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白山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下列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剪窗花B. 酿白酒C. 刻石雕D. 晒海盐
2.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下列食物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的是
A. 黄瓜B. 鸡蛋C. 米饭D. 五花肉
3.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NH4NO3B. NH4H2PO4C. KClD. NH4HCO3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5.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能分解
B. 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6000L氧气加压后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6. 下判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燃烧B.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后灭火
C. 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D. 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7.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B.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盖后,瓶口形成白雾
C.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D.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 下列关于酸、碱、盐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B. 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C. 食品行业中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D. 农业上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9. 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 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10. 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 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氯化钠中阳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
(2)标出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12. 如图所示为某些元素和粒子结构的部分信息。
(1)乙图所示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___________。
(2)丙图所示的粒子属于__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甲、乙、丙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13. 保护母亲河,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优美。近几年来,松花江水质总体趋稳向好。某校课题组对松花江水样进行研究。
(1)除去水样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用活性炭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
14.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博物馆保存珍贵名画时用氮气作保护气,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3)春季柳絮飞扬,柳絮极易引起火灾,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柳絮属于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5.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用铜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性。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从组成上看,二者的___________不同。
(3)生活中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能与铜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稀盐酸B. 硫酸铝溶液C. 硫酸亚铁溶液D. 硝酸银溶液
16. 如图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时,乙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g。
(2)℃时,把30g物质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升温到℃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3)分别将℃时100g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甲、乙仍是饱和溶液B. 溶剂质量:甲=乙
C. 溶液质量:甲>乙D.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7.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若测定结果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药品混合前后天平始终保持平衡,该实验现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3)实验三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部分实验装置,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写出该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8.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若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C装置均可作为实验室制取的发生装置,与B相比,选用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19. 兴趣小组对网购某自热食品专用发热包(部分标签如表)进行了探究。
Ⅰ.初步探究
将一包撕开塑料袋后的发热包平放在烧杯底部,加入200 mL常温水,插入温度计。观察到温度计示数逐渐升至92℃,冒出大量白雾,液体底部产生大量气泡。
(1)该发热包的主要成分中共含五种元素,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热量来自于氧化钙转化为氢氧化钙的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深入探究
为什么要求“远离明火,严禁在密闭场所中使用”?
【猜想假设】生成的气体是可燃性气体。
【查阅资料】,反应放热。
【设计并进行实验】根据资料,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1实验。
(3)按图1中①所示进行实验,发现气体无法被点燃。思考后改进实验为②装置,并观察到气体被点燃,烧杯内壁有水雾。②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丙同学发现发热包主要成分中并无NaOH,请你分析产生NaOH原因是___________。
【结论】发热过程中产生可燃性气体。
Ⅲ.自制发热包
兴趣小组将碳酸钠粉末、氧化钙粉末(稍过量)、铝粉混合均匀配成50克的自制发热包,倒入无纺布袋中后封口。小组同学将自制发热包放入烧杯中,加200 mL常温水,并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进行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110s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5)根据检测结果,该自制发热包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专用发热包的效果。
(6)110~1856s内,pH先降低后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6分)
20.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0g,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稀释浓硫酸
B.测稀硫酸的pH
C.溶解氢氧化钠
D.闻盐酸的气味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B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C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分别取样,加适量水搅拌,测量温度
D
除去氧化铜粉末中混有的炭粉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品名】食品专用发热包
【主要成分】氧化钙、铝粒、碳酸钠
【净含量】50克
【使用方法】撕开塑料袋后加常温水
【注意事项】使用时要远离明火,严禁在密闭场所使用
2024年吉林省白山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白山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5页。
2024年吉林省白山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白山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