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尔勒市202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剪纸B.刺绣C.酿酒D.竹编
2.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与环境保护理念相符的是( )
A.直接排放工业废水B.露天焚烧生活垃圾
C.随意丢弃废旧塑料D.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B.给液体加热
C.闻气体气味D.检查装置气密性
4.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淡水资源的总储量很少,要节约用水
B.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5.2024年3月25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关于安全的做法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B.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泄露点
C.室内发生火灾,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秋冬季的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霜。该过程中( )
A.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质量变大
C.水分子间隔变小D.水分子变成霜分子
7.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燃烧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氯化钠溶液和蔗糖溶液都是无色的,所以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A.氧气有助燃性——作燃料
B.铝有导电性——作导线
C.盐酸有酸性——金属表面除锈
D.氢氧化钙有碱性——中和硫酸厂的废水
9.如图是、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20℃时,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可变为饱和溶液
C.30℃时,从含有少量的饱和溶液中提纯,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40℃时,在50g水中加入20g固体,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70g
10.某化学实验室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中和反应的过程,图甲是实验装置,图乙是测得的温度和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B.50s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C.在0~75s时pH变化不大,说明盐酸有剩余
D.温度最高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二、填空题
11.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亚运会各场馆的所有电力供应均为“绿电”,“绿电”的主要来源为新能源,下列可作为“绿电”来源的是__________。
A.太阳能B.风能C.煤炭
(2)亚运会火炬“薪火”金属部分采用了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铝合金属于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
(3)亚运会棒(垒)球体育中心“云之翼”罩棚表面覆盖了带二氧化钛涂层的PTFE膜,让罩棚拥有自净能力。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PTFE膜又称聚四氟乙烯,化学式为,是一种新型高分子聚合物,其中碳原子和氟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亚运会官方指定用车为新能源汽车,为服务亚运会,杭州启用首座氢能利用站,氢能源汽车实现“零排放”的原因是_______。
(5)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首次使用“零碳甲醇”作为燃料.甲醇()是由焦炉气中的氢气与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亚运会开幕式使用了“数字烟花”,将电子特效和声音合成呈现出绚烂的烟花效果。使用“数字烟花”的优点是_______。(任写一条)
12.2023年10月26日,我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液氢、液氧、煤油(含C、H元素)可用作神舟飞船运载火箭的推进剂,航天煤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
(1)石油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工作,其能量转化方式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能。
(3)长期的失重生活很容易使宇航员出现骨质疏松,因此饮食中必须补充足够的_______元素。
(4)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经冷凝、净化可作为饮用水,净化采用反渗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部分离子通过),原理类似于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填操作名称)。
(5)飞船往返过程中,宇航员要穿上压力服,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_______性能。
(6)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为使返回舱平稳着陆,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舱外航天服中废气处理系统的工作步骤是:第1步,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滤网;第2步,用氢氧化锂作吸收剂除去。
(7)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
A.使酚酞溶液变红B.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与氧化铜反应
13.明末清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最早介绍了黄铜的冶炼方法:“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只有赤铜。以炉甘石(主要成分为)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以下是模拟黄铜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粉碎”炉甘石的目的是_______。
(2)黄铜是铜和_______的合金。
(3)加入木炭粉,是利用木炭粉的_______性。
(4)氧化锌、碳酸锌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都可作为外用药使用,说明起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是_______(填“锌单质”或“锌元素”)。
(5)用炉甘石“火法”冶锌的工艺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6)已知在高温条件下可分解为,分解的原理与高温煅烧相似,请写出高温炉内碳酸锌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4.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收集气体时不选用装置C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4)实验室若用装置B→F→E的顺序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则X是_______(填名称)。
三、实验题
15.同学们在学习了有机高分子材料后,通过调查,他们发现外卖包装餐盒大部分是用聚苯乙烯塑料制作的,由聚苯乙烯制作的餐盒具有怎样的性质?餐盒中的聚苯乙烯会溶于某些食物从而进入人体影响健康吗?针对以上问题,同学们利用一次性发泡餐盒(主要成分为聚苯乙烯)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聚苯乙烯的性质及用途
【查阅资料】聚苯乙烯(PS)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热塑性塑料,可被多种有机溶剂溶解,如柠檬烯、二甲苯等。对一定浓度的酸及碱类有较好的抗腐蚀性,熔点在130℃~140℃之间,可经受短时间加热,在高温条件下,可释放出苯乙烯、甲苯等有毒的物质,化学稳定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常用于制作一次性发泡饭盒。
(1)同学们找来市售某种一次性外卖餐盒,看到底部有如图所示标识,则该餐盒属于_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塑料。
任务二:验证聚苯乙烯的溶解性
【查阅资料】柠檬烯()是一种有机溶剂,存在于柠檬、橙子等柑橘类水果的果皮里,一定条件下能溶解橡胶和塑料。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2)柠檬皮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填“能”或“不能”)溶解聚苯乙烯。
【提出问题】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聚苯乙烯的溶解性呢?
任务三:探究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的影响
实验用品:发泡餐盒、柠檬皮糊状物、食醋、纯碱溶液、食盐水、水。
【进行实验】
①取一匙柠檬皮糊状物,与5mL水混合均匀后涂在发泡餐盒上。
②取一匙柠檬皮糊状物,与5mL食醋混合均匀后涂在发泡餐盒上。
③取一匙柠檬皮糊状物,与5mL_____混合均匀后涂在发泡餐盒上。
现象:30分钟后洗净观察到三个发泡餐盒表面的凹凸程度几乎相同。
(3)补全实验③取一匙柠檬皮糊状物,与5mL_______混合均匀后涂在发泡餐盒上。
(4)【得出结论】_______
任务四:探究温度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的影响
【猜想与假设】猜想1:温度越低,柠檬皮溶解的聚苯乙烯越多。
猜想2:温度越高,柠檬皮溶解的聚苯乙烯越多。
【查阅资料】柠檬皮中的成分在50℃及以下的温度中性质保持稳定。
【进行实验】
①取一匙柠檬皮糊状物,与5mL20℃水混合均匀后涂在第一个发泡餐盒上。
②取一匙柠檬皮糊状物,与5mL_____(选填“40℃”或“10℃”)水混合均匀后涂在第二个发泡餐盒上。
现象:30分钟后洗净第一个发泡餐盒,观察到其表面的凹凸程度较大;洗净第二个发泡餐盒,观察到其表面的凹凸程度较小。
(5)补全实验取一匙柠檬皮糊状物,与5mL_______(选填“40℃”或“10℃”)水混合均匀后涂在第二个发泡餐盒上。
【得出结论】猜想1成立。
【反思总结】
(6)通过以上项目式学习,我们日常使用此类发泡餐盒时,从健康的角度考虑,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任写一条)。
【拓展研究】
(7)柠檬中含有柠檬酸(),它是一种有机酸,与盐酸、硫酸一样具有酸性,是因为在水溶液中都可以解离出_______(填离子符号)。
(8)据此推测下列物质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__________。
A.B.C.D.
(9)同学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利用碳酸氢钠、柠檬酸、蔗糖等自制了汽水,看到汽水中冒出了大量气泡,他们猜想气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四、计算题
16.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部分反应原理如下:。请计算生产42kg碳酸氢钠,理论上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剪纸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刺绣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竹编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D
解析: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该做法与环境保护理念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B、露天焚烧生活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等,不利于环境保护,该做法与环境保护理念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C、随意丢弃废旧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该做法与环境保护理念不相符,不符合题意;
D、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可以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该做法与环境保护理念相符,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D
解析:A、取用药品时,试剂瓶的瓶盖应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盖,图中操作错误;
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将导管插入烧杯的水中。双手握住试管。给试管缓缓加热.带烧杯的水中产生适量的气泡.停止加热,导管中有一些水进入,形成液注,液注不降低,则说明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A、地球水资源的总储量很多,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小,因此要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滤可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但不能除所有杂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防止水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答案:A
解析: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正确;
B、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开灯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引起爆炸,错误;
C、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错误;
D、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错误,故选A。
6.答案:C
解析: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霜,该过程中,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霜,该过程中,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分子质量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霜,该过程中分子间隔变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霜,该过程中,只是分子间隔变小,水分子本身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7.答案:A
解析: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A正确;
B.燃烧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通电,故B错误;
C.氯化钠溶液和蔗糖溶液都是无色的,但溶液不都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故C错误;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A
解析:A、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作助燃剂,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A错误;
B、铝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故B正确;
C、盐酸有酸性,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C正确;
D、氢氧化钙有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可中和硫酸厂的废水,故D正确;
故选:A。
9.答案:D
解析:A、没有说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说法错误;
B、由图像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20℃时,接近饱和的溶液降低温度才能变为饱和溶液,说法错误;
C、、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从含有少量的饱和溶液中提纯,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说法错误;
D、由图像可知,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40g,故在50g水中加入20g固体,氯化钠无法完全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70g,说法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A、由图像乙可知,初始溶液pH>7,显碱性,故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稀盐酸,A错误;
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50s时,溶液的pH>7,显碱性,氢氧化钠未反应完,故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B正确;
C、在0~75s时pH变化不大,但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有剩余,C错误;
D、温度最高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D错误。
故选B。
11.答案:(1)AB
(2)金属材料
(3)+4;1:2
(4)氢气的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
(5)
(6)环保节约(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太阳能、风能属于新能源,煤炭属于传统能源。故选:AB。
(2)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填:金属材料。
(3)二氧化钛()中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则:x+(-2)×2=0,得:x=+4;聚四氟乙烯中碳原子和氟原子的个数比为:2n:4n=1:2。故填:+4;1:2。
(4)氢能源汽车实现“零排放”的原因是氢气的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故填:氢气的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
(5)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6)亚运会开幕式使用了“数字烟花”,将电子特效和声音合成呈现出绚烂的烟花效果,数字烟花不会像传统烟花那样释放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破坏;数字烟花成本低,相比实体烟花,数字烟花的制作和实施成本低;安全,数字烟花避免了开放火源的风险;数字烟花可重复使用;等等。所以使用“数字烟花”的优点是环保节约、安全性高等。故填:环保节约(答案合理即可)。
12.答案:(1)不可再生
(2)电
(3)钙/
(4)过滤
(5)气密或耐压
(6)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
(7)C
解析:(1)石油属于化石能源,使用后在短期内不能得到恢复,因此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3)缺钙易患骨质疏松,长期的失重生活很容易使宇航员出现骨质疏松,因此饮食中必须补充足够的钙元素;
(4)过滤是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操作,净化采用反渗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部分离子通过),原理类似于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5)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或者耐压性,维持航天员体内的正常压强;
(6)氢气不纯时会发生爆炸,则着陆前将剩余的燃料释放,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等;
(7)A、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氢氧化锂属于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B、碱能与可溶性盐反应,氢氧化锂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不符合题意;
C、碱不能与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锌/
(3)还原
(4)锌元素
(5)
(6)
解析:(1)将炉甘石粉碎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
(3)加入木炭粉,碳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夺走了氧元素,体现了木炭粉的还原性;
(4)氧化锌、碳酸锌中都含有锌元素,则说明起抑菌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是锌元素;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3个C、3个O,反应后有1个,则3X中有3个C和3个O,X的化学式为;
(6)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锌的分解原理和高温煅烧碳酸钙相似,则碳酸锌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答案:(1)试管;酒精灯
(2)A;
(3);将燃着的小木条放于集气瓶口处,小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4)浓硫酸
解析:(1)仪器①名称为试管;仪器②名称为酒精灯;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物为固体并需要加热,故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反应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将燃着的小木条放于集气瓶口处,小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4)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将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除去,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入浓硫酸中,故X是浓硫酸。
15.答案:(1)可回收
(2)能
(3)纯碱溶液
(4)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没有影响
(5)40℃
(6)不要在低温下盛装酸性物质等(合理即可)
(7)
(8)ACD
(9)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解析:(1)图示为塑料制品回收标志,则该餐盒属于可回收塑料;
(2)根据实验分析,将柠檬皮研磨成糊状,各取一匙柠檬皮糊状物分别涂在三个相同的发泡餐盒上,餐盒表面出现凹凸不平以及小孔,则说明柠檬皮在一定条件下能溶解聚苯乙烯;
(3)该实验的任务为探究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的影响,①中加入的为水,②中加入的为食醋,食醋显酸性,③中应加入碱性物质,纯碱溶液显碱性;
(4)10分钟后观察到三个泡沫饭盒表面的凹凸程度几乎相同,说明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没有影响;
(5)根据实验结论猜想1成立,即温度越低,柠檬皮溶解的聚苯乙烯越多;实验现象:30分钟后洗净第一个泡沫饭盒观察到表面的凹凸程度较大,洗净第二个泡沫饭盒观察到表面的凹凸程度较小,说明②中溶解的聚苯乙烯较少,所以实验②中水的温度高于20℃ ,即为40℃水;
(6)根据上述实验结论酸性、碱性溶液对柠檬皮溶解聚苯乙烯没有影响,温度越低,柠檬皮溶解的聚苯乙烯越多,因此在使用此类发泡餐盒时,不要在低温下盛装酸性物质等(合理即可);
(7)柠檬中含有柠檬酸,它是一种有机酸,与盐酸、硫酸一样具有酸性,是因为在水溶液中都可以解离出氢离子();
(8)A、柠檬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活泼金属(例如镁)反应,正确;
B、柠檬酸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错误;
C、柠檬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铁)反应,正确;
D、柠檬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碱(例如氢氧化钠)反应,正确;
故选:ACD;
(9)利用碳酸氢钠、柠檬酸、蔗糖等自制了汽水,柠檬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会看到汽水中冒出了大量气泡。
16.答案:22kg
解析:解:设生产42kg碳酸氢钠(),理论上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答:生产42kg碳酸氢钠(),理论上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kg。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现象
将柠檬皮研磨成糊状,各取一匙柠檬皮糊状物分别涂在三个相同的发泡餐盒上
3分钟后洗净1号发泡餐盒
餐盒表面凹凸不平
5分钟后洗净2号发泡餐盒
餐盒表面凹凸不平现象更加明显
10分钟后洗净3号发泡餐盒
餐盒表面出现很多小孔
新疆2024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疆2024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新疆库尔勒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新疆库尔勒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新疆库尔勒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新疆库尔勒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新疆库尔勒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新疆库尔勒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