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3年(2021-2023)高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展开一、高考真题汇编的意义
1、增强高考考生的复习动力和信心。
2、提高高考考生的复习效率。使考生能够更好地梳理复习的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3、加深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高考真题汇编的内容
1、高考试题收录。高考真题汇编收录高考真题,涵盖了高考考试的各个学科。
2、答案解析。高考真题汇编提供了详细的答案解析,加深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复习指导。高考真题汇编还提供了一些复习指导,提高复习效率。
三、高考真题汇编的重要性。高考真题汇编不仅可以提高考生的复习动力和信心,增强考生的复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加深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使考生更好地把握考试方向,为高考复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专题06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单选题部分
1.(2021江苏卷•10)分析黑斑蛙的核型,需制备染色体标本,流程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用蛙红细胞替代骨髓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
B. 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诱导染色体数加倍
C. 低渗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D. 染色时常选用易使染色体着色的碱性染料
2.(2022江苏卷•7)培养获得二倍体和四倍体洋葱根尖后,分别制作有丝分裂装片,镜检、观察。下图为二倍体根尖细胞的照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种根尖都要用有分生区的区段进行制片
B. 装片中单层细胞区比多层细胞区更易找到理想的分裂期细胞
C. 在低倍镜下比高倍镜下能更快找到各种分裂期细胞
D. 四倍体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①的相等,是②的4倍,③的2倍
3.(2022江苏卷•10)在某生态系统中引入一定数量的一种动物,以其中一种植物为食。该植物种群基因型频率初始态状时为0.36AA、0.50Aa和0.14aa。最终稳定状态时为0.17AA、0.49Aa和0.34aa。下列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
A. 该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个体存活能力很弱,可食程度很高
B. 随着动物世代增多,该物种群基因库中A基因频率逐渐增大
C. 该动物种群密度最终趋于相对稳定是由于捕食关系而非种内竞争
D. 生物群落的负反馈调节是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4.(2023江苏卷•10) 2022年我国科学家发布燕麦基因组,揭示了燕麦的起源与进化,燕麦进化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燕麦是起源于同一祖先的同源六倍体
B. 燕麦是由AA和CCDD连续多代杂交形成的
C. 燕麦多倍化过程说明染色体数量的变异是可遗传的
D. 燕麦中A和D基因组同源性小,D和C同源性大
多选题部分
5.(2022江苏卷•18)科研人员开展了芥菜和埃塞俄比亚芥杂交实验,杂种经多代自花传粉选育,后代育性达到了亲本相当的水平。下图中L、M、N表示3个不同的染色体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 两亲本和F1都为多倍体
B. F1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形成13个四分体
C. F1减数第二次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类型为LM和MN
D. F1两个M染色体组能稳定遗传给后代
非选择题
6.(2023江苏卷•20)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元中α-Synuclein蛋白聚积是主要致病因素。研究发现患者普遍存在溶酶体膜蛋白TMEM175变异,如图所示。为探究TMEM175蛋白在该病发生中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帕金森综合征患者TMEM175蛋白的第41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说明TMEM175基因发生_____而突变,神经元中发生的这种突变_____(从“能”“不能”“不一定”中选填)遗传。
单选题部分
1.(盐城市2023届高三三模)下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丙作为食物。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能确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
B.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甲、乙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 若甲和乙能交配产生后代,则它们不存在生殖隔离
D. 若甲和乙仍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相同的种群基因库
2.(盐城市2023届高三三模) 下列有关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患者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
B. 患者血浆中含有葡萄糖、血红蛋白等
C. 患者内环境的pH值比正常人的偏大
D. 该病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诊断
3.(2023常州上学期期末)如图为某患病家庭部分成员体细胞中的21号和13号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示意图。Ⅰ1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联会并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Ⅰ2为核型正常个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Ⅰ1染色体变异类型有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B. Ⅰ1和Ⅱ3表型正常的原因是其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套基因
C. 不考虑其他染色体,Ⅰ1和Ⅰ2再生一个染色体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3
D. 为避免三体综合征的孩子出生,产前诊断时可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4.(2023常州上学期期末)亚硝基化合物可使某染色体上基因的一个腺嘌呤(A)脱氨基后变成次黄嘌呤(I) ,I不能再与T配对,但能与C配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的结构,遗传信息也会随之改变
B. 亚硝基化合物等化学诱变后,可使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C. 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后,其编码的肽链长度不会改变
D. 经过1次复制,该基因位点即可出现A—T替换为G—C
5.(南京市2023届高三期初) 乳腺癌病人通常要检查雌激素受体(ER)含量。雌激素与ER结合后被转移到细胞核内,刺激DNA指导合成新的蛋白质,促进细胞增殖,这类肿瘤称为雌激素依赖型乳腺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乳腺细胞因细胞内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而形成癌细胞
B. 乳腺癌细胞和乳腺细胞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加以区分
C. 乳腺癌细胞容易分散转移是由于质膜上的糖蛋白含量较高
D. 通过促进质膜上的雌激素受体的合成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生
6.(南京市2023届高三期初)某科研小组利用普通水稻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的育种方案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为诱变育种,可以避免育种的盲目性
B. 过程②筛选耐盐植株时须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C. 过程③获得的耐盐新品种的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D. 过程④通过连续自交和筛选能提高耐盐纯合子的比例
7.(南京市2023届高三期初) 梭砂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是中草药炉贝,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具有绿色叶片的群体因为很容易被人类发现,被大量采挖,褐色的群体因与环境差异小而保留下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梭砂贝母的鳞茎可用于制备中草药炉贝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褐色梭砂贝母能隐身于周围的环境,生存的机会更多而得以繁衍后代
C. 由于受到人类采挖的威胁导致具有绿色叶片的个体发生了适应性突变
D. 人类适度地采挖梭砂贝母客观上改变了其种群基因频率,促进了进化
8.(2023届南通市高三二模)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地球上生物丰富多样,它们来自于共同祖先
B.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C.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驱动力量
D. 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协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9.(2023届苏锡常镇高三一模) 高身形的长颈鹿能耐受其他哺乳动物2倍以上的血压,这与其心血管发育相关的FGFRL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含有7个特异氨基酸突变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身形使长颈鹿能采食高处的树叶,这降低了与其它草食动物的生态位竞争
B. 为了将血液输送到大脑,长颈鹿的心血管系统和高身形之间发生了协同进化
C. 高身形诱导产生的FGFRL1基因突变,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靶点
D. 基因组学能解析长颈鹿耐受高血压的机制,为生物进化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10.(2023泰州期末测试) 下图为某种多倍体植物的培育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物种a与b可杂交形成杂种植物,说明物种a与b之间无生殖隔离
C. 图示多倍体的形成中既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也发生了基因重组
D. 杂种植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但细胞中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11.(2023泰州期末测试) HY抗原存在于雄性动物体细胞的表面,决定性腺向雄性方向发育。向牛的早期胚胎培养液中添加HY单克隆抗体可用来筛选体外受精所获的胚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后的早期胚胎培养时需要额外提供部分营养物质
B. 营养液中添加HY单克隆抗体促进牛早期胚胎发育成雌性
C. 做性别鉴定时选择原肠胚的外胚层细胞对胚胎几乎无伤害
D. 通常采用培养法或化学诱导法使精子获得能量后进行体外受精
多选题部分
12.(2023常州上学期期末)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与黑猩猩基因组差异只有3%,这从胚胎学方面证明了二者有共同的祖先
B. 蜜蜂的工蜂不能繁殖后代,因此它们适于采集花粉的性状在进化上没有意义
C. 一个灰松鼠种群被峡谷隔开后,两个灰松鼠种群基因库将会向不同方向改变
D. 斑马和驴杂交后代“斑驴”与亲本有明显差异,表明“斑驴”是一个新物种
13.(2023届南通市高三二模)下图甲果蝇的性染色体由1条等臂染色体(两条X染色体相连形成)及Y染色体组成,甲果蝇可正常生活,并能产生两种可育配子。利用甲果蝇进行下图所示实验以检测乙果蝇的突变类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9条或18条
B. 丙雌果蝇,Y染色体只能来自于乙果蝇
C. 若乙果蝇X染色体上发生显性致死突变,则F1全为雌性
D. 若丁表现出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位于X、Y的非同源区段
14.(2023届苏锡常镇高三一模) 科学研究发现,与同时代的非洲智人相比,已灭绝的尼安德特人的线粒体DNA序列与来自同时代欧、亚两洲智人的DNA序列更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 线粒体基因组很小,却包含了细胞中的大部分的遗传信息
B. 线粒体DNA测序可以为研究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一定证据
C. 基因测序可用于推测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是否发生了基因交流
D. 尼安德特人和同时代的非洲智人属于不同物种,不具有共同祖先
年份
分值
题号
考查知识点
概念理解
素养体现
2021
2
10
染色体变异实验
概念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
3.3由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概念4: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生命观念:通过概念建立遗传变异的观点
科学思维:基于证据,论证可遗传变异来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社会责任:用常规的遗传学技术解释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022
7
7、10、
18
染色体变异实验、进化
2023
4
10、20(2分)
多倍体的产生、
基因突变
专题02 细胞的代谢-分项汇编3年(2021-2023)高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2 细胞的代谢-分项汇编3年(2021-2023)高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2细胞的代谢原卷版docx、专题02细胞的代谢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09 变异、育种与进化(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09 变异、育种与进化(含解析),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选择题组,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变异、育种与进化: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变异、育种与进化,文件包含专题09变异育种与进化解析版docx、专题09变异育种与进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