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南省保亭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解题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O~16,Na~23,Cl-35.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空间站的国家,空间站中的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其中氧气含量约为
A. 0.03%B. 0.94%C. 21%D. 78%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则氧气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C。
2. “一切活动皆课程”。下列校园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艺术节制作雕版画B. 劳动节修剪校园花草
C. 消防演习点燃火堆D. 科技节用橡皮泥做分子模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A、艺术节制作雕版画,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劳动节修剪校园花草,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消防演习点燃火堆,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科技节用橡皮泥做分子模型,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3. 安全重于泰山,危险化学品必须贴警示标识。浓硫酸应该贴的警示标识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浓硫酸具有腐蚀性,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浓硫酸不属于有毒品,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自燃物品标志,浓硫酸不属于自燃物品,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浓硫酸不是爆炸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海南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如琼海官塘温泉,三亚南田温泉、儋州兰洋温泉、保亭七仙岭温泉等,经测定温泉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其组成中所含的锌、钙、硒、锶、硫等指的是
A. 单质B. 元素C. 分子D. 氧化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则其组成中所含的锌、钙、硒、锶、硫等指的是元素,故选B。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配制氯化钠溶液B. 二氧化碳验满
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测定溶液pH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配制氯化钠溶液需要在烧杯中进行,不能直接在量筒中配制,错误;
B.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 :用手捂住试管,会看到烧杯中有气泡冒出,正确;
D.测定溶液pH:用玻璃板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半分钟内读数,而不能直接将试纸放到待测液,因为会造成污染,错误。
故选:C。
6.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 2O-2个氧原子B. 3CO-3个一氧化碳分子
C. H2O-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 O2-——1个氧离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O表示2个氧原子,故选项正确;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CO表示3个一氧化碳分子,故选项正确;
C、H2O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不正确;
D、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O2-表示1个氧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C。
7. 小明设计了如图装置探究“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则物质A是( )
A. 浓氨水B. 浓硫酸C. 生石灰D. 浓盐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进入石蕊溶液中溶于水形成呈碱性的氨水,氨水使石蕊溶液变蓝,选项错误;
B、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会有硫酸进入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的颜色不变,仍呈紫色,选项错误;
C、生石灰不具有挥发性,能够吸收玻璃管内的水分,但不会使石蕊溶液变色,选项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扩散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于水形成酸性的盐酸,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选项正确,故选D。
8.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作消毒剂的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75%
B. 人体内血浆的正常pH范围是0.9-1.5
C. 糖类、蛋白质和油脂都能为机体活动提供能量
D. 老年人缺钙元素会患佝偻病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做消毒剂的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 75%,故A错;
B、人体内胃液的正常pH范围是0.9-1.5,正常人血浆的 pH 的范围是7.35-7.45之间,故B错;
C、糖类、蛋白质和油脂都能为机体活动提供能量,故C正确;
D、老年人缺钙元素会患骨质疏松症,青少年缺钙元素会患佝偻病,故D错。
故选:C。
9. 202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环境B. 禁止使用农药化肥,保护水体
C.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充分利用资源D. 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使用纸张
【答案】B
【解析】
【详解】A、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环境,做法符合主题;
B、为节约资源,利于保护环境,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不是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做法不符合主题;
C、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充分利用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做法符合主题;
D、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使用纸张,有利于节约资源,做法符合主题;
故选:B。
10. 学习化学要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本质。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 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C.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D. 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约为2∶1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故正确;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约为1:2,故错误。
故选:C。
11. 门捷列夫在编制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时,就预言了“类铝”元素(即后来发现的镓)的存在。铝和镓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3B.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3g
C. 镓属于金属元素D. 铝和镓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左上角是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故A不符合
题意;
B、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元素名称下边的数字代表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故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3,故B符合题意;
C、镓元素的偏旁是“钅”,属于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铝原子和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均为3,小于4,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空气、不锈钢、白酒都属于混合物B. 硝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铵属于复合肥
C. 生铁、黄铜、水银都属于合金D. 液氧、干冰、水都是氧化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不锈钢中含有铁、铬、镍等物质,白酒中含有水和酒精,它们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分类正确;
B、硝酸钾、磷酸二氢铵都含有两种营养元素,都属于复合肥,尿素中只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分类不正确;
C、生铁、黄铜都属于合金,而水银是汞的俗称,属于金属单质,不属于合金,故选项分类不正确;
D、冰、水都是氧化物,而液氧是液态的氧气,属于单质,故选项分类不正确。
故选A。
13. 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燃料是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下面是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的微观反应示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的化学式是C2H6
B. 甲醇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C. 该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总数不变
D. 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化学方程式为:,因此甲化学式为H2,故说法错误;
B、由图像可知,甲醇化学式为CH3OH,甲醇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1):(1×4)=3:1,故说法错误;
C、根据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减少、原子总数不变,故说法错误;
D、H2、CO2是无机物,CH3OH是有机物,所以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故说法正确;
故选D。
14. 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家庭大清洁:用洗洁精去除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气泡水机加压,向糖水中注入 CO2 制得碳酸饮料,是因为一定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CO 属于空气污染物,可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量炼铁厂附近空气中 CO 含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5. 请从①干冰;②甲烷;③盐酸;④碳酸氢钠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作燃料的是:______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
(3)可用作发酵粉的是:___________;
(4)胃酸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答案】(1)② (2)①
(3)④ (4)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甲烷具有可燃性,所以甲烷可用作燃料。故填:②。
【小问2详解】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变成水滴。所以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①。
【小问3详解】
由于碳酸氢钠受热后会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发面中形成许多小孔洞,制成的面点更加松软可口。所以碳酸氢钠可用作发酵粉。故填:④。
【小问4详解】
胃酸能促进食物的消化,有利于营养的吸收,还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故填:③。
16. 积极参加家庭劳动,提升生活技能,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衬衣时,为确定洗涤方式,小明仔细观察了衣服的标签(如图所示)。
面料成分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
(2)小明闻到冰箱内有异味,放入活性炭包除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
(3)小明准备为家人做一顿丰盛的午餐:米饭、清蒸鱼、红烧排骨。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为补充该营养素,建议增加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 炒青菜B. 酱牛肉C. 煮鸡蛋
(4)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小明在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1)涤纶 (2)吸附 (3)A
(4)加热煮沸
【解析】
【小问1详解】
棉属于天然材料,涤纶属于合成材料,则面料成分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涤纶。
【小问2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则小明闻到冰箱内有异味,放入活性炭包除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小问3详解】
米饭富含糖类,清蒸鱼和红烧排骨富含蛋白质和油脂,应该补充维生素,蔬菜中富含维生素,酱牛肉和煮鸡蛋富含蛋白质,故选A。
【小问4详解】
煮沸可以除去水中的钙镁等离子,则小明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7. 我们从柴薪进入到燃煤再到天然气的普及,家用燃料的变迁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1)日常生活中,当燃气灶的火焰会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可以____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
(2)可利用廉价的煤炭资源生产天然气:在催化剂和高温的条件下,C(即煤粉)与H2O发生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的质量如图,________燃烧更易导致酸雨,为减少环境污染,可用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目前人类可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1)调大 (2) ①. ②. 置换反应
(3) ①. 煤 ②. 太阳能(或风能)
【解析】
【小问1详解】
当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其原因是燃料燃烧不充分(或空气或氧气不足),燃气燃烧不充分火焰呈现黄色时,说明是氧气(空气)量不足,可增大空气的进气量,故答案为:调大;
【小问2详解】
在催化剂和高温的条件下,C(即煤粉)与H2O发生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小问3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的多,更易导致酸雨,目前人类可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氢气、太阳能等,故答案:煤;太阳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6分,共10分)
18. 用下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从导管口通入氧气,瓶内水从导管进入烧杯至a、b露出水面后停止,观察到只有a处白磷燃烧。
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1)a处白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2)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现象是_______。
【答案】(1)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2)a处白磷燃烧,c处白磷不燃烧
【解析】
【小问1详解】
a、b处均与氧气接触,但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以上,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a处白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小问2详解】
a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c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与氧气接触,白磷不燃烧,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条件之一需要与氧气接触。
19. 小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烧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让一个较大的塑料块浮在液面上,然后小华让溶液冷却至室温(已知溶液的温度约为60℃,室温为20℃)。请你说出小华会看到的两个现象,并用学过的理化知识解释。_______。
【答案】小华会看到有KNO3晶体析出。因为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KNO3的溶解度越小,所以随着温度降低,会有KNO3晶体析出。小华还会看到塑料块浸入溶液中的体积增大。因为冷却后有KNO3晶体析出,故冷却后烧杯内溶液密度减小,塑料块会逐渐的下沉,塑料块浸入溶液中的体积会增大
【解析】
【详解】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由65℃降低到室温20℃,溶解度减小,因为硝酸钾开始是饱和溶液,降温后,溶解度减小就会有硝酸钾固体析出,所以可以看到有KNO3晶体析出,因为浮力=ρ液gv排,析出晶体后的硝酸钾溶液密度减小,而浮力不变,所以塑料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所以可以看到塑料块浸入溶液中的体积增大,故填:小华会看到有KNO3晶体析出。因为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KNO3的溶解度越小,所以随着温度降低,会有KNO3晶体析出。小华还会看到塑料块浸入溶液中的体积增大。因为冷却后有KNO3晶体析出,故冷却后烧杯内溶液密度减小,塑料块会逐渐的下沉,塑料块浸入溶液中的体积会增大。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20.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注:a与b处分别接尾气处理装置)
(1)实验室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当看到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3)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氮氧化物(如NO2等)。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
①NO2常温下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②N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③实验室常用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NO2:,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b.若从上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2气体,你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c.实验时在发生装置中可以观察到:铜片不断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为Cu(NO3)2溶液]。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
【答案】(1) ①. B ②. CaCO3+2HCl=CaCl2+H2O+CO2↑
(2)集气瓶瓶口冒出大气泡
(3) ①. H2O ②. BE##EB ③. 铜片表面有气泡放出,有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反应,故发生装置可选择B;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小问2详解】
实验室使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当看到集气瓶瓶口冒出大气泡的现象,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小问3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铜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1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铜原子,4个氮原子,10个氧原子,故2X需要提供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故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b、制取并收集NO2气体,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故发生装置可选B,二氧化氮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倒着的万能瓶要短进长出,故收集装置选E,故选择的装置组合为BE;
c、根据方程式反应中除了生成硝酸铜以外,还会生成二氧化氮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铜片表面有气泡放出,有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五、计算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21小题2分,第22小题8分,共10分)
21. 配制5000g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______g。
【答案】45
【解析】
【详解】配制5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22. 锂及其化合物在新能源、航天航空等领域应用广泛。从盐湖中提取锂盐的化学方程式为2LiCl + Na2CO3=Li2CO3↓+ 2NaCl。若制得74 kg Li2CO3,计算参加反应的LiCl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答案】解:设参加反应的LiCl 的质量为x。
x=85 kg
答:参加反应的LiCl的质量为85 kg。
【解析】
【详解】详解见答案。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家庭大清洁:用洗洁精去除油污
洗洁精发生了乳化作用
B
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制作“铜树”
发生反应
C
用气泡水机加压,向糖水中注入制得碳酸饮料
一定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D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仪测量炼铁厂附近空气中含量
属于空气污染物
款号:P1176SWO2
规格:M(165/88A)
面料:65%棉 35%涤纶
等级:一等品
检验合格证:检测员01
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