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综合复习 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660252/0-17141424522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综合复习 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660252/0-17141424523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3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综合复习 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660252/0-171414245240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随堂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PM2,5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是绿色发展,绿色化学助力绿色发展。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用有机溶剂型涂料代替水性涂料
B.用汞盐催化C2H2水合制CH3CHO
C.氯代乙醇法中用乙烯、氯气等制环氧乙烷
D.用风力发电解水制H2,再由H2还原CO2制甲醇
2.“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对实现“碳中和”具有直接贡献的是( )
A.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B.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C.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
D.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
3.2022年北京—张家口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三大理念是“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下列做法与可持续发展宗旨相违背的是( )
A.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和柴油作发动机燃料
B.加高工厂的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远离地表
C.禁止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推广使用煤炭、石油脱硫技术
4.下列物质中不会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
A.水果释放出的酯类物质
B.厨房烧饭时产生的油烟
C.地砖中释放出的氡等放射性物质
D.室内装潢涂料中释放出来的二甲苯
5.按照绿色化学的思想,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下列制取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最符合“原子经济性反应”的是( )
A.乙二酸与乙二醇制聚乙二酸乙二酯
B.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C.己二酸与己二胺制聚己二酰己二胺
D.苯酚与甲醛制酚醛树脂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漂白粉、臭氧的净水原理相同
B.“血液透析”的原理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食品包装中常放入有硅胶和铁粉的小袋,防止食物受潮和氧化变质
D.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等可加重雾霾
7.某地区已探明蕴藏有丰富的赤铁矿(主成分是,还含有等杂质)、煤、石灰石和黏土,拟在该地区建设大型炼铁厂和与之配套的焦化厂、发电厂、水泥厂等,形成规模的工业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焦化厂对煤进行脱硫脱硝等处理后,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B.四个工厂从左至右顺序是发电厂、焦化厂、炼铁厂、水泥厂
C.炼铁厂的炼铁炉渣可以用来制作水泥
D.可配套建设化肥厂充分利用焦化厂中煤干馏的出炉煤气
8.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研制水溶剂涂料替代有机溶剂涂料
B.用可降解塑料生产包装盒或快餐盒
C.用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制备硫酸铜
D.用反应:2CH2=CH2+O2 制备环氧乙烷
9.“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甲和丙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可能相等
C.丁物质一定是非金属单质
D.配平后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均为2
10.“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 )
A.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燃气热水器B.环保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
C.自驾车代替骑自行车出行D.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11.2015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签署了《巴黎协定》.该协定要求各国采取更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控制温室效应.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是( )
A.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改变能源结构,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D.将煤气化或液化,以提高其综合利用率
12.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华为首款5G手机搭载了智能7nm制程SC“麒麟980”手机芯片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国产飞机C919用到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减少燃煤的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危害
D.铵盐具有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在储存铵态氮肥时,应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13.我国科学家研制出CO2与H2合成甲醇的高效催化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减排CO2B.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C.有利于碳资源循环利用 D.提高了甲醇的平衡转化率
14.“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用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
15.2015年,我省的雾霾现象明显好转,雾霾中含有大量的PM2.5,PM2.5首次被纳人标准。PM的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PM2. 5.又称为“细颗粒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值越大,形成雾霾天气的可能性越大。
B.PM2.5容易附着有毒有害物质,尤其是重金属,对人体造成危害
C.城市由于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比农村形成雾霾天气的可能性更大
D.氟利昂作制冷剂会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16.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含硫化合物有关的是( )
A.臭氧空洞B.酸雨C.光化学烟雾D.温室效应
17.根据南方某城市环卫局提供的资料,该市平均每天生产垃圾1500t,其中生活垃圾800~900t.下列关于垃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瓜皮果壳﹣可回收垃圾B.医疗垃圾﹣危险废物
C.玻璃制品﹣不可回收垃圾D.塑料﹣不可回收垃圾
18.当前我国环保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通常所指的是(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白色建筑废料D.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19.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20.化学与生产、生活、材料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电器着火时灭火
B.氯化铁溶于水会形成氢氧化铁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杀菌消毒
C.N95口罩用0.3微米氯化钠颗粒进行测试,阻隔率达95%以上,戴N95口罩可有效阻隔PM2.5
D.“神舟七号”的防护层中含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属于不饱和烃
二、综合题
21.“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 (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物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d.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e.采用节能技术,尽可能地降低含碳燃料的用量
(2)将CO2转化为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6H2O C6H12O6+6O2
b.CO2+3H2 CH3OH+H2O
c.CO2+CH4 CH3COOH
d.2CO2+6H2 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填字母)
(3)该题“第(2)问”中的一种有机物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该有机物所含的官能团是 (写名称),写出该有机物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的化学方程式 .
(4)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各国科学家提出了不少方法和设想.有人根据液态CO2密度大于海水密度的事实,设想将CO2液化后,送入深海海底,以减少大气中CO2的浓度.为使CO2液化,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
a.减压、升温b.增压、升温c.减压、降温d.增压、降温.
22.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
(1)下列做法有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 (填字母).
a.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b.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2)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下列制氢的方法中,最节能的是 (填字母).
a.电解水制氢:2H2O 2H2↑+O2↑
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 2H2↑+O2↑
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 2H2↑+O2↑
d.天然气制氢:CH4+H2O CO+3H2
(3)利用MnFe2O4通过两步反应使水分解制氢气,第一步反反应为:
MnFe2O4 MnFe2O4﹣X+ O2
则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写条件).
(4)图是以SO2、I2、H2O为原料,利用核能使水分解制氢气的一种流程.
反应X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流程中循环使用的原料有 .从理论上讲,该流程中,1ml原料水制得 mlH2.
23.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雾霾等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采用合适的措施消除其污染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1)研究发现利用NH3可消除硝酸尾气中的NO污染.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3、3﹕1、4﹕1时,NO脱除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NH3消除NO的反应原理 (不用注明反应条件).
②曲线b 对应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③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从A点到B点经过0.8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 mg/(m3•s).
(2)NO、NO2混合气体能被NaOH溶液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若吸收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ag•L﹣1,要使1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至少需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 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SO2被少许NaOH溶液吸收生成能使pH试纸变红的NaHSO3溶液,工业上可电解NaHSO3得到重要化工产品Na2S2O4.
①NaHS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 .
②写出生成S2O42﹣的电极反应式 .
24.将物质的编号填写到与其有关的性质或用途的空格中
①浓H2SO4②SO2③NO2④NH3 ⑤HClO ⑥75%的酒精
(1)形成酸雨,污染环境的是
(2)液态时做制冷剂的是
(3)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是
(4)医疗上用杀菌消毒的是 .
25.污染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在我国最热门的一个课题,污染分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1)为了减少空气中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就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选填序号).
a.Ca(OH)2 b.CaCl2c.Na2CO3 d.NaHSO3
(2)为了减少空气中的CO2,目前捕碳技术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捕碳剂常用(NH4)2CO3,反应为:(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 (aq)△H3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其关系如图则:
①△H3 0(填“>”、“=”或“<”).
②在T4~T5这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变化趋势的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有机溶剂型涂料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等有毒有机物,对环境产生污染,用有机溶剂型涂料代替水性涂料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A不符合题意;
B、汞是重金属元素,有毒, 用汞盐催化C2H2水合制CH3CHO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
C、氯气是有毒气体,用氯气等制环氧乙烷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故C不符合题意;
D、风力发电电解水制取氢气,反应无污染,且节约能源,再用氢气还原二氧化碳制甲醇,反应物和产物均无毒无害,符合“绿色化学”要求,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绿色化学应符合“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无污染,实现零排放”,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2.【答案】C
【解析】【解答】A.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燃烧生成CO2,会加重温室效应,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A不符合题意;
B.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B不符合题意;
C.研发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碳中和的目的,C符合题意;
D.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并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不到碳中和的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实现“碳中和”具有直接贡献的方法应避免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有价值的物质加以利用。
3.【答案】B
【解析】【解答】A.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和柴油作发动机燃料,有利于可持续发展,A不符合题意;
B.加高工厂的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远离地表,并未减少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宗旨,B符合题意;
C.禁止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C不符合题意;
D.推广使用煤炭、石油脱硫技术,利于可持续发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即遵循节能减排理念,据此分析解答。
4.【答案】A
【解析】【解答】A.水果释放出的酯类物质,对人类无害,则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厨房烧饭时产生的油烟,会直接影响人类的呼吸道和肺部,会引起空气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地砖中释放出的氡等放射性物质,会杀伤人体细胞,则能引起空气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室内装潢涂料中释放出来的苯、二甲苯,为常见的室内污染的杀手,会引起空气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苯、二甲苯、油烟、放射性物质均能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而水果及水果释放的酯类物质均无毒、无害,以此来解答。
5.【答案】B
【解析】【解答】A、乙二酸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乙二酸乙二酯和水,不符合“原子经济性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符合“原子经济性反应”,故B符合题意;
C、己二酸与己二胺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己二酰己二胺和水,不符合“原子经济性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苯酚与甲醛制酚醛树脂的过程中还生成水,不符合“原子经济性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原子经济性反应”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化合反应和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均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明矾中铝离子水解生成胶体,利用吸附性净化水,而漂白粉、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用水的杀菌消毒,净水原理不同,故A错误;
B.血液为胶体分散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离子等可透过,则“血液透析”的原理利用了胶体的性质,故B正确;
C.硅胶具有吸水性,铁粉具有还原性,所以食品包装中常放入有硅胶和铁粉的小袋,防止食物受潮和氧化变质,故C正确;
D.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等均产生固体颗粒物,雾霾与空气中固体颗粒物有关,则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等可加重雾霾,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A.明矾中铝离子水解生成胶体,漂白粉、臭氧具有强氧化性;
B.血液为胶体分散性,不能透过半透膜;
C.硅胶具有吸水性,铁粉具有还原性;
D.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等均产生固体颗粒物.
7.【答案】A
【解析】【解答】A.对煤进行脱硫脱硝等处理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故A符合题意;
B.煤炭燃烧可以发电,则甲为发电厂,煤的干馏制造煤焦油,则乙为焦化厂,赤铁矿、碳酸钙是炼铁的原料,则丙为炼铁厂,碳酸钙和黏土是生产水泥的原料,则丁为水泥厂,所以四个工厂从左至右顺序是发电厂、焦化厂、炼铁厂、水泥厂,故B不符合题意;
C.炼铁厂的炼铁炉渣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钙,可以作为水泥、渣砖等的原料,故C不符合题意;
D.从煤干馏的出炉煤气可分离出粗氨水,且焦炉气的主要成分中氢气可用于合成氨,所以可配套建设化肥厂充分利用焦化厂中煤干馏的出炉煤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煤炭燃烧可以发电,甲为发电厂,煤的干馏制造煤焦油,乙为焦化厂,赤铁矿、碳酸钙是炼铁的原料,丙为炼铁厂,碳酸钙和黏土是生产水泥的原料,丁为水泥厂,据此分析解答。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涂料中的有机溶剂主要是苯类、酯类醛类、醚类等,含有有害物质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研制水溶剂涂料替代有机溶剂涂料,减少有机溶剂的危害,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A不选;
B、可降解和可再利用的产品可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B不选;
C、用浓硫酸和铜制备硫酸铜,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硫有害的气体污染大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C选;
D、此反应原子利用率100%,不产生污染物,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D不选;
故选C.
【分析】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不仅充分利用资源,而且不产生污染.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A、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到0价,碳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都为﹣2价,故B错误;
C、丁物质为氮气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故C正确;
D、配平后反应为2NO+2CO=N2+2CO2,NO、CO、CO2的化学计量数均为2,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2NO+2CO=N2+2CO2,然后根据选项解答.
10.【答案】C
【解析】【解答】A.燃气热水器的燃料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若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不符合题意;
B.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会增加有机物的用量,用环保袋代替减少有机物的降解,B不符合题意;
C.自驾车的使用会增加汽油或天然气的燃烧量,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会造成汽车尾气的排放,C符合题意;
D.节能灯会减少能源的消耗,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可以从节电、节能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1.【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A正确;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消耗化石能源,增大环境污染,故B错误;
C.改变能源结构,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可减少污染,故C正确;
D.将煤气化或液化,以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可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节能减排即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特别是减少化石燃料的利用,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如节约电能、减少汽油的消耗、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等都属于节能减排的措施,以此解答该题.
12.【答案】A
【解析】【解答】A.芯片的成分是单质硅,不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可用作光导纤维,选项A符合题意;
B.氮化硅陶瓷属于无机物,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燃煤中含有硫,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所以减少燃煤的使用能减少酸雨的危害,选项C不符合题意;
D.铵盐具有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在储存铵态氮肥时,应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处,防止受热分解,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硅单质可以做芯片和太阳能电池板,而二氧化硅主要是制备光导纤维的原材料。其他选项均正确,氮化硅是新型危机非金属材料,产生酸雨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于煤的燃烧,因此减少煤的燃烧可以减缓酸雨的产生,铵盐易分解因此保存时需要阴凉通风处保存
13.【答案】D
【解析】【解答】A.用CO2生产甲醇,有利于减排CO2,故A不符合题意;
B. 根据质量守恒知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故B不符合题意;
C. 甲醇在燃烧后生产二氧化碳,所以有利于碳资源循环利用,故C不符合题意;
D.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对甲醇的平衡转化率没有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反应方程式为,可知B正确。
14.【答案】A
【解析】【解答】A中是加聚反应,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A符合。B是取代反应,C中有水和NO2生成,D中有CO生成,所以原子的利用率达不到100%,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原子利用率100%,即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据此结合选项所给变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
15.【答案】D
【解析】【解答】A.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值越大,形成雾霾天气的可能性越大,故A正确;
B. PM2.5中微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容易附着有毒有害物质,尤其是重金属,对人体造成危害,故B正确;
C.城市由于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形成雾霾的原因之一,比农村形成雾霾天气的可能性更大,故C正确;
D.氟利昂可导致臭氧空洞,与雾霾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值越大,易于形成雾霾天气;
B.PM2.5表面积大吸附性强;
C.城市由于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形成雾霾的原因之一;
D.氟利昂可导致臭氧空洞。
16.【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故A错误;
B.酸雨是因为空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过多造成的,故B正确;
C.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为一次污染物,在太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衍生种种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故C错误;
D.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
B.酸雨是因为空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过多造成的;
C.光化学烟雾,是城市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合物(NOx)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链式大气化学反应生成以臭氧(O3)为代表的刺激性二次污染物;
D.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17.【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瓜皮果壳属于食物垃圾,不可以回收利用,故A错误;
B.医疗垃圾含有污染物,对人体、环境有害,属于危险废物,故B正确;
C.玻璃制品可回收,故C错误;
D.塑料可以回收再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可回收垃圾是指能够回收再利用,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约了资源,不可回收垃圾属于不能再利用,但可以集中处理.家禽、鱼类内脏,果、菜皮等物质属于食物垃圾;碎玻璃、废旧金属制品、旧书报、塑料水瓶等物质可以回收再利用;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害;废荧光灯管中的汞对人体有害.
18.【答案】D
【解析】【解答】解: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该类物质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等等.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人们称之为“白色污染”,
故选:D.
【分析】依据聚乙烯等塑料的难降解的性质结合白色污染的概念解答.
19.【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植树能吸收粉尘,植树绿化,美化环境,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A不选;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可以防止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B不选;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是防止雾霾进入呼吸道,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故C选;
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能减少碳排放,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D不选;
故选C.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是由固体小颗粒造成的污染,植树绿化,能吸收粉尘、提倡绿色出行,减少燃煤发电,能减少碳排放、佩戴防雾霾口罩为已经有雾霾,防止雾霾进入呼吸道的方法,不是治理雾霾方法.
20.【答案】C
【解析】【解答】A.泡沫灭火器使用时会喷出水和二氧化碳,因为有水,故不能用于电器着火时灭火,A不符合题意;
B. 氯化铁溶于水会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不能杀菌消毒,B不符合题意;
C. PM2.5即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粒子,故戴N95口罩可有效阻隔PM2.5,C符合题意;
D. 四氟乙烯由C、F组成的,不属于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 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不能扑救火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灭火原理是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B.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起到净水的作用,但不能杀菌消毒;
C. 根据PM2.5是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进行分析;
D. 烃是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
21.【答案】(1)c
(2)a;c
(3)羧基;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4)d
【解析】【解答】解:(1)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故a正确;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部分二氧化碳,故b正确;c.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加大了汽车尾气的排放,故c错误;d.采用节能技术,可减少化石燃料的利用,也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正确;e.采用节能技术,可减少化石燃料的利用,也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e正确;
故答案为:c;(2)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反应,不需要再人为提供能源,所以最好,c是化合反应,所有原子都变成了产物,所以利用率最高,
故答案为:a;c;(3)该题“第(2)问”中CH3COOH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醋酸的官能团是羧基,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故答案为:羧基;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4)由物质的三态变化可知,在大气条件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而在温度低于31.2℃时,加压可使CO2变为液态,即加压降温可减小分子之间的间隔,使二氧化碳由气体变为液体,则可将CO2液化后送入深海海底,以减小大气中CO2的浓度,
故答案为:d.
【分析】(1)根据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以及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回答;(2)根据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途径回答,自然界中碳氧循环主要涉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合理的是自然循环过程.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应是化合反应,所有原子都可进入产品;(3)该题“第(2)问”中CH3COOH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醋酸的官能团是羧基;(4)根据液态CO2密度大于海水密度及减小大气中CO2的浓度可使气态CO2变为液态来分析解答采取的措施.
22.【答案】(1)bcd
(2)c
(3)MnFe2O4﹣X+xH20=MnFe2O4+xH2↑
(4)SO2+I2+2H2O=2HI+H2SO4;SO2、I2;1
【解析】【解答】解:(1)只要能减少自然资源的运用都属于“开源节流”.
a、不能减少自然资源的运用,故错误.b、c、d能减少自然资源的运用,故正确.故选bcd;(2)最节能的方法是运用太阳能,高温、电解都需要其它自然资源,故选C;(3)第二步MnFe2O4﹣X和水反应生成MnFe2O4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MnFe2O4﹣X+xH20=MnFe2O4+xH2↑,故答案为:MnFe2O4﹣X+xH20=MnFe2O4+xH2↑;(4)在100﹣120℃条件下,碘、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碘酸,反应方程式为SO2+I2+2H2O=2HI+H2SO4;根据流程图知,该流程中循环使用的原料有SO2、I2;一个H2O中含有2个氢原子,所以水分子和氢分子的个数之比是1:1,故从理论上讲,该流程中,1ml原料水制得1ml氢气,
故答案为:SO2+I2+2H2O=2HI+H2SO4;SO2、I2;1.
【分析】(1)只要能减少自然资源的运用都属于“开源节流”;(2)最节能的方法是运用太阳能;(3)第二步MnFe2O4﹣X和水反应生成MnFe2O4和氢气;(4)在100﹣120℃条件下,碘、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碘酸;根据流程图判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根据水和氢气的关系式计算生成的氢气的量.
23.【答案】(1)4NH3+6NO=5N2+6H2O;3:1;1.5×10﹣4
(2)243.5a
(3)c(Na+)>c(HSO3﹣)>c(H+)>c(SO32﹣)>c(OH﹣);2H++2 HSO3﹣+2e﹣=S2O42﹣+2H2O
【解析】【解答】解:(1)①NH3与N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和H2O,结合原子守恒配平书写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
故答案为:4NH3+6NO=5N2+6H2O;②NH3与NO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越大,NO脱除率越大,故其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3、3:1、4:1时,对应的曲线为c、b、a,故曲线b 对应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
故答案为:3:1;③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A点的脱除率为55%,B点的脱除率为75%,从A点到B点经过0.8 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 =1.5×10﹣4mg/(m3•s),
故答案为:1.5×10﹣4mg;(2)NO2﹣的浓度为ag•L﹣1,要使1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则失去电子物质的量= ×2,1mlO2获得4ml电子,设消耗标况下氧气的体积是VL,则有: ×4= ×2,解得V=243.5a,
故答案为:243.5a;(3)①NaHSO3溶液呈酸性,说明HS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SO3﹣)>c(H+)>c(SO32﹣)>c(OH﹣),
故答案为:c(Na+)>c(HSO3﹣)>c(H+)>c(SO32﹣)>c(OH﹣);
②HSO3﹣到S2O42﹣转化过程中S元素价态变化(由+4→+3价)可知,HSO3﹣在电解时得到电子生成S2O42﹣,所以其电极反应为:2H++2 HSO3﹣+2e﹣=S2O42﹣+2H2O,故答案为:2H++2 HSO3﹣+2e﹣=S2O42﹣+2H2O.
【分析】(1)①NH3与N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和H2O:4NH3+6NO=5N2+6H2O;②NH3与NO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越大,NO脱除率越大,故其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3、3:1、4:1时,对应的曲线为c、b、a,故曲线b 对应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③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A点的脱除率为55%,B点的脱除率为75%,从A点到B点经过0.8 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 ×100%;(2)NO、NO2混合气体能被NaOH溶液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2NaOH+NO+NO2=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的浓度为ag•L﹣1,要使1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则失去电子物质的量= ×2,1mlO2获得4ml电子,设消耗标况下氧气的体积是VL,则有: ×4= ×2,解得V=243.5a.(3)①NaHSO3溶液呈酸性,说明HS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②HSO3﹣到S2O42﹣转化过程中S元素价态变化(由+4→+3价)可知,HSO3﹣在电解时得到电子生成S2O42﹣,结合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写出电极反应.
24.【答案】(1)②③
(2)④
(3)③
(4)⑥
【解析】【解答】解:(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大量排放是引起酸雨的注意原因,故选:②③;(2)氨气沸点高,易液化,液化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故选④;(3)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是氮的氧化物,故选③;(4)75%的酒精可用作医用酒精,故选⑥;故答案为:②③;④;③;⑥.
【分析】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氨气沸点高,易液化,液化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
二氧化氮等氮的氧化物的排放能够引起光化学烟雾;
酒精能够使蛋白质变性,75%的酒精可用作医用酒精.
25.【答案】(1)ac
(2)<;T4~T5反应达平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2的吸收效率降低(或NH4HCO3部分分解)
【解析】【解答】解:(1)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反应,二氧化硫溶于水得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则在题给的四种物质中,CaCl2和NaHSO3不能与SO2反应,Ca(OH)2 和Na2CO3 可以反应,故答案为:ac;(2)①从c(CO2)的变化趋势可见,开始时变小是没达到平衡,反应向正向进行,拐点是平衡点,其后,随温度的升高c(CO2)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向移动,故△H3<0,故答案为:<;②拐点是平衡点,且△H<0,T3后,随温度的升高平衡向逆向移动,c(CO2)增大,故答案为:T4~T5反应达平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2的吸收效率降低(或NH4HCO3部分分解).
【分析】(1)依据二氧化硫的性质: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反应,二氧化硫溶于水得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所以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2)①从c(CO2)的变化趋势可见,开始时变小是没达到平衡,拐点是平衡点,其后,随温度的升高c(CO2)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向移动,反应放热;②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CO2)自然升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课后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巩固练习,共5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