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部区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784649/0-17167113533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4,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部区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784649/0-17167113533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4,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部区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784649/0-17167113534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4,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部区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科学试题
展开命题:石超 审核:陈志勇
本试卷考核范围:华师大版七下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节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 )
A.矿泉水 B.西瓜汁 C.冰水 D.绿豆汤
2.每年都会有多个台风在我们浙江省登陆,往往会给当地带来强风暴雨,“台风”和“台风雨”直接影响水循环中的( ▲ )
A.水汽输送、降水 B.水汽输送、蒸发
C.降水、地表径流D.蒸发、降水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
4.点光源发出的光辐射是以它为球心向四周空间发射的,所以 ( ▲ )
A.离点光源越远,光照面积越大,在光照面积上得到的光辐射就越多
B.离点光源越远,光照面积越大,在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光辐射就越多
C.点光源发出的光辐射到达被照面单位面积上的光辐射量随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
D.恒星是点光源,所以地球上得到的恒星上的光辐射是绝对平行的
5.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描述正确的是( ▲ )
A.氧气性质活泼,不仅能支持呼吸,还是一种优质的燃料
B.氮气性质较活泼,是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
C.各种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用于制霓虹灯
D.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占比最大该试卷源自 全站资源不到一元,每日更新。 6.工业上采用蒸发液态空气,利用氧气、氮气和氩气的沸点不同,使其在不同的温度下汽化,再冷凝,从而将各种气体分离出来(如图所示)。在蒸发液态空气时,首先被汽化的气体是( ▲ )
A.氧气B.氮气C.氩气D.无法确定
7.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水由氢和氧组成
B.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点燃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的气体质量比约为2:1
8.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被,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
A.恒温蒸发溶剂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溶液中加入t℃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9.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加空气进入量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集气瓶装满某气体,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
A.①或②B.②或③
C.①或④D.③或④
12. 为了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教师演示了压扁易拉罐实验,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过程解释不合理的是 ( ▲ )
A.实验开始时,在易拉罐中加少量水,是为了加热时能在罐内产生大量水蒸气
B.将易拉罐开口朝上浸入水中可观察到类似的现象
C.易拉罐被压扁是因为内部气压变小,大气压作用于易拉罐
D.将易拉罐倒扣在冷水中,是为了使水蒸气迅速液化
13.在硬纸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离小洞越近,看到的范围( ▲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以上都错
14.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1℃时,A的溶解度大于B
B.t2℃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时,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掉10 g水,析出A的质量大
D.把t1℃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增大
15.我们刚开启一瓶可乐饮料,会在瓶口看到大量白气,在瓶内看到气泡(如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瓶口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B.瓶内的气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平时喝的可乐饮料是乳浊液
D.开启可乐前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不变
16.下列关于“温室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室效应”都是有害的
B.“温室效应”的加剧对人类只有好处
C.“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D.“温室效应”的加剧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而引起的
17.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
A.动植物的呼吸 B.钢铁生锈
C.食物的腐烂 D.木炭的燃烧
18.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
A.溶质质量相同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均为不饱和溶液D.溶剂质量相同
19.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
A.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C.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D.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20.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60mL的大试管、量程足够大的针筒注射器等实验器材(如图),将足量白磷放入试管后,放开弹簧夹(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等到试管冷却后,观察现象。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活塞从原来的30mL刻度处慢慢移动到约( ▲ )
A.6mL刻度处B.8mL刻度处C.12mL刻度处D.18mL刻度处
试题卷 Ⅱ
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2分,共36分)
21. ▲ 是地球上一切活动的主要能量源泉。
22.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将面粉,食盐,食用油三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
(2)清新的空气属于 ▲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
23.小林在浴室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有水滴的那根管是 ▲ (选填“冷”或“热”)水管。严寒冬天的清晨,小林来到教室时发现窗户玻璃的 ▲ (选填“内”或“外”)侧有一层薄薄的水雾,这是水蒸气 ▲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
24.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两个小实验装置:一个充气的气球,另一个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抽气机正不断抽去罩内的空气,最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充气的气球体积变 ▲
(2)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 ▲ (选填“掉下”或“保持静止”)
25.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毫升的蒸馏水,并滴加数滴紫色石蕊试液,向液体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液体会变成 ▲ 色,把液体加热后,液体又会变成紫色。溶液又变紫色的原因是 ▲ 。
26.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100g水的意义是 ▲ 。
27.在水电解的实验中,氢气在 ▲ 极产生,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 ▲ 。
28.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组装图甲装置应按 ▲ (选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的顺序。
(2)图 ▲ (选填“A”或“B”)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3)小明前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了两次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C,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 ▲ (选填“相同”或“不同”),但两次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不一样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题,每空2分,共 24分)
29.小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点燃红磷后立即塞紧瓶塞,并通过传感器记录瓶中气压、温度及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
实验开始前应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
根据图乙,小明认为:燃烧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对气压的影响大于氧气减少对气压的影响。请说明他的依据: ▲ 。
根据图乙判断,t2时刻小明的操作是 ▲ 。
木炭不可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 ▲ 。
30. 炎热的夏天,小丽看着身边不同颜色着装的行人,她想不同颜色的衣料吸热能力是否相同呢?于是小丽与同学们选用了白炽灯、五支相同的温度计、五个相同的纸筒、秒表等器材进行探究
(1)如图所示为同学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五个纸筒分别涂成不同的颜色并把温度计密封在各纸筒中,在桌面上将纸筒均匀摆放在所画圆的圆周上,白炽灯沿圆的中心轴线悬挂。这样做可使白炽灯提供给每个纸筒的 ▲ 相同。小丽通过观察各纸筒中 ▲ 的变化来判断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2)实验时,读取各温度计的初始温度后,点亮白炽灯,开始计时,3min后,他们将各纸筒在原位置转动180°,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纸筒 ▲ 。
(3)6min后,熄灭灯泡的同时,同学们迅速读取了每支温度计的示数,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一定时, ▲ 。
31.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小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
(1)实验中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的表面积和 ▲ 都相同。
(2)实验室已提供装好酒精和水的几个样品,如图甲所示。按实验要求,选择图甲中 ▲ 两个样品进行对比,能够比较方便地进行研究。
(3)若一个同学选好两个液体样品后,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进行对比,他这样做 ▲ (填“正确”或“不正确”)。
(4)按要求正确选择样品并进行正确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据此,你认为小丽的猜想 ▲ (填“正确”或“不正确”)。
四、解答题(第32题10分,第33题10分,共20分)
32.小科利用易拉罐、半透明塑料薄膜、圆筒制作一个简易“针孔相机”,方法如下: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圆筒上蒙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如图。
(1)为了确保人眼能看到物体清晰的像,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所开的小孔要尽可能 ▲ (填“大”或“小”);
②制作简易“针孔相机”时,圆筒的 ▲ (选填“A”或“B”)端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观察时对准外面 ▲ (填“较暗”或“较亮”)物体;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形状是三角形,观察对象为燃着的蜡烛,则他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像是 ▲ 。
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
(3)若他在(2)的基础上不慎将三角形小孔戳得偏大,则他在塑料薄膜上会看到 ▲ 。
33.用氯化镁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防尘。小明决定用以下仪器配置一些氯化镁溶液。
(1)配制过程中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
(2)量取蒸馏水时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 ▲ (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3)已知20℃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54.6g,在该温度下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
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的是 ▲ ;(选填序号,下同)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
求序号为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纸筒颜色
黑
红
绿
蓝
白
初始温度/℃
25
25
25
25
25
6min时的温度/℃
33
28
29
29
26
序号
①
②
③
④
氯化镁的质量/g
30
40
50
6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上林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上林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科学试题,共11页。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上林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上林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