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德惠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德惠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甘蔗榨汁B.棉纱织布C.白土烧瓷D.楠木造船
2.空气中含有较多成分,经过分离得到的下列物质仍然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3.下列现象从分子的角度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固体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很小
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分子很小
4.化学就在你我身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白醋可用于清除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医学上常用75%的酒精作消毒剂
C.膨化食品包装中可用铁粉作抗氧化剂,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D.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5.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化合反应
6.如图是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 )
A.图示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图中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比为2:1:2
7.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测定溶液pH
C.闻药品气味D.倾倒液体
8.在化学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非常重要。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9.铜能与稀硝酸反应,但不产生氢气。根据反应方程式:,推测X的化学式为( )
A.B.C.NOD.
10.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碳的价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盐
B.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C.a点对应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b点、c点对应的物质
D.b点对应的物质和水反应能生成d点对应的物质,化学方程式为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的符号________;
(2)2个氧原子________;
(3)氧气的化学式________。
12.铒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1)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2)铒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3)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13.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通过沉降、过滤可除去水中的________杂质,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性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2)通过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________元素组成的,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见的________。
14.海南粉是海南特色小吃,其配料包括:米粉、豆芽菜、笋丝、酸菜、牛肉干、花生、黑芝麻、大蒜末等。
(1)米粉由大米加工而成,主要富含的基本营养素为________;
A.糖类B.油脂C.蛋白质
(2)配料中的花生又称“长生果”,富含Mg、P、K、Fe、Ca等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有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
(3)大蒜切开捣碎后生成的大蒜素能够杀菌,大蒜素的化学式为,该分子中S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15.某品牌纯牛奶的包装盒和营养成分表如下图所示,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营养成分表
(1)牛奶盒内附有一层铝箔,利用了铝的________(选填“延展性”或“导热性”);
(2)新鲜牛奶的pH约为7,接近________性,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变________。
16.金属与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在钢铁制品表面刷油漆可防止锈蚀,其原因是________;
(2)小明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方案,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能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要验证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试管C中应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17.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1)现提供下列装置:
①写出仪器名称:a为________;
②实验室用粉末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发生装置中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粉末________;
③实验室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序号)和D装置制取气体,在添加药品前,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④英国化学家布莱克是第一个“捕捉”到的人,实验室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对一定质量的粗盐(含泥沙)进行初步提纯。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蒸发结束后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将固体从蒸发皿转移到纸片上,比较食盐提纯前后的状态;
②下列有关蒸发过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当蒸发皿中水分全部蒸干时,停止加热
C.蒸发时若有滤液溅出,则精盐质量将偏低
D.蒸发过程中,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增大
18.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碳酸氢钠、氯化钾、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溶解性时,查阅资料如下:
表1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表2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
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Na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根据20℃时上述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其中属于“可溶”的物质是________;
(3)将30℃时上述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ag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
(4)20℃时,将氯化钠和氯化铵各mg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再分别加入ng水,充分搅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若两只烧杯中均无固体剩余,则所得氯化铵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若两只烧杯中均有固体剩余,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氯化铵>氯化钠
C.若,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氯化铵=氯化钠
D.若所得溶液中只有一种是饱和溶液,则
19.下图是小组同学绘制的性质思维导图的一部分,请补全相关内容。
实验分析:________;问题分析:________。
20.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
(1)向盛有5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再向其中滴入稀盐酸,溶液变无色;
学生对于所加盐酸是否过量提出了疑问,于是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HCl
(2)为了验证其猜想,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有同学触摸到试管外壁,感觉有温度变化。小组利用数字传感器得出反应时间与溶液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同学们得出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________;
(4)查阅资料得知,在中和反应中溶液的导电性也发生变化。已知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M点表示________。
【交流与反思】
a.中和反应发生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
b.中和反应可以从热量、酸碱性、产物、导电性等方面进行探究。
21.镁是一种重要金属,广泛应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等。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单质镁:。请计算:
(1)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应用此法制备48t镁,至少需要消耗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至少需要消耗氯化镁的质量是x
列比例式________
________
答:至少需要消耗氯化镁的质量是**
2024年二模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C2.D3.D4.D5.B
6.B7.C8.A9.C10.D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1.(1)0 (2)20 (3)
12.(1)Er (2)68 (3)167.3
13.(1)难溶性 吸附 (2)氢、氧 溶剂
14.(1)A (2)元素 (3)2:1
15.(1)延展性 (2)中 小(低)
16.(1)隔绝空气和水 (2)A中有气泡产生,B中没有气泡产生
17.(1)①长颈漏斗
② 堵塞导管
③A(C)(答一个即可) 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
(2)①玻璃棒 ②AC
18.(1)35.8 (2)(碳酸氢钠) (3)氯化铵 (4)ABC
19.实验分析:隔绝空气或氧气
问题分析:收集气体时,装置漏气,没有收集到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20.(1)溶液变红 (2)有气泡产生 (3)放出热量(合理即可)
(4)恰好完全反应(单位体积内离子数最少)(合理即可)
21.(1)+2
(2)列比例式
评分要则:①化学式全部正确得0.5分,化学式错误的,得0分;
(2)配平、条件、符号正确共0.5分,如果其中一项有错误就不得分。有错别字或用拼音回答的,不得分项目
每100g
NRV%
能量
272kJ
3%
蛋白质
3.2g
5%
脂肪
3.8g
6%
碳水化合物
4.5g
2%
钠
70mg
4%
钙
100mg
12%
温度/℃
0
10
20
30
溶解度
6.9
8.2
9.6
11.1
KCl
27.6
31.0
34.0
37.0
NaCl
35.7
35.8
36.0
36.3
29.4
33.3
37.2
41.4
溶解度/g
一般称为
10
易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镁条
________
猜想二正确证明盐酸过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长春市德惠市2024一模化学试卷pdf、2024年化学一模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二十九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二十九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二十九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