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考试用时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 16 P 31 S 32 C1 35.5 Mn 55 Zn 65 As 7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物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延续和承载,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下列文物所用原料富含纤维素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青花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A项不符合题意;
B.象牙笔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项不符合题意;
C.竹简书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项符合题意;
D.龙纹铜方壶的主要成分是铜合金,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氯化缬草素是一种广谱除草剂,通过抑制植物的芽分裂活性来达到除草效果,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化缬草素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1ml氯化缬草素最多能与5ml 反应
C. 氯化缬草素能使酸性溶液和溴水褪色
D. 氯化缬草素能发生水解、氧化、加成等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缬草素分子中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项正确;
B.氯化缬草素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可以和反应,1ml氯化缬草素最多能与2ml 反应,B项错误;
C.氯化缬草素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溶液和溴水褪色,C项正确;
D.氯化缬草中含有酯基,能够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羟基,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D项正确;
故选B。
3. 工业上从硒化亚铜中提取Se的反应之一为。下列与该反应有关的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的电子式为
B. 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
C. 键角:
D. 基态Se原子核外电子有34种空间运动状态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中O原子与2个H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故A正确;
B.中心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故B错误;
C.O原子半径小于S,中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较大,因此键角大于,故C错误;
D.基态S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所以基态硒原子核外有18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D项错误;
故选:A。
4. 下列各组对装置及相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用装置①从NaCl溶液中提取NaCl晶体
B. 用装置②检验的漂白性
C. 用装置③干燥
D. 实验室用装置④制备
【答案】B
【解析】
【详解】A.从NaCl溶液中提取NaCl晶体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应在蒸发皿中进行,A错误;
B.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装置能检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B正确;
C.碱石灰能吸收CO2和H2O,不能用装置③干燥,C错误;
D.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制备氨气,氯化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口重新结合生成氯化铵,不能用来制备氨气,D错误;
故选B。
5. 有机物Ⅰ利用脱羧反应原理制备有机物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负性:
B. 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C. 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
D. 分子中,C有3种杂化方式
【答案】D
【解析】
【分析】I先在硫酸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Ⅱ,Ⅱ发生脱羧反应生成Ⅲ和二氧化碳。
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弱,则电负性O>S,A错误;
B.CO2的结构式为O=C=O,但是碳原子半径大于O原子半径,应该是中间的原子大,两侧的原子小,B错误;
C.该物质中与-CN相连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因此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C错误;
D.该物质中,部分C原子形成4条单键,采用sp3杂化,羧基中的碳原子形成2条单键和1条双键,采用sp2杂化,-CN中的碳原子形成1条单键和1条碳氮三键,采用sp杂化,因此C有3种杂化方式,D正确;
故答案选D。
6. 实验室可利用反应:制备。设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8.7g 和MnS的混合物中含有Mn原子的数目为
B. 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为
C. 标准状况下,11.2L 的分子数为
D. 该反应中生成0.2ml 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和MnS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87,8.7g 和MnS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1ml,含锰原子的数目为,A正确;
B.溶液的体积未知,离子数目无法计算,B错误;
C.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11.2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0.5ml,C错误;
D.方程式中Br由-1价升高为0价,生成1mlBr2转移2ml电子,故该反应中生成0.2ml 时,转移的电子数为,D错误;
故选A。
7. 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组成的一种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W的简单氢化物易液化,可用作制冷剂;R的简单阴离子含10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B. 第一电离能:
C. X、W、R能形成离子晶体D.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W的简单氢化物易液化,可用作制冷剂,则W为N,R的简单阴离子含10个电子,则R为F,Z形成4根键,则Z为C,Y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四个价键,则Y为B,X形成1根键,原子序数最小,则X为H。
【详解】A.X、Z、R分别为H、C、F。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B>C>F,A错误;
B.W为N,R为F,同周期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故F>N,B错误;
C.NH4F是离子晶体,C正确;
D.Z为C,Y为B,碳、硼位于同周期,且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硼,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碳酸>硼酸,D错误;
故选C。
8. 一种从某混合物(主要成分为、、)中提取钒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P2O4能够萃取溶液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酸浸”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 试剂a的作用是氧化
C. 操作Ⅱ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D. 水层中可能含有
【答案】D
【解析】
【分析】混合物酸浸时、溶解,转化为(VO2)2SO4和Fe2(SO4)3,滤渣为;酸浸后滤液中加试剂a,将还原为,同时Fe3+被还原为Fe2+,加P204进行萃取分液,水层中含Fe2+,有机层中含,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VOSO4。
【详解】A.根据分析,“酸浸”过程中各元素化合价未变,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试剂a的作用是将还原为,B错误;
C.操作Ⅱ为分液,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C错误;
D.整个过程中铁元素在操作二后进入了水层,Fe2+容易被氧化,水层中可能含有,D正确;
故选D。
9.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溶液中的氢氧根过量,加入氯化铁溶液后,一定有红褐色沉淀产生,A错误;
B.若溶液中有银离子,滴加氯化钡后产生氯化银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故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B错误;
C.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KCl和KI的溶液,滴加2滴稀Ag(NH3)2OH溶液,KCl溶液中无白色沉淀,KI溶液中有黄色沉淀,说明在相同条件下,[Ag(NH3)2]+可转化为AgI,而不能转化为AgCl,所以结合Ag+的能力:I->NH3>Cl-,C正确;
D.单质碘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变蓝色,D错误;
故选C。
10. 目前报道的电催化还原制主要有下图所示的类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c的电解总反应相同
B. a、c的阳极发生的反应相同
C. b的阴极反应为
D. 每生成1ml ,a、b、c转移的电子数均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a、c的电解总反应均为,A正确;
B.a、c的阳极发生的反应分别为、,B错误;
C.b的阴极反应为,C正确;
D.a、b、c阴极均只有得电子生成氨气,生成等量氨气,转移电子数相等,D正确。
答案选B。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是
A. 用溶液刻蚀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
B. 向溶液中通入气体:
C.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D. 将通入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溶液刻蚀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A错误;
B.向溶液中通入气体:,B错误;
C.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铝离子和碳酸氢双水解:,C正确;
D.将通入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12. LiZnAs是首个发现的电荷与自旋掺杂分离的新型稀磁半导体材料,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a点(As原子)的原子分数坐标为(,,),晶胞密度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B. 每个Zn周围距离最近的As原子个数为4
C. b点(As原子)的原子分数坐标为(,,)
D. 两个Li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的核外价电子排布为3d104s2,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A正确;
B.由图可知,每个Zn周围距离最近的As原子个数为4,Zn的配位数为4,B正确;
C.a点(As原子)的原子分数坐标为(,,),由晶胞结构可知,b点原子分数坐标为(,,),C正确;
D.晶胞中Zn位于顶点和面心,个数为:,故一个晶胞中含四个LiZnAs,设晶胞参数为acm,则,,Li原子与Li原子的最短距离为面对角线长度的一半,即,D错误;
故选D。
13. 工业上用固体作固硫剂,氢气还原辉钼矿()获得钼(M)的反应原理为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平衡时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
B. X、Y、Z分别代表、、CO
C. 升高温度,该反应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将减小
D. 图中a的值为40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知,随着温度升高,X体积分数降低,Y、Z体积分数增大,故X为反应物,Y、Z为生成物且Y体积分数大于Z,故X、Y、Z分别代表H2、H2O、CO。
【详解】A.升高温度,H2O、CO的含量增大,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A正确;
B.由分析可知,X、Y、Z分别代表H2、H2O、CO,B正确;
C.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气体分子数增加,故该反应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将增大,C错误;
D.H2和H2O的含量相同、H2O的含量是CO的2倍,则a的值为,D正确;
故选C。
14. 25℃,用0.1的NaOH溶液滴定某二元弱酸,pH、粒子的分布分数[如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Ⅱ线表示的变化曲线
B. 时,
C. 时,
D. a、b,c、d、e、f六点溶液中,f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实线为0.1 ml/L NaOH溶液滴定二元弱酸H2A的滴定曲线,虚线为0.1 ml/L NaOH溶液滴定二元弱酸H2A的物种分布分数曲线。当=1时,反应生成NaHA,NaHA溶液显酸性,随着增大,即随着NaOH溶液的滴加,(H2A)减小,并且H2A为二元弱酸,所以(HA-)先增大后减少,最终生成A2-,所以曲线I代表( H2A )、曲线Ⅱ代表(HA-)、曲线Ⅲ代表(A2-)。当=0.5时,溶液为等浓度的NaHA和H2A的混合溶液,当=1时,为NaHA溶液,结合滴定曲线(实线曲线)对应的酸碱性分析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Ⅰ、Ⅱ、Ⅲ分别表示、、,A项错误;
B.时,反应生成NaHA,NaHA溶液显酸性,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B项错误;
C.时,得到等浓度的NaHA和Na2A混合溶液,由元素质量守恒得,C项错误;
D.f点,溶液中溶质为,水的电离程度最大,D项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废钼催化剂中钼、钴、镍等有价金属作为二次资源可加以回收利用,一种从废钼催化剂(主要成分为、,含少量CO、CS、NiO、等)中回收有价金属的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M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则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2)“焙烧”时先将废钼催化剂磨成粉末,然后采取如图所示的“多层逆流焙烧”,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_____;“焙烧”时生成的气体A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
(3)“焙烧”时转化为,写出“碱浸”时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已知和不易被稀硝酸氧化,但“酸浸”过程中仍不能用稀硝酸替换稀盐酸,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已知:,“除铁”后所得滤液中,“沉镍”后所得滤液中,则沉镍率=___________[沉镍率=,计算过程中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6)在加热过程中会生成,已知中钴显+2价和+3价,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顶点上的离子为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答案】(1)第五周期第ⅥB族
(2) ①. 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②.
(3)
(4)“酸浸”时产生的遇电离的会形成,氧化,影响和的生成
(5)91% (6)
【解析】
【分析】废钼催化剂(主要成分为MO3、MS2,含少量CO、CS、NiO、Fe2O3等),在空气焙烧生成气体为二氧化硫,烧渣加入NaOH溶液、H2O2碱浸,得到Na2MO4溶液,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沉M得到H2MO4,碱浸后得到的固体为CO、NiO、Fe2O3,固体用稀盐酸酸浸,得到含有C2+、Ni2+、Fe3+的溶液,加入NaOH将Fe3+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加入H2C2O4溶液沉Ni、C得到CC2O4、NiC2O4。
【小问1详解】
基态M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则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五周期第ⅥB族;
【小问2详解】
“焙烧”时先将废钼催化剂磨成粉末,然后采取“多层逆流焙烧”,这样做的优点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焙烧”时生成的气体A的主要成分为:;
【小问3详解】
“焙烧”时转化为, “碱浸”时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和不易被稀硝酸氧化,但“酸浸”过程中仍不能用稀硝酸替换稀盐酸,可能的原因是:“酸浸”时产生的遇电离的会形成,氧化,影响和的生成;
【小问5详解】
,“除铁”后所得滤液中,“沉镍”后所得滤液中,溶液中,则沉镍率为;
【小问6详解】
()晶胞结构图中小白球共8个,全在内部,灰球为4个,黑球为2个,根据化学式可知小白球为O2-,灰球为C3+,黑球为C2+,故顶点的离子为C2+。
16. 2023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主火炬塔的燃料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实现循环内的零排放,这也是首次在大型体育赛事上使用这种绿色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
②
③
则的反应热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表示)。
(2)在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反应。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该反应进行到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填标号)。
A. B.
C. D.
(3)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标注,如*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图中*H已省略)
①上述合成甲醇的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___________eV。
②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平衡时转化率的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b.加压 c.增大的初始投入量
(4)恒压下,将和按体积比混合,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Ⅰ: 和反应Ⅱ: ,在相同时间段内选择性和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其中,的选择性=)。
①温度高于230℃时,的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②恒压下,通过上述过程合成甲醇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210℃ B.230℃ C.催化剂CZT D.催化剂
(5)一定条件下,将2ml 和4ml 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平衡总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②在条件下255℃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____(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答案】(1) (2)BC
(3) ①. 1.36 ②. b
(4) ①. 反应Ⅰ的,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使转化为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②. BD
(5) ①. ②. 3.645(或)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盖斯定律,目标反应=,故
【小问2详解】
A.当c(CH3OH)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t1时刻之后c(CH3OH)还在改变,故t1时刻未达到平衡,A错误;
B.当CO2的质量分数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B正确;
C.反应过程中不断增大,当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正确;
D.t1时甲醇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错误;
故选BC;
【小问3详解】
①合成甲醇的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0.2-(-1.56) ]eV=1.36eV;
②a.催化剂不能改变转化率,a错误;
b.该反应正向气体分子数减少,加压平衡正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b正确;
c.增大的初始投入量,CO2的转化率减小,c错误;
故选b;
【小问4详解】
①温度高于230℃时,的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反应Ⅰ的,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使转化为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②由图可知,选用催化剂时CH3OH的选择性高,在230C时,CH3OH的产率高,故制备甲醇的条件为:230C,催化剂,选BD;
【小问5详解】
①该反应正向气体分子数减少,加压平衡正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故:;
②,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3.6ml,CO2的体积分数为:,H2的体积分数为:,
CH3OH和H2O的体积分数为:,故Kp=。
17. 二氧化氯()常用作饮用水的消毒杀菌剂,沸点为11.0℃,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备并研究其相关性质。
已知:①气体浓度过高时易爆炸分解;②稳定剂可吸收,生成,使用时加酸只释放一种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
(1)打开、,关闭,将浓HCl滴入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
①盛装浓HCl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
(3)向装置D中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验证的氧化性:
(4)停止滴加装置A中的浓HCl,待装置D中反应完全时,使___________(用、、填空,下同)开启,___________关闭,再将稀盐酸滴入稳定剂中。
(5)观察到装置G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Ⅲ.测定某溶液的浓度:
(6)为测定某溶液的浓度,进行如下实验:准确量取10.00mL溶液,酸化后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上述操作2~3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30.00mL。已知:,。则该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2)饱和食盐水 (3) ①. 防止气体浓度过高时爆炸分解 ②.
(4) ①. 、 ②.
(5)溶液变红 (6)0.06
【解析】
【分析】A中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制备氯气,B中饱和食盐水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C中浓硫酸干燥氯气,D中氯气与NaClO2反应制备ClO2,E中收集ClO2,使用时加盐酸即可产生ClO2,F中碱石灰可防止氯气泄漏到空气中,G中ClO2与硫酸亚铁溶液发生反应,验证ClO2的氧化性,H中氢氧化钠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1详解】
①盛装浓HCl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
【小问3详解】
根据题中已知信息:气体浓度过高时易爆炸分解,故向装置D中通入目的是:防止气体浓度过高时爆炸分解;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停止滴加装置A中的浓HCl,待装置D中反应完全时,使、开启,关闭,再将稀盐酸滴入稳定剂中,可释放出;
【小问5详解】
G中ClO2与硫酸亚铁溶液发生反应,能将其氧化为Fe3+,故装置G中出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
【小问6详解】
根据题中离子方程式可找出关系式:,故ClO2的物质的量为:。
18. 化合物J可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无力症等,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J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H→J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已知—Ph表示,由D生成E的反应为,则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4)F→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X是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4的同系物,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任写一种)。
(6)参考上述信息,写出以和为原料制备的路线:___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答案】(1) ①. 甲苯 ②. 羟基、酯基
(2)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3) (4) (5) ①. 17 ②. 或;
(6)。
【解析】
【分析】A为甲苯,甲苯氧化为B:苯甲酸,B发生取代反应得到C,C与环己烯反应得到D,根据(3)中已知信息,E为:,E发生反应得到F,F发生催化氧化得到G:,G发生氧化得到H,H发生酯化反应得到J。
【小问1详解】
A的化学名称是甲苯,J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酯基;
【小问2详解】
H→J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E的结构简式是:;
【小问4详解】
根据分析,F发生催化氧化得到G ,F→G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5详解】
X是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4的同系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说明含苯环,分子中只有1个氧原子,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醛基,满足条件的结构简式为:、(邻、间、对3种)、、、(数字代表氯原子的位置),共17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的结构简式为:或;
【小问6详解】
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苯甲醛与Ph3P=CHCOOC2H5反应得到,经过加聚反应得到产物,故合成路线为:。选项
A
B
文物
名称
青花瓷
象牙笔筒
选项
C
D
文物
名称
竹简书
龙纹铜方壶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2mL 溶液中加入5mL 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继续滴入几滴浓溶液,静置
出现红褐色沉淀
同温下,
B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溶液,后滴加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KCl和KI溶液中,滴加2滴稀溶液,充分振荡
KCl溶液中无白色沉淀,KI溶液中有黄色沉淀
结合的能力:
D
在淀粉溶液中滴入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再滴加碘水
溶液未变蓝色
证明淀粉水解完全
广西桂林市、来宾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三模)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桂林市、来宾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三模)化学试卷,共8页。
广西桂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桂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化学试卷+,文件包含2024届广西桂林市高考三模化学试卷docx、2024届广西桂林市高考三模化学试卷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