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39830/0-1715825935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39830/0-17158259351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39830/0-17158259351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
1.以空气和水为原料,可以合成羟胺(NH2OH)。羟胺属于
A.氧化物B.化合物C.铵盐D.氢化物
2.下列各种“水”中,纯净度最高的是
A.实验室用水B.运河水C.山泉水D.自来水
3.下列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CO3的是
A.和田玉B.水晶C.珍珠D.红宝石
4.“绿色低碳”的碳指的是
A.石墨烯B.碳纳米管C.活性炭D.二氧化碳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氮元素的是
A.火碱B.尿素C.干冰D.胆矾
6.下列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泥土C.麻油D.奶粉
7.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需要的陶瓷仪器是
A.研钵B.蒸发皿C.点滴板D.表面皿
8.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合成的新核素锇-160,质子数为7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锇-160是新发现并命名的元素B.一个锇-160原子的质量为160g
C.锇是元素周期表中第76号元素D.锇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4
9.隐翅虫叮咬皮肤后会释放强酸性毒汁。下列物质中,及时用来清洗可减缓症状的是
A.柠檬汁(pH=2)B.番茄汁(pH=4)C.食盐水(pH=7)D.苏打水(pH=9)
10.口服抗过敏药物氯雷他定分子式为C22H23ClN2O2。下列有关氯雷他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中一共有50个原子B.分子由4种元素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能口服的药物一定易溶于水
11.中药白矾主要化学成分为KAl(SO4)2·12H2O,配成的水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粒子有
A.KAl4+B.S6+C.D.H2O
12.下列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或手工技艺制作的产品中,主要成分不含蛋白质的是
A.黄珏老鹅B.扬州剪纸C.庄桥猪鬃D.界首茶干
13.实验室以CaCO3为原料,制备CO2与CaCl2溶液的实验装置和原理不正确的是
A.制备CO2B.除去CO2中的HCl
C.收集CO2D.滤去CaCO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高原高寒地区向科学要保障力,用发热包自热食品,用氧烛供氧。发热包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生石灰、活性炭、铁粉、铝粉、氯化钠等,加水后反应有Fe与O2和H2O生成Fe(OH)2、Fe(OH)2 转化为Fe(OH)3、Fe(OH)3转化为Fe2O3等。氧烛主要成分有氯酸钠、钴氧化物、金属锰粉末、过氧化钡(BaO2)等,被点火装置引燃后NaClO3反应生成O2,还有NaClO3+6HClNaCl+3H2O+3Cl2↑、BaO2+Cl2=BaCl2 +O2等反应。
14.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与铁粉等构成微小电池作电极
B.金属锰与O2反应放热,可为NaClO3持续反应供能
C.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可加快铁粉与O2、H2O反应
D.BaO2有漂白性,可去除NaClO3副反应产生的Cl2
1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常见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类型的是
A.2Fe+O2+2H2O=2Fe(OH)2B.2Fe(OH)3=Fe2O3+3H2O
C.NaClO3+6HClNaCl+3H2O+3Cl2↑D.BaO2+Cl2=BaCl2+O2
16.铝粉与碱发生类似2Al+2NaOH+2H2O=2NaAlO2+3X↑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2B.反应前后3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该反应前后发热包的质量不变
17.自热小火锅剖面图如图-1所示。分别取50 g的生石灰和发热剂置于外锅中,均加200 mL水浸没至水位线;食材锅中加入300 mL 20 ℃的水,测得食材锅中水温变化如图-2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约为4.2J·(g·℃)-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加快升温速率并保温,外锅中应加沸水并用小火加热
B.相同条件下与水反应,等质量的生石灰放热更快但损失热更多
C.食材锅中水煮沸至100 ℃,发热剂放热至少约为100.8 kJ
D.外锅可选用导热材料铝箔,使用后与发热包一起放入可回收垃圾箱
18.室温下,为探究发热包中的成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AB.BC.CD.D
19.气体分子在固体界面上的吸附解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0 ℃的冰表面吸附和溶解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l在与冰接触的表面,可以保持分子形态
B.冰表面各层,均同时存在HCl分子和Cl-离子
C.HCl越向冰面下扩散,解离生成Cl-的程度增大
D.冰中的水分子排列规则间隙大,导致冰的密度比水小
20.实验室将NaBH4溶液(碱性)与FeSO4溶液缓慢混合,可制备纳米铁粉,同时产生大量H2.反应结束后将纳米铁粉分别放置0、2、4、6 小时,待其表面产生不同厚度的氧化膜,分别以Fe-0、Fe-2、Fe-4、Fe-6表示。实验一,室温下,取相同质量的4种纳米铁粉分别投入相同体积、含Cr(VI)浓度相同的模拟污水中,相同时间后测量Cr(VI)去除率;实验二,取4份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再各加入相同质量的4种纳米铁粉,搅拌,相同时间后测量溶液中的Fe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NaBH4中B为+3价,则NaBH4中H为+1价
B.纳米铁粉放置时间延长,表面氧化膜先变厚再变薄
C.氧化膜厚度越小,越有利于纳米铁粉使用时溶出Fe2+
D.溶出的Fe2+浓度越大,越有助于去除污水中的Cr(VI)
二、填空与简答
21.何园既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又潜藏丰厚家族文化底蕴。
(1)何园建筑中西融合。青砖灰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旧时砖块的黏合常用糯米灰浆,糯米中的主要营养素是 。青砖的颜色,源于其中含有的金属氧化物 (写化学式)。马头墙和防火巷能阻止火势蔓延的原因是 。花格窗加了当时西洋的玻璃,生产玻璃所需的钠盐是 (写化学式)。
(2)何园花卉品种繁多。“点破银花玉雪香”,玉兰花开很远就能闻到淡香,原因是 (从分子角度解释)。“纷纷红紫斗芳菲”,绣球花的颜色与土壤酸碱度有关,检验酸碱度所用试剂为 ,改良酸性土壤所用熟石灰的化学式为 。“有此倾城好颜色”,牡丹开花前常施Ca(H2PO4)2,开花后可用KH2PO4,这两种肥分别属于 、 (填“氮肥”“钾肥”“磷肥”或“复合肥”)。“身在仙宫第几重”,芍药中提取的芍药苷(C23H28O11)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何家后人贤才辈出。王承书为铀同位素分离研究做出贡献,铀-235和铀-238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依据是 。何祚庥为中国首枚氢弹理论研究做出贡献,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的条件下聚合成氦核的过程 化学变化(填“是”或“不是”)。
22.化学科普实验是校园科学艺术节的亮点。
(1)风暴瓶,一种据说可以用来预测天气的密封玻璃瓶,瓶中溶液的配方由“小猎犬号”的船长确定:蒸馏水、乙醇、硝酸钾、氯化铵和樟脑(难溶于水)。其制作步骤如下:
①根据天气瓶的构造,推测瓶内溶质大量结晶析出时,一定变化的是 。
A.环境温度 B.乙醇质量 C.环境相对湿度 D.溶质溶解度
②溶液a中溶剂为 ,溶液b的质量为 g。溶液a、b混合前的预热方式为 。
③如图为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将60℃等质量的KNO3、NH4Cl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P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KNO3 NH4Cl(填“=”“>”或“<”)。估算推测风暴瓶中结晶析出的溶质主要为 。
(2)大象牙膏,向锥形瓶中依次加入一定体积的H2O2溶液、洗洁精,振荡后加入无色KI溶液,观察到大量淡黄色泡沫喷涌而出,如图所示。
①取反应后样品加入淀粉溶液变蓝。推测泡沫喷涌原因之一是产生气体 (写化学式),实验中KI的作用为 。
②下列行为符合实验室安全规范的是 。
A.实验前先戴护目镜 B.配制溶液后剩余KI固体放回原瓶
C.实验中需用手紧握锥形瓶 D.实验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
三、综合应用题
23.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
已知:SO2易溶于水,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与CO2类似,生成的Na2SO3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SO2可与品红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
(1)实验一是硫的燃烧实验。硫在O2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原因是 。若实验前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则燃烧时溶液中可能观察到现象为 。燃烧结束后,用毛玻璃片盖紧集气瓶,振荡、悬空倒置,发现毛玻璃片不脱落,原因是 。
(2)实验二是用Na2SO3固体和70 %硫酸溶液反应制备SO2(夹持装置已省略),并验证其部分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 。按图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 。
②仪器b中盛放的硫酸浓度不能过小。用稀硫酸产生气泡不明显,原因是 。
③品红溶液褪色后,加热试管c,溶液又恢复红色。涉及主要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
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装置还需改进的措施为 。
(3)久置的Na2SO3固体易氧化变质。已知硝酸有强氧化性,设计实验方案检验Na2SO3固体是否变质: 。
四、填空与简答
24.新能源汽车采用非常规燃料作为动力来源,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技术更先进。
(1)汽车芯片制造用到的单晶硅(Si),结构类似于金刚石,则构成单晶硅的微粒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粗硅,粗硅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常规燃料源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 和天然气。
(3)电车动力来源有磷酸铁锂电池、镍钴锰三元锂电池等。磷酸铁锂(LiFePO4)中,化合价为+2的元素为 。锂电池可以将 能转化为电能。
(4)车身材料可用铝合金来代替钢。铝合金、钢都属于 材料。与钢材相比,铝合金的优势是 (写一点即可)。
五、综合应用题
25.CO2的捕集和CH4的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烟气中CO2的捕集过程如图所示。
①空气中CO2含量过高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②“吸收”时采用气-液逆流接触(烟气从吸收塔底进入,KOH溶液从吸收塔顶喷淋),其目的是 。
③载人航天器内,常用LiOH固体而很少用KOH固体吸收呼出的CO2,其原因是 。
(2)将CH4转化为合成气(H2、CO)的原理如图所示。
①反应器Ⅱ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理论上16 g CH4完全转化,得到的H2的质量为 g。实际操作得到H2的质量可超过此值,其原因是 。
(3)一种CO2高选择性连续合成乙醇的纳米膜反应器如图所示。
①反应器内生成乙醇(CH3CH2OH)的反应,消耗CO2和H2的分子数目比为 。
②连续反应需解决从溶剂中分离出乙醇的难题。该反应器疏水壳层的优点是 。
③CO2的转化率=×100%;生成乙醇的选择性=×100%。若有44gCO2连续通过反应器,CO2的转化率为8.0%,生成乙醇的选择性为98.0%,则生成乙醇的质量为 g(写出计算过程)。
选项
探究目的
实验方案
A
是否有铁粉
取少量粉末,用磁铁靠近,观察有部分黑色粉末被磁铁吸引
B
是否有生石灰
被磁铁吸引后剩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取滤液,测量其pH
C
是否有氯化物
取少量滤液,滴加足量稀硝酸,再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D
是否有铝粉
另取少量粉末,加入盐酸,迅速点燃产生气体,观察现象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B
6.A
7.A
8.C
9.D
10.A
11.D
12.B
13.B
14.B 15.C 16.C 17.C 18.C
19.B
20.D
21.(1) 糖类 FeO 隔离了可燃物 Na2CO3
(2)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pH试纸 Ca(OH)2 磷肥 复合肥 有机物
(3) 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相同 不是
22.(1) AD/DA 乙醇 38 60℃水浴加热 = 樟脑
(2) O2 反应物和催化剂 AD/DA
23.(1) O2的浓度不同 溶液由蓝色变紫色或红色 燃烧生成的SO2被NaOH溶液吸收,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2) 圆底烧瓶/烧瓶 气密性 硫酸浓度低反应速率慢,生成SO2溶于水逸出量减少 分解反应 在e后添加一个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碱液)的烧杯(尾气吸收装置)
(3)取少量Na2SO3样品溶于水,取少量水溶液,边振荡加滴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或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变质
24.(1) 原子 混合物
(2) 不可再生 石油
(3) Fe/铁 化学
(4) 金属 耐腐蚀、密度小等体积质量轻,可减重节能
25.(1) 温室效应 增大烟气中CO2与KOH溶液的接触面积,使CO2吸收更快更充分 相同质量的LiOH固体可吸收更多CO2
(2) 6 该温度下,CO会继续与H2O反应生成H2
(3) 1︰3 具有选择通过性,蓄积生成的水,排出乙醇,便于连续收集 设生成乙醇的质量为
答:生成乙醇的质量为1.80g。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树人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树人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4页。
2023年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针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树人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树人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骨质疏松症是因为人体中缺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