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生 物
姓名___准考证号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陕南安康绿茶因其品质优良而闻名。在绿茶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个重要步骤是“杀青”,这一步骤通过高温处理来抑制茶叶内部某些酶的活性。请问,“杀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 去除茶叶中的水分,便于储存
B. 破坏茶叶中的氧化酶,防止茶多酚的氧化
C. 增加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D. 杀死茶叶中的所有微生物,保证茶叶的卫生
【答案】B
【解析】
【分析】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酶促反应需要最适的温度和最适的pH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pH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过酸和过碱的条件会使酶永久失活。
【详解】根据题意,“杀青”这一步骤通过高温处理来抑制茶叶内部某些酶的活性,所以“杀青”的主要目的是破坏茶叶中的氧化酶,防止茶多酚的氧化,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关于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相关叙述,存在错误的选项是( )
A. 在联会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可能因遗传变异等原因在形态和大小上存在差异
B. 雌雄配子在受精过程中的随机结合,确保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C. 非同源染色体间的自由组合,为配子的形成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是配子多样性的重要来源
D. 四分体中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增加了配子的遗传变异,进而提高了配子的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这就保证了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原因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详解】A、在联会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可能因染色体结构变异等原因在形态和大小上存在差异,A正确;
B、雌雄配子在受精过程中的随机结合,使后代出现多种多样的基因型,确保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有利于维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B正确;
C、非同源染色体间自由组合,使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子,C正确;
D、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3. 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中,甲同学从图示①和②的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其字母组合;乙同学则从图示①和③的烧杯中执行相同的操作。每次抓取后,小球均被放回原烧杯,并重复此过程100次。基于上述操作,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进行了一项实验,旨在模拟自由组合定律。
B. 乙同学进行的实验则着重于模拟基因分离定律的基本机制。
C. 在乙同学的实验中,抓取的小球组合中,DR类型的组合占据了约四分之一的比例。
D. 若从①~④中随机抓取各一个小球,理论上可能产生的组合类型总数为16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详解】A、甲同学分别从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说明甲同学模拟的是基因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A错误;
B、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涉及两对等位基因(D、d和R、r),模拟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错误;
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过程中,从①中抓取到D的概率为1/2,从③中抓取R的概率为1/2,故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1/2 = 1/4,C正确;
D、从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模拟了DdRr个体自交产生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情况,组合类型一共有3(DD、Dd、dd)×3(RR、Rr、rr)=9种,D错误。
故选C。
4. 已知一对健康的夫妇诞生了一名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男童。经过对患者染色体的检查,发现其21号染色体异常,并非正常的两条,而是三条。如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此男孩体细胞含有47条染色体,该男孩长大后精原细胞都能正常产生精子
B. 此男孩患有21三体综合征原因可能与其父亲或母亲在减数分裂异常有关
C. 此男孩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原因可能与其母亲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有关
D. 此男孩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原因可能其父亲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能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详解】A、此男孩体细胞含有47条染色体,该男孩长大后精原细胞部分能正常产生精子,A错误;
B、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能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可能与其父亲或母亲在减数分裂异常有关,B正确;
C、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能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此男孩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原因可能与其母亲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有关,C正确;
D、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能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此男孩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原因可能其父亲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有关,D正确。
故选A。
5. 玉米的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欲判断一株紫茎玉米是否为纯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与绿茎玉米杂交B. 与纯合紫茎玉米杂交
C. 该紫茎玉米自交D. 与杂合紫茎玉米杂交
【答案】B
【解析】
【分析】常用的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设相关基因型为A、a,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用A、a基因表示相关性状,可通过与绿茎纯合子(aa)杂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紫茎,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紫茎也有绿茎,则是杂合子,A正确;
B、与紫茎纯合子(AA)杂交后代都是紫茎,故不能通过与紫茎纯合子杂交进行鉴定,B错误;
C、紫茎为显性,令其自交,若为纯合子,则子代全为紫茎,若为杂合子,子代发生性状分离,会出现绿茎,C正确;
D、能通过与紫茎杂合子杂交(Aa)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紫茎,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紫茎也有绿茎,则是杂合子,D正确。
故选B。
6. 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说法正确为( )
A.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能够发生自由组合
B. 摩尔根等人通过将特定的基因与特定的染色体相联系,成功地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 摩尔根等人采用荧光分子标记法,精确地测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线性排列顺序
D. 萨顿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1、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其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
【详解】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重新组合,A错误;
B、摩尔根及其同事利用假说演绎法把一个特定的基因(控制眼色基因)和一条特定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C、摩尔根等人发明了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绘制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错误;
D、萨顿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B。
7. 人体肤色的深浅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A、B控制深色性状)。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B. 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
C. 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D. 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A、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即两者效果一样,所以肤色由显性基因的数量决定,如AABB有4个显性基因,肤色最深;AABb、AaBB都有3个显性基因,肤色次之;aabb没有显性基因,肤色最浅。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1/4×1/2=1/8)、AABb(1/4×1/2=1/8)、AaBB(1/2×1/2=1/4)、AaBb(1/2×1/2=1/4 )、aaBB(1/4×1/2=1/8)、aaBb(1/4×1/2=1/8)。其中显性基因的数量情况分别是4个、3个、2个、1个。
【详解】A、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子女中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4个、3个、2个或1个,所以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A正确;
B、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肤色最深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B正确;
C、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1/2×1/2=1/4和1/4×1/2=1/8,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3/8,C错误;
D、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1/2×1/2=1/4和1/4×1/2=1/8,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3/8,D正确。
故选C。
8. 摩尔根用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表现为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1,且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若要通过测交实验验证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下列测交组合能验证的是( )
A. F1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B. F1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
C. F1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D. F1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
【答案】C
【解析】
【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许多生物都有伴性遗传现象。人类了解最清楚的是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伴性遗传。
【详解】A、测交为与隐性个体进行杂交,F1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不是测交实验,A错误;
B、F1雌果蝇(XBXb)与白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雌雄中表现型比例相同,无法验证在X染色体上,B错误;
C、F1雄果蝇(XBY)与白眼雌果蝇(XbXb)杂交,后代雌性为红眼(XBXb),雄性为白眼(XbY),可以验证基因在X染色体上,C正确;
D、F1雄果蝇(XBY)与红眼雌果蝇(XBXb)杂交不是测交,D错误。
故选C。
9. 等位基因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交叉互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时期是( )
A. 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一次分裂后期
B. 第一次分裂前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一次分裂前期
C. 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一次分裂前期
D. 第一次分裂前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交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 遗传物质实验证据的获得和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揭示了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及结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运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也是得出结论的关键
C. 搅拌不充分可导致³²P标记的噬菌体组的上清液中会出现较高的放射性
D.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中,相邻A和U之间通过核糖-磷酸-核糖相连
【答案】C
【解析】
【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向S型菌的提取液中分别加入蛋白酶、DNA酶、RNA酶等,然后再与R型菌混合,这种方法属于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A正确;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析两组上清液和沉淀的放射性情况,同时也依据子代噬菌体的标记情况得出实验结论,B正确;
C、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若搅拌不充分导致噬菌体外壳不能与细菌分离,一起进入沉淀中,而对于32P标记噬菌体组搅拌是否充分,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中,C错误;
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相邻A和U之间通过核糖-磷酸-核糖相连,D正确。
故选C。
11. 下图表示某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a、b、c、d为曲线上的四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b点表示叶片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 a点表示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进行呼吸作用
C. c点表示叶片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 曲线cd段光合作用强度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包括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两个变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
【详解】A、b点表示净光合速率为0,说明光合强度=呼吸强度,A错误;
B、a点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正确;
C、c点光合速率最高,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C错误;
D、cd段,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不再变化,说明限制因素不是光照强度,可能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D错误。
故选B。
1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不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差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大液泡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B. 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具有细胞膜
C. 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没有细胞壁D. 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不产生酒精
【答案】B
【解析】
【分析】1、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
2、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代谢旺盛的细胞含有线粒体数量较多,进行有氧呼吸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有氧气;
3、叶绿体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和幼嫩的茎,表皮细胞和根等细胞不含运叶绿体。
【详解】 A、比如酵母菌细胞,含有大液泡,但是不含叶绿体比如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含有中央大液泡,但不含叶绿体,A错误;
B、细胞都含有核糖体,因此细胞均存在细胞膜结构,B正确;
C、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例如低等植物细胞也含有中心体,因此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不含有细胞壁,C错误;
D、有线粒体的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例如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D错误。
故选B。
13. 甲、乙、丙、丁四个图示分别描绘了某生物(假定其仅含有两对染色体)在四个不同分裂阶段的细胞状态。关于这些图示,以下陈述中正确的是( )
A. 4个图表示的细胞分裂顺序是丁→甲→乙→丙
B. 图甲表示减数分裂Ⅱ中期,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相同(不考虑突变和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C. 图丙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4个核DNA分子
D. 图丁表示减数分裂I中期,有8条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分裂Ⅱ中期;乙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且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8条,为有丝分裂后期;丁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后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分裂Ⅰ中期。
【详解】A、甲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分裂Ⅱ中期;乙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且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8条,为有丝分裂后期;丁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后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分裂Ⅰ中期,因此4个图表示细胞分裂顺序是乙→丙→丁→甲,A错误;
B、甲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姐妹染色单体,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分裂形成的子染色体基因相同,因为姐妹染色单体是由分裂间期复制而来,B正确;
C、丙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4个核DNA分子,没有姐妹染色单体(0条),C错误;
D、丁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后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分裂Ⅰ中期,此时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B。
14. 下图是某家族的单基因遗传系谱图,通过遗传学检测,已确认Ⅰ2和Ⅱ3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同时,Ⅲ1与Ⅱ2的基因型保持一致(排除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病可能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人群中,该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相等
C. Ⅱ2的致病基因只能遗传给儿子,不能遗传给女儿
D. 若Ⅲ1为该病男性患者,其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Ⅰ1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系谱图:根据Ⅰ1(患病)和Ⅰ2(正常)生育患病儿子Ⅱ2,由于Ⅰ2和Ⅱ3不携带致病基因,若用A/a表示该病相关基因,如果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Ⅱ2的基因型为XaY,其致病基因Xa必然来自Ⅰ2(XAXa),与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不符;若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则Ⅰ1的基因型为XAY,其致病基因XA一定遗传给其女儿(XAX-),与Ⅱ1不患病不符;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2的基因型为aa,其母亲必然携带致病基因(Aa),与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不符;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知Ⅰ2、Ⅱ1、Ⅱ3基因型均为aa,Ⅱ2和Ⅰ1的基因型均为Aa,符合遗传系谱图遗传规律和题干条件;若该病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则Ⅱ2和Ⅰ1的基因型均为XYA/a,同样符合遗传系谱图遗传规律和题干条件。综上分析,该病可能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Y染色体遗传病。
【详解】A、分析系谱图:根据Ⅰ1(患病)和Ⅰ2(正常)生育患病儿子Ⅱ2,由于Ⅰ2和Ⅱ3不携带致病基因,若用A/a表示该病相关基因,如果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Ⅱ2的基因型为XaY,其致病基因Xa必然来自Ⅰ2(XAXa),与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不符;若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则Ⅰ1的基因型为XAY,其致病基因XA一定遗传给其女儿(XAX-),与Ⅱ1不患病不符;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2的基因型为aa,其母亲必然携带致病基因(Aa),与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不符;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知Ⅰ2、Ⅱ1、Ⅱ3基因型均为aa,Ⅱ2和Ⅰ1的基因型均为Aa,符合遗传系谱图遗传规律和题干条件;若该病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则Ⅱ2和Ⅰ1的基因型均为XYA/a,同样符合遗传系谱图遗传规律和题干条件。综上分析,该病可能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Y染色体遗传病,A错误;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人群中男女发病率相等,若该病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则人群中只有男性发病而女性不患病,B错误;
C、若该病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则Ⅱ2的基因型为XYA/a,致病基因YA/a只能传给其儿子,但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2的基因型为Aa,其致病基因A可能遗传给其女儿,也可能遗传给其儿子,C错误;
D、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结合上述分析,Ⅲ1基因型为Aa,不患病个体均为aa,致病基因A传递过程只能为Ⅰ1→Ⅱ2→Ⅲ1,再根据伴Y染色体遗传特点,致病基因YA/a传递过程也只能为Ⅰ1→Ⅱ2→Ⅲ1,其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Ⅰ1,D正确。
故选D。
15. —对正常的夫妇,他们有一个XXY的色盲孩子,孩子为“XXY色盲”的原因可能是
A. 正常卵细胞和异常的精子结合,初级精母细胞中性染色体没有分开
B. 正常卵细胞和异常的精子结合,次级精母细胞中性染色体移向同一极
C. 正常精子和异常的卵细胞结合,初级卵母细胞中性染色体没有分开
D. 正常精子和异常的卵细胞结合,次级卵母细胞中性染色体没有分开
【答案】D
【解析】
【分析】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出现XXY,这是X染色体多了一条,这一条X染色体可能来自于卵细胞,也可能来自于精子。如果是来自于卵细胞,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条同源的X染色体为分开或者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X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如果是来自于精子,则精子为XY,此为同源染色体,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的结果。
【详解】由于该孩子患色盲,基因型必为XbXbY,其父亲正常(XBY),因此两条X染色体全部来自于母亲,则母亲正常的基因型为XBXb,出现XbXb这样的卵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中性染色体没有分开的原因,D符合题意。
故选D。
16.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B. 染色体端粒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促进细胞衰老
C. 细胞凋亡由基因控制,是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
D. 细胞坏死都是由物理、化学因素引发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衰老细胞的特点: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运输功能下降,色素沉积等。
【详解】A、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不同步进行的,大部分细胞衰老,机体才表现为衰老,A错误;
B、关于细胞衰老的原因有端粒学说和自由基学说,端粒学说认为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细胞端粒缩短,端粒内侧正常的基因序列受到损伤,自由基学说认为细胞内的多种氧化反应以及辐射、有害物质入侵促进自由基的产生,过多自由基会攻击磷脂、DNA和蛋白质,导致细胞衰老,B错误;
C、细胞凋亡由基因控制,是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C正确;
D、细胞坏死是指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引发的,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在晴朗无云的夏日,某生物兴趣小组测定了一种蔬菜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日变化,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与10时相比,7时蔬菜的光合作用强度低,此时,主要的外界限制因素是_____;而从10时到12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该蔬菜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
(2)为了深入研究提升该蔬菜光合作用强度的方法,研究小组将试验田划分为A、B两块区域。在每日的10时至14时期间,对A区域的蔬菜进行了遮阳处理,而B区域则保持自然光照条件,除此之外,两块区域的其他环境变量保持一致。经过测量,我们发现在这一时间段内,A区域蔬菜的光合作用强度高于B区域,主要原因是_____。
(3)研究小组对C菜地实施了全面的遮阳覆盖,使其上方和四周均受到遮阳网的保护。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C菜地的棚内温度明显高于B菜地。随后,我们对B、C两块菜地的蔬菜产量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C菜地的蔬菜产量明显低于B菜地,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分析,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光照强度 ②. 降低
(2)B区域温度过高,导致蔬菜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受阻,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3)C菜地的温度上升,光合作用有关酶活性下降,呼吸作用有关酶活性增加,C菜地的净光合作用降低,产量下降,因此C菜地的蔬菜产量低于B菜地
【解析】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矿质元素等该题以一天的时间来代替光照强度,中午因为光照强度过强,气孔关闭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从而影响整个光合作用过程。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酶活性影响光合和呼吸作用,植物的产量既有机物的积累,是植物一天光合作用的产物减去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小问1详解】
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与10时相比,7时光照强度弱,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10时到12时,从图中分析可知,光合作用强度在降低。
【小问2详解】
在每日的10时至14时期间,对A区域的蔬菜进行了遮阳处理,而B区域则保持自然光照条件,B区域温度过高,导致蔬菜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受阻,光合作用速率降低,所以A区域蔬菜的光合作用强度高于B区域。
【小问3详解】
对C菜地实施了全面的遮阳覆盖,使其上方和四周均受到遮阳网的保护,导致C菜地温度上升,C菜地的温度上升,光合作用有关酶活性下降,呼吸作用有关酶活性增加,C菜地的净光合作用降低,产量下降,因此C菜地的蔬菜产量低于B菜地。
18. 某学者运用光学显微镜,详细观察了某种动物的卵巢切片,并据此绘制了甲、乙、丙三个细胞分裂图。同时还描绘了丁图,这是一幅描绘该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理过程,而①-⑦则标识了各个特定的时期。请分析回答:
(1)以上细胞简图中处于减数分裂时期的是细胞_____ (填序号),丙细胞所处时期是_____ 。
(2)乙细胞的名称是为_____ ,甲细胞中含有_____ 条染色单体。
(3)丁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阶段是_____ (填数字),其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_____ 。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丁图阶段_____ (填数字)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请从遗传学角度分析,这种交叉互换有何重要意义_____ 。
【答案】(1) ①. 甲和乙 ②. 有丝分裂中期
(2) ①. 初级卵母细胞 ②. 6
(3) ①. ① ②. 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
(4) ①. ① ②. 通过交叉互换产生新的不同与原来染色体基因型的新型染色体,增加染色体的基因组成的多样性
【解析】
【分析】分析细胞分裂图:图甲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乙细胞具有联会现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丙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分析曲线图:a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其中①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②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③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表示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c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其中⑤表示有丝分裂问期、前期、中期,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⑦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小问1详解】
甲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存在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以上细胞简图中处于减数分裂时期的是细胞甲和乙。
【小问2详解】
乙细胞存在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为初级卵母细胞,由图可知,甲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单体。
【小问3详解】
丁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一分为二,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对应于图丁的阶段是①。
【小问4详解】
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在丁图阶段①,通过交叉互换产生新不同与原来染色体基因型的新型染色体,增加染色体的基因组成的多样性。
19. 在一个特定的果蝇自然种群中,翅膀的颜色由一组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色翅膀由R基因控制,橙色翅膀由r1控制,而黄色翅膀由r2控制。显隐性关系表现为R>r1>r2,但需要注意的是,RR纯合的果蝇在胚胎期会死亡。请回答问题
(1)两只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它们再次生育一只橙色翅膀的雌性果蝇的概率是_____。
(2)现让多对基因型均为Rr2的雌雄果蝇杂交,在子代个体足够多的情况下,预计黄色翅膀的果蝇的比例大致为_____。
(3)红色翅膀的果蝇基因型_____种。现在有一只红色翅膀的雄性果蝇和多只其他颜色的雌性果蝇。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来检测这只雄性果蝇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选取该红色翅膀的雄性果蝇与多只_____果蝇杂交,统计后代的翅色及比例;
预测结果: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则该红色翅膀的为Rr1;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则该红色翅膀的为Rr2。
【答案】(1) ①. Rr1、Rr2 ②. 1/4##25%
(2)1/3 (3) ①. 2##两 ②. 黄色翅膀雌 ③. 红色:橙色=1:1 ④. 红色:黄色=1:1
【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翅膀的颜色由一组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红色翅膀由R基因控制,橙色翅膀由r1控制,而黄色翅膀由r2控制。显隐性关系表现为R>r1>r2,但需要注意的是,RR纯合的果蝇在胚胎期会死亡;可见红色翅膀果蝇基因型为Rr1、Rr2,橙色翅膀果蝇基因型为r1r1、r1r2,黄色翅膀果蝇基因型为r2r2。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红色翅膀果蝇基因型为Rr1、Rr2,橙色翅膀果蝇基因型为r1r1、r1r2,黄色翅膀果蝇基因型为r2r2,由于显隐性关系表现为R>r1>r2,两只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Rr1和r1r2,它们再次生育一只橙色翅膀的雌性果蝇(r1_)的概率是1/2×1/2=1/4。
【小问2详解】
多对基因型均为Rr2的雌雄果蝇杂交,后代为RR:Rr2:r2r2=1:2:1,由于RR纯合在胚胎期会死亡,故后代中黄色翅膀的果蝇(r2r2)的比例大致为1/3。
【小问3详解】
由小问1可知,红色翅膀的果蝇基因型有2种,即Rr1、Rr2,判断动物基因型的方法是测交法。
实验思路:选取该红色翅膀的雄性果蝇与多只黄色雌果蝇(r2r2)杂交,统计后代的翅色及比例;
预测结果: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橙色=1:1,则该红色翅膀的为Rr1;
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黄色=1:1,则该红色翅膀的为Rr2。
20. 20世纪中期,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构成。对于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假设,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大量直接和间接的证据来支持这一观点。现就相关问题作出如下解答:
(1)格里菲思借助肺炎链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得以合理推测出:_____。
(2)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的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这是用了科学方法中的_____。
(3)赫尔希和蔡斯在其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了_____技术,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_____。
(4)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其中细胞结构的生物与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
【答案】(1)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2)减法原理 (3) ①.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②. 先在含有放射性物质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4) ①. DNA ##脱氧核糖核酸 ②. DNA或RNA
【解析】
【分析】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进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小问1详解】
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小问2详解】
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的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这是用了科学方法中的减法原理。
【小问3详解】
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属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先在含有放射性物质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小问4详解】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有细胞结构的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21. 已知玉米是雌雄同体的植物,其遗传物质不区分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玉米的叶色和茎秆强度由不同的基因控制,且这些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并独立遗传。某科研团队选择了绿叶强茎秆的玉米品种A与黄叶弱茎秆的玉米品种B进行正反杂交实验,以探究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性。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据表分析玉米茎秆强度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填“是”或“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理由是:_____。
(2)据表分析,推测玉米基因型为_____时(用A/a、B/b代表基因),茎秆强度才表现为强茎干。为进一步验证你的推测,请从上表的亲本和子代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_____。
预期结果:_____。
(3)据表分析玉米的叶色至少由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_____时(用D/d、E/e……以此类推的字母来代表基因),玉米才表现为绿叶。
【答案】(1) ①. 是 ②. 亲本正交或反交F1都为强茎秆,F1自交得到F2,F2中强茎秆:弱茎秆≈9:7,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变式
(2) ①. A-B- ②. 用F1强茎秆玉米与亲本弱茎秆玉米进行杂交,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③. 后代玉米中强茎秆:弱茎秆≈1:3
(3) ① 3 ②. D_E_F_
【解析】
【分析】亲本正交或反交F1都为强茎秆,F1自交得到F2,F2中强茎秆:弱茎秆≈9:7,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玉米茎秆强度的为两对等位基因,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小问1详解】
分析表格可知,亲本正交或反交F1都为强茎秆,F1自交得到F2,F2中强茎秆:弱茎秆≈9:7,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玉米茎秆强度的为两对等位基因,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2详解】
由F1强茎秆自交得到的F2中强茎秆:弱茎秆≈9:7可知,玉米基因型为A-B-时,茎秆强度才表现为强茎干。为进一步验证推测,可以用F1强茎秆玉米与亲本弱茎秆玉米进行杂交,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由于亲本正交或反交F1都为强茎秆,F1自交得到F2,F2中强茎秆:弱茎秆≈9:7,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变式,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强茎秆)和aabb(弱茎秆),F1基因型为AaBb,由AaBb×aabb→AaBb(强茎秆):Aabb(弱茎秆):aaBb(弱茎秆):aabb(弱茎秆)=1:1:1:1可知,实验预期结果为:后代玉米中强茎秆:弱茎秆≈1:3。
【小问3详解】
据表分析,亲本正交或反交F1都为绿叶,F1自交得到F2,F2中绿叶:黄叶≈27:37,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中(3:1)3=27:9:9:9:3:3:3:1的变式,说明玉米的叶色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绿叶为全显性,当基因型为D-E-F-时,玉米才表现为绿叶。性状
P(♀×♂)
F1
F2
茎秆强度
A×B
强茎秆
强茎秆:弱茎秆≈9:7
B×A
强茎秆
强茎秆:弱茎秆≈9:7
叶色
A×B
绿叶
绿叶:黄叶≈27:37
B×A
绿叶
绿叶:黄叶≈27:37
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西安市期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期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陕西省西安市期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陕西省西安市期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