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高考物理一轮考点突破训练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10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考点3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试卷 2 次下载
- 2025高考物理一轮考点突破训练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专题强化4传送带模型和“滑块_木板”模型考点1传送带模型 试卷 2 次下载
- 2025高考物理一轮考点突破训练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9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考点2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试卷 2 次下载
- 2025高考物理一轮考点突破训练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10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考点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瞬时问题 试卷 2 次下载
- 2025高考物理一轮考点突破训练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专题强化3动力学中的三类典型问题考点3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试卷 2 次下载
2025高考物理一轮考点突破训练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10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考点2超重与失重现象
展开1.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1)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并不是重力减小了,完全失重也不是重力完全消失了。在发生这些现象时,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不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变化。
(2)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2.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方法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分)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分)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3)从速度变化的角度判断
①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超重;
②物体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失重。
【跟踪训练】
(从加速度角度判断)(2024·陕西西安调研)2022年2月8日,在中国北京冬奥会上,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中国选手谷爱凌拿到了一枚宝贵的金牌。这不仅是她本人的首枚奥运金牌,更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雪上项目的首金。自由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比赛中比赛场地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助滑区、弧形过渡区、着陆区、减速区等组成。若将运动员看作质点,且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运动员在助滑区加速下滑时处于超重状态
B.运动员在跳离弧形过渡区至着陆区之前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运动员在弧形过渡区运动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D.运动员在减速区减速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解析] 运动员在助滑区加速下滑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加速度在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为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A错误;忽略空气阻力,运动员在跳离弧形过渡区至着陆区之前,在空中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物体的加速度为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正确;运动员在弧形过渡区做圆周运动,加速度有竖直向上的分量,处于超重状态,C错误;运动员在减速区减速过程中,减速下降,竖直方向的分加速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D错误。
(从受力角度判断)2023年10月2日,杭州亚运会蹦床项目结束女子个人比赛的争夺,中国选手朱雪莹、胡译乘包揽冠亚军。假设在比赛的时候某一个时间段内蹦床所受的压力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g=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1.0 s到1.2 s之间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
B.1.0 s到1.2 s之间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C.在图示的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9.8 m
D.在图示的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2 m
[解析] 蹦床所受的压力大小与蹦床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小相等,可知1.0 s到1.2 s之间蹦床对运动员的支持力逐渐增大,过程为运动开始接触蹦床到到达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该段过程为运动员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加速度先向下后向上,先失重后超重,故A、B错误;根据图线可知运动员从离开蹦床到再次接触蹦床的时间为t=1.6 s,该段时间运动员做竖直上抛运动,故离开蹦床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eq \f(1,2)g·eq \b\lc\(\rc\)(\a\vs4\al\c1(\f(t,2)))2=3.2 m,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从速度变化的角度判断)一质量为m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FN表示,速度大小用v表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D )
A.0~t1时间内,v增大,FN>mg
B.t1~t2时间内,v减小,FN
[解析] 根据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0~t1时间内乘客的速度增大,乘客向下做加速运动,故加速度向下,乘客处于失重状态,可知FN
(用超重和失重的观点解题)跳楼机可以使人体验失重和超重(如图所示)。现让升降机将座舱送到距地面H=78 m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下落,落到距地面h=30 m的位置时开始制动,使座舱均匀减速,座舱落到地面时刚好停下,在该体验中,小明将质量m=10 kg的书包平放在大腿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1)当座舱静止时,请用所学知识证明书包的重力G与书包对小明大腿的压力大小F相等;
(2)当座舱落到距地面h1=50 m的位置时,求小明对书包的作用力大小F1;
(3)求跳楼机制动后(匀减速阶段)加速度a的大小;
(4)当座舱落到距地面h2=15 m的位置时,求小明对书包的作用力大小F2。
[答案] (1)见解析 (2)0 (3)16 m/s2
(4)260 N
[解析] (1)设小明大腿对书包的支持力大小为FN,因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FN=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FN=F,
所以G=F。
(2)座舱自由下落到距地面h=30 m的位置时开始制动,所以当座舱距地面h1=50 m时,书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有F1=0。
(3)座舱自由下落高度为H-h=78 m-30 m=48 m,座舱开始制动时,已获得速度vm,由运动学公式得veq \\al(2,m)=2g(H-h)
座舱制动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有veq \\al(2,m)=2ah,联立可得a=16 m/s2,
方向竖直向上,故跳楼机制动后(匀减速阶段)加速度a的大小为16 m/s2。
(4)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mg=ma,代入数据得F2=260 N,故当座舱落到距地面h2=15 m的位置时,小明对书包的作用力大小为260 N。
2025高考物理一轮考点突破训练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9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考点2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这是一份2025高考物理一轮考点突破训练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9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考点2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合力、速度、加速度间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高考物理一轮考点突破训练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10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考点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瞬时问题: 这是一份2025高考物理一轮考点突破训练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10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考点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瞬时问题,共2页。
2025高考物理一轮考点突破训练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9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考点3单位制的应用: 这是一份2025高考物理一轮考点突破训练第3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9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考点3单位制的应用,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简化计算过程的单位表达,推导物理量的单位,判断比例系数的单位,检验表达式的正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