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中考生物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202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6 生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6 生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6生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6生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24·广东·一模)《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共收录物种135061个,其中包括65362种动物、39539种植物和24571种真菌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物种的多样性B.环境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相关知识。
【详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共收录物种135061个,其中包括65362种动物、39539种植物和24571种真菌等。所以题干内容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4·广东·一模)下列分类单位中包含动物种类最多的是( )
A.哺乳纲B.犬科C.食肉目D.犬属
【答案】A
【分析】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在四个选项中,哺乳纲是最大的单位,包含生物种类最多。
故选A。
3.(2024·广东·一模)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水稻之子”袁定阳接续“袁梦”继续加快耐盐碱水稻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发。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A不符合题意。
B.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生物数量的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广义的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基因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4·广东·一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广东省共有47处各类型栖息地入选,这直接体现了广东省具有( )
A.基因的多样性B.细胞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D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BC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广东省共有47处各类型栖息地入选,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不是细胞的多样性或生物种类多样性,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4·广东·一模)如图为某公园的植物标牌,标牌中“月季”的分类等级是
A.界B.门C.纲D.种
【答案】D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小的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月季属于的等级是种,即月季种,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4·广东·一模)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动物的分类要比较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C.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D.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答案】C
【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详解】AC.结合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A正确,C错误。
B.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B正确。
D.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D正确。
故选C。
7.(2024·广东·一模)兴趣小组到某风景区研学,发现了丰富的生物资源,选择比较了以下五种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生物并制作出关系图,如图所示。请分析作答。
(1)图中生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 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
(2)A与B都有的器官是 。C的营养方式是 (填“自养”或“异养”),可通过 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代谢物供A和B利用,这体现了C在生物圈中具有参与 的作用。
(3)D的发育方式为 ,其 时期对植物危害最大;E具有 辅助肺呼吸等特征,因此飞行能力较强。
(4)该风景区采用性外激素诱捕害虫,该方法的优点是 (回答一点即可)。
【答案】(1) 生物种类/物种 自然
(2) 茎、叶 异养 呼吸/分解 物质循环
(3) 完全变态发育 幼虫 气囊
(4)减少环境污染
【分析】图中A葫芦藓,B银杏,C灵芝,D金裳凤蝶,E白鹳。
【详解】(1)由图中的生物有植物、有动物可知,生物的多样性体现在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的结果。
(2)A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B银杏属于裸子植物,二者共有的器官是茎和叶,C灵芝属于真菌,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异养,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代谢物供A和B利用,这体现了C作为分解者在生物圈中具有参与物质循环的作用。
(3)D金裳凤蝶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幼虫期对作物危害最大。E白鹳属于鸟类,具有气囊,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因此飞行能力较强。
(4)性外激素,多是由雌虫分泌并释放,引诱雄虫前来交配。交配后,雌虫即停止分泌。性外激素具有专一性,即只招来同种的异性个体,不会引来其他种类的生物。在农业上,可以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干扰雌雄菜粉蝶之间的通讯,使雄虫不能找到雌虫,因此阻止其交配产卵,以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成本,保护了害虫的天敌。
8.(2024·广东江门·一模)生活并不总是黑白分明的,大熊猫也不例外。自1985 年迄今,中国科学家在陕西秦岭山脉共发现七只棕白色大熊猫。2024年3月4日,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研究论文,他们对三个大熊猫家庭,以及其他29只黑白色大熊猫进行了基因组分析,从而揭示了棕白色大熊猫之谜。
(1)三个大熊猫家庭中,“七仔”和“丹丹”的毛色为棕白色,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该现象 (能/不能)遗传。在自然环境下,棕白色大熊猫往往很难存活,因此,大多数熊猫为黑白色,这是长期 的结果。
(2)从三个大熊猫家庭中的 家庭的遗传图谱可以判断出棕白色为 性状(显性/隐性),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七仔”的基因组成为 。“妞妞”和“喜悦”若再生育一个后代,则该后代为黑白色的概率为 。
(3)秦岭山脉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这里的生物资源丰富,其中被子植物约有木本植物70科、210属、1000多种,·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被并称为“秦岭四宝”,这体现了 多样性,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在分类上同属于 动物。
【答案】(1) 变异 能 自然选择
(2) B1 隐性 bb 75%/3/4
(3) 物种/生物种类 哺乳动物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
(3)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1)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大多数大熊猫的体色是黑白色的,“七仔”和“丹丹”的毛色为棕白色,这种现象叫做变异;体色的性状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因此能够遗传给后代;大多数熊猫为黑白色,能适应现在的环境,能生存下去,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根据分析可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大熊猫的B1家庭符合以上情况,可以判断出子代出现棕白色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子代的“七仔”体色为棕白色,和父母都不相同,因此其基因组成为bb,遗传图解如下图:
“妞妞”和“喜悦”的基因组成都为Bb,如上图所示若再生育一个后代,则该后代为黑白色的概率为75%。
(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度,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体现。秦岭山脉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这里的生物资源丰富,其中被子植物约有木本植物70科、210属、1000多种,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被并称为“秦岭四宝”,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多样性;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它们共同特征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符合哺乳动物的特征,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9.(2024·广东·一模)由袁隆平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培育的海水稻可以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盐碱等特点。海水稻的推广种植将成为提升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甲、乙分别表示稻花(两性花)和稻谷的基本结构,丙为海水稻杂交过程中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据此回答问题。
(1)图乙中的⑤ 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图甲①中的 与②中的 结合发育而来,海水稻的生殖方式是 。
(2)海水稻稻米并不咸,是因为海水稻细胞的 能控制海水中盐分的进出。
(3)由图丙可知,海水稻的显性性状为 ,子代中高产水稻的基因组成为 ,子代高产水稻中纯种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4)2020年6月,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用野生高寒耐盐碱水稻和高产水稻杂交,成功培育出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该育种方法利用了 的多样性,使杂交后代具有 的优良遗传特性。
【答案】(1) 胚 精子 卵细胞 有性生殖
(2)细胞膜
(3) 高产 AA或Aa 1/3/
(4) 基因/遗传 双亲
【分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2)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利用杂交育种培育出的新个体中经常出现一些性状比双亲都优越的个体,这种现象叫杂种优势。
(4)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这种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图中:①是花药,②是子房,③是种皮,④是胚乳,⑤是胚。
【详解】(1)⑤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①是花药,花药中的花粉有精子,②是子房,子房中的胚珠有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2)海水稻稻米并不咸,是因为海水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海水中的盐分进出细胞。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海水稻在盐碱地不需施肥也能正常生长,原因是盐碱地无机盐含量较高,可以给海水稻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无机盐。
(3)据图丙可知,亲代都是高产,而子代出现了低产,根据“无中生有,有为隐性”可知:高产是显性性状,低产是隐性性状。显性基因用 A 表示,隐性基因用 a 表示,低产的基因型是aa,分别来自亲代,则亲代高产的基因组成均为 Aa,遗传图解如下:
由图可知,子代中高产水稻的基因组成为AA和Aa,而且子代高产水稻中纯种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3。
(4)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主要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杂交育种是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使杂交后代具有双亲的优良遗传特性。
10.(2024·广东湛江·一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随着我国生态保护和打击盗猎力度的加强,我国藏羚数量已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不足7万只增加至目前的约30万只。藏羚从濒危物种降为近危。
资料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的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中正式宣布“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资料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又增添一些海洋物种,如儒艮、鲍鱼、柱状珊瑚虫等。其中,拥有“美人鱼”之称的儒艮现在被列为易危物种。
(1)藏羚通过 繁殖后代,大大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藏羚群体中有分工合作,且能繁殖的雌性藏羚地位最高,可见其具有 行为。
(2)资料二中导致长江白鲟等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有 (答出2点)。
(3)“美人鱼”儒艮虽生活在水中,却用肺呼吸,可产下发育完整的幼崽,并用乳汁喂养幼崽。由此判断,儒艮属于 动物。柱状珊瑚虫属于 动物,其体表有 ,可以捕食猎物、防御。
(4)以上资料中提到的不同动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长江白鲟灭绝可能与过度捕捞和环境改变有关,请你写出一种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 。
【答案】(1) 胎生 社会
(2)过度捕捞、栖息地被破坏
(3) 哺乳 腔肠 刺细胞
(4) 生物种类 建立自然保护区
【分析】(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2)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等。
【详解】(1)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藏羚属于哺乳动物,通过胎生繁殖后代,大大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增强了它们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藏羚群体中有分工合作,且能繁殖的雌性藏羚地位最高,可见其具有社会行为。
(2)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如滥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放牧、围湖造田);偷猎(如滥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等。资料二中导致长江白鲟等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有人类过度捕捞、栖息地被破坏及环境污染等。
(3)鱼用鳃呼吸,儒艮虽生活在水中,却用肺呼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珊瑚虫是一种海生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可以捕食猎物、防御,有口无肛门。
(4)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物质(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上资料描述了大量的生物种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
考点02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1.2024广东·一模)如图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是由①和④两部分组成的B.②可以使关节更加牢固
C.③是关节囊,内有滑液D.⑤关节头,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答案】B
【分析】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详解】A.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故A错误。
B.由于②关节囊把关节头与关节窝牢牢地连接起来,使关节具有牢固的特性,故B正确。
C.③是关节腔,内有②关节囊分泌的润滑液,故C错误。
D.⑤是关节软骨,③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可增强关节活动时的灵活性,故D错误。
故选B。
2.(2024广东·一模)杜鹃将卵产在山雀的巢内,山雀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和育雏,山雀的这种行为属于( )
①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③由遗传物质决定;④由环境因素决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B
【分析】根据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是基本生活条件的保证,有一定局限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出生后逐渐形成的新的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获得,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更有助于动物的生存。
【详解】杜鹃将卵产在山雀的巢内,山雀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和育雏,山雀的这种行为是繁殖行为,繁殖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并不是学习行为,因此山雀为杜鹃孵卵和育雏的行为属于:①先天性行为和③由遗传物质决定,A、C、D都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4广东·一模)端午节赛龙舟,选手们划桨时,可以减少肩关节内骨与骨之间摩擦的是( )
A.关节头B.关节窝C.关节囊D.关节腔内的滑液
【答案】D
【分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
【详解】关节头和关节窝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2024·广东东莞·一模)某同学利用一些生活用品和废旧材料制作了图所示的关节模型,推测两个木棒对接处的海绵模拟的是( )
A.关节头B.关节囊C.关节窝D.关节软骨
【答案】D
【分析】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详解】关节头和关节窝共同构成关节面,它们是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上下两端的木棒模拟的是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中有很多韧带,包裹着关节面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木棒周围自行车旧轮胎模拟的是关节囊。关节面的表面覆有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有减少摩擦和缓冲减压的作用,使运动更加灵活,模型中海绵模拟的是关节软骨,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4·广东东莞·一模)潮汕地区的英歌舞是一种糅合南派武术、戏剧等地方艺术为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在表演英歌舞的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骨绕关节转动;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
【答案】C
【分析】(1)人体完成一个运动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详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
因此,在表演英歌舞的任何一个动作时,都是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①骨绕关节转动。因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③④②①,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2024广东·一模)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或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
B.负责指挥狒狒社群行为的是年长的狒狒
C.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肌和骨组成
D.屈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答案】A
【分析】(1)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详解】A.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前者由遗传因素决定,后者通过后天学习或生活经验获得,正确。
B.在营群居生物的动物中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营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所以负责指挥狒狒社群行为并不是年长的狒狒,错误。
C. 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错误。
D.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错误。
故选A。
【点睛】明确动物的运动的完成以及动物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的不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2024·广东湛江·一模)受过训练的缉毒犬能从众多行李中找出毒品。缉毒犬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B.先天性行为C.学习行为D.觅食行为
【答案】C
【分析】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详解】A.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A不符合题意。
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B不符合题意。
C.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受过训练的缉毒犬能从众多行李中找出毒品。缉毒犬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C符合题意。
D.觅食行为是不同的动物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在生物圈中广泛存在,是一种以维持生存为目的的先天性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4·广东江门·一模)“无负今日 邑马当先”,2023年 12月17日江门马拉松赛如约而至,来自海内外的近两万名选手奔跑在这座活力之城、青春之城。人体的运动需要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图分别表示跑步动作示意图(甲)和人体部分器官和系统的关系示意图(乙),图中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器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处于甲图中所示跑步状态抬起右上肢时,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收缩/舒张)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的是 ,为防止这一结构受伤,下列建议中比较科学的做法是 (填序号)①尽量延长运动时间②尽量加大运动强度③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④运动时佩戴护具
(2)跑步时,运动员需要的氧气由图乙中的 (填字母)从外界获取,当深吸气时,胸廓的变化是 。氧气进入血液后,经肺静脉流入心脏的 ,再通过体循环送到全身组织细胞。
(3)赛道补给点会为运动员提供矿泉水、能量饮料、面包、香蕉等物品,运动员通过C所在的系统从能量饮料中获得的葡萄糖需经过结构① 进入毛细血管。运动过后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D中的 作用会增强,以减少水分的流失。图乙的A、B、C、D四个器官中具有排泄功能的是 ,(填字母)
【答案】(1) 舒张 关节 ③④
(2) A 扩大 左心房
(3) 小肠绒毛 重吸收 ABD
【分析】(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2)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
(3)图乙中,A是肺,能进行气体交换;B是皮肤,能分泌汗液排泄;C是小肠,内有皱襞和①小肠绒毛;D是肾脏能形成尿液。
【详解】(1)在图甲所示的跑步动作中右臂的屈肘动作,肱二头肌处于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的是关节;关节容易受伤,运动中①尽量延长运动时间和②尽量加大运动强度都更容易使关节受伤,而③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和④运动时佩戴护具能起到保护关节的作用,因此,③④的建议比较科学的防止关节受伤。
(2)A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运动员主要通过图乙中的A肺来获得氧气;根据分析可知,当深吸气时,胸廓的变化是扩大;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氧气进入血液后,经肺静脉流入心脏的左心房,再通过体循环送到全身组织细胞。
(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特点与吸收功能相适应,因此,运动员通过C所在的系统从能量饮料中获得的葡萄糖需经过结构①小肠绒毛进入毛细血管;D是肾脏,肾单位中的肾小管能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一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运动过后口渴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时,D肾脏中的重吸收作用会增强,以减少水分的流失;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①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②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③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因此,图乙的A、B、C、D四个器官中具有排泄功能的是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