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比热容教学课件ppt
展开物理观念:能说出比热容的概念、物理意义和物理性质。科学思维:在探究实验中能利用转换法说出反映物质吸收热量多少的因素,并能利用控制变量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通过查阅比热容表,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科学探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表格,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口头表述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去探究并认识比热容,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乐于探索自然规律,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法和转换法。2.实验器材:________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等。3.实验过程:加热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4.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________、升高的温度________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吸收热量较多的物质吸热能力较________。注意:液体吸热的多少由加热时间决定,电加热器(比酒精灯稳定)每秒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当它浸没在液体中时,可认为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
(2)加热到4 min时,液体B的温度如图13-3-1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是________℃。(3)如图13-3-1丙所示,吸收相同的热量,液体________(填“A”或“B”)温度变化慢,说明它的吸热能力更________(填“强”或“弱”)。
思路点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有两种方法。(1)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温度变化小的物质吸热能力强。(2)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的热量,吸收热量多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6.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和升高(或降低)的________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_____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7.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03 J/(kg·℃)
1 kg的水温度上升(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8.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了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________。物质的比热容越_____,其温度越不容易改变。9.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1)水的吸(放)热本领强,用水做散热剂。(2)水的温度难改变,对机械或生物体起保护作用。
10.(2022济南)炎炎夏日,小梅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她发现,在这里白天的风常常从海面吹向陆地,而每到夜晚风却从陆地吹向海面。她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并画出陆地和海面之间空气流动情况的示意图,如图13-3-2所示。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的密度小于砂石的密度B.海水的密度大于砂石的密度C.海水的比热容小于砂石的比热容D.海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
11.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一桶水倒掉一半后,剩下的水的比热容c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结成冰后比热容________(填“不变”或“改变”)。干泥土的比热容约为0.84×103 J/(kg·℃),则相同质量的水和干泥土,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________(填“大”或“小”),这就使沿海地区气温变化不像内陆那样温差________(填“大”或“小”)。
4.2×103 J/(kg·℃)
思路点拨:1.比热容的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及状态有关,与物体是否吸热(放热)、温度高低、质量大小等因素无关。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温度变化相同时,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
1.下列说法中,铁的比热容发生了变化的是( )A.把铁块放在火上烧红B.把铁块锻打成铁片C.把铁块碎成铁屑D.把铁块熔化成铁水
2.铝的比热容是0.88×103 J/(kg·℃)。由此可知( )A.1 kg的铝温度升高1 ℃时放出的热量是0.88×103 JB.1 kg的铝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 J/(kg·℃)C.1 kg的铝温度降低1 ℃时放出的热量是0.88×103 JD.1 kg的铝温度升高到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 J
3.【科学思维】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的热量Q如图13-3-3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C.甲的温度升高1 ℃,需吸收2 000 J的热量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 ℃,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4.【科学探究】(2022无锡)用如图13-3-4所示的两套相同装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将相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入铝桶中,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初始________,点燃酒精灯加热,用玻璃棒________沙子和水,观察到沙子升温比水快,由此可以推得: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
5.【科学探究】(2022福建改编)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1)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判断_________________。(2)加热10 min后,测得水的温度如图13-3-5所示,该示数为______℃。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比热容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比热容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冷却剂,Jkg·℃,焦每千克摄氏度,知识点1,认识比热容,想一想,做一做,实验准备,实验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比热容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比热容作业课件ppt,共20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比热容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比热容作业课件ppt,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