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归纳总结课件
展开2024年中考物理解题技巧归纳声学部分【技巧一】如何正确认识振动跟声音的关系?【方法技巧】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正在振动,但是物体正在振动,人们未必一定能听到声音,只有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即 20一200000Hz) 才能被人耳感受,引起听觉。“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技巧二】日常用语中的“高”的是音调还是响度呢?【方法技巧】日常用语里的“高”“低”大部分是指音调,也有少部分指响度.比如著名歌手李娜唱的《青藏高原》最后的高潮部分,音调非常高一般人是唱不上去的.“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里所说的“高”、“低”则是指大小.就是声音的响度了【技巧三】如何根据声音在示波器上的波形图识别声音的三特性?【方法技巧】如图所示,同一个示波器上的波形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即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同时也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即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波形的疏密反映了振动频率,疏则频率低、音调低,密则频率高、音调高。波形的高低反映了振动的振幅,高则振幅大、响度大,低则振幅小、响度小。另外,音色表现在示波器上的波形不同。【技巧四】如何控制噪声?【方法技巧】通常,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强,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大厅内的蜂窝状天花板就是吸收声音,减弱声音的反射,避免回声的干扰。【技巧五】如何利用回声测距?【方法技巧】利用回声测距离时要特别注意,接收到回声的时间为声音往返的时间,因此用公式 s=vt 计算时,t 应为题目所给时间的一半.【技巧六】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方法技巧】发声体振动的快慢(音调的高低) 与发声体的形状(长短、粗细)、松紧(一般指弦)和所用材料等多种因素有关.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大弦小声,小弦大声”的记载,即弦越短、越细、张得越紧,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反之越低. 弦乐器和管乐器就是通过改变振动弦或空气柱的长度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光学部分【技巧一】 三种光现象的辨识【技巧二】 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对比【技巧三】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技巧四】三条特殊光线作图1. 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 2.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 3. 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技巧五】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分析应用【照相机】1.物体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物距)大于底片离照相机的距离(像距)。2.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远,物体在胶卷上所成的像越小,像的位置(底片或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越近。【幻灯机和投影仪的对比分析】【放大镜】(1)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2)放大镜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近,所成的像越小;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大;(3)如果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所成的放大的虚像便消失了。【技巧六】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技巧七】凹透镜成像的规律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如图所示。凹透镜成像光路图注意:大家还要记住:虚像,物、像同侧;实像,物、像异侧。【技巧八】眼镜的度数(1)焦度: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透镜焦距的倒数叫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2)焦距以米为单位时,焦度的单位是屈光度。眼镜度数是屈光度数乘以100。如焦距为1/5m的凸透镜,焦度为5屈光度,用它做成的远视镜片为+500度;(3)度数:远视镜的度数为正数,近视眼的度数为负数。热学部分技巧一 蒸发和沸腾的对比分析 eq \o\ac(○,1)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 eq \o\ac(○,2)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eq \o\ac(○,3)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eq \o\ac(○,4)沸腾比蒸发剧烈;注意:“白气”不是气体(水蒸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水蒸气是用肉眼看不到的.技巧二 云、雨、雪、雾、露、霜、白气的形成1. 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液化)2. 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大水滴,就形成雨;(液化)3. 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凝华成小冰粒,就形成雪;(凝华)4. 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液化)5. 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液化)6. 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凝华)7. “白气”是水蒸汽遇冷而成的小水滴;(液化)技巧三 水的分析理解固态:冰(凝固)、霜(凝华)、雪(凝华)、凇、"窗花"(凝华)、雹(凝固)、白冰;液态:水、露(液化)、雨(液化)、雾(液化)、"白气"(液化);气态:水蒸气【注:水蒸气不可见,可见的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技巧四 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的辨析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的现象,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能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技巧五 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1)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2)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3)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4)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技巧六 分子热运动与机械运动的辨析理解技巧七 做功和热传递的理解应用 eq \o\ac(○,1)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eq \o\ac(○,2)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eq \o\ac(○,3)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eq \o\ac(○,4)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技巧八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理解应用注: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中含有多少热量,只能用“吸收”和“放出”来描述.技巧九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1)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2)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3)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4)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5)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技巧十 4-2-2-1工作原理的理解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力学部分技巧一: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测量细钢丝直径、纸张厚度等微小长度时,先测出n个相同长度的物体的总长度L,则有l=L/n。(2)滚轮法:待测的长度是弯曲的,并且在长度很长的情况下,无法直接测量,可采用滚轮法.例如,测环形跑道的路程,可以先测出一个轮的周长C,再用轮在待测的路程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n,则有s=nC。(3)化曲为直法:用此方法测弯曲的物体长度、弧长等较方便.具体做法:将柔软的无弹性的细线与被测物体的弯曲部分重合,并在细线上标出与被测弯曲部分重合的起、终点,然后把细线拉直,用直尺测出其长度即为被测物体弯曲部分的长度.技巧二:停表的读数方法。a.先观察表盘:如图所示,小盘内示数的单位为分,指针转一圈的时间是15 min,分度值为0.5min,大盘内示数的单位为秒,指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 s,分度值为0.1s;b.确定小盘的示数:小盘内指针刚好经过的刻度线所表示的时间即为小盘的示数;c.确定大盘的示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前0.5 min 内,则大盘内示数在0~30 s读数,若小盘内指针处于后0.5 min 内,则大盘内示数在30~60 s读数;d.读数:停表示数=小盘示数+大盘示数。技巧三:运动的相对性分析理解。(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2)静止是相对的:通常所说的静止,只是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某一特定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3)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描述某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有可能不同,但都是正确的。因而,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做出准确地描述技巧四: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理解。①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②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或者说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相等;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技巧五:平均速度理解。(1)平均速度:为了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上)运动快慢,我们引入了“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2)平均速度的公式:。式中,“s”是通过的路程,“t”是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v”是这段时间内(或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3)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通过不同的路程(或在不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技巧六:运动图像的理解分析。1.路程图像:(s-t图像),纵坐标表示路程(s),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如果是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由图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乙的速度小。2.速度图像:(v-t图像),纵坐标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图像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加速运动),丙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减速运动)。技巧七:质量概念的理解。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如:铝勺、铝锅都是由铝组成的,牙签和木块是由木材组成的。所以“物体”是指具体的东西;“物质”是做成物体的材料。2.质量是描述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物体所含物质多,其质量就大。3. 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技巧八: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1)测量时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2)保持天平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3)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不要把砝码弄脏,以免锈蚀;(4)在使用前首先要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5)天平指针偏左偏右与平衡螺母旋出旋入的关系: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左侧说明左边沉,平衡螺母应向右移;指针偏向右侧说明右边沉,平衡螺母应向左移。(6)注意调好的天平不能在桌面上移动,移动后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左右盘是不同的。是不能互换的。横梁上的螺母更是不能再动,否则横梁的平衡就被破坏。技巧九:密度的理解分析。(1)与物体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测量密度的原理:。(2)同种物质,密度相同,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3)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即。技巧十 力的概念的理解(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就是受力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4)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可以是接触的,也可以是不接触的.技巧十一 力的示意图作图细节注意(1)如果不知道力的大小,在力的示意图中可不表示力的数值,但要注意: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2)作力的示意图时,一般不需要画出物体,一般是画一个方框(或其它形状)来代替物体;(3)力的作用点可以用线段的起点表示,也可以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4)还有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5)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则多个力的作用点一般取物体的中心。技巧十二 弹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理解1.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的关系。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就随着消失。对于拉伸形变(或压缩形变)来说,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对于弯曲形变来说,弯曲的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对于扭转形变来说,扭转的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2.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1)轻绳的拉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跟接触的面垂直,面与面接触,点与面接触,都是垂直于面。技巧十三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一切物体”表明该定律适用于任何物体。(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指理想情况下物体不受力,实际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3)该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时的运动规律。(4)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技巧十四 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不能仅根据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变化来判断力的大小或变化。(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要看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3)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受到的是非平衡力。技巧十五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技巧十六 力和运动的关系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不受外力 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不变(合力为零) 匀速直线运动受力情况 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改变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改变(合力不为零) 运动方向改变(拐弯)技巧十七 三种摩擦力的分析理解三种摩擦力的比较技巧十八、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不同情况下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已知物体所受重力为G)技巧十九、压强与压力的理解分析⑴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⑵同一压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积不同,所产生的压强大小也有所不同。受力面积小时,压强大;受力面积大时,压强小。⑶压力和压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压力是支持面上所受到的并垂直于支持面的作用力,跟支持面面积,受力面积大小无关。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跟受力面积有关。⑷压力、压强的单位是有区别的。压力的单位是牛顿,跟一般力的单位是相同的。压强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它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牛顿/平方米,称“帕斯卡”,简称“帕”。技巧二十、压强公式p=eq \f(F,S)的理解分析 (1)p=eq \f(F,S)适用于所有物体间压强的计算(无论物体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2)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对应,如p的单位为Pa,F的单位为N,S的单位为m2.(3)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但有些情况下压力的数值可能等于重力.(4)公式中的S是受力面积,它是施力物体挤压受力物体时,两者相互接触的面积.(5)压力F和受力面积S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压强p与压力F和受力面积S之间有密切关系.即在S一定时,p与F成正比;在F一定时,p与S成反比.技巧二十一、压强公式p=ρ液gh的理解分析总结归纳:公式p=ρ液gh中的h表示液体的深度,而不是高度.深度是指液体的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个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A、B、C三点的深度分别为:hA=20cm,hB=40cm,hC=50cm.注意:三种情形下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技巧二十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注意事项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有流动性2.实验前的两个操作:(1)先检查U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是否相平。(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型管中液面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明显,则气密性良好)3.实验时发现U型管内高度差没变化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答:气密性不好,拆下来重新安装4.使用的U型管是不是连通器?答:不是5.此实验U型管内液体为什么要染成红色?答:使实验效果明显,便于观察5.实验需要多次进行,目的是:总结普通规律6.比较乙、丙实验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7.比较丙、丁实验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技巧二十三、对大气压强的几点理解1.产生: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2.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①大气压的存在;②大气压很大。3.托里拆利实验表明76cm汞柱的高度是由当地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与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无关。所以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⁵Pa。技巧二十四、浮力的四种计算方法?1.示差法(称重法):F浮=G-F拉(空气中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拉力)(用弹簧测力计)2.公式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3.漂浮法:F浮=G物(又叫平衡法)4.压力差法:F浮=F↑-F↓(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技巧二十五、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应用? (1)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的全部体积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2)G排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 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3)V排是表示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时,则V排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十章 浮力 考点总结+习题: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十章 浮力 考点总结+习题,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6种实验方法总结(题型+答案)ppt: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6种实验方法总结(题型+答案)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相当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中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这是一份2021年中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解读,※考点精练,※提升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