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图片课件ppt
展开4月21日,中国正式发布世界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这套图集由中国科研团队绘制,主要基于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比例尺为1:250万,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全月地质“写真集”。
总议题:从“中国探月工程”来学习“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The meaning f thinking
议学情境1:千年梦想—探月
远古有神话嫦娥奔月,再有屈原问天“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今有嫦娥工程,月亮,自古以来寄托了无数人的向往和梦想。几千年来人类仰望星空思索月球的起源和奥秘,今天人类向月而行,不断探寻。
议学任务:结合所学,分析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分析什么是思维?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高级阶段)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低级阶段)
月球运转的规律、月球的地貌、地质构造、岩石化学与矿物成分、月表元素含量分布等
(如:月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宇宙(其他星球)的颜色、形状、成分、构成)
思维与意识同义既包括感性认识也包括理性认识。指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能动反映;
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从性质上看,无论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议学情境2:从“猴子捞月”到“嫦娥探月”
议学任务: 从“猴子捞月”到“嫦娥探月”,说说人为什么能成为万物之灵?
2.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人的思维存在具有普遍性
注意: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社会实践,动物没有思维。
情景:有人训练黑猩猩学会从水龙头取水灭火,并做实验:在河的一侧点火,水龙头设置在河的对岸,让黑猩猩去灭火,实验发现:黑猩猩提着小桶趟过小河,到对面的水龙头取水灭会,却不知道河水也可以灭火。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黄河之神河伯由欣然自喜到望洋兴叹,这种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除了亲历感知之外,还有哪些办法突破井底之蛙、夏天之虫的思维局限 ?
由于他对所看到的现象作了比较,认识到此前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认识到自己井底之蛙、夏天的虫等由于它们认识的局限,而不能知道感知范围之外的事物。
人的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以亲身经历获得的感性认识,受个体生命时间、精力和经历等方面的限制,总是有限的。因此,除了亲身经历之外,还可以运用思维的间接性,通过学习人类思想的成果,弥补个体感性认识中思维的局限性,获得超越个体感知能力之外的更广泛、更深刻的理性认识。
河伯错误地认为,他所看到的情况,即他所在的黄河最为广大,这个认识是正确的;
他又看到了比他所在黄河更为广大的大海,发现他之前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有这样一道推理能力测试题。一位想招聘助手的商人,将前来应聘的A、B两人带进办公室,向他们展示了2顶红色,3顶黑色的帽子,然后,他关掉灯,在一片漆黑的情况下,要求A和B各摸一顶帽子戴上,他自己也戴了一顶,并将其余两顶藏了起来.开灯后,商人要A、B尽快说出各自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A、B看到商人戴的是红色帽子.过了一会儿,A喊道:我戴的是黑帽子.商人询问了A的推理后,决定录用A。 A是如何得出他的结论的? 在相同的条件下,A为什么表现得比B好?
商人戴的是红色帽子商人要A、B尽快说出各自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过了一会儿,A喊道:“我戴的是黑色帽子。”
如果对方戴着红帽子,则可以马上推出答案,自己帽子肯定是黑色的。而两人都没有马上做出结论,由此可以推断,对方看到的也是黑帽子(两个人面对的条件完全相同)
21世纪伊始,中国作出实施探月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确定“绕、落、回”三步走总体规划。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立项,计划在2007年实现绕月探测,2013年前后实现月面软着陆探测与巡视探测,2020年前后实现月面采样返回。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顺利升空,迈出了“绕月”的第一步。2018年底,嫦娥四号顺利升空,并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完成了软着陆,率先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玉兔二号月球车登陆月球,在月背留下了人类第一道车辙。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怀揣取自月球的土壤返回地球,这是人类时隔40多年后再次完成从月球采样返回的壮举。今年上半年,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第二项任务嫦娥六号将实施发射,执行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嫦娥六号任务将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和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实施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同时开展着陆区科学探测和国际合作。未来,中国还将发射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最终建立月球科研站和实现载人登月。
议学任务: 材料中有哪些思维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思维方式?有何意义?
意义: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Characteristic f the mind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不同风格的思维在速度、方式、质量乃至结果上有很大的差异,即思维具有差异性。
说一说:师徒四人的思维风格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原因: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直接感知到。含义: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思维能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但又不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
【知识整合】思维的共同性
上述材料反映了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材料一:两个分别以3x105千米/秒和5x104千米/秒的速度运动的物体。人们很难凭感官直接感知其速度上的差别。然而,人们依据科学知识却能够理解这样的问题:假设有星际飞船以5x104千米/秒的速度飞向某一遥远星球。它的速度比光速慢了多少?材料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树木,或高或矮,或直或曲。或粗或细,或阔叶或落叶,或乔木或灌木,或落叶或常绿……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树”这个概念,揭示了一切树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即木本植物。
1.新时代的实践和成就进一步证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守住“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的底线,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更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任务。体现了( )A.战略思维B.历史思维C.辩证思维D.底线思维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a href="/zz/tb_c401585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教学演示ppt课件</a>,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思维的含义,Part01,探究与分享二P3,思维的特征,Part02,思维具有间接性,思维具有概括性,思维具有能动性,思维具有双重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a href="/zz/tb_c401585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教课ppt课件</a>,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逻辑与思维,核心素养,思维的含义,思维的特征,思维具有间接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a href="/zz/tb_c401585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教学ppt课件</a>,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的含义,思维具有间接性,探究思维的特征,思维具有概括性,多了一条小船,思维具有能动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