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5 代谢与平衡-【口袋书】2024年中考科学知识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824199/0-17175302688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3.5 代谢与平衡-【口袋书】2024年中考科学知识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824199/0-17175302689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3.5 代谢与平衡-【口袋书】2024年中考科学知识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824199/0-171753026897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3.5 代谢与平衡-【口袋书】2024年中考科学知识手册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3.5 代谢与平衡-【口袋书】2024年中考科学知识手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食物与营养,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体内物质的运输,能量的获取,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模块一 食物与营养
1.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素主要有水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无机盐 、维生素 和粗纤维 等。
2.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脂肪: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无机盐:构成组织(如磷—细胞膜)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缺Ca、P—骨质疏松症;缺Fe—缺铁性贫血;缺Zn—食欲下降,影响生长发育;缺I—甲状腺肿大。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促进消化。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
3.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
模块二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 外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消化腺
内消化腺:胃腺、肠腺
(1)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
(2)消化腺
2、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①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②将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③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消化: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消化的类型:
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3)吸收: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4)七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 1 \* GB3 ①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消化道直接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
= 2 \* GB3 ②须经消化才能被吸收:蛋白质、糖类、脂肪。最终消化产物:淀粉—→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 —→甘油 + 脂肪酸 。
= 3 \* GB3 ③不能被消化吸收:粗纤维
(5)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消化部位吸收部位、消化步骤、有关消化液种类:
淀粉(口腔、小肠) 麦芽糖 葡萄糖(进入毛细血管)
蛋白质(胃、小肠) 氨基酸(进入毛细血管)
脂肪(小肠) 脂肪酸+甘油(进入毛细淋巴管)
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的特点及相应功能:①小肠很长——消化、吸收 ②小肠表面有很多褶皱及小肠绒毛——消化、吸收③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消化④小肠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
5、消化道不同部位对营养物质吸收不同:
① 口腔和食道:不吸收。
② 胃:只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另外还有酒精(非营养物质)
③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④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6.酶: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特点: 专一性、 高效性、 多样性。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pH 、温度 等。
酶缺乏或不足: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疾病,如白化病(缺乏促进黑色素形成的酶)。
模块三 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淡黄色
血 红细胞 :无细胞核
液 多 血红蛋白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贫血
组 血
成 细 白细胞:有细胞核 太多 炎症
胞 大 抵抗病菌
血
液 血小板:没有细胞核
循 促进止血、加速凝血,阻止细菌入侵
环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系
统 输送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功能: 防御保护
调节体温
血管
心脏
血液循环: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内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 ↓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全身毛细血管←主动脉←左心室 :体循环
心率:一般成年人75次/分。0.8秒/次
舒张压:8-12千帕。 高于12千帕为高血压。
血压 收缩压:12-18.7千帕。低于12千帕为低血压。
ABO血型: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决定。
模块四 能量的获取
1、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大多数来源于糖类,也有一部分来源于脂肪,极少数来源于蛋白质。
酶
2、氧化供能:细胞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贮存在食物中的能量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的方式释放出来。如:
糖类 + 氧 →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3、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高等植物和动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也是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无氧呼吸只提供少量能量,不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它只是对能量需求的一种暂时补充。
酶
4、无氧呼吸:人的肌肉:葡萄糖 → 乳酸 + 能量 (少量)
酶
高等植物:葡萄糖 → 酒精 + 二氧化碳 + 能量 (少量)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5、多样的呼吸器官:
模块五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1、葡萄糖:吸收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供能;多余的部分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或在人体内转变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的储备。
食物的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供能
肝糖元的分解 ――→血糖――→ 合成糖元贮存
脂肪、蛋白质的转化 转变为脂肪贮存
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
2、脂肪:一部分被组织细胞利用,另一部分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贮存起来。需要时可进行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利用。
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
3、蛋白质:消化为氨基酸后被小肠所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一部分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另一些氧化分解供能,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
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含氮废物(尿素、尿酸)
小结:三类物质在人体组织细胞中进行着不断地合成和分解,新旧不断更替。
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4.体内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以 汗液 形式排出 ——皮肤 ; 以 气体 形式排出 — 呼吸系统 ;以 尿 的形式排出 ——泌尿系统
5.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它们有什么功能? -------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产生尿液 输尿管:运送尿液到膀胱的通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
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 形成尿液 的器官。
肾:1、肾的外形和位置:肾的位置在人腰后部脊柱的两侧,有一对,形像蚕豆。
2、肾的结构:外层是皮质,内层是髓质,中央是一个空腔,叫肾盂,肾盂和输尿管相连。
肾单位――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而肾小体又可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
⑴原尿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全部的尿素、尿酸,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被过滤到肾小囊。
⑵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
维生素A
夜盲症
肝、鸡蛋黄、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脚气病
牛肉、肾脏、谷类种皮(麦麸)、豆类
维生素B2
口角炎、唇裂症
酵母、大豆、胚芽、肝
维生素B12
恶性贫血
肝、奶、肉、蛋
维生素C
坏血病
蔬菜、水果
维生素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
肝脏、鸡蛋、鱼肝油(晒太阳自身合成)
维生素E
肌肉萎缩
谷物胚芽、绿叶
结构
功能
口腔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咽
食物的通道
食道
食物的通道
胃
肌肉质的囊,收缩能力很强,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小肠
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混合均匀(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将食物残渣推向大肠
大肠
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排出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
流入部位
消化物质
唾液腺
唾液(淀粉酶)
口腔
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胃液(蛋白酶)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
胆汁(不含消化酶)
暂存胆囊流入小肠
促进脂肪消化
胰腺
胰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小肠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肠腺
肠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小肠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消化道消化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口腔
√(麦芽糖)
×
×
胃
×
√(多肽)
×
小肠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和甘油)
血管种类
结构
功能
动脉
管壁较厚、弹性大
把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处
静脉
管壁较薄、弹性小,内有静脉瓣
把血液从全身运回心脏
毛细血管
管壁极薄、管径较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进行物质交换
心脏结构
功能
发达的肌肉
动力泵
静脉瓣、房室瓣、动脉瓣
血液单向流动
左心室的肌肉最发达
将血液泵入主动脉,输送全身各处
血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和B
无
O型
无
抗A和抗B
项目
内容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别
反应条件
O2、酶
酶(不需O2)
物质变化
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CO2和H2O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生成酒精和CO2或生成乳酸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
释放少量能量
联系
实质上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类别
动物名称
呼吸器官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体表(表膜即细胞膜)
(环节动物)蚯蚓
湿润的体壁
(节肢动物)蝗虫
气管
脊椎动物
(鱼纲)对虾、鱼类
腮
(两栖类)青蛙
肺兼湿润的皮肤
(爬行纲)蜥蜴
肺
(鸟纲)鸟类
肺,有气囊辅助
(哺乳类)牛
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2.1 溶液-【口袋书】2024年中考科学知识手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上的水,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物质的溶解,物质的分离,水的净化和保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知识点复习 填空题专练(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室常用分解高锰酸钾, HCl气体通入水中可得到盐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代谢与平衡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