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学校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有下列情景,其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国旗升起B. 国歌响起C. 灯光闪烁D. 焰火绽放
【答案】D
【解析】
【详解】A、锣鼓喧天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国歌响起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灯光闪烁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焰火绽放,涉及物质燃烧,该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 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
A. 铁B. 碘C. 锌D. 钙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铁会患贫血,故A正确;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或过量会患甲状腺肿,故B错误;C、锌影响人的生长和发育,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C错误;D、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它使骨骼和牙齿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时幼儿和青少年患佝偻病,老年人患骨质疏松,故D错误。故选A。
3.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蒸发食盐水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取用的液体的用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中上部,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故B不正确;
C、蒸发食盐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C正确;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故D正确。
故选B。
4. 钛和钛合金的抗腐蚀性能远优于不锈钢,用途比较广泛。如图中为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示意图,其中理解错误的是
A. 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核电荷数为22
B. 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 47
C. 元素符号为Ti
D. 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子表示元素名称,钛字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22,故A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多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该元素的质子数为22,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48-22=26,故B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元素符号,即该元素符号表示为Ti,故C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故D正确;
故选B。
5. 蚊虫叮咬时会释放出酸性物质蚁酸,涂抹碱性物质可有效减轻疼痛症状,下列物质适用的是
A. 白醋(pH=3)B. 西红柿汁(pH=4)
C. 酸奶(pH=6)D. 小苏打水(pH=8)
【答案】D
【解析】
【详解】A、白醋的pH=3<7,溶液显酸性,属于酸性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B、西红柿汁的pH=4<7,溶液显酸性,属于酸性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C、酸奶的pH=6<7,溶液显酸性,属于酸性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D、小苏打水的pH=8>7,溶液显碱性,属于碱性物质,故符合题意。
故选D。
6.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镁元素:mgB. 氧化铝:Al2O3
C. 碳酸根离子:CO3﹣2D. 三个氧原子: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镁元素的符号为Mg,故错误;
B、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故正确;
C、碳酸根离子的符号为CO32﹣,故错误;
D、3个氧原子表示为3O,故错误。
故选B。
7.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B. 铁生锈表面会形成致密氧化膜
C.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看见瓶口有白烟D.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实验记录不正确;
B、铁生锈表面会形成疏松的红色固体,选项实验记录不正确;
C、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看见瓶口有白雾,不是白烟,选项实验记录不正确;
D、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选项实验记录正确。
故选D。
8.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属都是固态且均为银白色B.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C. 铝加工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组成分纯金属的硬度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大多数金属是银白色固体,但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例如金属汞是液态的,金属铜是红色的,说法错误;
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生铁比钢含碳量高,说法正确;
C、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将铝加工成铝箔,恰好说明此点,说法正确;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组成分纯金属的硬度大,熔点比各组成分纯金属的熔点低,说法正确。
故选A。
9.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C.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也能生成气体,故A错误;
B、碳酸盐和碳的氧化物也含有碳元素,但不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
C、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根本不是燃烧,故C错误;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故选D。
10. 部分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X、Y表示转化中的另一种反应物,“→”表示经过一步反应可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X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
B. 反应物Y只能是O2
C. 反应④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D. 反应②、③、⑤都可以是化合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反应①是碳、一氧化碳、甲烷、乙醇、葡萄糖都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②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③是碳和氧气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也可以是碳和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反应④是碳酸钙高温生成二氧化碳或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⑤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详解】A、物质X可以是碳、一氧化碳、甲烷、乙醇等,故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说法正确;
B、反应物Y可以是氧气,也可以是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
C、反应④可以是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故说法正确;
D、反应②可以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反应③可以是碳和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反应⑤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这些反应都是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用途广泛。
(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____。
(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做___________。
【答案】(1)氮气##N2
(2)供给呼吸 (3)保护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为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化学式为N2。
【小问2详解】
氧气能供给呼吸,则可用于医疗急救。
【小问3详解】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则可作保护气等。
12.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甲和丙属于______。
(2)从微粒构成角度看,甲和乙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3)从微观的角度看,乙是由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4)从化学变化本质看,该反应中,不能分割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答案】(1)纯净物(或化合物,或氧化物)
(2)分子构成不同(或分子种类不同等)
(3)分子 (4)氧原子和氮原子(或O、N)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甲为NO,丙为NO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均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均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小问2详解】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甲为NO,乙为O2,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乙为O2,是由分子构成的;
【小问4详解】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从化学变化本质看,该反应中,不能分割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和氮原子(或O、N)。
13. 如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t℃时,两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若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为______。
(3)60℃时,105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硝酸钾质量为______g。
【答案】(1)相等 (2)蒸发结晶
(3)55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填相等;
【小问2详解】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若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方法为蒸发结晶;
【小问3详解】
6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105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硝酸钾的质量为溶液的质量乘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即。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4.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电子图书馆检索古籍,发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
(1)王安石《梅花》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微观角度解释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_______。
(2)《尚书》中记载“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作酒醴”即酿酒,以高粱、大麦等粮食为原料,原料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_______,经蒸熟、发酵可得到酒精。
(3)《尚书》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说明在商周时期就重视调味。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主要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分子不断地运动
(2)糖类 (3)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
【小问2详解】
糖类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故原料中主要含有营养素是:糖类;
【小问3详解】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主要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的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15. “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技艺是先化铁为汁,再用一把在水中浸泡处理过的柳木勺舀出高温铁水泼洒,铁水变成微小铁屑在空中燃烧。
(1)铁屑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柳木勺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2)在水中浸泡处理过的柳木勺舀出高温铁水时水分蒸发使柳木勺温度始终在柳木勺着火点以下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屑燃烧即铁屑高温条件下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
【小问2详解】
由于在水中浸泡处理过的柳木勺舀出高温铁水时水分蒸发使柳木勺温度始终在柳木勺着火点以下,所以柳木勺没有燃烧。
16. 用图1装置进行蜡烛燃烧的实验。
(1)证明蜡烛燃烧产物(集气瓶内为空气)。
①证明蜡烛燃烧有水产生的现象是______。
②证明蜡烛燃烧有CO2产生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
(2)研究不同的O2体积分数下蜡烛燃烧时间(集气瓶内为O2与CO2的混合气体)。根据图2实验数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蜡烛燃烧时间与O2总量有关
B. CO2浓度对蜡烛燃烧没有影响
C. 在不同的O2体积分数下,蜡烛均能发生燃烧
D. 蜡烛熄灭时,集气瓶中可能存在部分没有消耗的O2
【答案】(1) ①. 集气瓶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②. 把集气瓶倒过来,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AD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蜡烛燃烧有水产生,水蒸气遇冷凝结,则会看到集气瓶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二氧化碳的操作及现象是把集气瓶倒过来,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小问2详解】
A、在一定范围内,氧气体积分数越大,燃烧时间越长,可以看出蜡烛燃烧时间与O2总量有关。正确;
B、该集气瓶内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气体,氧气体积分数越大则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越小,所以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对蜡烛燃烧没有影响。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氧气气体分数低于20时,可能不会发生燃烧,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氧气气体分数低于20时,可能不会发生燃烧,所以可以推断随着蜡烛的燃烧消耗氧气,氧气浓度较低时蜡烛熄灭,集气瓶中存在没有消耗的氧气,正确;
故选AD。
17. 用如图所示实验研究金属的性质。
(1)③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2)④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3)下列实验组合中,能得出铁、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_(填序号)。
A. ①④B. ③④C. ①②④
【答案】(1)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3)BC
【解析】
【小问1详解】
③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铜为红色,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显浅绿色,则现象为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小问2详解】
④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则可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小问3详解】
A、实验④中铜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实验①中铁能和硫酸反应,只能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位于氢前,但不能说明铁和铜或铁和银的活动性强弱,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实验③中铁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实验④铜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则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银,该选项符合题意;
C、实验①铁能与稀硫酸反应,实验②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对比可知铁比铜活泼,实验④铜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则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银,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C。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8. 具有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气体的制取:
(1)若用KClO3和MnO2混合制取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要收集一瓶纯度较高的O2,则气体应从F装置______(填“a”或“b”)导管口通入。
(2)实验室制取CO2要达到“随用随制,随关随停”效果可选______(填序号)组合的发生装置。
(3)如图②为:某品牌“便携式制氧机”的工作示意图,图中“O2通道”相当于G装置中的______(填“c”或“d”)导管。
【答案】(1) ①. 2KClO32KCl+3O2↑ ②. a
(2)BD/DB(或CD/DC)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若要收集一瓶纯度较高的O2,用排水法收集,则气体应从F装置短管a导管口通入。故填:①;②a。
【小问2详解】
实验室制取CO2要达到“随用随制,随关随停”效果可选BD或CD组合的发生装置,该装置中当打开弹簧夹时,长颈漏斗内的液体进入试管,使试管内液面上升到多孔隔板以上,与固体试剂接触,开始反应;当关闭弹簧夹时,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在试管上半部分聚积,使试管内部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回到长颈漏斗,使液面降到多孔隔板以下,使反应物相互分离,反应停止,可以达到“随用随制,随关随停”的效果。故填:BD/DB(或CD/DC)。
【小问3详解】
氧气通道中让氧气从水底部上浮冒出,使氧气和水充分接触,能够起到加湿的作用,相当于G装置中的c导管,将气体从集气瓶底部导入,使氧气和水充分接触后排出,反应仓内产生的氧气进入加湿仓,加湿仓中的水能湿润氧气,且能吸收杂质。故填:c。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氧气的制取等相关知识,同时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分析图表并能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9.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1)【实验过程与分析】
【实验反思与拓展】
(2)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并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色变为无色,由此可知氢氧化钠与稀硫酸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由实验三联想到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当观察到________现象时,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取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CO2,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____溶液,当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现象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案】(1) ①. 产生蓝色沉淀 ②. 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铵发生反应
(2) ①. 红 ②.
(3) ①. 滴入浓NaOH溶液气球比滴入水的气球膨胀较大 ②. 氯化钡或氯化钙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一: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现象为: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二: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产生刺激性气味,故结论为: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铵发生反应;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滴入稀硫酸,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显中性,稀硫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①左侧实验:滴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被消耗,则气体减少,锥形瓶内的压强也减小,而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大气压,则此时小气球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不断膨胀;右侧实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加入水,二氧化碳溶解,气体减小,压强减小,小气球也会膨胀,但二氧化碳溶解的量小于与氢氧化钠反应的量,所以当观察到滴入浓NaOH溶液气球比滴入水的气球膨胀较大,可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
②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滴入足量氯化钙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该过程中,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故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当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现象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五、计算题(共6分)
20. “天宫”空间站中实现水循环的方法之一。
(1)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再用_______H2+CO22H2O+CH4反应原理得到水。计算生成18kg水,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
【答案】(1)2H2O2H2↑+O2↑
(2) ①. 4 ②.
22kg
【解析】
【小问1详解】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2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后有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则氢气的前面的数字应为4;
解:设生成18kg水,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22kg
答:生成18kg水,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kg;故填:4;22kg。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
_____
氢氧化钠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
2024年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学校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学校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一中学中考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一中学中考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一中学中考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一中学中考第三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