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母鸡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母鸡教案,共4页。
1.对比阅读,抓住关键语句,探究老舍对母鸡由“一向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感受母爱的伟大。
2.通过研读文中细致传神的具体描写,品味母鸡负责、慈爱、勇敢、坚强的品质。
3.比较《母鸡》和《猫》在表达上的异同,体会同一作家是如何表达对不同动物的感情的。
教学重难点:
1.对比阅读,抓住关键语句,探究老舍对母鸡由“一向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感受母爱的伟大。
2.通过研读文中细致传神的具体描写,品味母鸡负责、慈爱、勇敢、坚强的品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漫画宠物,整体感知
一、漫画引路,回顾老舍家的宠物——猫
1.出示漫画(画上两只猫,一只成年猫趴在稿纸上踩印梅花,一只满月的小猫抱着花枝打秋千,画上还有两个空白气泡)。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老舍家的猫)
2.追问:这是两只怎样的猫?请你用一些词语形容它们,在小气泡中给它们贴上标签。(顽皮淘气、天真可爱······)
3.出示漫画标题“老舍家的猫”,小结:这样就是一幅完整的漫画了。
二、初读感知,漫话老舍家的母鸡
1.出示第二幅漫画(画上有两只母鸡,一只沿着墙根颤颤巍巍,嘎嘎乱叫;另一只护着一群鸡雏半蹲在地上)。同学们认识吗?(老舍家的母鸡)
2.板贴两只母鸡的图片,谈话引导:是的,这是老舍家的母鸡。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老舍家除了有性格古怪的猫,还有一只个性鲜明的母鸡。老舍先生又是怎样看待这只母鸡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作者表达对母鸡态度的句子。
3.汇报交流。(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4.在母鸡图片旁边板书“讨厌”“不再讨厌”
板块二漫画母鸡,品读“讨厌”
一、为“讨厌的母鸡”添标签
1.研读第1-3自然段,结合具体事例,说说母鸡到底哪些地方令人“讨厌”。
(1)交流母鸡的“叫声难听”。
从“嘎嘎、嘎嘎、没完没了”“细声细气、如怨如诉”中体会母鸡的叫声吵闹、难听。
(2)交流母鸡的“欺软怕硬”。
通过比较“永远不反抗、欺侮、可恶、狠狠”等词句,感受母鸡对公鸡和鸭子的不同态度。
(3)交流母鸡的“极爱炫耀”。
紧扣“发了狂、恨不能、全世界、聋人”等词句,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母鸡“居功自傲”的特点。
2.师生小结,在第一只母鸡图片旁边贴上“叫声难听、欺软怕硬、极爱炫耀”的标签。
二、指导朗读
师生合作、男女生合作,读出老舍对母鸡的讨厌。
板块三 漫画“鸡母亲”,感悟“英雄”
一、找一找,为“鸡母亲”添标签
1.教师读第4自然段,过渡引导:母鸡孵出一群小鸡了,它当母亲了,它变了吗?
2.它变了,变得怎样了?去文中找一找老舍直接写母鸡的词语或句子(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教师相机板书在另一只母鸡旁边。
3.老舍先生用词十分严谨,他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5一8自然段,看看老舍先生写了哪些事例来证明。
(1)交流第5自然段:白天警戒,咕咕叫保护小鸡。
关注母鸡的动作“挺着脖儿、歪着头听、挺着身儿、看看前、看看后”,抓住“总是、立刻、马上”等词语,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2)交流第6自然段:为小鸡找食物,保护食物。
对比感悟:①母鸡的消瘦和鸡雏的肚子圆圆--慈爱;②“永远不反抗公鸡”和“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勇敢、负责。
(3)交流第7自然段:教小鸡啄食、掘地、洗澡。
关注“不知教多少次、半蹲着、一声也不哼”等词句,感受母鸡的慈爱、辛苦。
(4)交流第8自然段:夜间啼叫,预警保护鸡雏。
抓住“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感受母鸡的负责、辛苦。
4.齐读第9自然段,感受“鸡母亲”的伟大。
二、辨一辨,体会“不敢再讨厌”中的深意
1.小组为单位,结合描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具体事例,讨论交流老舍“不敢再讨厌”母鸡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态度。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①不再像以前那样讨厌母鸡,母鸡变了,变成了一位“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鸡母亲”。
②喜欢母鸡,它是一位好妈妈。
③敬佩母鸡,它为了鸡宝宝,不怕苦不怕累,勇敢、负责。
④赞美母鸡,这是一只伟大的“鸡妈妈”,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做,什么都敢做。)
三、结合资料,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感受母爱的伟大
1.过渡:如果说老舍笔下可爱的猫让他想到他的儿女们,那他笔下这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会让他想到谁呢?
2.出示老舍《我的母亲》一文中的片段,教师配乐朗读,并简单介绍老舍的母亲。
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母亲是伟大的,不论是“鸡母亲”,还是老舍的母亲,又或者是我们的母亲,她们都是怎样的母亲?(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3.出示句子“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师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在课题“母鸡”下面写上“英雄”。
四、对比朗读,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1.过渡:所谓相由心生,心生万象。老舍讨厌母鸡时,母鸡是那样的丑陋不堪;老舍喜欢母鸡、敬佩母鸡时,他笔下的母鸡又是那么勇敢而伟大。(指漫画)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两只完全不一样的母鸡。
2.朗读文中描写母鸡前后不同表现的重点词句。
3.出示:“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师生合作读,升华情感,体会先抑后扬的情感表达方式。
板块四 漫画对比,揭秘表达
一、对比漫画,发现异同
出示漫画“老舍家的猫”与漫画“老舍家的母鸡”进行对比,借助标签,回忆课文,梳理总结发现两篇课文写法上的异同。
二、总结交流,布置作业
1.出示“资料袋”,指名朗读。
2.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老舍不愧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可爱的猫咪、伟大的鸡母亲。根据他的文字,我们创作了两幅动物漫画,感受到了他巧妙的表达方式。我们写身边的动物或人时,可以直接抒情,可以先抑后扬,可以明贬实褒。课后请你用上学到的方法,写一写你想写的动物、植物或者人。
课题
结构方式
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
抒情方法
猫
采用总分结构描写动物特点,有过渡语段。
生活化的语言,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喜欢
直接抒情
母鸡
采用总分结构描写动物特点,有过渡语段。
生活化的语言,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由讨厌到喜欢、敬佩
先抑后扬
相同
相同
不同
不同
1.对比阅读,抓住关键语句,探究老舍对母鸡由“一向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感受母爱的伟大。
2.通过研读文中细致传神的具体描写,品味母鸡负责、慈爱、勇敢、坚强的品质。
3.比较《母鸡》和《猫》在表达上的异同,体会同一作家是如何表达对不同动物的感情的。
教学重难点:
1.对比阅读,抓住关键语句,探究老舍对母鸡由“一向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感受母爱的伟大。
2.通过研读文中细致传神的具体描写,品味母鸡负责、慈爱、勇敢、坚强的品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漫画宠物,整体感知
一、漫画引路,回顾老舍家的宠物——猫
1.出示漫画(画上两只猫,一只成年猫趴在稿纸上踩印梅花,一只满月的小猫抱着花枝打秋千,画上还有两个空白气泡)。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老舍家的猫)
2.追问:这是两只怎样的猫?请你用一些词语形容它们,在小气泡中给它们贴上标签。(顽皮淘气、天真可爱······)
3.出示漫画标题“老舍家的猫”,小结:这样就是一幅完整的漫画了。
二、初读感知,漫话老舍家的母鸡
1.出示第二幅漫画(画上有两只母鸡,一只沿着墙根颤颤巍巍,嘎嘎乱叫;另一只护着一群鸡雏半蹲在地上)。同学们认识吗?(老舍家的母鸡)
2.板贴两只母鸡的图片,谈话引导:是的,这是老舍家的母鸡。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老舍家除了有性格古怪的猫,还有一只个性鲜明的母鸡。老舍先生又是怎样看待这只母鸡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作者表达对母鸡态度的句子。
3.汇报交流。(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4.在母鸡图片旁边板书“讨厌”“不再讨厌”
板块二漫画母鸡,品读“讨厌”
一、为“讨厌的母鸡”添标签
1.研读第1-3自然段,结合具体事例,说说母鸡到底哪些地方令人“讨厌”。
(1)交流母鸡的“叫声难听”。
从“嘎嘎、嘎嘎、没完没了”“细声细气、如怨如诉”中体会母鸡的叫声吵闹、难听。
(2)交流母鸡的“欺软怕硬”。
通过比较“永远不反抗、欺侮、可恶、狠狠”等词句,感受母鸡对公鸡和鸭子的不同态度。
(3)交流母鸡的“极爱炫耀”。
紧扣“发了狂、恨不能、全世界、聋人”等词句,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母鸡“居功自傲”的特点。
2.师生小结,在第一只母鸡图片旁边贴上“叫声难听、欺软怕硬、极爱炫耀”的标签。
二、指导朗读
师生合作、男女生合作,读出老舍对母鸡的讨厌。
板块三 漫画“鸡母亲”,感悟“英雄”
一、找一找,为“鸡母亲”添标签
1.教师读第4自然段,过渡引导:母鸡孵出一群小鸡了,它当母亲了,它变了吗?
2.它变了,变得怎样了?去文中找一找老舍直接写母鸡的词语或句子(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教师相机板书在另一只母鸡旁边。
3.老舍先生用词十分严谨,他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5一8自然段,看看老舍先生写了哪些事例来证明。
(1)交流第5自然段:白天警戒,咕咕叫保护小鸡。
关注母鸡的动作“挺着脖儿、歪着头听、挺着身儿、看看前、看看后”,抓住“总是、立刻、马上”等词语,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2)交流第6自然段:为小鸡找食物,保护食物。
对比感悟:①母鸡的消瘦和鸡雏的肚子圆圆--慈爱;②“永远不反抗公鸡”和“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勇敢、负责。
(3)交流第7自然段:教小鸡啄食、掘地、洗澡。
关注“不知教多少次、半蹲着、一声也不哼”等词句,感受母鸡的慈爱、辛苦。
(4)交流第8自然段:夜间啼叫,预警保护鸡雏。
抓住“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感受母鸡的负责、辛苦。
4.齐读第9自然段,感受“鸡母亲”的伟大。
二、辨一辨,体会“不敢再讨厌”中的深意
1.小组为单位,结合描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具体事例,讨论交流老舍“不敢再讨厌”母鸡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态度。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①不再像以前那样讨厌母鸡,母鸡变了,变成了一位“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鸡母亲”。
②喜欢母鸡,它是一位好妈妈。
③敬佩母鸡,它为了鸡宝宝,不怕苦不怕累,勇敢、负责。
④赞美母鸡,这是一只伟大的“鸡妈妈”,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做,什么都敢做。)
三、结合资料,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感受母爱的伟大
1.过渡:如果说老舍笔下可爱的猫让他想到他的儿女们,那他笔下这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会让他想到谁呢?
2.出示老舍《我的母亲》一文中的片段,教师配乐朗读,并简单介绍老舍的母亲。
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母亲是伟大的,不论是“鸡母亲”,还是老舍的母亲,又或者是我们的母亲,她们都是怎样的母亲?(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3.出示句子“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师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在课题“母鸡”下面写上“英雄”。
四、对比朗读,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1.过渡:所谓相由心生,心生万象。老舍讨厌母鸡时,母鸡是那样的丑陋不堪;老舍喜欢母鸡、敬佩母鸡时,他笔下的母鸡又是那么勇敢而伟大。(指漫画)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两只完全不一样的母鸡。
2.朗读文中描写母鸡前后不同表现的重点词句。
3.出示:“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师生合作读,升华情感,体会先抑后扬的情感表达方式。
板块四 漫画对比,揭秘表达
一、对比漫画,发现异同
出示漫画“老舍家的猫”与漫画“老舍家的母鸡”进行对比,借助标签,回忆课文,梳理总结发现两篇课文写法上的异同。
二、总结交流,布置作业
1.出示“资料袋”,指名朗读。
2.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老舍不愧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可爱的猫咪、伟大的鸡母亲。根据他的文字,我们创作了两幅动物漫画,感受到了他巧妙的表达方式。我们写身边的动物或人时,可以直接抒情,可以先抑后扬,可以明贬实褒。课后请你用上学到的方法,写一写你想写的动物、植物或者人。
课题
结构方式
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
抒情方法
猫
采用总分结构描写动物特点,有过渡语段。
生活化的语言,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喜欢
直接抒情
母鸡
采用总分结构描写动物特点,有过渡语段。
生活化的语言,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由讨厌到喜欢、敬佩
先抑后扬
相同
相同
不同
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