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天津市高考数学试卷(范世祥老师审校)
展开1.设全集,,,0,1,2,,集合,0,1,,,0,2,,则(
A.,B.,C.,D.,,,1,3
2.设,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B.
C.D.
4.从一批零件中抽取80个,测量其直径(单位:,将所得数据分为9组:,,,,,,,,,并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则在被抽取的零件中,直径落在区间,内的个数为
A.10B.18C.20D.36
5.若棱长为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B.C.D.
6.设,,,则,,的大小关系为
A.B.C.D.
7.设双曲线的方程为,过抛物线的焦点和点的直线为.若的一条渐近线与平行,另一条渐近线与垂直,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B.C.D.
8.已知函数.给出下列结论:
①的最小正周期为;
②是的最大值;
③把函数的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可得到函数的图象.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9.已知函数若函数恰有4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B.,,
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试题中包含两个空的,答对1个的给3分,全部答对的给5分.
10.是虚数单位,复数 .
11.在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 .
12.已知直线和圆相交于,两点.若,则的值为 .
13.已知甲、乙两球落入盒子的概率分别为和.假定两球是否落入盒子互不影响,则甲、乙两球都落入盒子的概率为 ;甲、乙两球至少有一个落入盒子的概率为 .
14.已知,,且,则的最小值为 .
15.如图,在四边形中,,,,且,,则实数的值为 ,若,是线段上的动点,且,则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14分)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Ⅰ)求角的大小;
(Ⅱ)求的值;
(Ⅲ)求的值.
17.(15分)如图,在三棱柱中,平面,,,,点,分别在棱和棱上,且,,为棱的中点.
(Ⅰ)求证:;
(Ⅱ)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Ⅲ)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18.(15分)已知椭圆的一个顶点为,右焦点为,且,其中为原点.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已知点满足,点在椭圆上异于椭圆的顶点),直线与以为圆心的圆相切于点,且为线段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19.(15分)已知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
(Ⅰ)求和的通项公式;
(Ⅱ)记的前项和为,求证:;
(Ⅲ)对任意的正整数,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20.(16分)已知函数,为的导函数.
(Ⅰ)当时,
(ⅰ)求曲线在点,(1)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Ⅱ)当时,求证:对任意的,,,且,有.
2020年天津市高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0,1,2,,集合,0,1,,,0,2,,则( )
A.,B.,C.,D.,,,1,3
【思路分析】进行补集、交集的运算即可.
【解析】:全集,,,0,1,2,,集合,0,1,,,0,2,,则,,,,,故选:.
【总结与归纳】考查列举法的定义,以及补集、并集的运算.
2.设,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思路分析】解得的范围,即可判断出结论.
【解析】:由,解得或,故”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
【总结与归纳】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简易逻辑的判定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B.
C.D.
【思路分析】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和函数值的正负即可判断.
【解析】:函数,则,则函数为奇函数,故排除,,当是,,故排除,故选:.
【总结与归纳】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识别,属于基础题.
4.从一批零件中抽取80个,测量其直径(单位:,将所得数据分为9组:,,,,,,,,,并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则在被抽取的零件中,直径落在区间,内的个数为
A.10B.18C.20D.36
【思路分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径径落在区间,的频率,再乘以样本的个数即可.
【解析】:直径径落在区间,的频率为,
则被抽取的零件中,直径落在区间,内的个数为个,故选:.
【总结与归纳】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属于基础题.
5.若棱长为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B.C.D.
【思路分析】正方体的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求出半径后,即可求出球的表面积.
【解析】:由题意,正方体的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
所以,所以,.故选:.
【总结与归纳】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球的内接体问题,是基础题.
6.设,,,则,,的大小关系为
A.B.C.D.
【思路分析】根据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
【解析】:,,则,
,,故选:.
【总结与归纳】本题考查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7.设双曲线的方程为,过抛物线的焦点和点的直线为.若的一条渐近线与平行,另一条渐近线与垂直,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B.C.D.
【思路分析】先求出直线的方程和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根据直线平行和垂直即可求出,的值,可得双曲线的方程.
【解析】: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则直线的方程为,
双曲线的方程为的渐近线方程为,
的一条渐近线与平行,另一条渐近线与垂直,
,,,,双曲线的方程为,故选:.
【总结与归纳】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抛物线的焦点坐标,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属于中档题.
8.已知函数.给出下列结论:
①的最小正周期为;
②是的最大值;
③把函数的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可得到函数的图象.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思路分析】由已知结合正弦函数的周期公式可判断①,结合函数最值取得条件可判断②,结合函数图象的平移可判断③.
【解析】:因为,
①由周期公式可得,的最小正周期,故①正确;、
②,不是的最大值,故②错误;
③根据函数图象的平移法则可得,函数的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可得到函数的图象,故③正确.故选:.
【总结与归纳】本题以命题的真假判断为载体,主要考查了正弦函数的性质的简单应用,属于中档试题.
9.已知函数若函数恰有4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B.,,
C.,,D.,,
【思路分析】问题转化为有四个根,与有四个交点,再分三种情况当时,当时,当时,讨论两个函数四否能有4个交点,进而得出的取值范围.
【解析】解法一:若函数恰有4个零点,
则有四个根,
即与有四个交点,
当时,与图象如下:
两图象只有一个交点,不符合题意,
当时,与轴交于两点,
图象如图所示,
两图象有4个交点,符合题意,
当时,
与轴交于两点,
在,内两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所以若有四个交点,
只需与在,还有两个交点,即可,
即在,还有两个根,
即在,还有两个根,
函数,(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所以,且,
所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故选:.
解法二:(范世祥补解):令 QUOTE
QUOTE 显然是零点, QUOTE 时, QUOTE 有3个零点
① QUOTE 时, QUOTE ,整理得 QUOTE (1)
② QUOTE 时, QUOTE ,整理得 QUOTE (2)
QUOTE . QUOTE 时,方程(2)显然无解,所以方程(1)有三个解,
令 QUOTE , QUOTE , 只需 QUOTE ,可得 QUOTE ;
QUOTE . QUOTE 时,方程(2)有两解, QUOTE 显然有一解
综上,, QUOTE .
【总结与归纳】本题考查函数的零点,参数的取值范围,关键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分析函数的交点,属于中档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试题中包含两个空的,答对1个的给3分,全部答对的给5分.
10.是虚数单位,复数 .
【思路分析】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
【解析】:是虚数单位,复数,故答案为:
【总结与归纳】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属于基础题.
11.在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 10 .
【思路分析】在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中,令的幂指数等于2,求出的值,即可得到展开式中的系数.
【解析】: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
令,得,的系数是,故答案为10.
【总结与归纳】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中某项的系数,属于中档题.
12.已知直线和圆相交于,两点.若,则的值为 5 .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圆的圆心,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结合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可得,计算可得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若,则有,故;故答案为:5
【总结与归纳】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涉及弦长的计算,属于基础题.
13.已知甲、乙两球落入盒子的概率分别为和.假定两球是否落入盒子互不影响,则甲、乙两球都落入盒子的概率为 ;甲、乙两球至少有一个落入盒子的概率为 .
【思路分析】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解析】:甲、乙两球落入盒子的概率分别为和,则,
甲、乙两球至少有一个落入盒子的概率为,故答案为:,.
【总结与归纳】本题考查了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4.已知,,且,则的最小值为 4 .
【思路分析】由,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
【解析】:,,且,则,
当且仅当,即,或, 取等号,
故答案为:4
【总结与归纳】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5.如图,在四边形中,,,,且,,则实数的值为 ,若,是线段上的动点,且,则的最小值为 .
【思路分析】以为原点,以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根据向量的平行和向量的数量积即可求出点的坐标,即可求出的值,再设出点,的坐标,根据向量的数量积可得关于的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最小值.
【解析】:解法一:以为原点,以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
设,,,,,,
,解得,,,
,,,,
,设,则,其中,
,,,,
,当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故答案为:,.
解法二:(范世祥补解):因为 QUOTE 所以可知直线 QUOTE 平行直线 QUOTE .所以 QUOTE .所以 QUOTE ,
解得 QUOTE .所以 QUOTE .
取 QUOTE 中点 QUOTE ,所以 QUOTE .
因为 QUOTE 为定值,
所以要使 QUOTE 的值最小只需要使 QUOTE 最小,当 QUOTE 垂直 QUOTE 时, QUOTE 最小,
最小值为 QUOTE ,所以原式最小值为
QUOTE .
【总结与归纳】本题考查了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考查了向量的共线和向量的数量积,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14分)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Ⅰ)求角的大小;
(Ⅱ)求的值;
(Ⅲ)求的值.
【思路分析】(Ⅰ)根据余弦定理即可求出的大小,
(Ⅱ)根据正弦定理即可求出的值,
(Ⅲ)根据同角的三角形函数的关系,二倍角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即可求出.
【解析】:(Ⅰ)由余弦定理以及,,,
则,
,;
(Ⅱ)由正弦定理,以及,,,可得;
(Ⅲ) 由,及,可得,
则,
,
.
【总结与归纳】本题考了正余弦定理,同角的三角形函数的关系,二倍角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属于中档题.
17.(15分)如图,在三棱柱中,平面,,,,点,分别在棱和棱上,且,,为棱的中点.
(Ⅰ)求证:;
(Ⅱ)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Ⅲ)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思路分析】(Ⅰ)建立空间坐标系,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等于0,即可证明;
(Ⅱ)先平面的法向量,再根据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二面角的正弦值;
(Ⅱ)求出,值,即可求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以为原点,,,的方向为轴,轴,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0,,,0,,,2,,,0,,
,0,,,2,,,0,,,0,,,1,,
(Ⅰ)证明:依题意,,1,,,,,
,;
(Ⅱ)依题意,,0,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2,,,0,,
设,,为平面的法向量,
则,即,不妨设,则,,,
,,,,
二面角的正弦值;
(Ⅲ)依题意,,2,,
由(Ⅱ)知,,,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总结与归纳】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线线平行和二面角和线面角的求法,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转化与化归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18.(15分)已知椭圆的一个顶点为,右焦点为,且,其中为原点.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已知点满足,点在椭圆上异于椭圆的顶点),直线与以为圆心的圆相切于点,且为线段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思路分析】(Ⅰ)根据可得,由,可得,即可求出椭圆方程;
(Ⅱ)根据题意可得直线和直线的斜率均存在,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方程组,求出点的坐标,再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得点的坐标,根据向量的知识求出点的坐标,即可求出的斜率,根据直线垂直即可求出的值,可得直线的方程.
【解析】:(Ⅰ)由已知可得,记半焦距为,由可得,
由,可得,
椭圆的方程为,
(Ⅱ):直线与为圆心的圆相切于点,
,
根据题意可得直线和直线的斜率均存在,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方程组,消去可得,解得,或,
依题意可得点的坐标为,,
为线段的中点,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
由,可得点的坐标为,
故直线的斜率为,
,,整理可得,解得或,
直线的方程为或.
即直线 QUOTE 的方程为或.
【总结与归纳】本题中考查了椭圆与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直线与圆相切问题、中点坐标公式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9.(15分)已知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
(Ⅰ)求和的通项公式;
(Ⅱ)记的前项和为,求证:;
(Ⅲ)对任意的正整数,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思路分析】(Ⅰ)分别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出;
(Ⅱ)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作差法即可比较大小,则课证明;
(Ⅲ)分类讨论,再根据错位相减法即可求出前项和.
【解析】:(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由,,则,可得,,
,,
,解得,;
证明(Ⅱ)由(Ⅰ)可得,
,,
,
;
解:(Ⅲ),当为奇数时,,
当为偶数时,,
对任意的正整数,有,
和,①,
由①可得,②,
①②得,
,因此.
数列的前项和.
【总结与归纳】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考查了不等式的大小比较,考查了数列求和的方法,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转化与化归能力,分类与整合能力,属于难题.
20.(16分)已知函数,为的导函数.
(Ⅰ)当时,
(ⅰ)求曲线在点,(1)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Ⅱ)当时,求证:对任意的,,,且,有.
【思路分析】(Ⅰ)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切线方程;
根据导数和函数单调性极值的关系,即可求出;
(Ⅱ)要证不等式成立,只要证明,根据导数和函数最值的关系,以及放缩法即可证明.
【解析】:当时,,
故,(1),(1),
曲线在点,(1)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
,
令,解得,
当,,当,,
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是极小值点,极小值为(1),无极大值;
证明:(Ⅱ)由,则,
对任意的,,,且,令,,
则,
,
,①
令,,
当时,,
在单调递增,
当,(1),即,
,,,
,②,
由(Ⅰ)可知当时,(1)
即,③,
由①②③可得,
当时,对任意的,,,且,有.
【总结与归纳】本题是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极值的基本题型,不等式的证明,属于难题.
————————————————————————————————————
《初高中数学教研微信系列群》简介:
目前有11个群(9个高中群,2个初中群),共4000多优秀、特、高级教师,省、市、区县教研员、教辅公司数学编辑、报刊杂志高中数学编辑等汇聚而成,是一个围绕高中数学教学研究展开教研活动的微信群.
宗旨:脚踏实地、不口号、不花哨、接地气的高中数学教研!
特别说明:
1.本系列群只探讨高中数学教学研究、高中数学试题研究等相关话题;
2.由于本群是集“研究—写作—发表(出版)”于一体的“桥梁”,涉及业务合作,特强调真诚交流,入群后立即群名片:
教师格式:省+市+真实姓名,如:四川成都张三
编辑格式:公司或者刊物(简写)+真实姓名
欢迎各位老师邀请你身边热爱高中数学教研(不喜欢研究的谢绝)的教师好友(学生谢绝)加入,大家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群主二维码:见右图
————————————————————————————————————
202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潘裕老师审校): 这是一份2020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潘裕老师审校),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春季)(张瑞兵老师审校): 这是一份2020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春季)(张瑞兵老师审校),共11页。
2022年天津市高考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天津市高考数学试卷,共5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