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物质作为文字的载体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记载甲骨文的龟甲和兽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记载小篆的竹木简牍,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 记载有文字的青铜器,属于合金
D. 记录了图案和文字的官窑瓷器,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答案】A
【解析】
【详解】A.龟甲和兽骨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骨胶等物质,故A错误;
B.竹木简牍是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故B正确;
C.青铜器是铜与锡、铅等元素形成的合金,故C正确;
D.瓷器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D正确;
故选:A。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根据燃烧产生的气味,可区分棉纤维和蛋白质纤维
B. 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C. 天然植物油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常温下难溶于水
D. 聚四氟乙烯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
【答案】B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汇集全国各地小初高最新试卷。【解析】来这里 全站资源一元不到!【详解】A.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糖类,燃烧时无明显的气味,而蛋白质纤维燃烧时有烧焦的羽毛气味,故可根据燃烧产生的气味区分两者,故A正确;
B.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天然植物油是混合物,故没有恒定的熔沸点,油脂都难溶于水,故C正确;
D.聚四氟乙烯性质稳定,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可用于厨具表面涂层,故D正确;
故选:B。
3. 下列有关实验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苯应密封保存,置于冷暗处,远离火源
B. 金属钠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
C. 银氨溶液应该现用现配,不可久置
D. 苯酚溅到皮肤上,先用溶液冲洗,再用清水冲洗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苯是易挥发的液态物质,具有可燃性,则苯应密封保存,置于阴凉处且远离火源,故A正确;
B.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助燃,所以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应该用细沙覆盖灭火,故B正确;
C.银氨溶液久置会变质,只能现用现配,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苯酚可溶于酒精,应该用酒精冲洗,故D错误;
故选D。
4.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体中所含阴离子数为
B. 标准状况下,己烯完全燃烧所需分子数为
C. 常温下,的溶液中,所含数为
D. 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转移的电子数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氧化钠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固体物质的量为1ml,因此固体中所含阴离子数为,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己烯是非气态物质的,己烯在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大于,完全燃烧所需分子数为无法计算,故B错误;
C.常温下,的溶液中,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醋酸物质的量,故C错误;
D.盐酸中氢为+1价,氢气化合价为0价,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因此转移的电子数为,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5. 我国科学家通过催化剂协同作用,使氨类与醛类化合物反应获得了手性氨基醇类化合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为加成反应B. X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反应
C. Y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D. Z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X中亚甲基与Y中醛基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
B.X含亚氨基具有碱性,能与盐酸反应,含碳氯键能与发生水解反应,B正确;
C.Y中只含有双键碳原子,杂化类型只有sp2,C错误;
D.已知同时连有四个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Z分子中与亚氨基相连的亚甲基、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则有2个手性碳原子,D正确;
故答案为:C。
6. 含氮化合物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为三角锥形B.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 每个中有6个键D. 中的杂化方式不同
【答案】B
【解析】【详解】A.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其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为四面体形,故A错误;
B.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B正确;
C.配位键为键,因此每个中有8个键,故C错误;
D.中C有四个价键,没有孤对电子,其杂化方式为sp3,N有三个价键,还有1对孤对电子,其杂化方式为sp3,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7.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刚石的硬度高于晶体硅,是因为金刚石的原子化热大
B. 的熔点高于,是因为的晶格能大
C. 乙醇能与水任意比互溶,是因为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D. 沸点高于,是因为水中存在氢键
【答案】A
【解析】
【详解】A.金刚石、晶体硅都属于原子晶体,都是空间网状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半径,金刚石的硬度高于晶体硅,是因为金刚石的键长短、键能大,故A错误;
B.熔点高于,是因为离子半径小,所带电荷数多,晶格能大,故B正确;
C.乙醇能与水任意比互溶,其原因是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还有相似相溶原理,故C正确;
D.水中存在分子间氢键,硫化氢不存在氢键,因此的沸点高于,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8.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仅位于同一周期,X的s轨道电子数是p轨道电子数的2倍,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的最外层电子数,基态Z原子有1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负性:
B. X与Z形成的化合物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
C. 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D. 只有W元素处于s区【答案】B
【解析】
【分析】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仅位于同一周期,则W于X位于不同周期,X的s轨道电子数是p轨道电子数的2倍,则X为C,则W为一周期即H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的最外层电子数,则Y为P,基态Z原子有1个未成对电子,则Z为Cl。
【详解】A.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电负性:,故A正确;
B.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四氯化碳,其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故B错误;
C.Y为P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第ⅡA族大于第ⅢA族,第VA族大于第ⅥA族,则P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C正确;
D.H的电子排布式为1s1,则只有W元素处于s区,C、P、Cl为p区,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9.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向苯酚浊液中滴加 Na2CO3 溶液,浊液变清,是由于溶解度较小的苯酚转化成了溶于水的苯酚钠,同时生成NaHCO3,没有生成碳酸,该反应能说明苯酚的酸性强于,不能说明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A错误;
B.向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溶液褪色,H2O2具有还原性,B错误;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溶液,浊液变清
酸性:苯酚
B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褪色
具有氧化性
C
向含的悬浊液中滴加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D
向盐酸中加入少量镁粉,产生气泡,溶液温度上升
镁与盐酸反应放热
C.向含AgNO3的AgCl悬浊液中滴加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KI与AgNO3也会生成沉淀,不能得出溶度积的大小,C错误;
D.向盐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镁粉,产生大量气泡,测得溶液温度上升,说明镁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正确;
故选D。
10. 砷化镓是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应用广泛。图甲为它的立方晶胞结构,图乙为该晶胞沿y轴的投影图。该晶胞的边长为,在三维坐标系中两点的原子坐标分别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和原子间的最近距离为
B. 原子的配位数为4
C. c点的原子坐标为
D. 原子填充在原子围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晶胞所示可知,Ga在8个顶点和6个面心,均摊为,As在内部,为4个,As和Ga原子间的最近距离为为体对角线的,据此回答。
【详解】A.As和Ga原子间的最近距离为体对角线的,即为dpm,A错误;
B.Ga原子周围与之最近的As为4个,即Ga原子的配位数为4,B正确;
C.由甲、乙图可知,c点的原子坐标为(),C正确;
D.根据晶胞结构可知,Ga原子占据As原子形成的正四面体空隙,D正确;故选A。
11. 由辉铜矿(含,少量)合成流程如下。
已知:时,,,离子浓度时可认为离子完全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煅烧时只有两种元素被氧化
B. 酸浸后,滤液的主要成分为和
C. 调为时,可实现铜、铁的分离
D. 乙醇的作用为增大的溶解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辉铜矿(含,少量)在空气中煅烧生成氧化铜、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加入硫酸得到硫酸铁、硫酸铁,过滤,调节滤液的pH值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再加入95%的乙醇,降低的溶解度。
【详解】A.根据后面分析,没有氧化铁的过程,说明煅烧时铁被氧化为+3价,因此煅烧时有、Fe三种元素被氧化,故A错误;
B.根据调节pH值得到得到浸渣,说明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则酸浸后,滤液主要成分为和,故B错误;
C.调为时,可实现铜、铁的分离,将铁元素变为氢氧化铁沉淀,故C正确;
D.乙醇的作用为降低的溶解度,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2. 催化剂a和b均能催化反应。反应历程中,M为中间产物。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催化剂a和b,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
B. 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P的浓度增大
C. 使用催化剂b时,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
D. 使用催化剂a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图中信息得到使用催化剂a和b,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故A正确;
B.根据图中信息得到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P的浓度增大,故B正确;
C.使用催化剂b时,活化能更大,则反应速率较慢,反应体系更慢达到平衡,故C错误;
D.使用催化剂a时,前两步反应速率较快,而第三步反应速率较慢,因此反应过程中更容易积累到M物质,因此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3. 一种新型富含氧空位的双功能催化剂,可对空气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双向催化。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催化路径如图所示。表示R基团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充电时,b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B. 放电时(标准状况)参与反应,有由a极区移向b极区
C. 充电过程中a极的电极反应为
D. 充电时决速步反应为,氧空位提供更多反应位点,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空气电池分析,放电时,锌失去电子,作负极即a为负极,b为正极,则充电时,b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故A正确;
B.根据,则放电时(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为0.5ml)参与反应,有2ml电子转移,则有由b极区移向a极区,故B错误;
C.放电过程中a极的电极反应为,则充电过程中a极的电极反应为,故C正确;
D.决速步反应是指活化能最高的一步,由图可以看出充电过程中活化能最大的是,催化剂从O上吸附到OH上的反应为,氧空位提供更多反应位点,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4. 已知室温下的电离常数:
下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溶液中:
B. 与反应后的溶液中:
C. 等浓度的溶液中
D. 与反应后的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的电离平衡常数为:,水解平衡常数为:电解质
电离常数
,由于,以电离为主,,故A错误;
B.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物料守恒,含Na微粒总物质的量和含C微粒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故B错误;
C.以电离为主,电离出H+,抑制的水解,以水解为主,与进行相互促进的双水解,因此等浓度的溶液中,故C正确;
D.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H2SO4,故D错误;
故选C。
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三氯化铝在有机催化、金属冶炼中应用广泛。某小组以铝土矿为原料制备无水并测定其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I.的制备
(1)步骤①的分离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2)步骤②通入时用多孔球泡的目的是_______。
(3)步骤④的操作为:在不断滴加_______(填试剂名称)的条件下蒸发、结晶、过滤洗涤。
Ⅱ.无水的制备
以晶体制备无水的装置如下图。已知熔点为,沸点为,遇水极易生成两种酸性气体。
(4)实验开始先通,一段时间后,先加热装置_______(填“A”或“B”);装置B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有_______。
Ⅲ.纯度的测定
称取产品,配成溶液,取于锥形瓶中,滴入溶液滴(作指示剂),然后用标准溶液滴定,经三次实验,平均消耗标准溶液。
(6)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7)下列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
a.滴定过程中往锥形瓶中加入
b.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c.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液滴悬而未落
【答案】(1)漏斗、烧杯、玻璃棒
(2)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原料利用率
(3)浓盐酸 (4) ①. A ②.
(5)尾气处理(SO2和HCl),防止空气中的水气进入D和B装置
(6)80.1% (7)b
【解析】
【分析】铝土矿中加入NaOH,将氧化铝转化为四羟基合铝酸钠,通入CO2转化为氢氧化铝,加入盐酸将氢氧化铝转化为氯化铝,在不断滴加浓盐酸的条件下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得到为AlCl3⋅6H2O,以AlCl3⋅6H2O晶体制备无水AlCl3,SOCl2与AlCl3⋅6H2O反应得到无水氯化铝,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为尾气处理(SO2和HCl),防止空气中的水气进入D和B装置,据此回答。
【小问1详解】
步骤①为过滤,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小问2详解】
步骤②通入CO2时用多孔球泡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原料利用率;【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步骤④的操作为:在不断滴加浓盐酸的条件下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得到为AlCl3⋅6H2O,防止铝离子水解;
【小问4详解】
①实验开始先通N2,一段时间后,先加热装置A,让AlCl3⋅6H2O与SOCl2充分接触;
②装置B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有:尾气处理(SO2和HCl),防止空气中的水气进入D和B装置;
【小问6详解】
根据AlCl3~3AgNO3可知,20.00mL的溶液中n(AlCl3)=n(AgNO3)=×0.2000ml⋅L−1×18.00mL×10-3ml=1.2×10-3ml,产品中n(AlCl3)=1.2×10-3ml×=6×10-3ml,则产品的纯度为=80.1%。
【小问7详解】
a.滴定过程中往锥形瓶中加入H2O,没有影响,a错误;
b.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标准液体积的读数偏小,所得测量结果偏低,b正确;
c.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液滴悬而未落,标准液体积的读数偏大1滴,所得测量结果偏大,c错误;
故选b。
16. 从钼精矿焙烧烟尘(含,少量)中回收铼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低价铼元素易被氧化。②易溶于水生成,其它钼、铼的氧化物难溶于水。③钼元素与硫酸根可形成配离子。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产物基本全部为。焙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②_______。
(2)水浸时,加入的作用是_______。
(3)已知在水中的溶解度:
水浸液中,钼的浓度约为,可能原因为_______。钼、铼的浸出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则水浸时,适宜的温度为_______℃左右。
(4)离子交换的原理为浸出液中的阴离子(如)与树脂上的官能团发生交换反应达到平衡。浸取液中浓度对铼的吸附率影响如图2所示,铼的浸出率随浓度变化的原因为_______。
(5)的立方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则配位数为_______,若晶胞密度为,则晶胞参数_______(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1) 温度
18
30
45
60
70
80
溶解度
0.106
0.257
0.365
0.421
0.466
0.518
(2)将低价铼元素进一步氧化为易溶于水的Re2O7
(3) ①. 溶液中的与钼形成配离子,增大了钼的溶解 ②. 50
(4)与发生吸附竞争,使铼的吸附率下降
(5) ①. 6 ②.
【解析】
【分析】烟尘(含,少量),焙烧过程中最终被氧化为,加入过氧化氢进行水浸,可将低价铼元素进一步氧化为易溶于水的Re2O7,经离子交换膜进行吸附和解吸后得。
【小问1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焙烧产物基本全部为,焙烧时与氧气反应生成,可被还原为,反应方程式:;
【小问2详解】
易溶于水,而原料中存在低价态的铼元素,加入可将低价铼元素进一步氧化为易溶于水的;
【小问3详解】
经过焙烧和氧化后,溶液中存在,结合题干信息可知,与钼形成配离子,可增大了钼的溶解;水浸过程中既要考虑二者浸出率,同时还要考虑温度过高会导致过氧化氢受热分解,结合图像可知,水浸时,适宜的温度为50℃左右;
【小问4详解】
结合题干信息可知,与可发生吸附竞争,从而导致铼的吸附率下降;
【小问5详解】
根据均摊法计算,白球位于顶角,个数为,黑球位于棱上,个数为,结合化学式可知,黑球表示O,白球表示Re,结合晶胞结构可知,距离Re距离最近且等距的O的个数为6,即配位数为6;根据晶胞密度计算公式:,解得。17. 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制备苯甲醛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为催化剂,苯乙烯、为原料制备苯甲醛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反应i:
反应ii:
反应iii: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ii的_______。
(2)根据阿累尼乌斯方程(A为指前因子,为活化能),与呈线性关系。据图1可知反应i的活化能_______反应ⅱ的活化能。(填“>”“=”或“<”)
(3)实验测得苯乙烯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温度高于,苯乙烯的转化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的催化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以上转化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5)在催化下,甲苯可以实现气相氧化制备苯甲醛。
主反应:
副反应:
时,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甲苯蒸气和,起始压强为后反应达平衡时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为,甲苯的转化率为。则甲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主反应的_______(为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的平衡常数,气体平衡分压=总压×该气体物质的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1055.6
(2)< (3)温度升高,H2O2部分分解(或升温反应ⅰ逆向移动,反应ⅱ正向移动,对反应ⅰ的影响更大)
(4)②⑥ (5) ①. 0.2 ②. 2.18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i-反应ii可以得到反应iii,所以反应iii的ΔH3=ΔH1-ΔH2=−1055.6kJ⋅ml−1;
【小问2详解】
由公式可知,即为斜率,所以反应i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ⅱ的活化能;
【小问3详解】
温度高于60℃,苯乙烯的转化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温度升高,H2O2部分分解(或升温反应ⅰ逆向移动,反应ⅱ正向移动,对反应ⅰ的影响更大);
【小问4详解】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即以上转化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②⑥;【小问5详解】
①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1ml甲苯蒸气和2mlO2,甲苯的转化率为80%,消耗的甲苯为0.8ml,则甲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l⋅L−1⋅h−1;
②,,根据题目信息,则0.8-2x+1.2-x+2x+0.8+0.2=2.9,则x=0.1ml,根据反应前后压强之比等于物质量之比,,平衡时压强p=,则p(甲苯)=,p(苯甲醛)=,p(H2O)=p0,p(O2)=p0,所以主反应的Kp=2.18。
18. 硫酸沙丁胺醇(舒喘灵)的一种合成新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
(2)D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
(3)有机物W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M是C酸性水解的终产物,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M其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体)
①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状结构
③最多消耗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之比为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任写一种)。
(6)已知:
参照上述流程,设计以和甲基丙烯为原料合成的流程图:_______(无机试剂、有机溶剂任选)。
【答案】(1)对羟基苯甲醛
(2)酯基、醚键 (3)
(4)+(CH3CO)2O+CH3COONa+CH3COOH+NaCl
(5) ①. 19 ②. 或
(6)
【解析】
【分析】A和HCl、HCHO反应生成B,根据B的结构和A的分子式得到A结构简式为,B和乙酸酐、乙酸钠反应生成C,C和S(CH3)3X反应生成D,D和有机物W反应生成E,E和硫酸结合生成硫酸沙丁胺醇。
【小问1详解】
A为,则A的名称为对羟基苯甲醛;故答案为:对羟基苯甲醛。
【小问2详解】
根据D的结构简式得到D中官能团名称为酯基、醚键;故答案为:酯基、醚键。
【小问3详解】有机物W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4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得到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2O+CH3COONa+CH3COOH+NaCl;故答案为:+(CH3CO)2O+CH3COONa+CH3COOH+NaCl。
【小问5详解】
C在酸性条件下最终产物为,M是C酸性水解的终产物,①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②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状结构;③最多消耗,则说明含有1ml酚羟基,1ml酚酸酯或则3个酚羟基,一个碳碳双键;当1个酚羟基、1一个酚酸酯、一个甲基时,当酚羟基和酚酸酯在邻位时有4种位置的氢,当酚羟基和酚酸酯在间位时有4种位置的氢,当酚羟基和酚酸酯在对位时有2种位置的氢,当1个酚羟基、1一个OOCCH2CH3有邻、间、对三种;当3个酚羟基,一个碳碳双键时,三个羟基在邻位,则有两种位置的氢;当两个羟基相邻,另一个羟基在间位时有3种,当3个羟基相互在间为有1种位置的氢,因此共19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之比为的结构简式为或;故答案为: 或。
【小问6详解】
根据题中信息和题中合成路线得到和HBr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与氨气在乙醇、加热、加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与S(CH3)3X反应生成,与反应生成,其合成路线为:;故答案为:。
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二模化学pdf、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二模化学pdf、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二模化学pdf、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