的蚕豆花呀,花蝴蝶似的,那么的可爱,那么的美好。可惜,花开不多时,童年也转瞬即逝。
⑬到了上中学,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格外钟情于蚕豆”这一类的话,我只能放在心里,绝不会让同学们知道了。其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的《社戏》。班里有位女同学长得小巧,眸子仿佛两粒“乌油油的罗汉豆”。于是,有好事的同学戏称她“蚕豆”。不久,就在班上传开了。她是讨厌同学叫她“蚕豆”的。甚至,吃蚕豆都犯了她的忌讳。
⑭而今忆及,我不禁哑然一笑。
⑮这“一笑”,笑得我少年不在了,青年也不在了。人到中年,牙齿不再所向披靡,无所顾忌——怕冷怕热,欺软怕硬。幸好,蚕豆的吃法良多:焖炒、油炸、水煮、烧汤……都很好吃。
⑯立夏时节,刚上市的蚕豆,嫩、糯、香、鲜。清人袁子才在《随园食单》中说:“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吃方佳。”这种吃法,我没吃过。但对“随采随吃方佳”,倒是身同感受。
⑰鲜嫩的蚕豆,我还是最喜欢烧汤吃。做法也很简单,蚕豆去皮,怕一不小心老去,不洗,立即到锅里。用大火再度烧开,把搅好的蛋液均匀地淋上,放盐,添油,撒少许葱花,即可食用。这道蚕豆蛋汤,好吃又好看。看在眼里,仿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相看两不厌”。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遗憾的是,吃这道汤的时令太短暂了,故有蚕豆谣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嫩,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
⑱竹峰君在《葫芦》里说:“相对其他果蔬,葫芦营养价值较低。给了好看的外表,哪能再给丰富的内涵,天下好事,岂能让葫芦占尽了?”借用前面的文字,稍加改变,给蚕豆易老找个理由吧:相对其他果蔬,蚕豆营养价值较高。给了丰富的内涵,哪能再给太多的青春,天下好事,岂能让蚕豆占尽了?
9. 阅读④-⑪自然段,概括“我”与蚕豆相关的事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学时,“我”为了不犯同学的忌讳,把对蚕豆的爱放在心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具体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只得”不能删除的理由。
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
11.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引用的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引用汪曾祺《蚕豆》中的句子,引出“我”对蚕豆的钟爱之情。
B. 第⑯段引用袁子才《随园食单》中的句子,写出“我”对新鲜蚕豆“随采随吃方佳”观点的认同。
C. 第⑰段引用古诗句“相看两不厌”,强调蚕豆好看又好吃。
D. 第⑱段引用《葫芦》一文中的句子,引出后文“我”对蚕豆食用时令短暂的感慨。
12. 课文《社戏》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课文《社戏》和选文借助蚕豆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点?请结合课文和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9. ①. (1)童年时,我边吃边玩蚕豆,引得小伙伴向我索要 ②. (2)童年时,我和弟弟比赛抛蚕豆吃 ③. (3)中年。我在立夏时节爱用鲜嫩蚕豆烧汤吃
10. “只得”是不得不的意思,写出了“我”在小伙伴一再逼迫下不情愿地掏出蚕豆的心理,表达“我”对蚕豆的喜爱之情。 11. C
12. 相同点:两文都借蚕豆表达了对童年生活和故乡的怀念(其中一点即可);能具体分析即可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
根据第⑤段“边吃蚕豆边玩,最是有趣。显富,让伙伴瞧见,必定引来眼巴巴地问:吃什么东西,把点我吃吃”可以提炼出:小伙伴向“我”索要蚕豆;
根据第⑪段“我还和弟弟比赛,看谁把蚕豆抛得高,并用嘴巴接住”可以提炼出:“我”和弟弟比赛抛吃蚕豆;
根据第⑰段“鲜嫩的蚕豆,我还是最喜欢烧汤吃”可以提炼出:我在立夏时节爱用鲜嫩蚕豆烧汤吃。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炼字。
在理解本义的基础上理解其语境义。“只得”是不得不的意思,结合第⑤⑦段“吃么东西,把点我吃吃?”“没吃——?你把嘴张开给我看看”可知,写出了“我”在小伙伴一再逼迫下不情愿地掏出蚕豆的心理,结合第⑤段“边吃蚕豆边玩,最是有趣”可知,表达“我”对蚕豆的喜爱之情。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作用。
C.结合第⑰段“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可知,此处引用古诗句“相看两不厌”,应该是强调蚕豆蛋汤好看又好吃。
故选C。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比较阅读。
相同点:本文的作者通过写与蚕豆相关的几件事,表达了对蚕豆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美好青春和故乡的怀念;鲁迅的《社戏》中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并非那夜的豆最好吃,也并非那夜的戏最好看,原因在于“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受到朋友那么淳朴、真诚的友情了,也表达了对童年生活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三、综合运用(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16—19题
班级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之后,决定开展一次读书笔记交流活动,邀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3. 下列对保尔·柯察金人生轨迹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筑路 做工 参军 著书 B.做工 参军 筑路 著书
C.参军 筑路 做工 著书 D.著书 筑路 做工 参军
14. 请选择下列两幅插图中的一幅,写出相应的故事情节。
15. 请结合下列片段分析保尔·柯察金的形象。
使筑路队丧失很多劳动力的肠伤寒也悄悄地向保尔袭来。但是他的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五天来,他都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挣扎着爬起来,与人们一起去劳动。他每走一步,都觉得有什么东西朝胸口猛刺。浑身发冷,牙齿直打战,而且头昏眼花,感觉树木在围绕他旋转。
16. 下列是作品中的经典名句,可以给我们思想的启迪。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或实际生活经历,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才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答案】13. B 14. 示例一:参加红军后,保尔成为了一名勇猛的骑兵。一天夜晚,战士们在篝火旁休息,保尔凑着火光专心读小说,还给战友们讲了书中故事的大意。
示例二:保尔全身瘫痪,又双目失明,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出来,在病床上开始了文学创作。
15. 示例:下面这段话写的是保尔在患病导致身体极端虚弱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劳动的情景,体现了他坚持不懈、英勇无畏的精神
16. 得分点:观点+结合阅读体验或生活经历进行阐释(阐述需具体且与观点一致)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
保尔的一生有四个阶段:
从童年到参加红军,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保尔“窥见了生活底层,窥见了沉淀和渣滓,也闻到了腐烂的味道”。“做工”便是发生在这一阶段的事件;
在红军队伍里,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苏维埃政权,是保尔人生经历的第二个阶段,他和战友们“骑着骏马迅速地奔跑”,狠狠地打击侵略者反革命者,足迹踏遍了全国。“参军”便是发生在这一阶段的事件;
参加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是他的第三阶段。“筑路”便是发生在这一阶段的事件;
而最让他伤心的则是失去健康的第四阶段了。他右腿残废,双目失明。而最痛苦的是,他远离了他所热爱的工作,他甚至想过自杀,可他挺下来了,以文学为武器,“走回了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著书”便是发生在这一阶段的事件;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辨析。任选一图进行故事的叙写即可。
插图一:根据图片上的篝火和周围围满的士兵可知,事件是保尔在篝火旁给大家讲故事。具体内容为:保尔在篝火旁读了《牛虻》。参加红军后,保尔成为了一名勇猛的骑兵。一天夜晚,战士们在篝火旁休息,保尔凑着火光专心读小说,保尔还给战友们讲了书中故事的大意:一个革命者,为了真理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战斗。大家都被书中主人公英勇就义的壮举所感动。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牛虻》,该书描写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他参与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为之献出了生命。他学到了像《牛虻》一样坚强、甘于献身革命事业。
插图二:根据图片上保尔躺在病床上受众拿着笔在写字,可知事件主要是保尔瘫痪后在进行文学创作。具体内容为:1927年,由于以前参加战争时受得伤,导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6个月后,写成的手稿在朋友寄回来时丢失了,保尔一度灰心丧气。后来,他振作了起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一位邻居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分析。
根据语段“但是他的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五天来,他都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挣扎着爬起来,与人们一起去劳动”可知,保尔在患伤寒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劳动,哪怕自己的身体都要撑不住了也依然坚持着,由此可以看出保尔是一个坚持不懈、英勇顽强的人。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感悟启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们要珍惜光阴,努力奋斗。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时间却如流水匆匆而过,我们需要珍惜每一天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就要每天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认真学习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自己的努力。
第二部分 写作(40分)
17.有一个词叫“青春”,它的样子有很多。是挥汗如雨地拼搏,是全神贯注地阅读,是一丝不苟地学习,是潇洒畅意地释放……
请以“这才是青春该有样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3)字迹工整。
【答案】例文:
这才是青春该有样子
青春不是彷徨无奈,更不是自暴自弃,而是在困难重重的路上,坚定信念,迎难而上。
——题记
山重水复
黄昏一寸一寸的爬上矮墙,把天边的晚霞酿成了驼红,夜像半透明的油纸一点一点铺展开来。
而我还在埋头写着数学总结,我已经为这个数学总结,花费了不少时间,但仍毫无进展,书本上那横走斜行概念和公式,让我的心中也是横走斜行的惆怅:“老师呀老师!总结这么多的内容还只能用两张纸,怎么写呀?”望着那已经被我翻皱了的数学书和笔记本,还有那杂乱无章的草稿,我感觉我好像是一位“山穷水尽”的旅人,妄想“柳暗花明又一村”,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我只是一只无头苍蝇,在广阔的数学天空中乱转,找不到任何总结归纳的窍门。唉!我整个人瘫在椅子上,眼睛直直地望着深遂的黑夜出神,放弃的念头在我脑中闪过。
灰白的月光越过矮墙,照在书桌上,也照进了我苦涩而又焦急的心。
乘风破浪
“写数学总结最重要的是耐心!”数学老师的话语回响于耳畔,“困难肯定是有的,在困难面前不气馁,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的人才能成功!”久立桌旁,心里倏尔润朗起来,望向窗外,月光褪去了灰白,变得皎洁清晰。我提起笔,借着月光开始又一轮的搜索、整理。我专注着,抿着嘴,眉毛拧成了一条紧张的直线。我一手按着草稿纸,一手握着笔,时而抬起头,似乎这就是我生命的全部。此刻的我,仿佛是个战士,挺立的笔杆是我的枪矛,醇厚的墨汁是我的甲盾,在草稿纸铺就的战场上,纵横捭阖,冲锋陷阵。阵阵酸麻从指尖蔓延到手臂,细密的汗珠在鼻尖、额头渗出。每一笔都倾注着我所有的努力,每一划都凝聚着我所有的执着,那些调皮的公式概念似乎也听话多了。窗外,月光虽暗淡,风却轻暖,把我镶嵌在了那一寸时光中。
柳暗花明
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圆……那个晚上我一遍遍搜索,一遍遍整理,一遍遍归纳总结,忘了时间,更忘了疲倦。终于,完成了,笑容在我的脸上浮漾开来,成功的喜悦占据了我的整个心房!徜徉在数学的海洋中,我乘风破浪,终柳暗花明,给青春做了最好的诠释。此刻,窗外的月光也似乎更加明亮了……
原来,世界上并没有一帆风顺的春春,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做最努力的自己,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要求以“这才是青春该有样子”为题,写一篇文章。“青春”,青年时期;喻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年华。“青春”是个什么样子,也许众说纷纭,根据提示“是挥汗如雨地拼搏,是全神贯注地阅读,是一丝不苟地学习,是潇洒畅意地释放……”,可知,它可能是“挥汗如雨地拼搏”,也可能是“全神贯注地阅读”;可能是“一丝不苟地学习”,也可能是“潇洒畅意地释放”等等。应从积极方面思考“青春”的意义,以确定“这才是”的内涵,题目中的“才”字表明习作时要有与文章主题相对应的矛盾体,青春是多味的,既有苦涩,又有甘甜;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沮丧;既有友谊的滋养,又有分离的悲伤……但青春总归是向前的,我们也总是在成长的,所以要紧扣题目“这才是青春该有样子”,写明白“这”指代的是什么,“该有”即应该拥有。立意上,应表达惜时好学、专注阅读、奋力拼搏等弘扬青春正能量的方面来思考。写成记叙文。
第二,选材构思。根据题目中“青春”可知,本文应写自己或同龄人的故事。本题要求记叙文,从生活的小事中选取材料,刻画细节表现人物,在人物的描摹中表现文章主题。可以写一次与朋友因为误会产生矛盾,在激烈的心理斗争后,决定宽容对方,再次收获友谊,表现珍视友谊才是青春的主题;还可以写自己在周末前往公园散心,发现公园内到处是垃圾时,主动捡起垃圾打扫卫生,营造良好的环境,表现恪守功德才是青春的主题;还可以写自己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沮丧不前,后在偶然见到蚂蚁搬东西后,鼓起斗志奋力前行,表现昂扬奋发才是青春的主题;还可以写疫情期间,自己说服父母,积极报名小区志愿者服务,并坚持到底,表现勇担社会责任才是青春的主题。习作时,注意采用议论性或抒情性的文字点明主题,深化文章主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虹口区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上海市虹口区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虹口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