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4年中考一模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语文: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4年中考一模试题(解析版)01
    语文: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4年中考一模试题(解析版)02
    语文: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4年中考一模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4年中考一模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4年中考一模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确凿(zá) 粗拙(zhuó) 炫(xuàn)耀 人声(shēng)鼎沸
    B.憎(zēng)恶 绯(fěi)红 鲜妍(yán) 消(xiā)声匿迹
    C.矗(chù)立 辐(fú)射 拮据(jū) 取义成仁(rén)
    D.粗犷(guǎng) 躁(zà)热 虬(qiú)枝 味同嚼(jué)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粗拙(zhuó)——zhuō;
    B.绯(fěi)红——fēi,消(xiā)声匿迹——销;
    D.躁(zà)热——燥热,味同嚼(jué)蜡——jiá。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阳泰三月,来广场上看看吧。喷薄而出的朝阳中,忽然绽放那么多风筝,所有的灿烂全开在天上。他们有的是 的京剧脸谱:红脸关羽,黑脸的包公……有的是 的造型:婀娜的嫦娥、多脚的蜈蚣、斑斓的蝴蝶……大章鱼那么多须尾,竟然也飞起来了, 越来越高,真是不可思议,云端的。气流将鸢尾冲撞得 ,零散的小鸢在如盖的大鸢中间挤来挤去,整个天空一下子生动起来。
    A.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况且 战战兢兢
    B.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而且 抖抖颤颤
    C.入木三分 惟妙惟肖 况且 抖抖颤颤
    D.入木三分 绘声绘色 而且 战战兢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空一,根据“他们有的是 的京剧脸谱:红脸关羽,黑脸的包公……”语境可知。此处形容京剧脸谱生动逼真,因此应选用“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空二,根据“有的是 的造型:婀娜的嫦娥、多脚的蜈蚣、斑斓的蝴蝶……”语境可知,此处形容京剧脸谱的“造型”,应用“惟妙惟肖”;
    况且:连词,表示进一步申述或追加理由。
    而且:连词,表示进一层。
    空三,根据“大章鱼那么多须尾,竟然也飞起来了, 越来越高,真是不可思议,云端的”语境可知,“越来越高”与前面是递进关系,因此要用“而且”;
    战战兢兢: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抖抖颤颤:控制不住地,不停地抖动。
    空四,根据“气流将鸢尾冲撞得 ,零散的小鸢在如盖的大鸢中间挤来挤去,整个天空一下子生动起来”语境可知,这里是指鸢尾被气流冲撞的不停地抖动,应使用“抖抖颤颤”。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读书实在是一种享受。②无论是面对莎士比亚还是托尔斯泰,我都不会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是与他们平等地交流思想。③透过书籍的窗口,我看到了一代文豪的内心世界、资产阶级的虚伪及贵族的腐化堕落,还有《变色龙》中契诃夫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画,《说和做》中闻一多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④让我们与书为伴,在作家纤细的笔触中,汲取养料,消除蒙昧,洗涤心灵,濡养精神……
    A.“读书实在是一种享受。”一句的主干为:读书是享受。
    B.“捧着一本书,坐在一隅,有时真把自己融入书中。”这句话适合接在句①后。
    C.“享受”“渺小”“虚伪”“蒙昧”四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同。
    D.“腐化堕落”“英雄气概”“汲取养料”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知语、动宾短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C.有误,“渺小”“享受”是中性词,“虚伪”“蒙昧”是贬义词,所以词性不相同。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岩》中的小萝卜头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以无瑕的心灵和对敌人的蔑视,感染着囹圄中的人们,最终却惨遭敌人的杀害。
    B.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C.在《西游记》中,玉皇大帝昏庸无能,不辨忠愚。这一形象表现出吴承恩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D.消息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将最重要事实放在消息主体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D.错误。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5.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我们也能从不同的人物身上照见自己,取长补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请从下面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人物的“善”与“不善”,谈谈对孔子这句话的理解。


    【外貌】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身份】人力车夫
    (《骆驼祥子》)


    【外貌】他的脖子像牛脖子一样粗,整个人就像一棵粗壮的老橡树,浑身是劲。
    【身份】水兵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外貌】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
    【人物关系】鲁达的结义兄弟
    (《水浒传》)
    【答案】示例一:在《骆驼祥子》中,堕落前的祥子憨厚能干、坚韧好强、以劳动为荣、本分、不愿过苟且偷生的生活、好胜、淳朴善良、体面。这些特点都是可以选择来学习的。堕落后的祥子变得懒惰、混日子、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无依无靠,成为社会的人渣。这些缺点需要我们对照自己,引以为戒,加以改正。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是一个老布尔什维克,他身体高大而结实,平时不苟言笑,言语简单明了,但生动易懂。他喜欢聪明的孩子,善于循循善诱,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的言语表达出来。在和保尔一起生活的时间里给他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传授了许多革命知识,对保尔思想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他无私,愿意将自己的本领教给他人,不会想到做任何的保留,同时善于结交他人,关心他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富有魅力,遇事沉着,有主见,认真负责,雷厉风行,组织能力强,善解人意,对朋友能够雪中送炭,给予实际的帮助。朱赫来身上的特点都是我们需要“择其善者而从之”,是可以学习的。
    示例三:《水浒传》中的林冲是个武艺高强的教头,使枪抡棒的技巧,是和他的机敏果断的个性特点紧密联系的,有十分精明的战略战术。林冲救弱济贫,有侠义气概,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为人光明磊落、仗义疏财,这些特点需要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但是林冲这个人特别懦弱,没有立场,遇到事情会过多地选择退让,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一心想维持富贵安逸的幸福生活。这些缺点需要我们“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能够当我老师的人。我们要学习老师身上的优点,老师身上的缺点要对照自己有没有,有的话要改正。我们可以从祥子、朱赫来、林冲三个人中任选一例,结合人物身上的优缺点来理解孔子的这句话即可。
    示例一:在《骆驼祥子》中,从祥子身上我觉得可以学习他前期为了拥有自己的车而努力工作、为了梦想而拼搏的精神,他善良纯朴,对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他总是非常忠诚和认真,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这些是可以拿来学习的;但他也不讲理,满嘴谎话,好占便宜,还出卖人命。但是面对孙侦探等人的压迫,他很懦弱,并最终在社会的压迫下放弃了作为人的尊严,沦为行尸走肉,这是不可取的,也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具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他为了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善于结交他人,他能够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建立起广泛的联系,这使得他能够更好地开展革命工作;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他对待每一件事情都能够认真对待,并且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具有非常优秀的领导能力,他能够引导和激励他人,让他们变得更加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困难;具有敢于拼搏的精神,他能够勇往直前,不畏艰险,这种精神感染了身边许多人。朱赫来身上的特点都是我们需要“择其善者而从之”,是可以学习的。
    示例三:《水浒传》中的林冲安分守己,作为一个武艺高强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并不追求功名,不会为了讨好别人而改变自己的原则;有勇有谋,林冲的武艺高强,能在马上与呼延灼打成平手。此外,他并非只是空有一身武艺,他的智力同样出色;心地善良,在不得已被逼上梁山时,林冲并没有为了自己的前途和良心做出错误的选择。他放过了一路上遇见的平民百姓,展现了他的慈悲心肠;嫉恶如仇,林冲对于那些为恶的人保持着强烈的正义感,例如他火并王伦的行为显示出他对于邪恶的不能容忍,这些特点需要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林冲性格怯懦,在面对强权时,林冲忍气吞声,唯唯诺诺;逆来顺受,林冲在被逼上梁山后,对于王伦的安排,他选择了接受,并没有反抗。这些缺点需要我们“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古诗文默写。
    (1)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
    (2)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3)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
    (4)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5)古人不仅擅长劝说,在诗词中,他们传情言志的方式也非常精妙。岑参曾说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化景为情令人动容;苏轼言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传达出对中华儿女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
    【答案】(1)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大漠孤烟直 (3)夜吟应觉月光寒
    (4)能谤讥于市朝 (5)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3分)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词都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甲词借边塞秋景的荒凉为下片抒情蓄势;乙词上片通过写斜阳芳草将天地山水连接在一起,触发内心的乡思离情。
    B.甲词“家万里”和“归无计”两句从正面揭示了诗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乙词上片小处落笔,充满肃杀之气,富有画面美和诗意美,暗透着诗人的乡思。
    C.两首词均有“酒”的元素,但都销不了浓重的乡愁,徒增郁积的乡思旅愁,最终化为思乡之泪。
    D.两词结尾都以泪写愁,甲词的泪水是边塞将士们的爱国激情和浓重乡思所致;乙词的泪水是由诗人长期羁泊异乡而生发的乡思离愁所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B.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根据【乙】“碧云天,黄叶地”可知,上片不是从小处落笔,是从“天地”大处落笔,而且词中描写的秋景没有肃杀之气。
    (二)(14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滕人持汤沃濯,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程颢与弟颐①讲孔孟绝学②于熙、丰之际③,河洛之士,翕然④而师之。时⑤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⑥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⑦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与游醉⑧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法。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选自《杨时列传·程门立雪》)
    【注】①程颢和他的弟弟程颐,二人并称“二程”,北宋时洛阳人,著名理学家。②绝学:失传了的学说。③熙、丰之际: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④翕然:一致。⑤时:即杨时,人名。⑥道:思想、学说。⑦赴告:报丧,把死讯通知有关系的人。⑧游酢:人名,北宋时文人。
    8.下列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无从致书以观
    B.当余之从师也 颢目送之
    C.久而乃和 去后乃至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断两处)
    至 是 又见 程 颐 于 洛 时 盖 年 四 十 矣
    11.两个语段都使用了以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8.C
    9.(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2)在颍昌用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
    10.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11.语段甲通过写天气极其寒冷来衬托“我”求学的艰苦和对学习的强烈渴望;语段乙通过写积雪之厚侧面表现杨时与同学等待老师的时间之长。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
    B.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指杨时;
    C.都是副词,才;
    D.表转折,却/表结果,就。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①以是,因此;以,把;假,借;余,我。
    ②以,用;相得,相处;欢,高兴。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句子意思:到这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杨时大概已有四十岁了。
    “至是”为状语,“时盖年四十矣”点明“又见程颐于洛”时杨时的年龄;
    正确断句为: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甲文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可知,甲文通过写天气极其寒冷来衬托“我”求学的艰苦和对学习的强烈渴望;
    结合乙文中“一日与游醉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法。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有一天与游醉去见程颐,程颐偶然闭目休息而坐,杨时与游醉侍立门外一直没有离开,程颐醒来后,门外下雪已经一尺深了)”可知,乙文通过写积雪之厚侧面表现杨时与同学等待老师的时间之长。
    参考译文:
    【甲】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寄居在旅馆,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乙】在熙宁、元丰年间河南人程颢与弟弟程颐讲授孔子、孟子绝学,河、洛一带的读书人都一致拜他们为师。杨时被选调官职却不赴任,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颍昌谒见程颢,师生相处很是快乐。到他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时说:“我的思想向南传播了。”四年以后程颢去世,杨时知道这件事后,就在寝门设灵位哭祭,并又用书信转告他当时一起学习的人。到这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杨时大概已有四十岁了。有一天与游醉去见程颐,程颐偶然闭目休息而坐,杨时与游醉侍立门外一直没有离开,程颐醒来后,门外下雪已经一尺深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8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研学旅行,又名研学游,是一种寓教于游的教学新业态,是一种走出校门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重在开阔学生视野,并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以下数据为中国消费者参加研学游项目意向调查。
    中国消费者参与研学游项目意愿调查
    (数据源自:艾媒数据中心)
    【材料二】
    ①研学旅行继承和发扬了游学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文精神和教育思想,它也是素质教育和旅游行业的全新内容。全新的内容也拥有全新的特性,经过研究,可以归纳总结出研学旅行不同于其他旅游形式的四大特点:
    ②主体自主性强,研学旅行的活动不同于一般旅游活动,它需要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研究。而普通类型的旅游活动,如游学,学生参加之前不需要强制做知识准备工作,只要时间、金钱、精力三方面能够胜任都能够正常参加。
    ③内容开放性高。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设置主要固定为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设计制作活动、职业体验活动这四大类。这四大类活动的内容并不进行限制学校可结合实际,针对不同学段开发更贴近当地学生生活、学习的个性活动。而传统游学活动则多是以课堂体验、入住交流、学校观光等普通旅游形式为主。
    ④方法探究性强。研学旅行重点在于“学”,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研学旅行的方式也花样百出。五花八门的学习方式都可以被用在研学旅行中,这也是传统旅游活动所不能实现的。
    ⑤取向实践性强。通过对教育部建议的中小学研学旅行主题活动的总结可以发现,我国所倡导的研学旅行完全立足于社会实践调查。区别于传统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学习形式,每一个学生必须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动动手,动动脑,发发言,讲讲话。在高年级的学生活动中,学生甚至需要参加对抗性、逃生的演练,这种实地性的模拟活动也因此与传统型的旅游教育活动完全区别开来了。
    (摘编自《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研学旅行行业概览》)
    【材料三】
    ①“研学游”成为许多孩子的假期“标配”。但在“研学热”下,重旅行、轻研学的现象仍广泛存在。
    ②研学“热”了,但背后的“冷”思考不可少。研学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注重的应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如何让学生在领略到美丽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同时也有所收获,这就需要对研学旅行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也只有这样的研学才有意义。
    ③有业内人士提醒,为了避免无效的研学旅行,家长和学生应做好访课,选择研学项目时不宜跟风追热门,可以从组织方的资质准入、安全保障能力、价格合理性、体验收获感和满意度等方面入于,根据个人成长需求、兴趣爱好、家庭经济能力、市场口碑等综合情况,筛选最适宜的研学项目。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协同管理,多方发力画好研学“同心圆”,使研学能够真正起到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让孩子在读万卷书的同时,也能感受行万里路的快乐和意义。
    (搁编自《研学旅行不要盲目跟风,避免“游而不研”》)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调查可知,有85.87%的受访者有让子女参加研学游项目的意愿,还有2.78%的受访者持观望态度。
    B.普通类型的旅游活动,不需要学生做知识准备工作,只要时间、金钱、精力三方面有一方胜任,就能正常参加活动。
    C.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可知,国家对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设置固定为四大类,也就是说研学旅行的活动内容被限制了。
    D.我国所倡导的研学旅行活动完全立足于社会实践调查,这就要求每个学生要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动手动脑、实践发言。
    13.教育部将遴选确定部分地区为全国研学旅行实验区,向家长宣传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向学生宣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大作用,阅读【材料二】,请简要说说研学旅行有哪几个不同于其他旅游形式的地方?
    14.社会上一些旅行社组织的研学变成了旅游,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请结合【材料三】补全下面发言。
    李明:小华,听说你寒假到哈尔滨研学了,效果怎么样?
    小华:别提了,我参加的旅行社根本没有研学的经验,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精心的设计,哈尔滨之行就在冰雪大世界排队了,根本没有“研”和“学”啊!
    李明:哦?那关于选择研学攻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小华:吃一堑,长一智。我觉得避免“无效的研学旅行”应做好以下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D
    13.①主体自主性强。②内容开放性高。③方法探究性强。④取向实践性强。
    14.(1)家长和学生应做好功课,选择研学项目时不宜跟风追热门。可以多角度考虑,筛选最适宜的研学项目。 (2)相关部门应加强协同管理,使研学发挥其真正作用。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辨识。
    A.根据材料一“中国消费者参与研学游项目意愿调查”图可知,有85.87%的受访者有自己参加研学游项目的意愿,本项“有85.87%的受访者有让子女参加研学游项目的意愿”有误;
    B.根据材料二第②段“而普通类型的旅游活动,如游学,学生参加之前不需要强制做知识准备工作,只要时间、金钱、精力三方面能够胜任,都能够正常参加”可知,游学不需要学生做知识准备工作,只要时间、金钱、精力三方面有一方胜任,就能正常参加活动,但并不代表所有普通类型的旅游活动都是这样,本项“普通类型的旅游活动,不需要学生做知识准备工作,只要时间、金钱、精力三方面有一方胜任,就能正常参加活动”有误;
    C.根据材料二第③段“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设置主要固定为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设计制作活动、职业体验活动这四大类。这四大类活动的内容并不进行限制”可知,国家对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设置固定为四大类,但没有限制说研学旅行的活动内容,本项“也就是说研学旅行的活动内容被限制了”有误。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材料二】第②段“主体自主性强。研学旅行的活动不同于一般旅游活动,它需要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研究”可知,研学旅行主体自主性强;
    根据【材料二】第③段“内容开放性高。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设置主要固定为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设计制作活动、职业体验活动这四大类”可知,研学旅行的内容开放性高;
    根据【材料二】第④段“方法探究性强。研学旅行重点在于‘学’,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研学旅行的方式也花样百出”可知,研学旅行的方法探究性强;
    根据【材料二】第⑤段“取向实践性强。通过对教育部建议的中小学研学旅行主题活动的总结可以发现,我国所倡导的研学旅行完全立足于社会实践调查”可知,研学旅行的取向实践性强。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建议)
    (1)根据【材料三】③段“有业内人士提醒,为了避免无效的研学旅行,家长和学生应做好访课,选择研学项目时不宜跟风追热门,可以从组织方的资质准入、安全保障能力、价格合理性、体验收获感和满意度等方面入于,根据个人成长需求、兴趣爱好、家庭经济能力、市场口碑等综合情况,筛选最适宜的研学项目”可补写建议:家长和学生应做好功课,选择研学项目时不宜跟风追热门。可以多角度考虑,筛选最适宜的研学项目。
    (2)根据【材料三】③段“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协同管理,多方发力画好研学‘同心圆’,使研学能够真正起到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让孩子在读万卷书的同时,也能感受行万里路的快乐和意义”可补写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协同管理,使研学发挥其真正作用。
    (二)(17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走失
    徐全庆
    ①中午下班回到家,发现母亲不在家里。打她的手机,手机在家里。我意识到情况不妙。
    ②这两年,母亲常常犯迷糊。走在街上突然就不认识路了,总是要问几个人才能到家,有时需要我们去接。这就很麻烦,因为母亲不识字,说不清她在什么位置。这时候,就需要她把手机给陌生人,让陌生人告诉我们她的位置。可今天她连手机也没有带。
    ③妻子也已到家,又等了半小时,母亲还是没有回来。我们决定分头去寻找。
    ④出了小区,看到一个卖小吃的,我向他打听。我一边比画着母亲的个头。一边说,七八十岁,这么高,上身穿……
    ⑤我说不下去了,我突然意识到我记不清母亲穿什么衣服,是紫红色的棉袄,还是蓝灰色的棉袄? 我给她买过好几件棉袄,但她每天穿的哪一件,我似乎从没在意过。她的帽子我倒是记得。紫红色的绒线帽,是我和妻子给她买的,但这几天比较暖,她还有没有戴我没印象了,我努力回想平时吃饭时她的穿戴,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⑥没她的照片吗? 卖小吃的问。
    ⑦我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怎么没想到拿一张母亲的照片?
    ⑧我一边往家赶,一边想,母亲的照片应该放在什么地方。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另一个问题,母亲照过相吗?我在记忆深处苦苦搜索,可始终想不起来,我心里开始发毛,但很快我就镇定了,母亲身份证上有照片。
    ⑨回到家我就开始翻找母亲的身份证,我找遍了可能放身份证的所有地方,都没有找到,却找到一顶帽子,灰色的羊绒帽。我一下子糊涂起来,我印象中给她买的帽子是紫红色的,怎么会有一顶灰色的?打电话问妻子。妻子说她只记得给母亲买过帽子,至于什么样子的实在没印象了。
    ⑩我又问妻子知不知道母亲有什么照片?妻子想了好一会儿说,去年我们全家去看花展,你不是给妈拍下几张照儿吗? 是的,我确实拍过,我翻开手机查找,花展的照片倒是找到了,却没有母亲的,于是我想起来了,有一段时间,我的手机比较卡,我清理手机内存,很多视频、照片被清理了。母亲的照片就是那时被删除了。
    ⑪懊悔的同时我也心存了一丝希望,因为我想起当时我发过微信朋友圈。我一点点翻看,终于找到了当时发的朋友圈,但照片多数是女儿的,也有我和妻子的,甚至还有一些纯风景的,就是没有母亲的。
    ⑫我确信我找不到母亲的照片了,只好向家人求助。我们姐弟四人,现在是一个很大的家庭,有一个叫“徐家大院”的微信群。我在群里发了消息,问谁有母亲的照片。我没敢说母亲走丢的事,很快大家都回复说没有。大姐还问了一句,你找我妈的照片干什么? 我找了借口说我下载了一个软件,可以从现在的照片测算小时候的模样,我想知道妈年轻时长什么样。大姐“哦”了一声没再说话。几个晚辈争着要我把软件链接发给他们,他们要拿电脑测算结果和小时候的照片比照一下,看看电脑测算得准不准。
    ⑬没有照片我也得上街去找母亲。在猜测着母亲可能去的地方,逐个去找,都没有找到。我瘫坐在一个菜市场门口,犹豫着要不要在“徐家大院”说母亲走失的事。
    ⑭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母亲的,她已经到家了。我立刻跑回家,问母亲去了哪里。果然如我想的一样,母亲又犯迷糊了,这次她甚至忘记了我们小区的名字。我问,你是怎么回来的?母亲掏出一张照片,说,有个人从我身上翻到这张照片,就把我送回来了。他说他认识你。
    ⑮那张照片是我和女儿的合影。
    15.根据选文的内容,填写表格。
    16.有同学认为第②段没什么用处,可以删去。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
    17.第⑦段独句成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8.文章结尾“那张照片是我和女儿的合影”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19.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本文中的“我”与《散步》中的“我”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案】15.①焦急、忧虑 ②母亲的照片就是那时被删除了 ③沮丧、担忧(言之有理即可)
    16.不认同。第②段是插叙,补充交代了母亲走失的原因,而且交代了母亲没有带手机,为下文寻找母亲的照片做了铺垫。
    17.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寻找母亲时记不清母亲穿戴的情节,引起下文“我”寻找母亲照片的情节。
    18.“那张照片是我和女儿的合影”交代了母亲被好心人送回来的依据;这个结尾一方面表现了母亲对“我和女儿”的爱,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我”对母亲的爱的不足; 这样的结尾引人深思,突出了要关爱老人的主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9.本文中的“我”记不住母亲的穿戴,找不到母亲的身份证,以及其他有关母亲的照片,相册和微信朋友圈也都是女儿和妻子,可见“我”缺少对母亲应有的关注和关爱。《散步》中的“我”陪母亲散步,小路不好走就背着母亲,可以“我”对母亲关爱、孝敬。(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学生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和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④段“出了小区,看到一个卖小吃的,我向他打听。我一边比画着母亲的个头。一边说,七八十岁,这么高,上身穿……”概括为:焦急、忧虑。
    结合⑩段“我又问妻子知不知道母亲有什么照片?妻子想了好一会儿说,去年我们全家去看花展,你不是给妈拍下几张照儿吗? 是的,我确实拍过,我翻开手机查找,花展的照片倒是找到了,却没有母亲的,于是我想起来了,有一段时间,我的手机比较卡,我清理手机内存,很多视频、照片被清理了。母亲的照片就是那时被删除了”概括为:母亲的照片就是那时被删除了。
    结合⑬段“没有照片我也得上街去找母亲。在猜测着母亲可能去的地方,逐个去找,都没有找到”概括为:沮丧、担忧。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
    第②段是对过去的回忆,是插叙,“这两年,母亲常常犯迷糊。走在街上突然就不认识路了,总是要问几个人才能到家,有时需要我们去接。这就很麻烦,因为母亲不识字,说不清她在什么位置”补充交代了母亲走失的原因,“可今天她连手机也没有带”交代了母亲没有带手机,为下文寻找母亲的照片做了铺垫。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前几自然段主要写了“我”寻找母亲,向别人描述母亲的个头和穿戴时却发现自己记不清母亲穿什么衣服、带什么帽子了。经过别人的提醒就有了下文寻找母亲的照片的情节。所以这一段就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结合第⑭段“母亲掏出一张照片,说,有个人从我身上翻到这张照片,就把我送回来了。他说他认识你”可知,“那张照片是我和女儿的合影”交代了母亲被好心人送回来的依据;母亲随身带着“我”和女儿的合影,表现了母亲对“我和女儿”的爱,结合第⑨段“却找到一顶帽子,灰色的羊绒帽。我一下子糊涂起来,我印象中给她买的帽子是紫红色的,怎么会有一顶灰色的?打电话问妻子。妻子说她只记得给母亲买过帽子,至于什么样子的实在没印象了”可知,反衬了“我”对母亲的爱的不足;女儿对母亲爱的缺失,这样的结尾引人深思,突出了要关爱老人的主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本文中,结合第⑨段“回到家我就开始翻找母亲的身份证,我找遍了可能放身份证的所有地方,都没有找到,却找到一顶帽子,灰色的羊绒帽。我一下子糊涂起来,我印象中给她买的帽子是紫红色的,怎么会有一顶灰色的?打电话问妻子。妻子说她只记得给母亲买过帽子,至于什么样子的实在没印象了”和第⑪段“终于找到了当时发的朋友圈,但照片多数是女儿的,也有我和妻子的,甚至还有一些纯风景的,就是没有母亲的”可知,“我”记不住母亲的穿戴,找不到母亲的身份证,以及其他有关母亲的照片,相册和微信朋友圈也都是女儿和妻子,可见“我”缺少对母亲应有的关注和关爱。
    《散步》中,结合“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可知,“我”陪母亲散步,小路不好走就背着母亲,可以“我”对母亲关爱、孝敬。
    (三)(11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善于“放大”自己的能力
    胡建新
    ①只有善于“放大”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激发潜能,不断刷新能力的高度。
    ②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可能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从系鞋带到摘星星,无疑是两种差距悬殊的能力,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脚踏实地者,方能仰望星空。若能心如金石、志存高远,思悟有道、行动有方,勇于并善于“放大”自己的能力,就可以迸发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力量。
    ③“放大”自己的能力,先要相信自己。自信,是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有了自信,就有了战胜困难、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就会认清自己的优势,敢于直面一切困难和风险,直至取得成功。果树上的许多果子不是因为太高而够不到,而是因为有人感觉够不到而不敢跳、不愿跳。要想摘到果子,就要敢于跳起来,即使一次次失败,也要一次次地进行下去。在跳起来摘果子的过程中有时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但只要坚信自己能够得到,就能将现有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不断突破自我,从而摘得果子。
    ④“放大”自己的能力,需要勇干挑战“不可能”。生命科学认为,人的能力有90%以上未曾得到开发。有位心理学家系统研究了一些历史名人的成功经历,得出一个结论:高度地承认自己,相信自己,正是他们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而充分的自信和由此而产生的创造力,并不是卓越人物所独有的,普通人一样也能拥有。事实上,“不可能”中蕴藏着诸多“可能”的因素。那些看似“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常常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可能”。只要真正具备了挑战“不可能”的勇气,并为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就能够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实现从“不可能”到“可能”的飞跃。
    ⑤“放大”自己的能力,还要善于把握机遇。有人曾提出一个“飞猪理论”,即站到风口上,猪都能被吹上天。当风来的时候,要善于乘风而上、顺势而为,这样才能借风起飞;如果风已经过了,才想到要往风口上站或跟在后面“追风”,显然已经来不及了。我们既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更要有“时刻准备着”的敏锐头脑,当机遇来临时,能够迅捷有力地抓住它、驾驭它。
    ⑥借助外部力量,也能够“放大”自己的能力。荀子在《劝学》中讲:“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外部力量可以撬动推进事业成功的杠杆,让自己的能力产生倍增效应。所借助的这个外部力量,可以从书本中学习得来,也可以向身边人请教;将他人的智慧、经验为己所用,用以补齐学识、才能上的短板,如此便能最大程度地“放大”自己的能力。
    (选自“北青网”2023年3月7日,有删改)
    20.说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21.文章③④⑤三个段落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22.请简要分析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23.小文期中考试的成绩不太理想,担心自己考不上理想的高中,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却无从下手,陷入了焦虑之中。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给他提出儿条建议。
    【答案】20.只有善于“放大”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激发潜能,不断刷新能力的高度。
    21.不能调换。因为③④⑤段与依次论证了“放大”自己的能力,先要相信自己;“放大”自己的能力,需要勇于挑战“不可能”; “放大”自己的能力,还要善于把握机遇;层层递进,具有逻辑性。
    22.先提出本段分论点“借助外部力量,也能够‘放大'自己的能力”;接着引用荀子的名言作为运用道理论据论述借助外部力量所起到的作用;最后点明外部力量的来源,使论证更为严谨。
    23.示例:小文,听说你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我这里有如下几条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第一,你要相信自己。相信只要你接下来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第二,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稍大一点,这样能够激发你的能量;第三,上课要认真听讲。老师上课时所讲的内容是最全面、最清晰的,要抓住课堂时间;第四,要懂得借助外部力量。例如,有疑问及时问老师、同学,借鉴他人的优秀备考方法等。(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炼。
    根据①段“只有善于‘放大’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激发潜能,不断刷新能力的高度”可知,开门见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结合②段“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可能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就可以迸发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力量”引用“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可能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说明了“放大”的重要性;③段“‘放大’自己的能力,先要相信自己”、④段“‘放大’自己的能力,需要勇于挑战‘不可能’”、⑤段“‘放大’自己的能力,还要善于把握机遇”、⑥段“借助外部力量,也能够‘放大’自己的能力”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放大”自己等,均是围绕这一观点展开的,可知“只有善于‘放大’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激发潜能,不断刷新能力的高度”就是中心论点。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顺序。
    根据③段“‘放大’自己的能力,先要相信自己”、④段“‘放大’自己的能力,需要勇于挑战‘不可能’”、⑤段“‘放大’自己的能力,还要善于把握机遇”中的“先”“需要”“还”等可知,依次论证了“放大”自己的能力,先要相信自己;“放大”自己的能力,需要勇于挑战“不可能”;“放大”自己的能力,还要善于把握机遇;层层递进,具有逻辑性;内容上层层递进,具有逻辑性。因此,不能调换。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第⑥段共有四句话。第①句“”借助外部力量,也能够‘放大’自己的能力”提出本段的分论点“借助外部力量,也能够‘放大'自己的能力”;第②③句“荀子在《劝学》中讲……”引用荀子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论证了借助外部力量所起的作用;第④句“所借助的这个外部力量,可以从书本中学习得来,也可以向身边人请教;将他人的智慧、经验为己所用,用以补齐学识、才能上的短板,如此便能最大程度地‘放大’自己的能力”总结全段,点明所要借助的外部力量的来源,使得论证逻辑更为严密,增强说服力。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建议(或拓展运用)。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提出几条建议,合理即可。
    结合③段“‘放大’自己的能力,先要相信自己”、④段“‘放大’自己的能力,需要勇于挑战‘不可能’”、⑤段“‘放大’自己的能力,还要善于把握机遇”、⑥段“借助外部力量,也能够‘放大’自己的能力”等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合理即可。
    示例:小博,期中考试不理想并不能决定中考成绩,你想要提高自己的成绩,我给你一些建议。首先要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勇敢面对每一次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能够进步;其次,要给自立设立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原地踏步;再次,要善于把握机遇,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及时练习巩固;最后,要懂得借助外部力量,学习中遇到问题或困难第一时间请教老师、同学。
    四、写作(50分)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24.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2023年十大流行语”,下面是对其中一个流行语的阐释:
    “双向奔赴”本指相关方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靠近,多用于人与人之间,表达了人们相互爱慕、相互亲近的美好愿望。
    请以“ 和 的双向奔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略。
    25.董宇辉说人生像心跳一样有高有低;又说太阳照到地球都需要八分钟,所以我们需要时间,耐心一点,持续修炼;还说不快乐的诗人写不出令人愉快的诗篇。
    请结合你的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略。内容
    我一边比画着母亲的个头一边说

    我瘫坐在一个菜市场门口
    情感

    懊悔、自责

    相关试卷

    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文件包含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pdf、2023-2024鞍山高新区下4月学期语文模拟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语文: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4年中考一模试题(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