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陕西省西安市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
1.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能发生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代表丙,其微观示意图为
B .该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微粒个数比是 4:6
2.暖宝宝中的发热剂可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体积约为 5mL 的发热剂放入针筒中(反应前后发 热剂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控制活塞停留在“100”刻度处(如图一所示, 装置气密性良好),充分反应后活塞最终停留
在“80”刻度处,如图二所示。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发热剂与氧气反应不产生气体
B .反应放热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C .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20%
D .实验中应不断转动针筒,使发热剂充分反应
3.过氧碳酸钠(Na2CO4 )是一种新型氧系漂白剂,其水溶液显碱性。下列有关过氧碳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碳酸钠由三个元素组成
B .过氧碳酸钠中各 元素的质量比为 2:1:4
C .过氧碳酸钠不是氧化物
D .过氧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22g
4.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羊绒与棉花(灼烧)
B .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
C .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
D .氯化钾粉末与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
5.下列符号不属于酸根的是( )
A .OH- B .CO 2- C .NO - D .SO 2-
3 3 4
6.水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 2:1
B .通过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
C .纯净水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
D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7.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 .还原性 B .吸附性 C .稳定性 D .可燃性
8.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B .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C .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D .装置④可以用来收集二氧化碳
9.下列各组物质在 pH=1 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NaCl BaCl2 K2CO3 B .KNO3 HCl BaCl2
C .H2SO4 CuCl2 NaNO3 D .NaOH HCl NH4NO3
10.在隔绝空气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B .反应前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C .反应中消耗的氧化铜与碳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D .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 分)
11.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金属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填“原子”、“分子”
或“离子”)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 a =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 a =16 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 分)
12.实验室有一瓶长期存放的固体氢氧化钠,由于保管不当已经变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实验测定其变质的情
况.实验过程如下,取样品 25g 放入烧杯中, 向其中加入 280g 过量的稀盐酸,得到 296.2g 溶液.试计算 25g 样品中
碳酸钠的质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
1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人们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素。
①下列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 (填序号)。
A 炒面中的油脂 B 米饭中的淀粉 C 拌菜中的黄瓜 D 芹菜中的纤维素
②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 元素。 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在
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就得到乙醇汽油,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能环保。 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春季更
要注意森林防火,消防队扑灭森林火灾常使用的灭火方法是 。
14.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 1 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至少答两点)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
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 。图 2 是一瓶刚打开瓶盖的 汽水,写出汽水中的一种溶质 ,打开汽水盖时, 汽泡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为了防
止打开瓶盖时气泡大量溢出,保存的方法是 。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3 分)
15.实验室通常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
写出 KClO3 在 MnO2 作用下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以下“异常”现象:
a .利用排空法收集氧气有异味;
b .颗粒状 MnO2 变得更细。
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I)利用排空法收集的氧气有异味
查阅资料: KClO3 在 MnO2 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
Δ
①2KClO3+2MnO2 = 2 +Cl2 ↑+O2 ↑
Δ
②2KMnO4 = K2MnO4+MnO2+O2 ↑
Δ
③Cl2+K2MnO4 = 2KCl+MnO2+O2 ↑;写出横线物质的名称 ,其中 Mn 元素的化合价为 ;猜测“利用排空
法收集氧气有异味” 的物质是 。
探究(Ⅱ)颗粒状 MnO2 变得更细
学习小组通过讨论猜测: 是因为 MnO2 也参加了化学反应。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并验证 MnO2 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
实验一
将 KClO3 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一段时间后复燃
KClO3 受热要分解产生氧气;
实验二
加热 MnO2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MnO2 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取适 KClO3 和 2g 的
木条迅速复燃
MnO2 (填“加快”或“减
慢”)KClO3 的分解
实验结论: MnO2 是 KClO3 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归纳反思:该小组的实验结论受到其他小组的质疑,为此该小组又补充以下实验:待试管完全冷却后,向实验三的试 管中加蒸馏水,将混合物全部转移至烧杯,过滤(MnO2 不溶于水,其他物质均能溶于水),洗涤沉淀,烘干,称量,目
的是验证 ;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设计实验验证催化剂的另一个特点,实验方案 。
16.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钙同属于碱类物质,其化学性质相似吗?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探究。部分碱、盐的溶解
性表(室温)
SO 2﹣ 4
OH﹣
Cl﹣
CO 2﹣ 3
阴离子、阳离子
溶
不
不
溶
Ba2+
(进行实验)
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__,
氢氧化钡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红色消失
氢氧化钡 (填“能”或“不能”)
产生白色沉淀
与碳酸钠反应
操作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 试剂
向实验一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另取氢氧化钡溶液,滴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结论
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
(1)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同学们将上述三个实验中反应后的废液都倒入一个烧杯中,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红色滤液,他们决定对沉淀和滤
液进行探究。
探究一:(提出问题)沉淀能否与酸发生反应?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最终沉淀 (填“消
失”或“不消失”)。
探究二:(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指示剂外,还有哪些溶质? ①氢氧化钠, ②氢氧化钠、碳酸钠, ③ 。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实验四
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
猜想②不成立
实验五
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碳酸钠
溶液
产生沉淀
猜想 成立
(2)有同学提出:实验四的操作存在问题,导致结论不准确,请你改正: 。小组同学讨论后发现,
只用一种溶液做一次实验, 就可以验证猜想,该溶液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
1、A
【解析】
根据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能发生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分析,甲是 NH3 ,乙是 O2 ,丁是 N2 ,反应前甲和乙的
分子个数比为 4:3,生成物中有两个氮分子,氮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个数相等,则丙一定含有氢和氧元素, 一定不含氮
一定条件
。
元素,且丙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1,所以丙是 H2O,反应化学方程式4NH3 +3O2 2N2 +6H2O
【详解】
A、从图中分析“?”代表丙,丙是 H2O,每个丙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微观示意图为,符合题
意;
B、该化学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 NH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反应后 N2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0 价,所以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不
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微粒个数比是 4:3,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C
【解析】
A、活塞开始停留在“100”刻度处,充分反应后活塞最终停留在“80”刻度处,说明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压强变小,发
热剂与氧气反应不产生气体,故 A 正确;
B、反应放热, 读数是冷却后, 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 B 正确;
C、体积约为 5mL 的发热剂放入针筒中,反应前空气体积为 95mL,消耗的氧气体积为 20mL,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
20mL
的体积分数 100% ~ 21.1% ,故 C 不正确;
95mL
D、实验中应不断转动针筒,使发热剂与空气充分接触,充分反应,故 D 正确。故选 C。
3、C
【解析】
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过氧碳酸钠中钠、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2):(12×1):(16×4) ≠2:1:4,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碳酸钠是由钠、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4、B
【解析】
A、羊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可以用灼
烧的方法区别,不符合题意;
B、醋酸和盐酸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无法用酚酞区分,符合题意;
C、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可用肥皂水区别,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钾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故可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区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5、A
【解析】
常见的酸根有碳酸根离子(CO32-),硝酸根离子(NO3-),硫酸根离子(SO42-),氢氧根(OH- )不是酸根离子;故选:
A。
6、D
【解析】
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 1:8,故错误;
B、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减少水中钙、 镁离子化合物的含量,不能
使硬水软化,故错误;
C、水本身也是一种化学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正确;
故选 D。
7、B
【解析】
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吸附性。故选 B。
8、B
【解析】
A、实验室制取氢气可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②;氢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 法收集,错误; B、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②;
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 C、装置②中的长颈漏斗只能随时添加液体不能控制液体的滴加
速率,不能控制反应速率,错误;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错误。故选 B。
点睛: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9、B
【解析】
pH 为 1 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H+ ,同时注意是无色溶液。
【详解】
A、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能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且在酸性条件下,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不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B、KNO3 、HCl、BaCl2 相互之间不能生成气体或水或沉淀,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故符合题意;
C、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 CuSO4 溶于水溶液呈蓝色,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反应会生成氨气,不能共存,且氢氧根离子能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在酸性溶液中不共存,故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
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10、D
【解析】
1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1CuO 1Cu+CO .
A、根据该反应方程式知,反应前固体 CuO 中含有氧原子,反应后固体 Cu 中不含有氧原子, 所以该叙述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所以该叙述错误;
C、根据该反应方程式知,反应中消耗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是碳的物质的量的 1 倍,所以该叙述错误;
D、根据该反应方程式知,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 所以该叙述正确;
故选 D .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 分)
11、原子 离子 18 阴离子 S2﹣
【解析】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 原子和离子, 金属铁是由原子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2)①在原子中质子数等电子数,所以当 a =18 时, 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 a =16 时, 由于核外有 18 个电子, 该粒子是阴离子,是硫离子, 其符号为 S2﹣。
故答为:(1)原子,离子; (2)①18,②阴离子, S2﹣。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 分)
12、21.2g
【解析】
试题分析: 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那么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
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解:设 25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5+280g﹣296.2g=8.8g
Na2CO3+2HCl=2NaCl+H2O+CO2 ↑
106 44
x 8.8g
x=21.2g
答: 25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21.2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
点燃
13、BD 钙 C H OH + 3O 2CO + 3H O 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伐,形成隔离带
2 5 2 2 \l "bkmark1" 2
【解析】
(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解答。
【详解】
解:(1)①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 故填:BD;
②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元素; 故填:钙;
(2)乙醇与氧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灭火原理是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故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
碳和水; 故填:
点燃
C H OH + 3O 2CO + 3H O
2 5 2 2 2
;
(3)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灭火原理是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故填: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伐,形
成隔离带。
【点睛】
结合燃烧条件分析灭火措施,判断灭火原理,考查运用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14、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只能三选二) Hg 4Al+3O2=2Al2O3 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或金在高温条
件下化学性质也稳定) CO2、蔗糖、 H2CO3 等(合理即可) 压强 降温(冷藏)
【解析】
(1)由图可知,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延展的性质。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铜元素的后面缺少 Hg。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由于铝是较活泼的金属, 易于 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反应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
泼。
(3)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碳酸,糖等溶质。 打开瓶盖后, 瓶内的压强急速降低,故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降低,逸出,
说明其他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其他的溶解度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低,故打开瓶盖后应该降温或冷藏。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 共 13 分)
MnO
15、2KClO3 Δ 2 2KCl+3O2 ↑ KMnO4 高锰酸钾 +7 氯气 木条一段时间后不复燃 二氧化锰
加快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不变 取(1)中得到的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加热, 仍然可以收集到氧气
【解析】
MnO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Δ 2 2KCl+3O2 ↑;
(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在反应物中有 2 个钾原子、2 个氯原子、10 个氧原子、2 个锰原子, 生成物中有 2 个氯原子、2 个氧原子,所以空白处是高锰酸钾,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高锰酸钾中钾元素是+1,氧元
素是-2,所以锰元素的化合价是+7;
(2)氯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猜测“利用排空法收集氧气有异味” 的物质是氯气;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所以
实验操作
KClO3 受热要分解产生氧
实验一 将 KClO3 加热至融化,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一段时间后复燃
气;
MnO2 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二 加热 MnO2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一段时间后不复燃
实验现象
解释
实验三 取适 KClO3 和 2g 的二氧化锰 木条迅速复燃 MnO2 加快 KClO3 的分解
归纳反思: (1)待试管完全冷却后,向实验三的试管中加蒸馏水,将混合物全部转移至烧杯,过滤,洗涤沉淀,烘干,
称量,目的是验证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不变;
(2)设计实验验证催化剂的另一个特点的实验方案是: 取(1)中得到的二氧化锰, 加入氯酸钾加热, 仍然可以收集到氧气。 16、酚酞 白色沉淀 能 Ba(OH)2+Na2CO3═BaCO3 ↓+2NaOH 不消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钡 ③
加入过量稀盐酸 稀硫酸
【解析】
[进行实验]
实验一: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实验所加试剂为无色酚酞试液;
实验二:氢氧化钡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难溶的碳酸钡沉,淀和水,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
酚酞变红,所以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红色消失;
实验三: 根据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可知,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
(1)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钡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
2+Na2CO3═BaCO3 ↓+2NaOH;
[实验探究]
将上述三个实验中反应后的废液都倒入一个烧杯中,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红色滤液, 说明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钡, 溶液呈红色是因为溶液呈碱性,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又生成了白色沉淀硫酸钡, 观察到最终沉
淀不消失;
[作出猜想]
滤液中一定含有生成的氢氧化钠, 还可能存在氢氧化钡或碳酸钠过量, 因此猜想Ⅲ还可能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钡;
[实验探究]
实验五:向滤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溶质中含有氢氧化钡, 则猜想③成立;
(2)由于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若滴加少量稀盐酸, 则被氢氧化钠消耗,无法鉴别出碳酸钠的存在,因此应加入
过量稀盐酸;
(3)利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 和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可只用一种溶液做一次实
验, 就可以验证猜想。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题中信息结合已学知识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性质、氢 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反应、以及硫酸和氢氧化钡、 碳酸钡的反应, 注意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硫酸,硫酸钡既难溶于
水又难溶于酸, 认真分析, 即可正确解答。
2024 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 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 年宁夏银川市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 年宁夏银川市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 年北师大万宁附中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 年北师大万宁附中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