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数学三轮冲刺考点归纳
第二章 模型4用参变分离法速解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模型 (含解析)2024年高考数学三轮冲刺考点归纳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 模型4用参变分离法速解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模型 (含解析)2024年高考数学三轮冲刺考点归纳,共24页。
【问题背景】参变分离法是求参数取值范围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方法可以避免对参数分类讨论,使问题得到简化.参变分离法广泛应用于不等式恒成立及有解问题、函数的零点问题、已知函数单调性求参数取值范围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的求解中.
【解决方法】
【典例1】
(2023湖南长沙一模)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函数在上单调递增.若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套用模型】
第一步:分析题意,化简条件.
因为函数为R上的奇函数,所以,
所以,即,
因为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在R上单调递增,所以.
依题意,对任意,恒成立.
第二步:参变分离.
所以在时恒成立,所以.
第三步:构造函数,求出最值.
令,,
则,
令,得.
当时,,当时,,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
第四步:得出结论.
因为,所以,即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典例2】
(2024广东惠州9月第一次质检)
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当时,.若关于x的函数在区间上有10个不同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套用模型】
第一步:分析题意,化简条件.
根据题中函数只有一处含有m,而且是加减关系,故可以参变分离。
第二步:参变分离.
关于x的函数在区间上有10个不同零点关于x的方程在区间上有10个不同的根函数的图象与直线在上有10个不同的交点.
【会转化】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根函数有零点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有交点
第三步:画出函数图象.
由得,所以函数的周期为4,
根据“当时,”作出在区间上的图象,如图1所示,其中,,.
【易混淆】涉及绝对值的函数图象的翻折变换要注意翻折方式:从的图象到的图象,需要将x轴下方图象对称翻折到x轴上方,下方无图;从的图象到的图象,需要将y轴左侧图象删去,将y轴右侧图象对称翻折到y轴左侧,且右侧图象保留
图1
第四步:得出结论.
由图象可知,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在上有10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典例3】
(2024山东潍坊8月月考)
已知二次函数,且不等式的解集为.
(1)求的解析式.
(2)若不等式在时有解,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1)由题意知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1,3,
故即故.
(2)【套用模型】
第一步:分析题意,化简条件.
根据第一问中已求出函数,且不等式只有一处含有k,而且是相乘关系,故可以参变分离。
第二步:参变分离.
不等式在时有解,即在时有解.
因为,所以在时有解,
【敲黑板】通过配方法得出,这是分离参数的前提
所以.
第三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设,,则,.
【灵活换元】不等号右边式子结构看似复杂,但若把看作一个整体,采用换元法,结果便一目了然了
,当且仅当,即时,不等式取等号.
第四步:得出结论.
所以,即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2023·甘肃定西·统考一模)
1.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对任意,当时,都有,若存在,使不等式成立,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
A.B.C.D.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
2.已知函数,若有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B.C.D.
(2023秋·云南·高三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期末)
3.在关于x的不等式(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解集中,有且仅有两个大于2的整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B.C.D.
(2023秋·浙江·高三期末)
4.已知函数 ,若恒成立,则k的最小值是 .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
5.已知命题:,使得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2023春·山西运城·高三一模)
6.已知函数.
(1)若,求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
(2)已知,若在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23春·江苏南京·高三校考开学考试)
7.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若对于任意,都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23春·北京通州·高三通州区运河中学期末)
8.已知三次函数的极大值是20,其导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如图所示.
(1)求的单调区间;
(2)求a,b,c的值;
(3)若函数有三个零点,求m的取值范围.
(2023·安徽安庆·统考二模)
9.已知函数,,..
(1)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求和的值;
(2)若,且的导函数恰有两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2023春·天津和平·高三天津二十期末)
10.已知函数(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求在上的最值;
(2)若函数没有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23春·河南·高三校联考期末)
11.已知函数,(且).
(1)当时,求的单调区间;
(2)若函数有两个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2023秋·北京·高三清华附中校考期末)
12.已知函数
(1)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求曲线与直线的公共点个数,并说明理由;
(3)若对于任意,不等式恒成立,直接写出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B
【分析】依题意可得在上单调递增,则不等式等价于,即,令,,利用导数说明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出函数的最大值,从而得解;
【详解】解:因为对任意,当时,都有,所以在上单调递增,
则等价于,即,
令,,,
因为,所以,,所以,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即,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选:B
2.D
【分析】函数为奇函数,且在R上单调递增有解得解
【详解】解:因为的定义域为R,,所以函数为奇函数,
因为,所以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
因为有解,即有解,
所以有解,由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可得有解.
解法一:令,则.
①当时,,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符合题意;
②当时,,不符合题意;
③当时,令,得;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因此,,
解得.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解法二:若,则有解. 令,则,
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所以,故,即.
若,则有解,易知恒小于零,
所以,即.若,则,不符合题意.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解法三:若,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与的图象,
当直线与函数的图象相切时,设切点为,则切线方程为,再结合切线过原点得,故,
由有解,得函数的部分图象在直线的下方,
所以,数形结合可知.
若,易知函数的图象必有一部分在直线的下方,符合题意.
若,由函数的单调性可知,不符合题意.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D
3.D
【分析】对不等式进行变形,构造两个函数,利用导数,结合数形结合思想、导数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设,原问题转化为:不等式的解集中,有且仅有两个大于2的整数,函数恒过点,,
,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故,两个函数的图象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如下图所示:
要想不等式的解集中,有且仅有两个大于2的整数,只需满足:
,
故选:D
【点睛】方法点睛:对于不等式有整数解问题,往往构造函数,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导数的性质进行求解.
4.1
【分析】根据分段函数解析式,分段讨论不等式恒成立,当时,采用数形结合方法可求得k的范围,当时,分离参数,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综合可得k的最小值.
【详解】由题意可知,当时,恒成立,即恒成立,
作出函数的图象如图示,
,即在原点处的切线斜率为1,
由图象可知,当时,即有时,恒成立,
故当时,恒成立,则;
当时,恒成立,即恒成立,
设,所以在内恒成立,
即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则,
综上所述,k的最小值为1,
故答案为:1
5.
【分析】构造函数,若命题为真命题,则,利用导数可求得,得到的范围,取补集即可得到命题为假命题时的范围.
【详解】令,则,令,解得:,
当时,;当时,;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
若命题为真命题,则,即,
若命题为假命题,则,即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6.(1)
(2)
【分析】(1)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得出切线方程;
(2)分离参数得出在上恒成立,利用导数得出的最大值,进而得出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1)若时,,,
,故有,
所以在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2)不等式在上恒成立,即在上恒成立,
所以在上恒成立,
令,,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所以,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7.(1)见解析
(2)
【分析】(1)求导,分,两种情况讨论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即可;(2)问题转化为,对于恒成立,构造函数,得,判断单调性,求得,即可解决.
【详解】(1)由题知,,
所以,
当时,
因为,
所以,
所以的单调增区间是,无单调减区间,无极值,
当时,令,解得,
当时,,当时,,
所以的单调减区间是,单调增区间是,
极小值为,无极大值.
(2)因为对于任意,都有成立,
所以,
即问题转化为,对于恒成立,
即,对于恒成立,
令,
所以,
令,
所以,
所以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所以,
所以,
所以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
要使,对于恒成立,只要,
所以,即,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8.(1)单调递减区间是;单调递增是和.
(2)
(3)
【分析】(1)通过导函数的图象与原函数单调性的联系可得结果;
(2)由导函数零点与原函数极值点可建立方程组,从而解得a,b,c的值;
(3)由图象可知函数的单调性及极值,函数有三个零点等价于与有三个交点,继而可得m的取值范围.
【详解】(1)根据图象可知时,,即单调递减;
和时,,即 单调递增;
故答案为:单调递减区间是;单调递增是和.
(2)由已知可得:和是的两个根,
由(1)可得的极大值在处取得,故
解得:
故答案为:
(3)由(2)知,的极小值为:
结合的单调性可作其草图,如下所示
函数有三个零点等价于与有三个交点,所以.
故答案为:
9.(1),
(2)
【分析】(1)由及求得和的值;
(2)恰有两个零点转化为有两根,用导数研究的图象,由与有两个交点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1)因为,所以,
因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所以即
解得
(2)由得,.显然
因此.
令且,则,
解方程得,,
因此函数在和内单增,在和内单减,且极大值为,极小值为.的大致图象如下:
由图象可知,当或时,直线与曲线分别有两个交点,即函数恰有两个零点.
故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方法点睛:利用导数研究含参函数零点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
(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极)值,转化为函数图象与轴的交点问题,主要是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其本质就是在含参函数单调性的基础上再判断函数零点个数问题;
(2)分离参变量,即由分离参变量,得,研究与图象交点问题。
10.(1)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2)
【分析】(1)利用导数直接求解函数最值即可;
(2)由题知方程没有实数根,进而构造函数,研究其值域得,进而转化为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1)解:,
所以,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因为,,,,
所以,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2)解:因为函数没有零点,
所以方程无实数根,即方程没有实数根,
令,则,
所以,当时,,单调递增,
当时,,单调递减,
所以,函数在处取得最大值
因为当时,当时,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所以,当方程没有实数根,,即,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1.(1)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2)
【分析】(1)直接对函数进行求导,根据导数与0的关系即可得结果;
(2)将已知转化为在有两个不等实根,变形可得,令,利用的单调性及其图象即可得结果.
【详解】(1)当时,,
当时,,当时;
故的单调递增区间为,递减区间为.
(2)由题意知在有两个不等实根,
,
令,,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又,,,,,,
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解得且,
即a的取值范围为.
12.(1)
(2)曲线与直线的公共点只有一个,证明见解析
(3)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1)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点坐标与切线斜率即可得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构造函数,,确定函数的单调性与取值情况,从而可得的根的个数,即可得曲线与直线的公共点个数;
(3)直线定点作曲线的切线,设切点为,通过导数的几何意义结合函数单调性与取值情况无法解出,则直线不与曲线相切,结合曲线的图象分析直线与其交点情况即可求得实数的取值范围.
【详解】(1)解:函数的定义域是,所以,
则,,
切线方程是:,
故切线方程为:;
(2)解:曲线与直线的公共点只有一个,理由如下:
设,,则
令,则恒成立,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又,所以,,函数单调递增,,,函数单调递减;
则,故,有且只有一个根,即有且只有一个根,
故曲线与直线的公共点只有一个.
(3)解:若对于任意,不等式恒成立,则
又直线过定点,
则过点作曲线的切线,设切点为,则斜率,
则切线方程为,将代入得:,
设,,则,得,
所以当,,单调递增,当,,单调递减,
所以,所以关于的方程无解,
则说明过点的切线不存在,则直线不与曲线相切,
又函数的定义域是,所以,得,
所以当,,单调递增,当,,单调递减,
所以,又时,,且,则可得的大致图象如下:
根据上述结论结合函数图象可知当时,直线与曲线无交点,当时,直线与曲线总有交点,
从而要使对于任意,不等式恒成立,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三章 模型3用端点效应速解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模型 (含解析)2024年高考数学三轮冲刺考点归纳,共23页。
这是一份第三章 模型2用设而不求法速解函数零点问题模型 (含解析)2024年高考数学三轮冲刺考点归纳,共23页。
这是一份第三章 模型1公切线模型 (含解析)2024年高考数学三轮冲刺考点归纳,共16页。