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A. 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 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 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 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答案】B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这采用细胞融合技术,与基因工程无关,A错误;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这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B正确;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这是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无关,C错误;
D、基因工程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的定向改造,而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不符合基因工程的概念,D错误。
故选B。
2. 基因工程操作离不开三种工具,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常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从而获得互补的黏性末端
B. 在三种工具中最常用载体——质粒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种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 DNA聚合酶能够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是基因工程中的“分子缝合针”
D.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获得,具有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的能力
【答案】C
【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
(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详解】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以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A正确;
B、在三种工具中最常用载体--质粒的化学本质是DNA,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种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
C、DNA连接酶能够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是基因工程中的“分子缝合针”,C错误;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获得,具有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的能力,即具有专一性,D正确。
故选C。
3. 下列有关获取目的基因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直接分离目的基因的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缺点是工作量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B. 由于真核细胞的基因含有不表达的DNA片段,一般使用人工合成的方法
C. 目前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D. 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需要RNA聚合酶催化DNA合成
【答案】D
【分析】基因工程的第一个步骤是获取目的基因, 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有: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 ③人工合成(化学合成)。
【详解】直接分离目的基因的方法操作简便,但是工作量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A正确;由于真核细胞的基因中因含有不能表达的DNA片段而不能直接用于基因的扩增与表达,因此在获取真核细胞的基因时,一般用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B正确;目前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C正确;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催化DNA合成,D错误。
4. 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导入乙种生物的细胞获得甲种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需要的酶是反转录酶,原料是A、U、G、C
B. ②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
C. 如果受体细胞是单子叶植物细胞,③过程可用农杆菌转化法
D. ④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
【答案】B
【分析】由题意可知:①表示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DNA的过程;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该过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详解】A、①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DNA的过程,表示反转录,利用反转录酶合成DNA片段,所以需要的原料所含的碱基是A、T、G、C,A错误;
B、②过程是目的基因与质粒DNA的重组,需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B正确;
C、农杆菌是一种在土壤中生活的微生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而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因此如果受体细胞是单子叶植物细胞,③过程一般不可用农杆菌转化法,C错误;
D、④过程是基因的表达,该过程中会有RNA的合成,所用原料中含有A、U、G、C,D错误。
故选B。
5. 下列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未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A. 以mRNA为模板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 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
C. 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D. 目的基因的表达
【答案】C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其中人工合成法获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目的基因的检测都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据此答题。
【详解】A、以mRNA为模板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过程需要进行逆转录过程,该过程中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A错误;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黏性末端重组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错误;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不需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
D、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都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错误。
故选C。
6.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程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标记基因筛选出来的受体细胞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
B. 基因表达载体须含有起始密码子,作为翻译的起点
C.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D. 可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答案】B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A、标记基因位于运载体上,利用标记基因筛选出来的受体细胞可能只含有运载体而不含有目的基因,A正确;
B、密码子位于mRNA上,因此基因表达载体中一定不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B错误;
C、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C正确;
D、可以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了蛋白质,D正确。
故选B。
7. 继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发成功后,膀胱“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科学家培育出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能分泌到尿液中。构建“生物反应器”的受体细胞及目的基因表达的细胞分别是( )
A. 体细胞、体细胞
B. 体细胞、膀胱上皮细胞
C. 受精卵、体细胞
D. 受精卵、膀胱上皮细胞
【答案】D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培育转基因动物时,应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因为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根据题干信息“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能分泌到尿液中”可知,目的基因表达的细胞是膀胱上皮细胞,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成果及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工程中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B. 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
C. 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D.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的产生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内表达出的胰岛素与人的胰岛素结构相同
【答案】D
【分析】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详解】A、基因工程中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A正确;
B、基因工程的应用很广泛,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B正确;
C、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这是治疗遗传病的最有效手段,C正确;
D、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的产生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内表达出的胰岛素与人的胰岛素结构不相同,因为大肠杆菌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不能对胰岛素进行加工,D错误。
故选D。
9. 下图表示蛋白质工程的操作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蛋白质工程流程的顺序是A、B、C、D、E、F、G
B. A、B过程是在细胞核内完成的,C过程是在细胞质内完成的
C. G过程的完成依赖于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D. 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答案】C
【分析】蛋白质工程是基于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认识,进行分子设计,通过基因工程途径定向地改造蛋白质或创造合乎人类需要的新的突变蛋白质的理论或实践活动。
【详解】A、蛋白质工程流程的顺序是E、F、G、A、B、C、D,A错误;
B、A是转录在细胞核中完成,B是翻译是细胞质内完成,C是加工修饰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完成,B错误;
C、G过程是目的基因的获取,由图可知,要改造蛋白质结构,最终是通过改造或合成基因来实现的,因为改造基因操作更容易,且改造后可以遗传,C正确;
D、蛋白质工程是对基因直接进行操作,D错误。
故选C。
10.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工程可以改造酶的结构,提高酶的热稳定性
B. 通过蛋白质工程可以改变蛋白质的活性
C. 只有利用蛋白质工程才可以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得到人的胰岛素
D. 蛋白质工程可以对胰岛素进行改造和修饰,合成速效型胰岛素制剂
【答案】C
【分析】蛋白质工程:通过物理化学与生物化学等技术,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并借助计算机辅导设计、基因定点诱变和重组DNA技术改造基因,以定向改造天然蛋白质,甚至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的技术。
【详解】A、提高酶的热稳定性的方法有:(1)将肽链的天门冬酰胺和谷氨酰胺转变为其他氨基酸;(2)在蛋白质分子中引入二硫键,因此蛋白质工程可以改造酶的结构,提高酶的热稳定性,A正确;
B、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改造基因从而改造蛋白质,所以可以通过蛋白质工程可以改变蛋白质的活性,B正确;
C、利用基因工程可以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中,也可以得到人的胰岛素,C错误;
D、将胰岛素B链由B28脯氨酸-B29赖氨酸改为B28赖氨酸-B29脯氨酸,获得的单体速效胰岛素,可以避免胰岛素分子形成聚合体以保证它的效能及时发挥,D正确。
故选C。
11. 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工程是通过基因操作把外源基因转入适当的生物体内,并在其中进行表达,它的产品还是该基因编码的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B. 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是可遗传的,蛋白质工程产生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C. 蛋白质工程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定向地改造天然的蛋白质,甚至于创造全新的蛋白质分子
D. 通过基因工程中定点诱变技术,有目的地改造蛋白质分子中某些活性部位的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以改善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答案】B
【分析】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的第二代基因工程,因为是对现有蛋白质的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所以必须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实现,其流程为: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合成DNA→表达出蛋白质。
【详解】A、基因工程是通过基因操作把外源基因转入适当的生物体内,并在其中进行表达,它的产品还是该基因编码的天然存在的蛋白质,A正确;
B、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是可遗传的,蛋白质工程的作用对象依然是基因,因此其产生的变异也是可遗传的,B错误;
C、蛋白质工程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定向地改造天然的蛋白质,甚至于创造全新的蛋白质分子,C正确;
D、蛋白质过程中,可以通过基因工程中定点诱变技术,有目的地改造蛋白质分子中某些活性部位的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以改善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D正确。
故选B。
12. 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和增殖方式分别是( )
A. 脱离母体后,在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下;减数分裂
B. 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有丝分裂
C. 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内;减数分裂
D. 脱离母体后,在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下;有丝分裂
【答案】D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而表现出全能性需要一定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形成个体的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详解】植物组织细胞脱离母体后,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植物细胞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综合以上分析,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 如图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的形成需要光照
B. ②的特点是细胞壁薄,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
C. ①能被培养成④的原因是细胞中含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D. 从①→④过程中,需要多种培养基,特别是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及比例不同
【答案】A
【分析】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再分化形成的试管苗,移栽到地里,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体。
【详解】A、①→②的形成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不需要光照,A错误;
B、②是愈伤组织,具有细胞壁薄,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特点,B正确;
C、①外植体能被培养成④植株的原因是细胞中含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
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外植体①脱分化形成②愈伤组织需要一定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②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③根、芽的过程也需要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且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对形成根、芽的影响不同,因此从①→④过程中,需要多种培养基,特别是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及比例不同,D正确。
故选A。
14. 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诱导融合前要先去除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B. 植物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产生新的细胞壁
C.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
D. 植物体细胞杂交应用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C
【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指将来源不同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技术。
【详解】A、不同植物细胞诱导融合前要先去除细胞壁,由于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故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A正确;
B、植物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产生新的细胞壁,B正确;
C、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杂种植株,C错误;
D、植物体细胞杂交首先要使原生质体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其次要把杂种细胞经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杂种植株。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故选C。
15. 某研究小组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培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制备肝细胞悬浮液时先用剪刀剪碎肝组织,再用胃蛋白酶处理
B. 肝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培养液中通入5%CO2以维持培养液的pH
C. 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D.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方法,可推断乙细胞比甲细胞增殖周期长
【答案】A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
(3)适宜的温度和pH。
(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
【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为7.2~7.4,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胃蛋白酶会变性失活,因此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先用剪刀剪碎肝组织,再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A错误;
B、肝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培养液中通入5%的CO2,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B正确;
C、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故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C正确;
D、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的方法,可推断乙细胞比甲细胞增殖周期长,D正确。
故选A。
16. 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一种B淋巴细胞融合,可使融合的细胞经培养产生单克隆抗体,关于其依据的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B. 浆细胞只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才能产生抗体
C. 骨随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
D. 浆细胞只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才能无限增殖
【答案】B
【详解】AB、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A正确,B错误;
C、骨髓瘤细胞是发生癌变的细胞,可以进行无限增殖,但不会产生抗体,C正确;
D、不能无限增殖的浆细胞和可以无限增殖的骨髓瘤细胞发生融合后,变成既可以产生抗体又可以进行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D正确。
故选B。
17. 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制成诊断盒.用于疾病的诊断
B. 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
C. 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D. 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不能体外生产
【答案】D
【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详解】A、可以制成诊断盒,准确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用于疾病的诊断,A正确;
B、可以与药物结合,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如生物导弹,B正确;
C、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如将可无限增殖的基因导入浆细胞中,获得单克隆抗体,C正确;
D、可以在生物体内生产,也可以在体外生产,D错误。
故选D。
18.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 )
A. 对植物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
B. 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
C.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白菜-甘蓝”
D. 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
【答案】A
【分析】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中,有许多技术是需要筛选和检测的,如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抗体阳性检测得到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需要筛选出杂种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中,需要筛选重组子和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和表达。
【详解】A、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所以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A正确;
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抗体阳性检测,得出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错误;
C、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白菜一甘蓝”时,需要筛选出白菜一甘蓝杂种细胞进行培养,C错误;
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需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是否表达,D错误。
故选A
19. 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与如图所示流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去核卵细胞一般取自处于减数分裂I中期的卵母细胞
B. 过程①采用的是细胞工程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过程②采用的是胚胎工程中的早期胚胎培养技术
C. 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D. 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B,理论上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答案】A
【分析】治疗性克隆主要应用了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该技术由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提供细胞核,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提供细胞质;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囊胚期的内细胞团,其具有分化为各种体细胞的能力。
【详解】A、去核卵细胞一般取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A错误;
B、过程①采用了动物细胞工程中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细胞核移植到卵母细胞中;过程②采用了胚胎工程中的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将重组细胞培养成囊胚,B正确;
C、胚胎干细胞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C正确;
D、个体B为提供细胞核的个体,和组织器官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故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B,理论上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
故选A。
20. 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下列对体外受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前精子需要获能,卵子需要成熟
B. 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是顶体反应
C. 卵子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看到两个极体
D. 受精过程结束的标志是雌、雄原核的融合
【答案】B
【分析】受精过程为:顶体反应→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第一次卵裂开始。
【详解】A、当次级卵母细胞发育到MⅡ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受精前精子需要获能,卵子需要成熟,A正确;
B、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其中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B错误;
C、卵子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看到两个极体,C正确;
D、受精过程结束的标志是雌、雄原核的融合,D正确。
故选B。
21. 下列关于胚胎移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进行胚胎移植时,供体一般选择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受体则对其繁殖能力和健康状况要求较高
B. 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常用孕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C. 胚胎移植的优点包括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能力
D. 胚胎分割移植时,要注意将原肠胚阶段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答案】D
【分析】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详解】A、进行胚胎移植时,供体一般选择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好的个体,受体则对其繁殖能力和健康状况要求较高,A正确;
B、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常用孕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以保证胚胎移植入相同的生理环境,B正确;
C、胚胎移植的优点包括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能力,C正确;
D、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D错误。
故选D。
22.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细胞杂交、基因工程都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 纤维素酶、果胶酶、胰蛋白酶、限制酶、DNA连接酶都是生物工程的工具酶
C. 试管婴儿培育过程涉及到动物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D. 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主要涉及克隆人、设计试管婴儿、基因身份证等,我国目前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答案】C
【分析】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等,其中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涉及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涉及到的原理有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增殖等,涉及到的酶有果胶酶、纤维素酶、胰蛋白酶等;克隆动物培育过程涉及到动物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而试管婴儿培育过程涉及到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详解】A、植物体细胞杂交、基因工程都能打破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A正确;
B、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需要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壁;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采用胰蛋白酶对组织进行处理,获得单个细胞;基因工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正确;
C、试管婴儿培育过程涉及到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等,C错误;
D、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主要涉及克隆人、设计试管婴儿、基因身份证等,我国目前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D正确。
故选C。
23. 伴随着生命科学的新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牧业、医药、环保等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B. 胚胎移植技术可用于家畜为熊猫等濒危动物代孕
C. 单克隆抗体技术可用于制备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
D. 蛋白质工程可用于鼠源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研制用于癌症治疗的鼠—人嵌合抗体
【答案】B
【分析】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详解】A、将转基因植物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A正确;
B、胚胎移植中的供体与受体应为同一物种,此技术应用于人类,解决了某些不孕症患者的生育问题,应用于家畜则是为了提高家畜的繁殖能力,故胚胎移植技术不可用于家畜为熊猫等濒危动物代孕,B错误;
C、“生物导弹”即是单克隆抗体+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故单克隆抗体技术可用于制备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C正确;
D、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所以改造鼠源杂交瘤抗体,生产人—鼠嵌合抗体,属于蛋白质工程,D正确。
故选B。
24. 下列关于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一般取自动物的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
B. 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只增殖不分化
C. 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D. 囊胚期所有的细胞都是全能干细胞
【答案】D
【分析】胚胎干细胞:
1、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从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
2、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传改造。
【详解】A、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从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A正确;
B、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在体外培养的条件,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只增殖而不发生分化,B正确;
C、连续分裂细胞才有细胞周期,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因为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自身不会再进行有丝分裂增殖,所以不具有细胞周期,C正确;
D、囊胚期细胞开始出现细胞分化,所以囊胚期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是全能干细胞,D错误。
故选D。
25. 生态工程可以帮助我们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工程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
B. 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
C. 生态工程的特点是无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D. 生态工程的目的是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同步发展
【答案】C
【分析】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详解】A、生态工程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污染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A正确;
B、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B正确;
C、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循环经济,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C错误;
D、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同步发展,D正确。
故选C。
26. 如图所示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答案】C
【分析】图示表示某农业生态系统,其中农作物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家禽是消费者;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图中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利用率。
【详解】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由农作物经过光合作用输入的,枯枝落叶中的能量可被分解者利用,所以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A正确;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使能量朝着人类有益的方向流动,B正确;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D正确。
故选C。
27. 前几年我国农村实行荒山、荒坡、滩涂及矿山废弃地承包政策,期限15~50年不等,充分调动农民绿化的积极性,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改善了我国农村恶劣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工程属于荒山、荒坡、滩涂及矿山废弃地恢复生态工程
B. 该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应指导农民绿化时要充分考虑物种多样性,提高系统稳定性
C. 该项工程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
D. 为提高经济效益,缩短效益获得周期,应指导农民种植单纯林,减少物种间竞争
【答案】D
【分析】生态恢复是通过各种方法改良和重建已经退化或破坏了的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详解】A、根据题意“前几年我国农村实行荒山、荒坡、滩涂及矿山废弃地承包政策,期限15~50年不等,充分调动农民绿化的积极性,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改善了我国农村恶劣的生态环境”,说明这一举措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恢复,故该工程属于荒山、荒坡、滩涂及矿山废弃地恢复生态工程,A正确;
B、该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应指导农民绿化时要充分考虑物种多样性,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系统稳定性,B正确;
C、该项工程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环境,因此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发展,C正确;
D、种植单纯林会导致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病虫害大爆发,D错误。
故选D。
28. 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所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A. 协调与平衡原理
B. 整体性原理
C.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 物种多样性原理
【答案】C
【分析】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详解】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这说明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说明所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9. 如图为建立人工湿地净化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芦苇、绿藻、黑藻分布于不同水层,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 芦苇、绿藻、黑藻固定的太阳能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 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 除净化水质外,人工湿地能供人们旅游观光、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间接价值
【答案】B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2、间接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他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
3、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详解】A、生物群落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就是指分层现象,植物分层现象能够充分利用光照等环境资源。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它们能充分的利用光能,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
B、芦苇、绿藻、黑藻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错误;
C、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通过人工湿地来净化城市污水,要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C正确;
D、该湿地能净化水质和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能供人们观赏旅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
故选B。
30. 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人类再也不能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开车和步行相比、吃肉和吃素食相比,前者均会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
B. 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
C. 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保持了土地的生产能力,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D. 生态工程在恢复重建受损生态环境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为快速发展经济,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答案】D
【分析】1、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2、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循环,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详解】A、生态足迹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迹,开车和步行相比、吃肉和吃素食相比,前者均会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A正确;
B、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掠夺式利用包括过度采伐、滥捕乱猎,这是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的重要原因,B正确;
C、我国古代先民依靠“无废弃物农业”保证了土壤的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C正确;
D、生态工程在恢复重建受损生态环境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由此可知,要想社会、经济等得到持续发展,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D错误。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30分)
31. 如图是获得转基因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利用的技术称为_________,其中②过程需要_________酶才能完成。
(2)离体棉花细胞F→转基因抗虫棉植株G利用的技术称为_________,应用的原理是_________。
(3)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需要经过③过程,该过程为构建_________。
(4)上述流程示意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法。
(5)欲确定抗虫基因是否整合到G的染色体DNA上,可以用_________技术来检测。
【答案】(1)①. PCR ②. DNA聚合(Taq)
(2)①. 植物组织培养 ②. 细胞的全能性
(3)基因表达载体(重组DNA)
(4)农杆菌转化 (5)DNA分子杂交
【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A→B利用的技术称为PCR,其中②过程表示延伸,需要热稳定的DNA聚合酶(Taq酶)才能完成。
(2)将转基因植物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还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即从离体棉花细胞F→转基因抗虫棉植株G利用的技术称为植物组织培养,应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需要经过③过程,该过程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DNA)。
(4)由于农杆菌对棉花等双子叶植物有感染作用,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可以采用农杆菌转化法。
(5)欲确定抗虫基因是否整合G的染色体DNA上,可以用DNA分子杂交的方法进行检测。
32. 黄曲霉毒素(AFT)是由真菌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的代谢产物,具有高毒性和强致癌性。某实验小组将AFT注入小鼠体内,并通过一系列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了能检测抗AFT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图可知,注入的AFT在免疫学上相当于____________,培养骨髓瘤细胞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图中促进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促融剂是____________。
(2)用选择培养基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操作X是____________,可从____________中提取单克隆抗体。
(4)抗AFT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答案】(1)抗原 细胞增殖 聚乙二醇(PEG ) (2) 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3)单一抗体检测和克隆化培养 培养液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
据图分析,图中注入小鼠的AFT为抗原,操作X为单一抗体检测和克隆化培养。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注入小鼠的AFT为抗原;培养骨髓瘤细胞的原理是细胞增殖;诱导图中不同的动物细胞融合的促溶剂是PEG(聚乙二醇)。
(2)图中选择培养基的作用是对融合细胞进行选择,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操作X为单一抗体检测和克隆化培养,可以从培养液中提取单克隆抗体。
(4)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等优点。
33. 请回答有关如图的问题:
(1)图甲中序号④所示过程叫做_________。
(2)如图乙,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在基因尾端还必须有[2] _________;图中[3] _________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3)若预期蛋白质欲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则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图乙中序号[1]代表的是_________;且在图甲中⑨过程之前,要对精子进行筛选,保留含性染色体__________的精子。
(4)为获得较多的受精卵进行研究,图甲中⑥过程一般用激素对供体做_________处理;为提高培育成功率,进行⑩过程之前,要对供体和受体动物做_________处理。
(5)用_________技术处理发育到_________期或囊胚期的早期胚胎,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
【答案】(1)反转录 (2)①. 终止子 ②. 标记基因
(3)①. 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 ②. X
(4)①. 超数排卵 ②. 同期发情
(5)①. 胚胎分割 ②. 桑葚胚
【分析】分析题图:图甲中①~⑤表示蛋白质工程,其中⑤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基因表达载体主要由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⑥表示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⑦表示精子的采集和获能;⑧⑨表示体外受精过程;⑩表示胚胎移植过程。
(1)图甲中④是由RNA到DNA的过程,是反转录过程。
(2)图乙是一个基因表达载体,需要有目的基因、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所以除了目的基因外,在基因尾端还必须有[2]终止子。图中[3]标记基因,其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3)若预期蛋白质欲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则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还必须加上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所以图乙中序号[1]代表的是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因为能分泌乳汁的只有雌性动物,所以在图甲中⑨过程之前要对精子进行筛选,保留含性染色体为X的精子。
(4)为获得较多的受精卵运行研究,图甲中⑥过程一般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做超数排卵处理;为提高培育成功率,进行⑩过程之前,要对供、受体动物做同期发情处理。
(5)要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可以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对桑葚胚期或囊胚期的细胞进行操作。
34. 如图为以生态工程为技术支撑建设而成的农林牧渔等综合发展的农业生态村。请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残枝败叶、鸡粪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沼液返还池塘、农田等,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把池塘、农田、桑园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__________原理。
(2)在上述的生态工程中,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饲养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
(3)此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明显的优势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4)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
【答案】(1)①. 物质循环 ②. 环境容纳量 ③.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
(2)物种多样性 (3)①. 减少了环境污染 ②. 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4)协调与平衡原理
【分析】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1)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家禽的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鱼 塘,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原理。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环境容纳量,这属于协调与平衡原理。该生态系统把池塘、农田、桑园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这遵循系统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中的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2)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饲养多种畜禽,增加了物种多样性,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3)与传统农业相比,这种新的生态农业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4)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既能吸收重金属也能适应环境)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7月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7月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0,6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