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1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剂的作用。
(3)能判断哪些是分解反应。
(4)通过亲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学习重点】氧气的制取原理。
【学习难点】能判断哪些是分解反应。
【教学流程】[中%国教育&出^版@*网]
创设情境
准备实验用品
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
导入新课
[中国%^教&@育*出版网]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实验导学
氧气的三种实验室制取方法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www@.zzs%t&ep.^c#m]
本节知识的练习并布置作业
检测反馈,布置作业
[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来:^zzst~ep.cm%&@]
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来@&%^:#中教网]
[来#:中教%&*网~]
二、新课学习
【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到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在反应中放出热量。氧气可用来供给病人呼吸,供给登山、潜水运动员呼吸;还用于气焊、气割,还用于火箭的发射等等。上节课,我们已经利用氧气做了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在这些实验中,我们所用的氧气从何而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法。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点1 实验室制取氧气
教师参照教材37页图2-14,引导学生说出仪器名称和用途,观察药品颜色。
【实验展示】实验2-5内容
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 收集装置:①排水法;②向上排空气法
【讲解】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固定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收集气体;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巧记:查、装、定、点、收、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思考】(1)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2)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中&国~^教@育出版网*]
【回答】(1)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2)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讲解】氧气收集满了,我们怎样检验是否集满了呢?有两种方法:①排水集气法: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证明已收集满;②用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师: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呢?
生: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中*国@教育出#~版^网]
【过渡】除了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外,实验室还常常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在制取时,通常还要放入少量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按表格内容做实验并观察、记录、分析。
【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速率,二氧化锰的性质未发生变化。
【提问】既然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那么它在这里到底起一个什么作用呢?
【分析】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加热才能产生氧气,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氧气,可见二氧化锰起了一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小结】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这样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如二氧化锰就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来^#:中教&~网%]
【分析】通过上面的实验可知二氧化锰不是一种反应物,而是一种催化剂。如果我们要把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这个反应用文字表示出来,二氧化锰应写在什么位置呢?
师:催化剂应算作一个反应条件,写在箭头的上方,如:
1.过氧化氢eq \(――→,\s\up7(二氧化锰))水+氧气[来:zz*ste^&p.c~m%]
【分析】实验室可用多种方法制取氧气,如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大家对于高锰酸钾其实并不陌生,医院里常用的紫药水,事实上就是高锰酸钾和水形成的溶液。它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2.高锰酸钾eq \(――→,\s\up7(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析】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氯酸钾也可以分解出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请同学们用文字表达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
3.氯酸钾eq \(――→,\s\up7(二氧化锰),\s\d5(加热))氯化钾+氧气
【提问】上述三个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来@%~^:中教网&]
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而上述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这样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讨论】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总结】
1.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
2.可以从形式上进行比较。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课堂小结】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1.高锰酸钾eq \(――→,\s\up7(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过氧化氢eq \(――→,\s\up7(二氧化锰))水+氧气
3.氯酸钾eq \(――→,\s\up7(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时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来:中%^教&网@#]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www%.zz@s&t~ep.c^m]
【教学反思】[w~ww.zz%step*&.c@m]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现象和熟悉的物质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迅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明确氧气制取时的注意事项。此外,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探究精神。[www%.@^zzst*#ep.cm]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7687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流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a href="/hx/tb_c98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流程,教学设计,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3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流程,教学设计,知识链接,实验结论,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