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说明: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城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广东凉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下列是凉茶制作过程中的部分工具和步骤,其中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AB.BC.CD.D
2.建设“绿美广州”,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是( )
A.使用共享单车,可减少空气污染B.扩大植树造林面积,可以实现“碳捕捉”
C.用填埋方式处理塑料垃圾D.家庭中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
3.下列有关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含有氮气和氧气B.氮气可用于博物馆的文物保护
C.道尔顿确定了空气的组成D.酸雨的产生与有关
4.化学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油重盐有利于身体健康B.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
C.马铃薯富含糖类D.运动后可适量饮用补充钠、钾等元素的饮料
5.“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
A.AB.BC.CD.D
6.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AB.BC.CD.D
7.下图为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一个硒原子含有34个中子
C.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D.一个含有36个电子
8.学习小组设计了自制净水器,原理如下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英砂能除去部分不溶性杂质B.活性炭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C.烧杯中的水为纯净物D.离子交换树脂能降低水的硬度
9.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下过程(括号中是燃料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煤做成蜂窝状,是为了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煤燃烧时会放出和等污染物
C.天然气的氢元素含量高于液化石油气D.天然气完全燃烧是化合反应
10.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该实验必须用纯水进行电解
C.当a管中液面下降时,b管中液面下降约D.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11.中国空间站生命保障系统中,二氧化碳在和金属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B.和按的质量比进行反应
C.生成物中和的个数比为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12.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内.现测得人体内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唾液B.胃液C.尿液D.血浆
13.锰广泛分布于生物圈内,锰的金属活动性位于铝和锌之间,部分锰的化合物的颜色及溶解性如下表.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
A.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 B.与水反应生成
C.可用与反应制备D.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
14.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水倒流进集气瓶,水面上升约,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实验②: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反应过程伴随热量变化
C.实验③: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有白雾,说明浓盐酸会与水反应
D.实验④:(在常温下为液态),可用该装置制备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
15.(5分)氯化镁钾俗称光卤石,易溶于水.光卤石可用来提取和,是制造钾肥和提取金属镁的矿物原料.
(1)根据化合物的分类,属于______________.
(2)与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通常利用经过多步反应后制备单质,若需制备的,不考虑损耗,至少需要______________原料.
(4)还有很多类似含K化合物,如:,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
16.(10分)中国的冶金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1)炼铁的技术臻于成熟,现代用高炉设备炼铁,如图a.
①高炉中B区主要是焦炭发生反应,有两个作用,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②加入的铁矿石是赤铁矿,在A区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③在生铁冶炼过程中,铁融合碳后,熔点______________(填“升高”、“不变”、“降低”).
④炼钢的主要原料是生铁.在古代,人们将烧红的生铁反复捶打,在此过程中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使金属材料中的含碳量降低.
图a 图b
(2)汉代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有湿法冶金术的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指硫酸铜.
①铁能够从溶液中置换出铜,用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代替溶液也可以制得铜.
②可从反应后的剩余溶液中回收.在气氛中,从溶液中得到结晶并烘干,热脱水分解过程中测量的数据如图b,可知 ______________.(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8)
(3)《天工开物》中记载,古人以炉甘石(主要成分为,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为)为原料冶炼获得.请写由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7分)某钢铁厂处理高盐废水(含氯化钠、硫酸及微量的其他盐)的流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结合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母液1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能使母液和晶体分离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2)结合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温度高于______________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②蒸发结晶1的产物主要为硫酸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时水中溶解氯化钠,则该溶液中的氯化钠的______________(填“饱和”、“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蒸发水后,恢复到,析出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18.(9分)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几位同学做了以下的尝试.
(1)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他们继续如下操作:
①甲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减少,可判断与发生了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改用与稀混合,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他据此认为与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了.你认为乙同学是否找到了反应发生中和反应的证据?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
(2)如图1所示,向溶液中通入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和温度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忽略)
图1 图2
①根据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将溶液换成相应浓度的溶液也可以获得类似的图像
B.该反应需要用酚酞作为指示剂
C.可以根据温度变化曲线获得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原因
D.可以根据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来判断酸碱是否完全反应
②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溶液中通入少量气体,溶液依然是红色,此时溶液可能处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_(填“a”、“b”、“c”、“d”)点.此时溶液中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
19.(10分)某生物-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小组通过实验探索植物生长中的化学知识.
(1)活动小组采集了4种土壤样本,将样品与蒸馏水按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澄清液体检测.表格中为加入相应指示剂后的稳定颜色.
①土壤样品4是__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者“中性”)土壤.
②查阅资料,植物在土壤接近7的环境下生长较好,土壤样品______________最适合种植.
③若向溶液中滴加自制紫甘蓝汁,溶液变为______________色.
(2)植物的生长需要肥料,活动小组在实验室里通过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可自制出“钾、氮复合肥料”,现可以选用的固体药品有.
①甲同学提出混合药品的组合有4种可能:
组合I:和;组合2:和;
组合3:和;组合4: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提出组合2不合理,你是否同意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打算选用剩下3种组合中的一种,请设计实验操作并填写预期现象来验证他最终选用哪种组合.
20.(7分)某小组用W形管探究C还原后的气体产物.
(1)按照配比,混合相应质量的C粉和粉末,并充分混合、研磨.
______________g.
(2)实验探究1:
步骤1:如图a,称取研磨均匀后的粉末①装入A处,B处放入澄清石灰水,用金属网罩住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A处粉末变成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B处出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步骤2:分别用粉末②、粉末③重复上述实验,一段时间后,均出现A处粉末变成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探究1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2:探究与C反应能否生成
步骤1:如图形管处放入氧化铜粉末,凹槽处不放置药品.点燃酒精灯,并对处固体加热5分钟,无明显现象.
步骤2:另取W形管,取粉末①装入处.从另一端放入氧化铜粉末于处,加热5分钟,发现处无明显变化.
步骤3:分别用粉末②、粉末③重复上述实验,加热5分钟,发现处变成红色.
实验探究2中,步骤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用仪器测量实验探究2产生的气体,得到以下图像
①请问用粉末③进行实验时产生的气体对应曲线为______________.
②从定量角度分析,C还原生成的含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药碾子
药筛
铜称
药煲
A.研碎
B.筛选
C.称量
D.煲制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发酵粉焙制糕点
发酵粉中的和有机酸发生反应
B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
C
菜刀使用后要洗净擦干
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D
用糯米酿制米酒
糯米发生了缓慢氧化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碳原子的结构不相同
B
“回南天”时墙壁出现水珠
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C
打开汽水瓶盖时,二氧化碳气体喷出
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
D
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
氯化钠固体中不含离子
物质
在水中的
溶解性
难溶
黑色固体
难溶
白色固体
易溶,溶液
呈浅粉红色
易溶,溶液
呈浅粉红色
难溶
白色固体
样品
指示剂
石蕊
酚酞
自制湖萝卜汁
自制紫甘蓝汁
土壤样品1
蓝
浅红
橙
绿
土壤样品2
红
无色
黄
红
土壤样品3
紫
无色
黄
紫
土壤样品4
(未测)
(未测)
橙
浅绿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取少量混合药品于研体中,加入______________(药品)并______________(操作).
______________
丙同学没有选用组合4.
取少量混合药品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丙同学最终选用组合3.
编号
粉末①
粉末②
粉末③
C原子与O原子个数比
C粉质量
质量
x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