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诊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 酸爽可口的“老坛酸菜”深受人们喜爱,腌制流程如下:原料挑选→切片晾晒→干辣椒等佐料的炒制→装坛发酵。将温度控制在8-25度,大约25-30天封闭发酵完成就可以食用了。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 “酸菜”原料晾晒过程中主要丢失的是自由水,佐料的炒制过程中主要丢失的是结合水
B. “酸菜”变酸是因为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主要进行了有氧呼吸,产生大量CO2使pH值降低
C. “酸菜”爽口是因为佐料中的葡萄糖、无机盐等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了原料细胞中
D. “酸菜”中的纤维素被人体食用后可在肠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答案】A
【解析】
【分析】泡菜的制作原理是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而成,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泡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泡菜的品质。
【详解】A、新鲜活细胞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大,晾晒过程中细胞丢失的主要是自由水,而炒制过程中细胞丢失的主要是结合水,A正确;
B、“酸菜”变酸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乳酸,因密闭发酵,进行的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B错误;
C、“酸菜”腌制过程中原料细胞已死亡,失去选择透过性,因此佐料中的各种物质会进入原料中,原料细胞已不能进行主动运输,C错误;
D、人体缺少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消化系统无法消化吸收纤维素,D错误。
故选A。
2. 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一群正在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分为三组,DNA含量最少的称为甲组,DNA含量最多的称为丙组,含量介于甲、丙之间的称为乙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组细胞中DNA含量刚好是甲组细胞的两倍
B. 乙组细胞之间DNA的含量差异较大
C.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可以使甲组细胞的比例增加
D. 抑制DNA的复制,可以使丙组细胞的比例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丙组细胞中DNA含量最多,应该是完成了DNA复制的细胞,而甲组细胞中DNA含量最少,应该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或间期DNA复制之前,因此丙组细胞中含有的核DNA数目刚好是甲组细胞核DNA数目的两倍,A错误;
B、乙组细胞的DNA含量含量介于甲、丙之间,说明该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处于分裂间期,因此,乙组细胞之间DNA的含量差异较大,B正确;
C、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导致分开的染色体无法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丙组细胞的比例增加,C错误;
D、抑制DNA的复制,甲组细胞会增多,乙组和丙组细胞会减少,D错误。
故选B。
3. CHD1L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远高于正常细胞。研究发现CHD1L基因的转录产物LINC00624能与CHD1L基因的转录阻遏复合体结合,加速转录阻遏复合体的降解,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直接参与该过程的发生
B. α链右端是5'端
C. LINC00624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
D. 过量表达产生LIC00624会促进肝癌的进展
【答案】D
【解析】
【分析】1、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分析题图,图示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表示转录,转录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核糖体不参与转录,A错误;
B、转录时mRNA延伸方向是5'-3',则可推知β链的右侧是5'端,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故α链右端是3'端,B错误;
C、LINC00624的形成是通过转录完成的,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是启动子,C错误;
D、据图可知,LINCO0624能与CHD1L基因的转录阻遏复合体结合,加速转录阻遏复合体的降解,消除其对转录的抑制作用,加速CHD1L基因的转录,促进肝癌的进展,故LINC00624的过量表达会促进肝癌的进展,D正确。
故选D。
4. 人们在原有的稻田上新修公路,公路的两边种植许多麦草、花卉和乔木,几年之后形成了独特的公路群落,与公路附近的稻田群落相比,公路群落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绿化环境等生态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种组成是区分稻田群落和公路群落的重要特征
B. 稻田群落演替为公路群落的过程中,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
C. 公路群落良好的防风固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公路群落中的植物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空间,利于稻田害虫的防治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价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直接价值,指的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例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等;②间接价值(生态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③潜在价值,指还没发现的对人类或生态系统有何种作用的价值。
【详解】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故物种组成是区分稻田群落和公路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
B、稻田群落演替到公路群落过程中,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例如,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更加复杂,对阳光、空间等资源利用率更高,B正确;
C、公路群落良好的防风固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
D、公路植物群落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空间,有利于鸟类捕食和躲避敌害,也有利于稻田害虫防治,D正确。
故选C。
5. 下图是某兴趣小在适宜条件下做幼小植株的单侧光实验,发现茎具有向光性,根具有背光性。为了进一步探究根具有背光性的原因,该小组检测根尖4mm处向光侧和背光侧IAA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单侧光引起根的背光性生长体现了I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 根具有背光性是IAA分布不均匀和根对IAA很敏感引起的
C. 根和茎向光侧的IAA含量都低于背光侧,都起了促进作用
D. 根和茎背光侧的IAA含量都高于向光侧,都起了抑制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体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根>芽>茎。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生长素浓度明显低于背光侧,故推测单侧光照使幼苗根IAA分布不均,引起根的负向光性生长。
【详解】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在单侧光照下,根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快,根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慢,单侧光引起根的背光性生长体现了IAA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
B、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结合选项A可知,根具有背光性是IAA分布不均匀和根对IAA很敏感引起的,B正确;
C、在单侧光照下,根和茎的生长素都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根和茎向光侧的IAA含量都低于背光侧,都起了促进作用,C正确;
D、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小于根,茎背光侧的IAA含量高于向光侧,促进生长的效应也高于向光侧,D错误。
故选D。
6.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纸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其原理如下图。结合垫处含有足量的、可移动的、与胶体金结合的抗体1,T处固定有抗体2,抗体1和抗体2与新冠病毒表面同一抗原N蛋白的不同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呈红色。C处固定有抗体1的抗体,与抗体1结合也呈红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新冠病毒表面抗原N刺激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的浆细胞并非只有一种类型
B. 新冠病毒与机体中的抗体结合后可形成沉淀,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C. 若C处红色T处无色说明结果为阴性,若C处无色T处红色或C、T处均呈无色说明检测无效
D. 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表现为C、T处均呈红色,此过程共发生2次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纸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其该过程所利用的原理是抗原-抗体杂交,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据题分析可知,抗体1和抗体2与新冠病毒表面同一抗原N蛋白的不同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说明N蛋白有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故N刺激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的浆细胞并非只有一种类型,A正确;
B、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新冠病毒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B正确;
C、分析题意可知,C处为质控线,用于检测试纸是否合格,而T为检测线,用于检测样本中是否有抗原,若C处红色T处无色说明结果为阴性,若C处无色T处红色或C、T处均呈无色说明检测无效,C正确;
D、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新冠病毒表面抗原N蛋白的结合位点会先与结合垫处的可移动抗体I结合,随着抗体I移动到T线处,新冠病毒表面同一抗原N蛋白的不同位点在T线处与抗体2结合,呈红色,结合垫处未与新冠病毒表面抗原N蛋白结合的抗体1在移动到C线处会与抗体I的抗体结合,也呈红色。因此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共发生了3次,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7. 植物生长在高盐环境下,受到高渗透势的影响称为盐胁迫。矮壮素是一种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使植株变矮、茎秆变粗、叶色变绿,可使作物耐旱、耐涝、抗盐碱,防止作物徒长倒伏。为探究盐胁迫条件下外源矮壮素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探究正常土壤中喷施蒸馏水和喷施矮壮素叶片叶绿素含量是否存在差异,可分别对喷施蒸馏水和喷施矮壮素的叶片的光合色素进行提取与分离,观察滤纸条上从上到下第_______条色素带的宽度;也通过测量色素提取液对________(填“红光”或“蓝紫光”)的吸收百分比,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不选用上述另一种颜色光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2和图3分析,盐胁迫土壤中水稻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气孔导度降低导致的吗?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指导农业生产,请设计实验探究同时施用适宜浓度的矮壮素和适量的氮肥提高水稻光合作用速率的效果是否好于各自单独施用的效果,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3、4 ②. 红光 ③.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吸收蓝紫光
(2) ①. 不是 ②. 与正常土壤相比,盐胁迫土壤中水稻叶片的气孔导度显著下降,但胞间CO2浓度显著升高
(3)取若干长势良好且生理状态相同的水稻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甲组喷施蒸馏水(作为对照组),乙组喷施适宜浓度的矮壮素,丙组施用适量的氮肥,丁组喷施等浓度的矮壮素+施用等量的氮肥,各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种植;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各组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
【解析】
【分析】由图1可知,自变量为土壤是否有盐胁迫、叶面是否喷施适宜浓度的矮壮素,因变量检测了水稻净光合速率,由结果可知,盐胁迫会抑制净光合速率,但适宜浓度的矮壮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胁迫的抑制作用;图2中自变量为土壤是否有盐胁迫、叶面是否喷施适宜浓度的矮壮素,因变量检测了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由结果可知,盐胁迫会增加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适宜浓度的矮壮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盐胁迫的增加作用;图3中自变量为土壤是否有盐胁迫、叶面是否喷施适宜浓度的矮壮素,因变量检测了叶片气孔导度,由结果可知,盐胁迫会降低叶片气孔导度,适宜浓度的矮壮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胁迫的降低作用。
【小问1详解】
对光合色素进行提取与分离后,滤纸条上从上到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对光合色素进行提取与分离后,滤纸条上从上到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检测叶绿素含量时选择在红光区域而不是蓝紫光区域波长测量吸光度的目的是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
【小问2详解】
结合图2和图3分析,与正常土壤相比,盐胁迫土壤中水稻叶片气孔导度显著下降,但胞间CO2浓度显著升高,说明盐胁迫土壤中水稻净光合速率降低不是气孔导度降低导致的。
【小问3详解】
本实验目的是探究同时施用适宜浓度的矮壮素和适量的氮肥对提高水稻光合作用速率的效果是否好于各自单独施用的效果,经分析可知,自变量为是否施用矮壮素和氮肥以及是否同时施用,因变量为水稻光合作用速率,由此可得出实验思路:取若干长势良好且生理状态相同的水稻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甲组喷施蒸馏水(作为对照组),乙组喷施适宜浓度的矮壮素,丙组施用适量的氮肥,丁组喷施等浓度的矮壮素+施用等量的氮肥;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各组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
8. 屈肘反射的反射弧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手指触碰蜡烛导致屈肌收缩的过程中,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局部电流是指___________。图中的神经中枢是___________。
(2)当A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若B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红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 ②. 脊髓
(2) ①. 内正外负 ②. 没有 ③.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3)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
【解析】
【分析】图为反射弧的结构图,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是化学信号,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兴奋在突触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小问1详解】
局部电流是指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图中的屈肘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小问2详解】
图中A点位于传入神经上,B点位于传出神经上。当A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可见B点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到神经元b,因此在神经元b上无膜电位的变化。
【小问3详解】
手指意外触到火焰使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从而使皮肤出现红肿。
9. 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群落交错区,如图1所示。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在群落交错区的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的增大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在庄稼——草地交错区生存了许多天性警觉的啮齿类动物,如大足鼠。图2中的圆圈处为放养鹌鹑的群落交错区,养殖人员通过增加边缘的长度、交错区面积的方法来提高鹌鹑的产量和质量。回答下列问题:
(1)为调查大足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其进行调查,但调查的结果可能会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根据以上信息分析,理由是____________。大足鼠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治理沙漠的过程中会出现群落交错区,该交错区具有较高的_______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_。若要研究群落交错区的特殊性,往往需要研究_______________(写出2个即可)等群落层面的问题。
(3)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指出,鹌鹑的肉、蛋有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热结之功效。利用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养殖人员采用图2中的鹌鹑放养模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偏大 ②. 大足鼠天性警觉,一次捕捉后难以再次捕捉,导致重捕大足鼠中被标记的减少 ③.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播种子有重要作用)
(2) ①. 自我调节 ②. 负反馈调节 ③. 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优势种、种群位置
(3)生态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具有更多类型的植物,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解析】
【分析】1、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小问1详解】
为调查大足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其进行调查,因为大足鼠天性警觉,一次捕捉后难以再次捕捉,会导致重捕的大足鼠中被标记的减少,所以调查的结果可能会偏大。大足鼠等动物属于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播种子有重要作用)。
【小问2详解】
治理沙漠的过程中会出现群落交错区,该交错区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具有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若要研究群落交错区的特殊性,往往需要研究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优势种、种群位置等群落层面的问题。
小问3详解】
利用群落交错区的边缘效应,养殖人员采用图2中的鹌鹑放养模式,主要原因是生态交错区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具有更多类型的植物,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10. 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在刚孵化时,野生型家蚕的体色为黑色,突变体为咖啡色,已知体色受等位基因T、t控制,让某突变体雌蚕与野生型雄蚕杂交,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体色的相关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酪氨酸羟化酶(TH)是催化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的关键酶,研究发现,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TH基因上游的调控序列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导致转录过程中______________与启动子(基因转录起始位点)结合频率下降,从而导致________,体色变浅出现咖啡色体色。
(3)相较于雌蚕,雄蚕具有食桑量低、吐丝量高且蚕丝品质好等优点。研究发现,咖啡色基因还决定了胚胎的热敏致死性,即胚胎在正常温度(25°℃)下能够孵化,在高温(35℃)条件下不能孵化。据此设计一个亲本组合,实现只孵化出雄蚕用于生产(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述)__________。
【答案】(1) ①. Z ②. 子二代中性状与性别相关联
(2) ①. RNA聚合酶 ②. TH合成量下降,细胞内黑色素合成减少
(3)
让F1在高温(35℃)条件下孵化,雌蚕全为热敏致死型,不能孵化,能够孵化的即为雄蚕
【解析】
【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等。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某突变体雌蚕与野生型雄蚕杂交,子一代全为黑色,子二代中只有雌性出现咖啡色,即性状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体色相关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小问2详解】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与结合位点;分析题意,酪氨酸羟化酶(TH)是催化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的关键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TH基因上游的调控序列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TH合成量下降,则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的过程受阻,黑色素减少,进而导致体色变浅出现咖啡色体色。
【小问3详解】
咖啡色基因还决定了胚胎的热敏致死性,即胚胎在正常温度(25℃)下能够孵化,在高温(35℃)条件下不能孵化,要想据此设计一个亲本组合,实现只孵化出雄蚕用于生产,可选择黑色雌性与咖啡色雄性杂交,子一代中咖啡色雌性都致死,从而可选择保存黑色雄性,让F1在高温(35℃)条件下孵化,雌蚕全为热敏致死型,不能孵化,能够孵化的即为雄蚕,遗传图解如下:
[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11. 植物有效成分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养生、护肤等领域,回答下列有关有效成分提取的相关问题。
Ⅰ.沉香精油是由沉香木经过水蒸气蒸馏法或萃取法提炼而成的,是沉香的精华所在。
(1)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沉香精油比萃取法的出油率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影响沉香精油萃取效率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为了保证沉香精油的质量,可以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
Ⅱ.柑橘类果实的精油主要存在于外果皮的油细胞中,实验小组用压榨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柑橘精油。
(2)分析用这两种方法提取的柑橘精油的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主要成分d-柠烯的含量基本一致,而采用压榨法获得的柑橘精油中的β-月桂烯含量比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的柑橘精油中的要高出25%~35%,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Ⅲ.胡萝卜素广泛应用于药品和食品添加剂中,可以用来治疗夜盲症、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还可以用作食品、饮料、饲料的添加剂。
(3)采用萃取法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_________→浓缩。干燥时,要注意控制______________,否则会引起胡萝卜素的分解;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__________,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
(4)为了验证萃取物是否是胡萝卜素,某同学将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萃取物和色素混合液(含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依次点样在滤纸的1、2、3、4、5位置,如图所示,并进行分离,滤纸条上各色素带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填字母)时,即可说明该萃取物最可能是胡萝卜素。
【答案】(1) ①.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沉香精油会失去部分挥发性小的成分(或萃取法会溶解出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植物蜡、树脂和色素等挥发性小的成分) ②. 先精制有机溶剂,除去杂质
(2)柑橘精油中的β-月桂烯会在水蒸气蒸馏时发生部分水解
(3) ①. 过滤 ②. 温度和时间 ③. 性质和使用量
(4)B
【解析】
【分析】植物芳香油的提取一般由蒸馏法、萃取法和压榨法三种方法,蒸馏法一般用于提取挥发性强、能随水分一同蒸馏的芳香油,压榨法一般使用于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的原料中提取芳香油,萃取法一般适宜用于提取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稳定的芳香油。
【小问1详解】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沉香精油会失去部分挥发性小的成分(或萃取法会溶解出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植物蜡、树脂和色素等挥发性小的成分);为了保证沉香精油的质量,可以采取的做法是先精制有机溶剂,除去杂质。
【小问2详解】
用压榨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柑橘精油,分析用这两种方法提取的柑橘精油的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主要成分d-柠烯的含量基本一致,说明提取方法不会影响提取物的含量,而采用压榨法获得的柑橘精油中的β-月桂烯含量比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的柑橘精油中的要高出25%~35%,推测原因可能是柑橘精油中的β-月桂烯会在水蒸气蒸馏时会由于高温发生部分水解。
【小问3详解】
采用萃取法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干燥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否则会引起胡萝卜素的分解;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
【小问4详解】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其扩散速度大小顺序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或者已知点样点1、2、3中不含胡萝卜素,只有萃取物和色素混合液中才有可能在最上面色素带位置出现样点),当滤纸条上各色素带的位置为B时,即可说明该萃取物最可能是胡萝卜素。处理
弯曲度()
向光侧((ng•g-1))
背光侧(ng•g-1)
光强(LX)
45
126
401
黑暗
0
325
325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诊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诊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诊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诊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诊热身考试(3月15日)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诊热身考试(3月15日)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诊热身考试3月15日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诊热身考试3月15日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