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及反思
展开1.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2.基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运用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推理,建构概念,发展科学思维。
3.通过分析近亲结婚后代隐性遗传病产生的概率高,引导学生自我感悟,认同优生优育,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关爱。
学习重点:1.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举例说出相对性状和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和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2.运用图解的方式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课时活动设计
情境导入:①能卷舌(假设基因组成为AA)的父亲和不能卷舌(假设基因组成为aa)的母亲,他们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怎样的?②子代的基因组成是怎样的?③基因组成为Aa的子代能否卷舌?小组讨论完成如下图示: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答案:①父亲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为A,母亲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②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为Aa。③提出各种猜想:能卷舌、不能卷舌,小组完成以上图示。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现象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导入新课: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过渡语:这类问题的解决,不能仅靠推测,今天我们要用科学家的思维,通过实验进行研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
(1)简要介绍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阅读教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①两者杂交后产生的后代表现出什么性状?②可以试着用图示将孟德尔的实验过程和现象表示出来吗?③如果纯种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纯种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它们产生的生殖细胞以及子一代的基因组成是怎样的?能用杂交实验图示表示出来吗?④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茎?难道控制矮茎性状的基因没有传递给子代吗?你认为是怎样的?⑤怎样书写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⑥你能根据图示找到成对的基因组成与其对应的性状间的关系吗?为什么子一代只表现出高茎?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得出答案:①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产生的后代都是高茎,且和亲代一样高。
②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如下图示:
亲代 纯种高茎 × 纯种矮茎
↓
子一代 杂种高茎
③ 亲代 纯种高茎 纯种矮茎
DD × dd
↓ ↓
生殖细胞 D d
↘↙
子一代 Dd (高茎)
④杂种高茎豌豆体内既有高茎基因(D),又有矮茎基因(d),当杂种细胞中同时含有D和d时,能够通过性状表现出来的基因D称为显性基因,被掩盖的基因d称为隐性基因。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中,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⑤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小写表示。
⑥基因组成为DD或Dd,表现为高茎,基因组成为dd,表现为矮茎。当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Dd,所以只表现出高茎。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结论1:相对性状分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结论2:控制性状的基因分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结论3: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并存时表现为显性性状。
设计意图:还原孟德尔实验场景,描述实验现象,由性状表现逐步分析基因组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分析,构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概念。
(3)现在我们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基因组成为Aa的子代能否卷舌?
学生回答:答案很明确,可以卷舌。
设计意图:与引入相呼应,加强对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理解,体验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喜悦。
过渡语:孟德尔杂交实验中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Dd,只表现了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那么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什么情况下才能表达呢?下面我们来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子一代豌豆自交。
(1)子一代豌豆自交实验的实验现象:子二代植株中有高茎有矮茎,并且高茎数量多,矮茎数量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如何解释?
(2)引导学生书写遗传图解,分析子二代出现不同性状的原因。
学生小组合作,书写并分析以上遗传图解。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子一代( Dd )中, d控制的隐性性状虽然没有表现,但会遗传下去,传给子二代,当后代中d和d两个隐性基因结合在一起时,隐性性状就得以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然后进一步进行严密推理,得出结论,训练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禁止近亲结婚。
如果隐性基因控制的是致病的性状,后代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一对表现健康的夫妇,能否生下有病的孩子呢?展示图片:健康的夫妻和他们的白化病孩子。白化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疾病。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吗?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书写出健康夫妇与白化病孩子的遗传图解,并由小组代表进行讲解。白化病患者的基因型用aa表示,则表现正常的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Aa ,都携带致病基因a,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孩子,当携带a基因的精子与携带a基因的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为aa,表现为白化病。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同时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典型事例的欲望,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1)进一步延展,我们每个看上去正常的个体,都可能携带5-6个隐性致病基因,只是被显性正常基因掩盖而没有表现出来,亲缘关系越近,隐性致病基因就越相似,所以,当亲缘关系很近的两个人结婚时,后代出现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就会很大。
(2)举例著名遗传学家摩尔根的不幸遭遇。
(3)我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引导学生认识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4)阅读教材第38页“科学·技术·社会”——中国拥抱“基因世纪”,了解祖国在人类基因工程领域的伟大成就。
组织学生感悟,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同时认同优生优育,增强爱国情怀。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体验与感知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产生情感体验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练习。
巩固性作业:《七彩作业》知识巩固、基础通关、能力突破。综合性作业:《七彩作业》素养达标。
教学反思
第二章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高茎—D—显性基因隐性性状—矮茎—d—隐性基因2.基因
3.相对性状和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组成的对应关系
DD、Dd:表现显性性状
dd:表现隐性性状
4.子一代中,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可以遗传
二、禁止近亲结婚
1.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2.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初中生物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a href="/sw/tb_c544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下册<a href="/sw/tb_c544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因,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a href="/sw/tb_c3888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章节学习主题,章节学习内容分析,章节学情分析,章节学习目标,章节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概览,章节评价与作业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