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进阶
专题六 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 溶液的pH——2024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进阶训练【人教版】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六 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 溶液的pH——2024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进阶训练【人教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盐酸的描述,错误的是,下列关于和的用途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1中所得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
B.2中发生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C.3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中和反应
D.4、5、6中无明显现象的是5
2.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且加入酚酞试液后显红色的是( )
A.B.
C.D.
3.下列关于盐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
B.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C.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D.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处有白雾
4.下列溶液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浓硫酸B.双氧水C.浓盐酸D.氢氧化钠溶液
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气密性
6.浓盐酸和浓硫酸对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均具有挥发性
B.两者均具有刺激性气味
C.两者均具有腐蚀性
D.两者均是黏稠状液体
7.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8.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均正确的是( )
A.碳酸钠、纯碱、
B.氢氧化钙、生石灰、
C.银、水银、
D.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9.下列关于和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用制波尔多液
B.用改良酸性土壤
C.用溶液检验
D.用固体干燥某些气体
10.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
A.AB.BC.CD.D
11.如图所示,以澄清石灰水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碱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能生成盐的反应有2条
B.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C.X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D.工业上可以用X与反应制得另一新碱
12.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顺利返回地球,航天员执行任务期间,舱外服为他们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氧化铁反应
C.与硫酸反应
D.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13.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
A.HCl B.C.D.
14.在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久置的溶液,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段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B.a点处溶液中溶质可能有3种
C.a、b、c三点处溶液的pH依次增大D.该溶液可能完全变质
15.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这种“碱剂”可能是( )
A.食醋B.火碱C.草木灰(含K2CO3)D.消石灰
16.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图相符合的是( )
A.AB.BC.CD.D
17.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溶液pH及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点和e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D.f点所示溶液pH>7,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18.每年4月是甲流高发时期,及时洗手消毒可有效预防。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增大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强
C.洗手液c呈酸性
D.洗手液d和a混合后的溶液pH一定等于7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一瓶未盖瓶盖的澄清石灰水,液面上已经形成一层白膜,该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目】澄清石灰水的变质程度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二:该溶液全部变质;
猜想三:该溶液部分变质
【实验探究1】甲同学认为猜想一错误,因为液面上已出现白膜。产生白膜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2】乙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①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
②“现象X”是______,猜想三正确。
【拓展应用】下列物质能代替操作Ⅲ中酚酞试液也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
A.紫色石蕊试液B.稀盐酸CD.溶液
2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经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时先打开弹簧夹,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圆底烧瓶中产生“红色的喷泉”。
(1)实验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_____;
(3)实验过程中“喷泉”的颜色逐渐变______(选填“浅”或“深”)。
21.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该反应是将_______溶液滴入到另一种溶液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为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实质为_______。
22.小明、小芳二位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小芳同学把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反应后D试管中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将D和E试管混合后的物质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小芳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成分:
小芳同学分析得出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HCl。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
(3)①NaCl;②NaCl和;③NaCl、和;④NaCl和.小明认为猜想_____________一定不正确。
【进行实验】
(4)
23.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但也有一些化学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物质间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有明显现象,其中无色溶液X是_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氢氧化钙溶液
(2)请写出图甲中得到浅绿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与NaOH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晓涵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圆底烧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小气球___________,说明二者发生了反应。晓燕对此实验提出质疑,她质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并不能证明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于是她设计了如图丁的实验,向两个相同的装满二氧化碳的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振荡后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U形管的液面_________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请写出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①稀盐酸与NaOH的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晓涵设计了如下实验:在NaOH溶液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然后再逐滴加人稀盐酸,当看到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为证明稀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晓燕提出用___________(填序号)验证(提示:氯化钠溶液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A.紫色石蕊试液B.硝酸银溶液C.锌粒D.氧化铁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1中所得溶液的颜色为黄色,故选项A说法错误;
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2中发生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故选项B说法正确;
C、石灰水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3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应为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C说法错误;
D、醋酸溶液呈酸性,水呈中性,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醋酸溶液和水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4、5、6中无明显现象的是4、5,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B。
2.答案:B
解析:A.与在水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B. NaOH与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且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符合题意;
C.与NaOH在水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与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溶液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B
解析: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故A正确;盐酸不具有吸水性,故B错误;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故C正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有白雾出现,故D正确。
4.答案:D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但不会发生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B、双氧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分解为水和氧气,质量会减小,故选项错误。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质量会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正确。故选:D。
5.答案:C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为防止发生火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错误;
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此装置是一种敞口容器,生成的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天平失去平衡,不能此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正确;
D、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A错误;浓盐酸具有刺激性气味,浓硫酸不具有刺激性气味,B错误;浓盐酸和浓硫酸均具有腐蚀性,C正确;浓盐酸不是黏稠状的液体,D错误。
7.答案:C
解析:A.溶液的总质量从零开始,所以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故A错误;
B.n点表示氧化铜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表示加入的盐酸过量,所以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故B错误;
C.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故C正确;
D.该曲线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A碳酸钠的化学式为,故错误;
B.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故错误;
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故错误;
D.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化学式为,故正确。故选:D
9.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用于制波尔多液,选项A说法正确,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选项B说法正确,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这一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不能用溶液检验,选项C说法错误,故选项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于干燥某些气体,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稀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A不正确;
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B不正确;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小,外界压强大于平底烧瓶中的压强,气球变大,故C正确;
D、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D不正确。故选C。
11.答案:D
解析:A、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X应为盐,一般情况下盐和碱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图中能生成盐的反应有3条,故选项说法错误。B、反应②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X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盐,故选项说法错误。D、工业上可以用X与反应制得另一新碱,即采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12.答案:B解析: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锂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故A正确;金属氧化物不能与碱反应,氢氧化锂不能与氧化铁反应,故B错误;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氢氧化锂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锂和水,故C正确;一些盐和碱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锂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锂,故D正确。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B
解析:A、久置的氢氧化钠会发生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a~b段比b~c段溶液质量增加的较慢,说明有碳酸钠参加反应,a~b段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向稀硫酸溶液中滴加久置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由图知,a点处硫酸过量,故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和硫酸钠两种,溶液中溶质有2种,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图知,a点硫酸过量,显酸性,pH小于7;至b点恰好完全反应,pH等于7;c点是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a、b、c三点处溶液的pH依次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可知,a~b段比b~c段溶液质量增加较慢,说明有碳酸钠参加反应,a~b段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反应是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中,b点硫酸反应完全,氢氧化钠可能是完全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5.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物质是一种盐,水溶液显碱性。食醋 显酸性;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碳酸钾,碳酸钾属于盐,且水溶液显碱性;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 俗称,属于碱,C正确。
16.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稀硫酸中本来就有水,水的质量不会从零开始,故A错误;
B、硫酸根离子和钢离子一接触就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即开始产生沉淀,沉淀从0开始,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沉淀不再增加,故B正确;
C、铜和锌的混合物粉末加入盐酸,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和液,铜不与盐酸反应剩余固体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故C错误;
D、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铜反应,沉淀不会从0开始,故D错误;
故选B。
17.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b点时溶液pH=7,表示酸碱恰好反应,又由于反应过程中,温度先增大后减小,则说明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且e点温度最高,表示此时恰好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刚开始溶液pH<7,最终pH>7,则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逐滴滴入稀硫酸中,该选项说法错误;
C、图中温度升高,表示该反应放热,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滴加的为氢氧化钠,则说明f点所示溶液pH>7,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8.答案:A
解析:A、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大,故正确;
B、洗手液b的pH大于a的pH,且都小于7,都显酸性,所以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故错误;
C、洗手液c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错误;
D、洗手液d的pH大于7,显碱性,而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所以洗手液d和a混合液可能呈中性,pH可能等于7,故错误。
故选:A。
19.答案:;过滤;无色溶液变红色;ACD
解析:[实验探究1]产生白膜的原因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2]①由实验方案看出,操作1后得到白色固体和无色液体,故操作l的名称是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
②根据猜想三正确,可知溶液部分变质,说明过滤出的无色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为碱类,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现象X”是无色溶液变红色。
[拓展应用]A、氢氧化钙溶液能是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用紫色石蕊试液代替操作Ⅲ中酚酞试液能达到实验目的;B、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故用稀盐酸代替操作Ⅲ中酚酞试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少量的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亚硫酸钙沉淀和水,故用二氧化硫代替操作Ⅲ中酚酞试液能达到实验目的;D、氢氧化钙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钙,故用硝酸铜溶液代替操作Ⅲ中酚酞试液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CD。
20.答案:(1)
(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瓶内气体增多,瓶内气瓶内气压增大
(3)浅
解析:(1)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瓶内气体增多,瓶内气瓶内气压增大,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喷泉”;
(3)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逐渐变中性,最后到酸性,实验过程中“喷泉”的颜色逐渐变浅。
21.答案:稀盐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解析:由图象可知,pH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有剩余,则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为NaOH、NaCl。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离子方程式为。
22.答案:(1)
(2)、HCl
(3)③
(4)④
解析:(1)试管C中发生反应为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管D中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试管E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把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试管D中稀盐酸过量,试管E中碳酸钠过量,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反应后D试管中溶液的溶质为:、HCl;
(3)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不能共存,故猜想③一定不正确;
(4)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氯化钙;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说明含碳酸钠,则猜想④成立。
23.答案:(1)B
(2)
(3)膨胀;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左侧上升右侧下降;
(4)①溶液红色消失;②ACD
解析:(1)稀盐酸与氢氧化钡不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不符合题意;稀硫酸可与铁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有气泡产生,且溶液呈浅绿色,稀硫酸显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水,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酸钠和水,有气泡产生,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满足题述框图
关系,B符合题意;氢氧化钠与铁不反应,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与氢氧化钡、氧化铜和碳酸钠都不反应,C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钙与铁不反应,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与氢氧化钡、氧化铜和碳酸钠都不反应,D不符合题意。(2)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圆底烧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空气压入气球内部,气球膨胀;二氧化碳本身可以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气体减少,压强减小,也能产生类似现象,因此不能证明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右侧溶于水的二氧化碳气体少,左侧氢氧化钠吸收的二氧化碳气体多,所以左侧压强更低,因此U形管的液面左侧上升右侧下降;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①氢氧化钠被消耗后,溶液不再显碱性,所以开始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呈红色,当氢氧化钠反应完全,红色消失。②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盐酸有剩余,A符合题意;硝酸银只能证明氯离子的存在,无法得出溶液显酸性,说明盐酸有剩余,B不符合题意;锌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因此若看到有气泡产生,说明盐酸有剩余,C符合题意;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说明盐酸有剩余,D符合题意。选项
滴管内物质
平底烧瓶内物质
A
稀盐酸
锌粒
B
水
氧化钙
C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气体
D
碳酸钠溶液
稀硫酸
选项
甲物质
乙物质
y轴表示的含义
A
稀硫酸
溶液
混合溶液中水的质量
B
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钡溶液
产生沉淀的质量
C
铜锌的混合物粉末
稀盐酸
剩余固体的质量
D
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沉淀的质量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_____________成立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选项
正误
分析
A
×
盐酸与两种物质的反应均没有明显现象,所以不能鉴别
B
×
硝酸钾与两种物质均不反应,不能鉴别
C
√
碳酸钾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可以鉴别
D
×
氯化铁与两种物质反应都生成红褐色沉淀,不能鉴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六 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 溶液的pH——2024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进阶讲义【人教版】,共27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含答案):07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 溶液的pH,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测试卷《中和反应及溶液的PH》(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