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酸和碱的综合反应同步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07258/0-17152505021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2酸和碱的综合反应同步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07258/0-17152505021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2酸和碱的综合反应同步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07258/0-17152505021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2酸和碱的综合反应同步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10.2酸和碱的综合反应同步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共13页。
10.2酸和碱的综合反应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化学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油锅起火时用锅盖盖灭C.屋内放一盆水以防煤气中毒D.家中燃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B.某物质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则该物质一定是酸C.某固体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D.某溶液的pH>7,则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3.人体内胃液的正常的pH在0.9~1.5之间,胃酸过多患者的pH低于正常值。下列物质中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是( )A.Al(OH)3 B.CaO C.NaOH D.NaCl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中和反应一定都是放热的反应5.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6.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的pH变化的情况符合下图中的A. B. C. D.7.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A.显碱性的物质都能治疗胃酸过多 B.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C.具有挥发性的药品都需密封保存 D.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8.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总在不断运动 ,设计如右图所示实验 ,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甲一浓氨水 乙一石蕊溶液 B.甲一浓氨水 乙一酚酞溶液C.甲一浓盐酸 乙一酚酞溶液 D.甲一浓盐酸 乙一石蕊溶液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B.燃烧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D.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10.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下列不能说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是A.加入打磨后的铁钉,有气泡冒出 B.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没有蓝色沉淀生成C.滴加2~3滴酚酞试液,溶液显无色 D.测定溶液的pH,小于7二、判断题11.试纸能直接伸入溶液,测定溶液的pH。 12.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3.健康人体内胃液的pH范围在0.9﹣1.5( )14.纯水的pH为0( )15.用pH试纸测得某酸溶液的pH为5.1( )三、综合应用题16.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1)图1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实质为 。(2)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 (填“6”、“12”或“16”)。(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填字母)。A.图1中溶液A是稀硫酸B.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C.图2中c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是Na+、D.图2中c→d所示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不断增加E.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4)丙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溶液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不可行的是___(填字母)。A.无色酚酞试液 B.氯化铜溶液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镁固体(5)实验后该同学反思,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硫酸反应证明中和反应放热,原因是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1)实验的准备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①保存氢氧化钠的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 (填字母)。A. B. C. D. ②若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对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什么影响 ?(2)实验的进行某同学向滴有酚酞溶液的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不仅观察到溶液变色的现象,还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这一与其他同学不同的现象,请解释反常现象出现的原因。(3)实验的数字化用传感器测量的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由上图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②当实验进行到40s时,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7,则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错。故选:B。3.A【详解】A、氢氧化铝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正确;B、氧化钙具有碱性,但是腐蚀性强,故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故选项 错误;D、氯化钠不具有碱性,故选项错误;故选:A。4.D【详解】A、混合物不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也可能由原子和离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B、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中和反应一定都是放热的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5.B【详解】A、氯化钠在水中溶解的比汽油中的多,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氢氧化钠溶于水也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不能确定氢氧化钠是与稀硫酸反应放热还是与水反应放热,应该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待到冷却之后,再加入稀硫酸反应,该选项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用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痕迹更明显,说明纯铜片硬度比黄铜小,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Zn和Fe的质量相等,稀盐酸浓度和体积也相同,因此能比较铁和锌的活泼性,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6.B【详解】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生成氯化镁和水,使胃酸减少,浓度降低,酸性变弱,pH增大,但是因生理需求,胃液须呈酸性,才能正常消化,所以胃液最终仍然呈酸性 ,选,B7.C【详解】A、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都能治疗胃酸过多,如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但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选项错误;B、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才是氧化物,选项错误;C、具有挥发性的药品都需密封保存,防止药品挥发到空气中,选项正确;D、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选项错误,故选C。8.C【详解】A、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B、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C、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符合题意;D、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9.A【详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此选项推理正确;B、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此选项推理错误;C、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此选项推理错误;D、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而CO2不是酸,此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10.A【详解】A、稀硫酸过量,加入打磨后的铁钉,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不能说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A项符合题意;B、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无氢氧化钠,能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B项不符合题意;C、滴加2~3滴酚酞试液,溶液显无色,说明溶液中无氢氧化钠,能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C项不符合题意;D、测定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溶液中无氢氧化钠,能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1.错误【详解】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试剂,故说法错误。12.错误【详解】pH>7的溶液还可以是某些盐溶液,比如碳酸钠溶液。故题干说法错误。13.正确【详解】健康人体内胃液的中含有少量的盐酸,pH范围在0.9﹣1.5之间,故说法正确。14.错误【详解】纯水为中性,pH为7,故错误。15.错误【详解】用pH试纸测定得到的pH只能得到整数。16.(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或H++OH-=H2O,答案合理即可)(2)12(3)D(4)C(5)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答案合理即可)【详解】(1)图1装置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实质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2)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放热反应,图3中V时温度最高,表示放热最多,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pH=7,最接近图2中的体积数值为12。(3)A、由图2可知,起始溶液的pH>7,随着溶液A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减小为7,直至小于7,说明烧杯中溶液呈碱性,为氢氧化钠溶液,则溶液A为稀硫酸,正确;B、由图2可知,b点溶液的pH>7,呈碱性,说明此时氢氧化钠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未完全反应的氢氧化钠,正确;C、由图2可知,c点溶液的pH=7,说明此时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是Na+、,正确;D、由图2可知,c点溶液的pH=7、d点溶液的pH(4) 复分解反应 H+和OH-反应生成水分子(5)解:设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答: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详解】(1)①氢氧化钠属于强碱,具有腐蚀性,应该粘贴腐蚀品标志;A、图为有毒品标志,不符合题意;B、图为爆炸品标志,不符合题意;C、图为腐蚀品标志,符合题意;D、图为自燃物品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C。②若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小于计算值,使得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2)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观察到气泡生成是因为该同学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变质,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3)①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过程中体系温度升高,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②溶液在50s左右时温度达到最大,即此时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故40s时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未反应,故此时溶液pH>7。(4)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实质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5)见答案。18. B 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隔绝内部的铝和外界的氧气 c 过滤 锌、铜、铁 Zn+H2SO4=ZnSO4+H2↑ 28.6%【详解】(1)①元素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故选B;(2)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铝进一步反应。故填: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隔绝内部的铝和外界的氧气。(3)a、m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n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n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显紫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p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Cl,故选项说法正确。d、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4)a、步骤①和④都是讲固体和液体分开,操作为过滤;锌可以置换硫酸铜中的铜,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由于锌粉过量,所以锌会完全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和硫酸亚铁中的铁,滤渣B中一定有铜、铁和锌;故填:过滤;锌、铜、铁。c、因为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5g+100g-114.6g=0.4g,故设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y。解得x=32.2g,y=13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8.6%;故填:28.6%。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