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14句子 标点符号的用法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15阅读 古诗词阅读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17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 课件 6 次下载
-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18阅读 说明性文本阅读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19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16阅读 文言文阅读课件
展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什么是断句: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文章中并无停顿的标志,读时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处理停顿,也就是所说的“句读”,分析停顿的过程叫断句。
1.通读全文,理解文意,厘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2.依次解释句子中每个词的意思,并把词义串联 起来,明确大概意思。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掉无需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译为“沛公的侍卫樊哙”。
①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②补出省略的语句。
①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例如:吾、余、予——我 尔、汝——你
诲——教诲 觅——寻觅
②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大王来何操?”正确语序是“大王来操何?”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翻译一些字词。
例如:“波澜不惊”可活译为“(湖面)风平浪静”。
首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或将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
最后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首先直译,把句中关键字词的意思翻译出来;
然后意译,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
下面哪个选项表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包括:
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
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
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
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文章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揭示了什么道理?
2.涉及归纳的信息内容包括:
某件事发生的原因及结果
文章主要内容+作者情感示例: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景物等),表现了(反映了、揭示了)……的思想(精神、性格),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记叙类文体,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会融入在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中,也有少数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简要的议论,概括时应抓住这些要点。
议论类文体,作者观点就是文章的论点。
关于文中的×××你怎么看?说明理由。
蓉①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④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注释】①蓉:刘蓉,清朝桐城派古文家,代表作有《养晦堂文集》等。此处是作者自称。②浸淫:逐渐蔓延、扩展。③踬(zhì):绊倒。④先君子:对已故父亲的称呼。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17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 这是一份小升初语文总复习17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常考题型汇总,题型一解读标题,标题作用汇总,①点明写作对象,②概括文章内容,③体现文章线索,④表达作者情感,⑤激发读者兴趣,提问方式,答题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15阅读 古诗词阅读课件: 这是一份小升初语文总复习15阅读 古诗词阅读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字词释义的方法,结合注释法,联系上下句法,联系创作背景法,结合生活经验法,结合诗人的情感法,朗读节奏,二二一,二一二,二二二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 专题16 阅读之分段与归纳段意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3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 专题16 阅读之分段与归纳段意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升初语文复习策略,❃专题解说,❃常考题型,分段的方法,考点归纳,归纳段意的方法,方法一摘句归纳法,方法二合并归纳法,方法三取主舍次法,考题回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